无论怎样来看,卡夫卡都可以称得上是现代主义的大师,他是最早感受到20世纪精神特征的人,也是传达出这种特征的先知。所以,要想绕过卡夫卡是不可能的。
一:卡夫卡的形象:地窖中的穴鸟
再20世纪小说家中,卡夫卡的生平经历是最平淡无奇的。1883年生于布拉格,此后一生中没离开过故乡,在公司当职员,文学创作只是他的业余爱好。19xx年去世。死后,由于朋友布罗德违背了它的遗属,所有作品得以出版。
卡夫卡的写作是一种纯粹的个人写作,但正因为如此,他才能直接面对人类的生存状态,写出人的本真的苦难。卡夫卡曾经写过一篇小说《地洞》,小说的主人公“我”是一只小动物,处在地洞中,对周围充满了恐惧。可以说,这个地洞的处境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现代人的处境,卡夫卡当然也不例外。
卡夫卡还有一篇重要的独白:
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闭门绝户的地窖最里面的一间。饭由人送来,放在离我这间最远的,地窖的第一扇门后。……… 然后我将回到我的桌旁,紧接着马上写作。
这段话出自卡夫卡给他的未婚妻的一封信,可以看出他的心理表白。
二《城堡》迷宫
下面进入对《城堡》的分析。由于城堡没有结尾,具有未完成性和开放性,所以不可能有一个更准确的解释,因此只能从诗学角度分析城堡。
《城堡》的主人公叫K,一个字母,有符号化特征。半夜来到村庄里面,准备进城堡。 K自称是一个土地测量员,但城堡并不承认聘请过土地测量员。因此K无权在村庄居住,更不能进入城堡。于是K首先去找村长,村长告诉他聘请K是个错误,于是为了补偿过失,K被安排去给一个小学当看校门的,而学校也不缺看门人。最终K发现他是一个对城堡毫无用处的人,当然也进不了城堡。
用故事描述《城堡》是一间很费力的事,因为《城堡》几乎是无法用讲故事来描述的,必须把城堡看成一个总体象征结构,小说才能获得解释。
大多数评论者都认为理解<<城堡>>的关键在于“城堡”意象。作为一个主题级意象它象征着什么,我们看看卡夫卡是如何描写城堡的。
K到村子里时,已经是后半夜了。村子深深的陷在雪地里。城堡所在的那个山岗笼罩在雾霭和夜色里看不见了,连一星儿显示出有一座城堡屹立在那儿的光亮也看不见。K站在一座从大路通向村子的木桥上,对着他头上那一片空洞虚无的幻想,凝视了好一会儿。
可以说一开始,卡夫卡就赋予了城堡双重含义,既是一个实体存在,又是一个虚无幻象,像一个迷宫,所以小说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近乎于梦幻的氛围。
另一处是K到了村子的第二天早上走出客栈打算去城堡看看。
它既不是一个古老的要塞,也不是一座新颖的大厦,而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建筑群,…… 倘若K原先不知道它是城堡,可能会以为是市镇。
这一章仍给人不可把握之感,从诗学角度来看,正是因为卡夫卡回避了主观感受,完全借助K的感受,才给人不可把握之感。
因此,小说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所以每一个读者都会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来解释城堡,因此《城堡》就成了解释的迷宫,至于“城堡”到底为何物,可能连卡夫卡自己也不知道。
三 城堡的解释
目前对城堡的解释多得数不胜数,但大都是从七个角度来看:从神学来看,有研究者认为“城堡”是神和神的恩典的象征,K所追求的是拯救。心理学观点认为,城堡并不存在,它是K的自我意识的外在折射,是K内在真实的外在反映。存在主义认为,城堡是荒诞世界的一种形式,是现代人的危机,K被任意摆布而不能自主,他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从而代
表了人的生存状态。社会学观点认为城堡是在批判官僚主义和集权统治的危机。马克思主义者本雅明,卢卡奇等人认为《城堡》表现了人与物化了的外在世界的矛盾。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看,K努力追求和探索的,是深层的不可知的秘密,他在寻求生命的终极意义。实证主义者则详细考察了作者生平,以此说明《城堡》与卡夫卡的关系。
四 作为小说结构与模式的“追寻”
从《城堡》的结构模式上分析也许是一条可行办法。比如加洛蒂,曾经从卡夫卡小说中归纳出三大主题:1。动物主题2。寻求主题3 “未完成”主题。
其中动物主题很明显。比如《变形记》《一条狗的研究》《地洞》等。而寻求主题加洛蒂则认为是长篇小说——《诉讼》《美国》《城堡》所组成的主题,三部小说都有一个基本情节,即主人公漫长的追寻过程。这种寻求主题可以说是最古老的文学类型之一,在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荷马和维吉尔的史诗,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中,都有很经典的寻求情节;在现代小说中,康拉德的探险小说,艾略特的《荒原》,甚至托尔金的《魔戒》,金庸的小说都可以纳入这种模式。
但卡夫卡小说中的追寻模式却与上述文本有诸多不同,比如寻求的主体,在《城堡》中,主体的身份是不确定的。K从哪里来?他过去干了什么,他是怎样一个人?我们很难知道。有人说卡夫卡的小说中的人物是没有过去的,只剩下现在。而没有过去就意味着无法确定现在,所以想分析K的心理,性格都无从谈起。
再看所谓发送者和接受者[1],城堡聘请K是由于一个错误,而K的接受聘请也是一个错误,而且发送和接收,其间又悬隔了不知多少年。这一且都使《城堡》的叙事功能不确定,甚至荒诞。
在所有不确定项中,最不确定的是K所寻求的客体:城堡。他似乎具体存在,但K永远走不进它。作为追寻的客体、目的都被悬搁了。因此小说的意义就不明确了。而小说的荒诞性就在于追寻客体的不明确。或如苏联一位文论家所说:城堡在小说中肯定象征着意义,但卡夫卡的深刻性也正在这里。他悬搁了意义,或者说小说中的意义被无限期的延缓了。
因此,《城堡》可以说是对经典追寻模式的滑稽模仿,是反追寻的。正像《唐吉珂德》对骑士小说的模仿终结了骑士小说。
五 复调性与对话性
从我的感受出发,理解《城堡》的后半部分很难,因为卡夫卡写了太多的对话。而除了对话几乎没有情节发展。这一点对于许多卡夫卡研究者都是一个困难,美国人库楚斯曾经用大量时间去研究这种对话性,最终他发现《城堡》的前三章是叙事模式,后十七章是对话模式,从而得出结论:从情节到对话的演变,说明K的行动越来越少,进入城堡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因此,K离他的追求目标越远,而小说就越难结尾。
无疑,这种对话性对读者和批评家是一种挑战,但却体现了一个现代主义小说的鲜明特征——复调性。即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摆脱了叙事者的控制,成为一个完善的主体,而在其他人物成为主体的同时,主人公K的绝对主体性就被消解。同时,作者从文本中淡出,主观声音被回避,从而一切价值立场,道德判断都消解了。这一点,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有更大的体现,比如《卡拉马佐夫兄弟》,仅仅通过文本,我们无法确定谁才是陀氏的理想人物:小说前几章我们都在跟着阿辽莎走,因此我们必然会对他博大的爱心所折服,但当叙述者改变成米卡或伊凡时,我们又开始同情米卡和伊凡。
六 颠覆性的象征
中国40年代的评论家曾说卡夫卡的小说”象征之中有象征” .但到底象征了什么就很难说清了,因此城堡中的具象与抽象是脱节的,从而使象征变得困难。卡夫卡对象征的颠覆,直接导致了西方象征方式面临困境,甚至会具有毁灭性的颠覆。比如十字架,它象征基督,但如果它的具象与抽象脱节,像卡夫卡所作的那样,十字架成为了像稻草人吓唬鸟一样的工具,
那末整个西方宗教就垮掉了。同样卡夫卡就起到了这样一种效果。
七 总结
可以说,上述解释都是基于《城堡》未写完而解释的,倘若《城堡》写完了,那末它也就完蛋了,垮掉了。可以说如果《浮士德》《扎拉斯图拉如是说》都没写完,结果会更好。至少《红楼梦》写完比没写完要好,起码为红学家提供了饭碗。
其实,相对于《城堡》我本人更欣赏卡夫卡的《诉讼》,但无疑《城堡》具有鲜明的卡夫卡特色。也经得起多重解释。
说卡夫卡的写作完全没有象征是不对的,(要不我们也不会认为卡夫卡的写作带有寓言性质---寓言就意味着象征)只不过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象征,不是一对一的那种具体的象征,而是一对多的那种还原式的、“广义的”象征,这象征的还原过程需要读者自己来参予。卡夫卡在写作时尽量模糊故事背景,就是为了使写作更容易深入本质-----他的写作是直达人内心深处最终极价值的“内核性”的写作,给这种内核穿上什么样的外衣,赋予什么样的象征性意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内核本身,它反映了一些存在性事物的本质,具有永恒的价值。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卡夫卡画了一个圆,有人说是太阳,有人说是桔子,有人说是皮球,他们都没有说错,因为圆的确是他们所说事物的属性,但是他们又不全对,因为他们都只是把圆还原成了自己心中的那个片面的形象,而没有把握事物的本质。卡夫卡的写作就是这种画圆式的写作,而我们的阅读和理解就是自定义的还原,不同的人会解读出不同的象征意义来。(所以卡夫卡的小说是“无所指”但是又“皆有指”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解读和还原----把圆还原成不同的物体,把本质还原成不同的现象,把内核还原成不同的象征。)维特根斯坦说过:我未说出的思想远比我说出来的思想伟大,我说出来的只是我思想的十分这一;卡夫卡自己也说过:真理不可言说,谁要说出真理,就必然是谎言。我想,卡夫卡的写作看似荒诞,但其实是最接近真理的写作。
卡夫卡的这种直抵事物本质的元素性的写作,我们可称之为“元写作”,你说它是表现主义也可以,你说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也可以,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这种写作中体验到了什么,领悟到了什么,是否为之感动-----它不一定是可以解释和言说的。就好比欣赏一首乐曲,你可以被它的奇妙和华美震惊和感动,你的直觉可以立即认定它是一首伟大的作品,但是你未必就能说出它的主题、它的寓意和它的象征。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也可以称卡夫卡是存在主义的先驱,因为存在主义就是形而下的本质与体验。(而不是形而上的解释、抽象与象征)
卡夫卡小说的叙事风格
卡夫卡小说的叙事风格
李明明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卡夫卡是个自转色彩很强的作家,凡是重要的人生体验和感受都可以在他的作品里找到回响,他的作品内涵丰富,文学形象传达出来的生活感受与理性具有含混性和模糊性的特点,给审美留下了广阔的阐释空间,从而也使小说具有了主题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同时,卡夫卡是本着内心写作的作家,采取第一人称或第三人成的叙述视角来写他的所见所闻,在客观冷峻的笔调下,语言极富寓意。
关键词:自传色彩;荒诞的情节;譬喻的语言
卡夫卡作为奥地利作家是现代主义的奠基者之
一,被称为“现代主义之父”。卡夫卡的犹太血统、不幸的童年、狭窄的视野、深刻的思想影响着他的作品,使他的作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风格,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卡夫卡的作品不从属于任何主义,但他的超前性和预见性,找到他的作品的影子,性,延展性很强,夫卡。”品,而他独特的叙事风格正好完美的体现了他的意图,独特的叙事风格也加重了作品的深邃,两者相得益彰。
一、特定环境中的人生
卡夫卡的作品有着浓重的自传色彩,而这又与
他的生活体验密切相关。卡夫卡是本着内心写作的作家,“不露声色的把内心世界映射到外部世界,使虚幻朦胧的下意识形象化、客体化,由此打破了心灵
1
与世界、幻觉与真实的界限”,正是如此他的作品引起了各国读者的共鸣,文学在他这儿打破了地域的色彩。
卡夫卡于一八八三年七月三日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是犹太血统。布拉格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城市,而犹太人和德国人占极少数的比例。卡夫卡的一生可以说是在布拉格度过的,他曾经的住宅在于约瑟夫大街内侧的盖斯特街,而这条街道发挥着边界线的作用,外侧是基督教世界,内侧是犹
2
太人生活的世界。他的一生就处在这种边缘的夹
缝中求生存,正如“卡夫卡是一个犹太人,他不属于基督教的世界;而他作为一个犹太人却又对犹太教持异议,作为一个说德语的人;;作为一个;作为一个职员,他认为自己是一;可作为一个作家,他既无法完全从事创作也不珍惜他的作品。正如他是一个二元帝国的臣民,
3
他的内心是一个二元的世界。”无可非议。“文如其人”,卡夫卡的作品或多或少的映射着他的影子。
卡夫卡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物是父亲,影响他一生的人物也是父亲。卡夫卡的父亲从极其贫困的状态下挣脱出来,仅其一代就积蓄了资产,在布拉格开办的妇女时装饰品点获得成功。在生存的竞争中,父亲养成坚毅的、强悍的性格,相比之下,父亲的强大造就了卡夫卡的敏感、胆怯、弱小的形象。《判决》影射的就是现实中卡夫卡与父亲的关系,而异国朋友、未婚妻只是揭示这种关系的陪衬物、桥梁而已。卡夫卡在日记中写道:“乘修改《判决》的机会,我写下了就我目前所认识到的觉得这个故事中看清楚了所有的关系,这是必要的,因为这是从我身上自然而然生下来的产儿,满身污垢和泥浆,而只有我具有可以通过污泥触及躯体的手,也只有我有兴趣这么做。”卡夫卡始终活在父亲的阴影下,他内心深处对父亲极恐惧又害怕,可潜意识中还是深爱着父亲的,因为爱才毫无条件的接受了父亲的判决,就如同他在日记中写到的:“我永远蒙受着耻辱,或者我不服从,这也是耻辱,因为我怎么可以不服从你呢?”卡夫卡的思想也就是处在矛盾中,对父亲明明是爱
103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NO.7.2009 可又表现的冷漠,内心深处想抵抗可又表现的唯唯诺诺,凡事遵循父亲的旨意。
卡夫卡的内心充斥着不安全感、恐惧感、孤独感、自虐的倾向,这是他所生活的环境造就的,即当时的生存环境赋予了他这种秉性,用心写作的卡夫卡自然而然将这一切融入了他的作品中。。
卡夫卡的自传色彩更体现在他作品的人物名上,针对《判决》中格奥尔格?本德曼人名,卡夫卡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格奥尔格的字母与弗兰茨是一样的。另一方面,本德与卡夫卡的字数是相同的,是在与卡夫卡完全相同的位置再现母音。如果根据这种解释,那么《变形记》中的“萨姆沙”也是如此,《美国》中的卡尔?罗斯曼自称是内格罗,也是按照这
4
种思路作的。
人百思不解。但将《法的门前》放到当时特殊的环境,就会顿悟其中的真谛。卡夫卡生活在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目睹了各种社会现象,这样乡下人就具有了普遍的代表意义。乡下人轻易的相信了执法者的话,而没有试图打破他所说规则,运用陈规的思维一味的贿赂、等待,却换回的是自己的死亡。《法的门前》的寓意也是多样的,有的研究者认为乡下人执著的想进入法的门前,是对真理的要求,还有的认为是卡夫卡对犹太人生存境遇的思索。《审判》中,荒诞性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扩张:象征平等的法院竟然建在阁楼上,到处都充斥着法院的人,无罪也就是有罪。在这种日常生活环境中,人的存在也就是荒诞的,人总是在困境中、焦虑中寻找着精神上的出路,存在的不安全,人的人身自由总是处处受到侵犯。卡夫卡晚年的短篇名作《乡村医生》也比较深奥,,现实和理想,,连逃避这种现,在平实的叙,用虚构的世界折射外在的世界。《城堡》开头写道“乡村陷入了厚厚的积雪里,看不见城堡的山峦,夜雾和黑暗笼罩了城堡,见不到一点亮光,也看不清城堡的面貌。”文章一开始就点出城堡处在虚无缥缈处,故事本身很荒诞,K穿梭在荒诞中,追寻着城堡,企图进入城堡,永未进入城堡。卡夫卡在冷静的叙述中,将摇摇欲坠的当局者的社会制度跃然纸上,这种看似严谨的制度运转已相当缓慢,官员办事也拖沓不堪,卡夫卡以虚代实,胜于以实写实的艺术效果。《判决》中卡夫卡运用了大量的语言描述了约瑟夫?K再次走进法院的氛围,形象的传达了一种无法言语的窒息,可以说在通向法院的走廊到处密布着“闷气”。《地洞》中不知名的动物“我”“造好了一个地洞,似乎还蛮不错”。“我”评价这个地洞最大的优点就是宁静,比较舒适惬意。尽管如此,“我”还是不得不对“入口构造”百费神思,还是会在酣睡中惊醒。卡夫卡将时空乖离扩大化,用环境的压抑带指出了日常生活的压抑,以颠覆的审美观审视着这个世界的存在。
卡夫卡的每一部作品都含有多重的象征、寓意,这样就可以多方位的得出作品所要表达的题旨,尤其是荒诞、淡化的情节,加深了作品的不确定性,传达着不可言传的东西。
二、淡化、荒诞的情节,深刻的寓意
卡夫卡的作品不再重视对客观世界现实的再现、模仿,他的作品不再像传统叙事那样,故事发展脉络,淡化了故事情节,,其中,作品更多的是体现它的丰富多变的寓意性。
在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文学作品是他的哲学意念的形象化,是通过“图像”来实现的。卡夫卡曾不止一次谈到他的创作是“图像,仅仅是图像,别无其
5
它,还说他的图像意味着象征。”卡夫卡寥寥几笔勾勒了《一次日常的混乱》的故事梗概:A想与B当面协商生意,可两人应在碰见的时候却未遇见,总是错过机会。故事情节极其简单、荒诞。对此,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见解,谢莹莹认为这说明人的交往十
6
分困难,事态又是多么变幻无常。黄燎宇则从深层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甲在下意识里是不想见乙的,如果不想见又不得不见,如果不想见又不想承认,大概就只有寄希望于偶然失误甚至奇迹降临,比如匆忙之中擦肩而过,比如道路突然变长,比如因摔
7
伤而痛哭失声。很显然,在现实生活,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本应毫不费力的完成,可事实难料,总有意想不到的因素纠缠着人类迫使我们不得不中断、放弃这件事。《法的门前》让人更觉荒诞:乡下人想进入法的大门却最终未能进取,临死之前得知这扇门就是为他开的。为他开的却不让他进去,令104
卡夫卡小说的叙事风格
一种客观真实的效果。卡夫卡小说采取第一人称叙
述视角,将读者的直接引入了叙述着“我”经历事件时的内心世界,这样读者可以更自然的、更直接的接触人物细致、复杂的内心世界活动。同样的,第一人称叙述读者往往只看到聚焦人物视野之内的事物,对聚焦人物视野之外的事物只得揣测。《地洞》中“我”不断猜测着外界的干扰声,读者也随着之不知名动物的内心世界,猜测着“我”的猜测。
卡夫卡的作品以第三人称的叙述较多,而第三人称的叙事较其他人称的叙事更具有客观性。在第三人称有限的视角叙述中,叙述者一般采用故事中
10
人物的眼光来叙事。当叙述者以第三称讲述时,他不再是一个与故事同质的戏剧化的人称,不再具有个人化的特征,这样他的观察角度就有可能不局限在某个人的观察范围之类,而成为上帝式的全知
11
全能的角度。《变形记》,,,赤裸裸的都是金,有钱就拥有了一切,没钱就没有生存能力就会遭到社会的遗弃,人与人之间的淡漠、隔阂竟然也会凌驾于亲情之上。《美国》通过卡尔在美国的经历,呈现给读者的是美国的不可接近。《审判》则通过约瑟夫?K让读者进入了当时的法院真相,感觉到了法院的荒唐。卡夫卡以他者的眼光讲述着自己的所见所闻,以他者的思想替代着自己不能直白的感受,不管是谁的视角都传达出了他所要表达的,同时用第三人称,用客观的描述,向我们呈现出人物内心的那种小宇宙的真实,呈现出一种捉摸不透的幻境和一幅人物内心骚动不安的画面。
卡夫卡在写作时虽采取不同的叙述视角,但还是讲究作者和作品主人公融为一体的讲述原则,只有当讲述某件超过主人公职权范围以外的事物的时候,他才不得不借助于插进来的故事。《在流行营》借助旅行者的视角描述了行刑的过程,借助他人的眼光在客观中造就了一种残忍感,可以明显感觉到卡夫卡在容忍着自己的疾病,淡漠的看待着的自己的疾病。《城堡》中当K晚上去巴纳巴斯家时,通过奥尔加了解了阿玛丽亚和官员索尔蒂尼之间发生的冲突,听到了奥尔加为此而作的忏悔。
三、独特的叙述视角
卡夫卡独特的叙事风格也与其采取的叙述视角
息息相关,卡夫卡不管采取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都有其艺术的延展性,这种人称的叙述方式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说卡夫卡选用的叙述视角更好的传达了他所表达的寓意。
“第一人称在小说中既可以单独代表叙述者,也可以代表作为叙述者的叙述者,即与故事同质的叙述者。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人称小说只能与故
8
事同质的叙述者的话语”。但是事实上,在任何以第一人称为基本叙述的人称的小说中,该人称绝不可能单独成为任何叙事的基本人称,而只能是个别的存在。卡夫卡的小说作品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时,一般来说夹杂着对往事的叙述,即叙述者“我”在经历某事件时,又在回忆过去,这种叙述具有很强的个人特色。《一条狗的研究》中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作者”与主人公“我”“我”是孤独的、痛苦的,,究”,以个人化的角度,深入“我”的内心,用内心独白的方式讲述“我”的耳闻目睹,复杂的内心世界。“我”在回忆年轻时期时,“叙述者”就有两种眼光交替,一个为叙述着“我”追忆往事的眼光,另一个为被追忆的“我”正在经历事件
9
时的眼光。“我”回想起我青年时代的一件事,“我当时处在一种快乐之极,无法解释的骚动不安的状态中,这种状态大概每一条狗儿时都经历过,我当时还是一条很年轻的狗,一切都令我满意,一切都与我有关联。”在“我”内心对七条音乐狗的剖析中,“我”的视角忽地又落到“但是我却保持了这种孩子的天性并在这期间变成了一条老狗,如同我当初没完没了的大声谈论那个已被我大大地看淡了的事件。”两种视角的交替,传神的化出了“我”现在的心境,“我”的成长。这种比较视角更能一目了然的使读者进入“我”的内心,了解“我”。《致某科学院的报告》以“我”的视角道出了当我被人类逮捕后,在模仿人类中寻找着出路,在逐步的进化中获得了人性,但同时失去了自由。同样的,“我”以猴子的角度出发,即个人化的角度讲述着自己亲自经历的事,渗入了“我”的主观思想,但“我”的视角的局限又造成了
105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NO.7.2009
宗教信仰、官僚机构、真理。不同的研究角度得出了
不同的阐释,卡夫卡留给读者的是道不清、说不明的回味。《美国》中自由女神手中握的不再是火炬而是剑,“剑”往往跟砍杀有关联,“剑”在卡尔踏上美国国土时已有了预言,卡尔在美国的生活不会顺当,而会被美国拿捏的不再是“卡尔”。还有卡夫卡在作品中多次提到的“窗户”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窗户,这个“窗户”则是卡夫卡看待这个环境的视野。
读卡夫卡的小说只能用心去体会,否则读者读着就会被卡住,读到一半就会一头雾水,不明就里,会疑问卡夫卡到底在讲什么。可见语言在卡夫卡手中发挥着最大扩展的机能,纵横都有深度,玩味性很强。
注 释:
2.4.12.〔日〕平野嘉彦.《》.刘文柱
四、譬喻的语言
卡夫卡的语言也独具特色,卡夫卡是以冷静的
语言叙述语言底下蕴含着的玩笑调侃、自嘲、矛盾。卡夫卡以这样的语言不仅组建了他的作品的构架,也阐释着他对生命、人生的感悟、体验,看似普普通通的字眼隐含着卡夫卡对人生、生命的苦苦思索。
卡夫卡短篇小说集中多次提到“自由”。“自由!当然自由!今天可能得到的这种自由,是一种不健全的植物,但是这毕竟是自由,……”《一条狗的研究》。
“我没有别的办法,总是在自由不可选择的前提下,”“因为这帮助我走出牢笼,为我开辟了这条特殊的出路,这条人的出路。”《致某科学院的报告》
“自由”“出路”是卡夫卡一生所追求的东西。卡夫卡违背自己的意愿在保险公司苟延残喘,只有在空闲的时间写作自己热爱的文学,抒发着自己的内心感受。卡夫卡在这样的环境中思路———尽其一生来写作来,放弃自己的婚姻自由”丰富的、。”“出路”也可以说是卡夫卡对人存在的思索,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地关注,用朴实无华的字眼竭力表达着人在荒诞、绝望的境况中的精神自由和自由选择。《致某科学院的报告》中的猴子在自由中行走,又在自由中寻求着出路。《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的“出路”最初是通过异化寻找解脱,但最终真正的归宿还是“死亡”。除了“自由”“出路”,卡夫卡内心世界的复杂也赋予它的语言带有别样的譬喻。“我的权力很大,而且是级别最低的守门人,里面每一道门都有一个人守着,权利一个比一个大,即使是在第三道门的看守,我也不敢看一眼。”《法的门前》“门”与“门”的邻接性并不是通过站在“每道门厅的守门人”的形态而被平行的差异化,可以认为这种差异本身将化为等级。“守门人”的权力越来越大,软件之“守门人”的官僚制度会使不过是硬件的———从“门厅”到
12
“门厅”的邻接性等级制度变形。在这儿,“门”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附带上“极权”的色彩。《城堡》中的城堡不可捉摸、不可到达,拥有着神秘性,正是城堡的朦胧,也是城堡具有了多重的意象———106
译.:20xx年。
》.北京:人民文学出
,..《卡夫卡的弦外之音—论卡夫卡的叙事风
格》.外国文学评论,19xx年第4期。
5.叶廷芳.《西方现代艺术的探险者—论卡夫卡的艺术
特征》.文艺研究,19xx年第6期。
6.谢莹莹.《卡夫卡的作品与现实》.外国文学评论,1996
年第4期。
8.11.黄希云.《小说人称的叙述功能》.外国文学评论,19xx年第1期。
9.10.申丹.《论第一人称叙述与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叙述
在视角上的差异》.外国文学评论,19xx年第2期。参考文献:
1.叶廷芳.《山高水险有—再论卡夫卡的艺术特征》.文
艺研究,1984.4.
2.叶卉.《浅谈卡夫卡小说作品的形象、情节和语言》.
当代外国文学,1989.4.
3.〔苏联〕德?弗?扎东斯基.《卡夫卡和现代主义洪天
富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91.
4.叶廷芳黎奇译.《卡夫卡文学书简》.合肥:安徽文艺
出版社,19xx年。
5.车臣按.《一个充满悖论的艺术世界—论卡夫卡创作
思维特征》.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6.
6.杨亦军.《反拔、创新与卡夫卡》.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5.4.
7.斯墨言编著.《卡夫卡传》.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社,19xx年。
卡夫卡小说的叙事风格
8.汪汉年.《试论卡夫卡小说的表现主义特征》.外国文13.陈小村.《从荒谬的事件中探求真实的本质—试论卡学研究,1997.2.
9.祖国颂.《卡夫卡小说语言的玩笑性调侃性特点》.吉夫卡小说的叙述手法》.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14.姜智芹.《我国大陆新时期卡夫卡研究综述》.山东林师范学院学报,1997.2.
10.黄燎宇《卡夫卡的弦外之音—论卡夫卡的叙事风师大学报,2001.5.
15.叶廷芳主编.《卡夫卡短篇小说全集》.北京:文化艺格》.外国文学评论,1997.4.
11.马小朝.《叙事形式逻辑与历史意蕴逻辑的对立统一术出版社,20xx年。
16.曾艳兵.《论卡夫卡<判决>的叙述策略》.天津师卡夫卡小说的艺术研究》.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报),2000.1.
12.卡夫卡.《美国审判城堡》.王印宝张小川译.长沙: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
【作者简介】李明明,兰州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湖南文艺出版社,20xx年。
107
个人工作总结20xx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的时间中在酒店领导的关心爱护和大力支持下,在部门全体员工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下,克服了人员…
“关爱老人行,最美夕阳红”活动总结一.活动时间:20xx年x月29号二.活动地点:郑州市金水区中心敬老院三.活动主办单位:水利学院…
时光匆匆,转眼间,又一年结束了,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带领老师们立足本园,了解自身,摆准位置,依靠自身优势,创造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空间…
a教师个人工作总结经过一学期的洗礼,让我深深感到当一名教师不简单,当一名班主任更是不简单。需要无限的爱心、耐心更要有如针般细的心才…
转眼间这学期就结束了,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特别是在黄先华主任的鼎力协助下,班级工作在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把本学期的工作情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