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卡夫卡《城堡》的非指令反讽现象

文章编制 扣扣:一六四一六五三九八二

试析卡夫卡《城堡》的非指令反讽现象

前言

弗兰茨·卡夫卡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三大鼻祖之一(另外两位分别是马塞尔·普鲁斯特和詹姆斯·乔伊斯),他的作品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深远。《城堡》是卡夫卡的长篇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作家创作生涯当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19xx年6月11日,卡夫卡在日记中写下一小说片断《村子里的诱惑》,这是《城堡》的雏形。事隔八年,即在19xx年1月至9月期间,卡夫卡再次提笔将其扩充至一部长篇,但小说终究没有写完。尽管《城堡》的实际创作时间只有短短九个月,但小说从构思到成形,其中必然融汇了作家多年以来的种种创作经验和人生体会的。我们看到,《城堡》不仅保留了前两部小说(《美国》、《诉讼》)的主题基调,还进一步强化了艺术表现力,在展现小说整体风格的成熟、圆融上比前两部来得更为出色。著名的卡氏“孤独三部曲”也由此诞生了。

卡夫卡的小说,不论是短篇还是长篇,都带有象征性、荒诞性、佯谬性、冷漠性等特点【1】P564,叙述的长短、篇幅的大小并不影响卡夫卡持之以恒地在作品中表现它们。仔细研读卡夫卡作品的人,无不感受到故事里被刻意营造的某种否定的、冷嘲的氛围和迷宫气息。而国内一些研究卡夫卡反讽的文章有个共同点,就是爱抓住这些特征,在语言修辞、主题结构等多个层次上论证其反讽性质(具体可参考张继云、张芸《卡夫卡小说〈变形记〉的反讽结构》,杨建《“乡村医生”的反讽艺术》、张天佑《鲁迅、卡夫卡的反讽艺术》、孙彩霞《宗教精神的失落:谈〈乡村医生〉反讽〈圣经〉的主题》、甘春枝《比较鲁迅与卡夫卡的作品解读反讽艺术》,何利《沉沦与超越:论卡夫卡〈诉讼〉的多重意义世界》)。

为什么国内的一些评论者们会倾向于把卡夫卡的作品与各式各样的反讽联系起来呢?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这些反讽流派虽然分开独立发展,但彼此间仍存有交叉共通之处,于是它们又相互连结,统归于反讽这一总体概念之下,当人们将这些共通之处用于观照卡夫卡小说时,便或多或少地将它与反讽联系起来了。譬如评论者们都在议论的卡夫卡作品的“不确定性”、“否定性”等等,都是一些与反讽密切相关的元素。

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国内外有关卡夫卡的反讽批评的论文都是以散论为主,研究尚属起步阶段,还很不成熟,有研究者即指出“西方‘卡学’界迄今仍未出现过一部系统研究其反讽艺术的学术专著,单篇论文也极少见”【2】。反讽在卡学研究领域内乃是相当欠缺的一块,亟待后来者的进一步开拓。但不得 1

文章编制 扣扣:一六四一六五三九八二

不提的是,研究反讽的大家D·C米克在其专著《论反讽》里确曾将卡夫卡列入40余位反讽作家的队伍当中(尽管他并没有在书中具体说明他这样归类的理由)。

在西方,反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概念,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自觉地讨论反讽和运用反讽了。走过漫长的历史岁月,传统反讽发展至今,已然枝叶繁茂,成为文艺之林中绝不容小觑的一隅。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更是涌现出五花八门的反讽手法,反讽理论亦随之迅猛发展。美国当代文论家韦恩·布斯长期潜心研究各类小说文本后归纳也总结了一套反讽修辞学,并宣称非指令反讽是他“最终的研究重点”。

笔者认为,若仔细考察《城堡》这一小说的文本内容,剖析其情节编排和角色定位,亦能在其中找到不少与布斯的反讽理论所指相吻合的地方。因此,本文打算依循该理论对文本作细读分析,以求窥见浓雾遮掩下神秘的“城堡”的反讽一角。

何为非指令反讽

反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有与言语修辞相关的字面反讽、苏格拉底式的反讽,有与小说戏剧的情节安排相关的命运反讽、结构反讽,戏剧性反讽,此外,还有浪漫主义反讽等,反讽的形态划分多种多样。那么,韦恩·布斯的反讽理论又是建立在哪类范畴之上的呢?

在韦恩·布斯的词典里,反讽显然是跟修辞学联系在一起的。布斯本身是一个致力于研究修辞学的学者,他的《小说修辞学》、《反讽修辞学》、《修辞的修辞学》等专著为振兴这门学问作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在现代,修辞学很明确的属于语言学范畴,但布斯的修辞学研究并非停留于语言学的层面。对此,符号学者赵毅衡有所表述:“布斯不是语言学家,他要让修辞学复兴,是因为在他心目中修辞学是另一回事。??修辞不是说话的修饰,而是思想的根本形式:人用不着对自己修饰语句,但是人必须理解自己,因此,修辞是自我的存在方式。”,又说:“布斯修辞学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反讽”。赵毅衡从哲学层面出发说明布斯反讽修辞学的立足点。而布斯在《反讽的帝国》一文的引言里也明白无误地写到:“对价值观真实存在的有力显示,使作为价值观的彻底怀疑论的同义词反讽几乎没有了立足之地。”他把“反讽”作为“价值观的彻底怀疑物”提出来,可见,在布斯的心目中,反讽修辞理论是作为某种世界观、价值观而彰显它的意义和价值的。

于是,反讽被研究者赋予了认识论的内涵,从简单的言语修辞走向深层的形而上的探讨。布斯将反讽视为一种法则、一种主义,并对此解释道:“就事物本身、宇宙本源、人性本质而言,其内部肯定存在一种法则使我们的一言一行总是有所欠缺,至少受制于一些我们无法得知的正确见解。??我不仅相信而且完全 2

文章编制 扣扣:一六四一六五三九八二

接受那种法则,即宇宙反讽的法则。”他认为人类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角度有限,人并不能穷尽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当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时,反讽的意味便悄然浮现了。

基于上述认识,布斯提出了“非指令反讽”(unstable irony,亦可译作不稳定的反讽)一说。他认为存在这样一种反讽类型(或者说认知类型)——一种无限定、无目的的反讽。它会造成某种理解上的混乱,使人无法解释一些相互矛盾的事实,使人面临一个接一个的难题却无能为力去解决,由此动摇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对一切稳定的认知格局的把握。它不断打破表面看来秩序井然的东西,瓦解所有确切可知的涵义,从而将人引向废墟。在文学作品中,此类反讽法则的应用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既可以是现象与本质的对立,也可以是人物行为、情节事件和叙述者的评价的对照,还可以是人物的语言与个人行动的对照,甚至也可以是叙述语调与叙述内容之间的背离等等。

具体非指令反讽在文本环境中是怎样实践的,下面还会在分析《城堡》的时候详细谈到。在这里,我们先把布斯用于总结非指令反讽的特点的两组关键词列出来,它们分别是明示—隐秘(overt-covert)和局部—无限(local-infinite)。

非指令反讽的隐秘性

《城堡》中的非指令反讽手段是隐秘的非指令反讽。

从明示反讽(即说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到最隐秘的反讽,作者有权根据需要选择反讽的显示方式。然而很多人都不愿公开说明自己写文章的目的就在于反讽,因为那种手法并不高明,或者说,直接言明反讽的意图后,自己的作品还能维持内在的讽刺力度吗?大概很难。所以,作家们大多有意识地避开此类表达,而通过某种隐晦的方式、某种程度的沉默书写来让读者体会他笔下的反讽。观察现代人的写作,这一点有更充分的体现。异化、荒诞的社会现实和生存状态,虚无困境之上的生存体验,使得隐秘的反讽方式为越来越多的作家所采纳。“许多现代作家会拒绝即使是这种程度的公开宣言,让我们从表面文章和故意制造的模糊标识中去推测反讽的深度。”布斯说。20世纪的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便是其中一位。作家们表达反讽的含蓄手段各不相同,卡夫卡《城堡》的隐秘反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实的佯谬”,一是“相互矛盾的事实”。

(二)现实的佯谬

存在主义作家加缪指出“佯谬”(paradox)是卡夫卡作品的典型特征德文paradox一词译成中文,有佯谬、反论、倒转、倒反、悖理、二律背反、似是而非等意思。但卡式佯谬要比一般性的倒反或倒转来得更为复杂,这也是他的作品的独有魅力。卡夫卡对现实世界的变形处理极其朴素而且自然。他所创造的艺术 3

文章编制 扣扣:一六四一六五三九八二

世界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现实世界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使人深信是他所写的全都是真实存在的,“主人公的遭遇越是不寻常,故事便越显得自然而然”奥地利作家海因茨·波里茨因此说。但是这个艺术世界看起来又是如此地陌生,超出了人们的经验范围。当人们把它与自己所处的真实世界加以比较区分时,便逐渐挖掘到藏匿其中的反讽意味。

事实上,作者对细节描绘得越是客观逼真,越是微妙细致,就越掩盖了现实的荒谬:通往城堡的路永无尽头,城堡的入口似乎消失不见;城堡的外形看起来“断断续续、支离破碎,在蔚蓝的天空里,仿佛是一只孩童的手胆战心惊或马马虎虎地画出来的”;村子里头白日很短,天很快就黑了,感觉却“大约只有一两个钟头”;城堡的低级官员有公家发的制服,高级官员却只穿“普通的,但漂亮的衣服”;贵宾饭店是城堡的一个工作地点,城堡里的当差们却常常在那里玩闹;城堡的秘书一天到晚躺在床上办公,并且只在夜里传讯当事人;城堡的官员们口授时“并不发出什么明确的命令,你几乎觉察不到正在口授??文书们总得跳起来听,又连忙坐下去记录”;城堡的跟班为了让档案分发到位,必须使出浑身解数与官老爷们作斗争??这些怪异滑稽的场景描写,颇具喜剧色调的文字,表现的却是悲剧的内容。

虽说卡夫卡的笔触流畅自然,其实,若仔细琢磨小说的句子,还是能找到叙事语调转变的一些蛛丝马迹的。譬如第一章写到k的心理活动:“事实表明,城堡里的人已经掌握了他的一切必要情况,权衡了力量对比,欣然开始了这场斗争。”仅是由于在村庄里的客店下榻被赶便生出这般想法,实在有点出人意料。又如面对城堡的办公厅主任克拉姆那封夹杂着半尊重半轻蔑的口吻的来信时,k的想法是:“这些毫无疑问都是前后矛盾的地方??难以想象这是摇摆不定造成的;针对这样一个机构,这样想是荒唐透顶的。相反地,他把这些矛盾看做是坦率地提供给他的选择,是愿意做一名乡村工人,同城堡保持着总算是特殊的但只是表面的联系;还是做一个名义上的乡村工人,实际上他的全部雇佣关系却由巴纳巴斯传递的消息来决定。”一封外表看起来相当普通的来信,竟引发了主人公k与命运开展搏斗的猜想。

这些看似来得突兀的内容,实质却在文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它不仅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也是下面即将展开的故事情节的引言。它摆脱了小说大部分纯粹的写实文字,将读者带进了艺术的核心——反讽的“现实”。你企图理解生活的真实,生活却使你的“真实”变成反讽,变得荒悖。伊德瑞斯·帕瑞由衷感叹道:“这种现实主义表面是具有蒙骗性的。说它具有蒙骗性,因为这个布满空洞,我们很可能落尽这些空洞,进入另一个世界——一个似乎不真实的世界。”蒙骗性也就是隐蔽性。读者自以为“脚踏实地”,殊不知一脚踩空。 4

文章编制 扣扣:一六四一六五三九八二

(三)相互矛盾的事实

卡夫卡隐秘的反讽手法还在于事实间的相互矛盾。关于写作,卡夫卡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写作是一把能劈开我们心中冰封的大海的斧子。”人们内心原本坚不可摧的信念开始动摇,事物的本初意义崩溃瓦解。试图在文本中寻找到明白无误的真相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表里不一的反差将会颠覆原初的阐释,作品能够提供的只有一个混乱的视角。

顺着k的聘用这条线索往下追溯,我们发现:1)k信誓旦旦保证实有其事的“聘用”,竟是城堡的A、B部门之间协调不清的结果,而A、B部门间关于聘用土地测量员的交换意见的来往信件却埋在了堆积成山的档案文件中,无法查找。2)城堡的工作人员在电话中承认了土地测量员,却坚称k是测量员的老助手,还不允许k踏进城堡。3)k随后从村长口中得知村里和城堡没有任何专线联系。4)k收到城堡办公厅主任克拉姆的来信,信中说他已受聘为城堡的主管西西伯爵效劳,“您的顶头上司是本村村长,有关您的工作和工资待遇等一应事宜将由他通知您”,但村长却否认他们需要聘请土地测量员。5)更为离谱的是,村长在告诉k“实情”以后,却不忘强调“电话里的回答很重要”、“私人信件的内容比任何公函所能具有意义更为重大”、“这里没有人留您,但这并不是说要撵您走”客店女老板却说村长是个无足轻重的人物,他为k所作的安排无关紧要。

每一个事实都与后一个事实相冲突,每一个带有转折的句子都存在表面义与意指义的悖逆,如此矛盾混乱的局面让读者不禁喟叹:一切从何而来?k的“聘用”究竟是否存在过?k真是土地测量员的身份吗?城堡的电话、克拉姆的信件、k的顶头上司村长是可靠的吗?“事实”到底还是事实吗?所有的事情正如k所说的那样:“那么唯一的结论就是,一切都模糊不清,无法解决。”能指寻找所指的过程不断遭遇失败,使得文本符号再次下降到缄默之中,作品的反讽内涵却通过隐秘的方式逐渐放大,呈现在篇章的字里行间。

非指令反讽的无限性

非指令反讽的“无限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用范围的无限,二是指涉范围的无限。就使用范围来讲:《城堡》的非指令反讽是一种大面积、大范围的反讽,小说的总体书写中闪烁着反讽的光芒,它的叙述风格是浑然一体的,即作者并不单纯就某一场景、某一细节设置反讽,而是处处反讽、时时反讽。就指涉范围来讲:《城堡》的反讽的意向所指是永无止境的。

鉴于非指令反讽的无限性特点,布斯强调对反讽的重构行动必须考虑到“在理解明示反讽或隐秘反讽之后,读者是否能立刻想到反讽意义”—也就是读者何时才能知晓反讽行动已经达成目的,以及读者通过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才能理解并重构作者想要表达的反讽意义。所以我们要问,卡夫卡在《城堡》中使用反讽的 5

文章编制 扣扣:一六四一六五三九八二

目的何在?作品里的反讽最终走向何方?需要怎样的方式来解读作品的反讽?

循此,就必须讨论非指令反讽的核心手段(即“消褪性立场”)以及达到立场消解的效果之后,非指令反讽作品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这两个问题了。

4.1消褪性立场

“立场的消褪性”是理解非指令反讽的关键。“立场”是指作者在阅读作品时建立的评估立场,就小说而言,它可以是读者对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和判断。读者在与文本的交往过程中,必然产生个人对文本符号、意象的理解和“具体化”,即对文本意义的重构,使一部文本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现实的文学作品。而在小说中采取某种措施,来对读者的解读行动进行干预和干扰,就是作者指派给“指令类反讽”的任务。

指令反讽(stable irony,亦可译作稳定的反讽)的做法通常是先使人获得的某种观点或立场,无论是明显的还是隐含的,这种观点或立场都将修正或颠覆文本的表面含义,反映文本深层的讽刺含义。与指令反讽相反,“非指令反讽不向读者暗示某种特定的不为进一步反讽所削弱的固定观点??它否定人类处境中任何固定的评估立场,甚至任何确定的逻辑依据。”通俗点来讲,就是说某一句话,设立某个情节,表达的不是一个稳定的意义,而是一连串颠覆性解释的无限系列。稳定的反讽允许前后一致的阐释,不稳定的反讽则因为立场的消褪性而把读者的释义卷入一个无穷的后退过程中,因而也被称为不负责任的反讽、无目的的反讽。

《城堡》的反讽文本具备“消褪性立场”的特点。有评论者说“卡夫卡似乎刻意追求相互矛盾、自我矛盾、横向矛盾、纵向矛盾、故事矛盾、性格矛盾、时间矛盾、空间矛盾”等等各种矛盾,可见鉴赏卡夫卡小说的困难之大。带有模糊性质的人物角色、情节元素等,使读者丧失了完整的知情权,无法看穿文本所表述的意义。而不断被否定的解读,又迫使读者转向质疑个人观点的准确和有效。与此同时,通过对这种手法的运用,也真实地揭示出了作品人物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况。

首先以主角k来说,我们知道他的目标就是争取进入城堡,获取官方对他的土地测量员身份的承认,以便日后能在城堡管辖的这片土地上自由地活动。我们对可怜的k都抱有同情的态度,都希望他能够早日达成愿望,找到自己在城堡所处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对主角k所建立的评判立场。但是,伴随着故事对k的奋斗经历的展开,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都无法去说服自己对k充分信任,对他的行为表示赞同。读者的判断一次次成为文本行进过程中的摧毁目标,k的身上和他的遭遇有太多的“不确定”,导致我们对人物的态度一再发生改变:

第一,k 的身份十分可疑。他自称受到城堡任命,却无许可证和聘书等任何材料证明他可以在城堡里生活和工作。故事从k长途跋涉到达城堡山下的小村庄 6

文章编制 扣扣:一六四一六五三九八二

讲起,一直讲到k为进入城堡奋斗至死为止,没有一丝一毫交待过他的个人背景。即使小说费多少笔墨谈k为证明自己和争取个人利益而无止境斗争,都无法抹去这样一个事实:k是一个讲不清来历的人。他既无国籍,也无时代,而且身世不明,来去无踪。

第二,k的努力处处碰壁。他试图走进城堡,然而“因为这条路即村子的主要街道并不直通城堡山,它只是通到城堡附近,接着像是故意似的,改变了方向,虽然并没有离城堡越来越远,但也没有靠近它。”;他打电话到城堡里去,但得到的回应始终是含糊不清和简单的“不可能”,最后被村长告知“这种沙沙声和啾啾声却是这儿的电话机向我们传送的唯一真实可靠的东西,此外什么都是虚假的。”;他追上城堡的信差巴纳巴斯,希望对方跟随对方返回城堡,结果却回到了巴纳巴斯的家里;他千方百计想见官员克拉姆,在冰天雪地里等待,差点因为温暖的马车厢和甜腻的白兰地误了事,却仍只是见到了克拉姆的秘书;他甚至诱惑了传说中的克拉姆的情妇弗丽达,却陷入苦恋而终无所获;他在贵宾饭店遇到了好心的秘书比格尔,对方把城堡处理投诉事件的一些规章流程告诉了他并提出了重要建议,而他却因为疲沓而闭上了眼睛呼呼大睡??

第三,k的奋斗动机不纯。面对城堡的严厉,k虽然一直孜孜不倦地表现出反抗的姿态,但他的最终目的却是想要得到城堡的认可,能够在城堡里生活和工作。他争取的是变成城堡的“合法子民”,而不是推翻城堡的恐怖统治。k与城堡是敌是友?我们能不能确保k在反抗的过程中不会不自觉地磨掉本性,异化成为城堡一类专横顽固的角色?K的自我定位够清晰了吗?他有没有意识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在采取行动之前,他有没有思考过它们的正确与否?k毫不怀疑自己是爱弗丽达的,但在弗丽达质疑k利用她来引起城堡办公厅主任克拉姆注意时,他冒着爱情终将破裂的风险,还是去见了别的与城堡有关系的女人。在客店老板娘、乡村男教师等人的眼里,k是一个“傲慢”的人,奥尔加也说:“不管我们的计划多么谦卑,可是其中隐隐含有‘傲慢’的意味。”当局者迷,人对自我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k的行动全然存在着漏洞,但不仅是k,其它的人物也同样表现了他们存在的荒悖状态:譬如小说对巴那巴斯当差这件事的描写,是一个经典的非指令反讽,立场的消褪性表现得非常明显:巴那巴斯非常想到城堡里工作,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养活家里人,并为家人洗清罪孽。但他似乎一直没能成功。小说列举了三个事例:1)巴那巴斯一直没能拿到制服,在试用期间官方没给他发,后来事情办完了他们又取消了对他的承诺,他永远得不到那套制服,但低级的勤务员都有制服,只有高级勤务员才穿便服,而他又不是高级的。2)巴那巴斯工作的地方不知是否真的是城堡。没错,“他到公事房去,但公事房是不是就是城堡?即使公事房属于城堡,是不是就是允许巴那巴斯进去的那些呢?而且他能进去的公事房 7

文章编制 扣扣:一六四一六五三九八二

只是所有公事房的一部分”,“这些公事房里有一道道挡板,挡板后面还有别的公事房?他们没有禁止他往前走,但他要是在那儿没有公事要办,贸然闯进去又有什么用呢???你也不要以为这些挡板是一条明确的界限,也有一些挡板他是可以通过的,他们和那些还没越过的挡板没有什么两样,因此也不该认为在最后那几道挡板后面有公事房”。3)传说中巴那巴斯奉命给克拉姆本人当差,“别人指着几位官员中的一位对他说,那是克拉姆,但他却不认识他,过了很久也没能习惯那人就是克拉姆的说法??可是你问他那人同大家心目中的克拉姆有什么不同,他又答不上来,确切地说,他回答了,可他描述却和我们所听到的对克拉姆的描述一模一样。”据见过他的人说,克拉姆“到村子里来的时候是一副样子,离开村子的时候是另一副样子,喝啤酒以后和喝啤酒以前、醒着的时候和睡着的时候、独自一人的时候和与人谈话的时候又不一样??这一切差异当然不是变戏法??这取决于观察者当时的心情、激动程度”

思路是连贯的,思维是清晰的,但就是不能摸索出正确的答案,不能看清巴纳巴斯究竟有没有真正在城堡里上班。一旦想要确立某个认识,作者就会马上搬出另外的事实来反驳读者。“于是我们就会怀疑下去,根本就欲罢不能。”《城堡》里写的这句话,真是说到读者的心坎里去了,这也许也是作家的创作目的吧。实际上,消褪性的立场也正好证明了小说反讽手法的隐秘性,因为相互矛盾自始至终贯穿小说全文,影响着它的结构和内容。叙事语言回避直接的陈述,防止意义直接地显现。

需要说明的是,非指令反讽的立场消褪性这点是很难用言语解释清楚的。因为论者在论文中必须对作品作出个人的解读,为解读而提供主观的论据论点,而非指令反讽作品的意义恰是无法被论证的。所以上文的解释仅是笔者所作的既非全面也非完整的论证,笔者只能把自己所感受到的和分析到的说出来。有读者将《城堡》喻为“一个凝固的圆球”,城堡位于球心,“而通往球心的道路在球面上是不存在的。”《城堡》意义中心的不可企及,读者眼睁睁地看着人物走向沉沦,也不能作为一个旁观者给予评价或吸取教训,只有无边的反讽在四处游走。人处其中,感到无限失落。

4.2无限反讽的精神内核

卡夫卡使用反讽的目的何在?种种非指令反讽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意义?作品的反讽叙事策略与作品的主题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属于《城堡》的非指令反讽的精神内核又是什么?

关于这点,我认为有以下两方面值得注意:

其一,不管《城堡》里意在表征哪类主题,作品对现实的批判性、对个人认知能力的怀疑总是无可否认的。

我们读到的,首先是一个腐朽不堪、荒唐可笑的官僚机构:拥有至上权力和 8

文章编制 扣扣:一六四一六五三九八二

森严等级制度的城堡,其下却运营着一个收发文档混乱不堪、办事毫无效率的组织;来历不明的电话总局,却是村庄和城堡进行联系的唯一中介;病恹恹的村长,家中堆着小山似的无人整理的文件;工作兢兢业业的当差们,半夜到了饭店,立即变得放浪形骸,以调戏女招待为乐;所谓的“情妇”,不过是收了城堡官员的几份礼物,从门孔上瞄过他一眼,就要从此完全隶属于该官员??

其次是一个日复一日地遭受着城堡的压迫的村庄。小心翼翼地活着是村里人的原则、费尽心机地争取利益是他们的目的:弗丽达一心想要摆脱克拉姆的控制,她投进了k的怀抱,又与城堡派来的助手关系暧昧;贵宾饭店的老板娘是克拉姆的旧情妇,而她与彼此没有真感情的店主结婚后,还断言不能在任何时候失去情妇这个身份;培枇嫉恨弗丽达,认为周围欣赏她的人都看走了眼,弗丽达不是纯真拙朴,而是老奸巨猾,而她才是那个该拥有弗丽达所拥有的一切的人;高傲的阿玛丽亚拒绝城堡官员下流信件的邀请,从此她和全家人都被村里人瞧不起,他们更为恢复清白和名誉而倾家荡产、父母卧床不起;巴纳巴斯为了挽救姐姐和全家人的声誉而自告奋勇到城堡当信差,但多年来未见过上级的真容,两年来未送出过一封信??每个人都希望在“城堡”的淫威下,保住生存权和话语权,但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拥有过个人的自由“地位”。命运对人类一如既往的嘲笑,如同翻滚的海潮,一波接一波地涌向这些卑微的人物,把他们身上的悲情与平凡展露无遗。

“卡夫卡在《城堡》中描写了现代人的根本处境,对现代人来说,无论世界还是他的自我,都不是既定和确定的。”由于深刻体会到认知的局限性,内心难以驱除由自知引发的恐惧和颤抖,所以卡夫卡这支敏感的笔总是充满了讥诮。作者渴望籍此传达出个体的无助感、个体的孤独感,他写作,将读者和他笔下的可怜的人儿一起抛进了无边无涯的欺骗世界中。法国当代作家丹尼尔·罗普斯说:“正因为极度的痛苦吞噬了他,这是一种形而上的痛苦,卡夫卡才成为了与虚无抗争的现代人的最忠实、悲剧性的见证者。”

其二,除了揭示社会现实的荒诞、非理性,人的自我存在的痛苦和盲目之外,作品的反讽精神还有其它方面的意义。

的确,宇宙万物之中存在着许多未知的运行法则,促使我们把许多不可理解的现象视为反讽。当人们的愿望一次次落空,人们发现世界并不依靠自己的意志行事,生命的本质是如此地难以捉摸时,反讽的世界观就已建立起来了。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的文学就只需一味地表现颓唐和疯狂。难道将人置入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和无能为力的恐惧之中,就是作家想要的吗?难道人人都仅想从作品中收获这些感触吗?非也。如果只是“为反讽而反讽”,只是某种语言狂欢和文字游戏,那么,文学就丧失了其作为人学应有的价值。

作为一个长期致力于反讽修辞研究的学者,布斯一向反对无意义的解构行 9

文章编制 扣扣:一六四一六五三九八二

为。他在《反讽的帝国》一文对此提出严肃的批评:“那绝对是一种痛苦、无聊、单调的反讽;每一种主张都可以被证实和证伪,所有的动机都可以被辩解,也都可以让人产生错觉。??我们所定义的文学作品因依靠追求错觉来实现讽刺的事实大打折扣”

据卡夫卡的好友马克思·布洛德回忆,作者原本打算给小说安排的结局是:为奋斗终奄奄一息的k,在弥留之际收到了通知,尽管进入城堡的愿望未能如偿,但城堡允许他在村子里工作和生活。这表明作者否定了k的斗争哲学,又重新赋予了他积极的意义。

因此,关于无限否定的真谛,关于那些消褪性的立场,或许可以这样理解:这是作者在向读者发出邀请,邀请与他一同去跳进无底深渊——因为这毕竟是活在罪恶里面的人们拯救自我的唯一可能。我们不能知道接下去会发现多少可怕的东西,但这的确是唯一一件可做的崇高的事。我们可能会发现那些关于“崇高”的定义可能是无意义的,但至少我们得诚实。我们甚至会发现“诚实”也是无意义的,但至少??那么,至少做我们必须做的。因此我们设法超越了自我,即便我们是在命定的堕落中,即便我们是那种在幻想中执着的人。“我最后希望我们可以在指引我们表达方式的普遍的反讽中承认这一点,并且从中得到愉悦。”布斯说。“这一点”也就是,必须发展对个人中心主义的自恋成分的彻底批评,必须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和界限,但仍不是纯粹的自我否定和毁灭。

结语

本文的论述主要分为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引出非指令反讽的定义,点题解惑,以反讽的这一广域修辞开头,逐渐缩小范围,解释了什么是非指令反讽以及其来源和发展。第二部论述介绍了非指令反讽的表现方式---隐秘性。卡夫卡的《城堡》应用了其两个表现方面:一是“现实的佯谬”,一是“相互矛盾的事实”,通过引用作品内容对此做出了阐释。第三部分为非指令性反讽的适用范围的论述,论述了其无限性的表现方式,并由此引出了对其立场与精神内核和价值的感想。到此,对非指令反讽的论述基本结束,感谢导师的批阅。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