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有效教学有感

读《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有感

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将书视作精神的食粮。开学初,我给自己选定了一本书,那就是《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这本书里所阐述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案例非常贴近我们现在的教学,很有实用价值。一个多月以来,我认真阅读着它。从中,我收获了很多。

近期,学校一直在为打造高效课堂方面,不断提出新的举措。而我也在思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通过阅读《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一书,我认识到,课堂永远是我们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才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主渠道。从这本书中,我领会到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但我知道光有理念并不行,还应该把这些先进的理念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下面,我将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谈谈,怎样让我们的科学课课堂教学更有效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认识:

1、抓好课堂纪律,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是提高科学课教学效率的前提。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阶段,许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小学科学是副科,因此对科学课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同时,也由于科学课本身的学科特点,使得科学课堂课堂纪律有点“乱”,从而影响了科学课的教学效率。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认识到:抓好课堂纪律,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是提高科学课教学效率的前提。因此,作为科学教师,我认为:在刚一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便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向学生讲述学习科学的重要,同时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使学生重视科学课的学习,从而自觉遵守纪律,使科学课堂也和语文数学课堂一样,学生能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所以,科学课堂的纪律好坏是上好科学课、提高科学课教学质量的前提。

2、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陈教授在本书中不止一次地强调教师要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是的,教师在上课前,只有认真备课,吃透教材,才能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才能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教学,突破难点。例如教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水变咸了》,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溶解的意义是本课的难点。我在备课时,深入挖掘教材、除自己进行研究外,还和同学科的教师一起研究怎样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如认识溶解概念时,我们要把能溶解的物体放入水中,让学生进行观察。那么这个物体到底是选择食盐还是选择用高锰酸钾呢,教师要动一番脑筋,要做好充分的考虑。如果只直接把食盐放入水中,实验的效果不会太理想,因为食盐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学生不易观察到,而换用高锰酸钾时,学生便很容易地观察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于是,我选择了让学生用高锰酸钾来做实验,并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边实验边思考:(1)、把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后,它有什么变化?(2)、过一会,用小棒搅拌一下,看看它又有哪些变化?(3)、让它静置一会,再观察液体的变化?这样,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启发下,在亲自动手操作和观察中发现了物体溶解的规律。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从而使学生明确了像食盐、高锰酸钾那样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到的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而且不会自行沉降的现象就是溶解。总之,通过多次的认真备课,我发现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关键。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博思广义,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从儿童的视角来设计教学。

在阅读《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时,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教师在给学

生讲《《朱德的扁担》一课,在课快要结束时,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战士们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有一位同学的回答是“因为朱德的扁担更好吃”,教师开始以为他在捣蛋,可看他的表情不像,而且这又是一位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这时,下课的铃声响了。在课下教师找到他,问他这是怎么一回事,而他说他没有见过扁担,不知道,心中想到了鸡蛋、鸭蛋,就想到是不是朱德的扁担更好吃呢?执教老师哭笑不得,为这节课的失败而苦恼。初读这个故事,我也为执教老师感到委曲。但细想起来,令教师哭笑不得的不是学生,而应该是教师自己。是的,今天的孩子又有几个认识扁担的呢,而教师的心中却有一个潜在而肯定的假设:“学生应该知道什么是扁担”,而这个假设却是不合理的,也是没有效的。所以,我们的教育是否有效,需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来检验、来发展。 读了这个故事,也使我认识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设计教学时,要合理地进行假设,不要想当然。一定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了解学情,要从儿童的视角来设计我们的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同时,使自己成为有较高教学实践水平的教师。

4、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能够全员参与到学习中是衡量课堂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体现是否是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都能得到提高。

例如学习三年级科学下册《关节》一课,教材中设计了让学生通过做几项运动(立定跳远、踢键子、跳绳)让学生体会用到了哪些主要的关节。一个教师在讲课时,让三个同学分别演示了这三个动作,然后其余的学生讨论,分别运用了哪些主要关节。虽然学生也大致说出了所运用的关节。但我认为,仅让三个学生的参与,并不能体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如果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全班同学自主做自己喜欢的动作,体会用到哪些主要关节。我想学生一定会兴趣大增,而且也确实能在自己的活动中真正获得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我想,在科学课的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一定要精心研究教材,不要被教材束缚住。同时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打造宽松民主的课堂,让学生主动并且全员参与,使学生学到有价值的科学知识,并感受到科学学习的快乐和科学知识的无穷魅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做好课外延伸,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创新也是提高科学课教学效率的因素。 通过阅读这本书,也使我认识到:生活离不开科学,生活之中处处有科学。所以,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做好课外延伸工作,把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同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也能提高科学课的效率。班上有许多是农村的孩子,每当粮食丰收后,他们家总要把粮食运到平房上去晾晒,这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在我们学习了五年级下册《滑轮》一课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制作一个动滑轮或滑轮组利用滑轮来提起粮食,让科学知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再者,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一些实践创新、做一些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等。比如学生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制作望远镜、潜望镜、万花筒、电磁小秋千、热风轮等,总之,学生通过课外活动及实践创新,既培养了学习科学的兴趣,又提高了科学课教学的效率。

总之,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还有很多,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利用直观的现代媒体技术、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等,都能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科学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在,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践

行高效课堂,以促进学生最优化地、最可持续性地发展。

读《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有感 在“高效课堂”走红全国的当下,我读了陈大伟老师的新著——《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细细品完全书后,掩卷深思,我为陈大伟深刻、全面、有效的思考而感动。

首先,我读此书时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高效课堂”已经叫响全国,为什么陈大伟不把本书改为《高效课堂的理念与实践》呢?我发现,这与他思考的深度有关系。在本书开始的“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一节中,陈大伟从三方面谈了自己对“有效教学”的思考:

1、有效教学是有效果的教学;2、有效教学是有效益的教学;3、有效教学是有合适效率的教学。咋看之下,好像是在玩文字游戏一般。深入研读之后,你会为作者的深度惊叹。比如,他在论述上述第三点时,就说了这么一段话:“曾经观察过一节数学课,教学密度大,智力含量高,同学们一直处于比较紧张的智力活动中,应该说是一节高效率的课。但我坐在学生身边,感觉学生学得很累,下课的时候,发现很多同学显得疲惫,我认为是效率过高导致的后果。一方面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另外把学生的油榨干了,学生以这样的身心状态走进下一节的教学,不利于后面上课的老师教学??从这种意义上,我们追求有合适效率的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是针对“无效教学”提出来的,“高效课堂”又是在“有效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要在“效”字上做文章,

我觉得也应该有适度才行。这是陈大伟老师的思考给我的第一点启示。

其次,思考“有效教学”的问题,光在课堂上转圈行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教学要有效,功夫在‘课外’”。我看到陈大伟老师除了对有效教学的课堂细节极其重视外,还从“课外”下足了功夫。比如在论述“有效的教学设计”时,陈大伟首先告诉人们“不要轻率地说‘教学内容很简单’”。他指出,“深入地阅读教材,读出新的理解和自己的理解,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避免教学的时候‘照着讲’”。他还提出了教学设计要从“儿童视角”出发;备课要瞻前顾后,注重“整体意识”;设计“教学结构”时,需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最好能利用“先行组织者”进行有效教学;要根据文体样式风格设计教学??光一节“有效的教学设计”,作者就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八个注意事项,这样全面的思考让人肃然起敬。原先我以为“教学设计”也没什么可探究的,读过此书之后我才感觉里面大有学问。所以,陈大伟老师对“有效教学设计”的思考的全面性也让我受益匪浅。

当然,思考“有效教学”,你必须得让自己的思考也“有效”才行。因此,陈大伟为保证自己的思考“有效”的措施也是十分令人佩服的。当好多优秀教师走上领导岗位或进了教学研究部门而脱离了课堂时,陈大伟却走了一条相反的道路。这位曾经的优秀中学地理老师,一步步成长为成都大学师范学院科研处处长时,却在别人的不解中为了“有更多的机会回到课堂”而毅然辞去了科研处长一职,成为了

“课堂上快乐游动的鱼”(见本书作者自序)。我是理解他的。他这样做,使自己有了更多的机会沉入到中小学的课堂之中,去捕捉现象、发现问题、深入思考。而且可以保证自己的思考不落空,不成为“空中楼阁”。所以,我们看到的陈大伟,就不仅仅是一个“学者”了,还是一个“行者”。他行走于小学、初中、高中各科课堂上,亲执教鞭,访问学生,指导教师,并同时向学生、教师学习,与他们展开探讨,促进“有效教学”,达成“理想课堂”,再凝成宝贵经验,奉献给世人。

思考是一个人生命质量的重要保证,是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必要保障。做课堂中快乐游动的鱼,需要像陈大伟那样深入、全面、有效的思考。

探讨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

随着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初中数学教学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正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正在改变——由原来教师的单一灌输,逐步向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自主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获取新知识转变教学过程,也成为了师生相互交往、交流、探讨的互动过程。课堂教学正走向有效,每一节课都将争取成为常态下的高效课堂。

一、关于有效教学的论述:

如何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数学教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关注逐渐被一个新的名词所代替,那就是“有效教学”。

什么是有效教学?美国鲍里奇等教授的研究指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体现五个特征:(1)清晰的教学思路;(2)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3)任务导向明确;(4)学生的投入;(5)成功率高。我国的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回答了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他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余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国内的教学专家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特征要求:(1)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2)是充满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3)是富有个性化的、多种学习需求的过程。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二、有效课堂必须追求高效课堂

1.课堂是什么?

第一,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 第二,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 第三,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第四,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2.关于高效课堂的论述

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认为评价一堂高效课堂的标准应主要考察:

(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

(3)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保障。

(4)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

(5)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

(6)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从课堂实施的角度说,好课要满足以下标准:

(1)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

(2)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

(3)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

(4)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

(5)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

最终的外显形式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

3.好课的基本特征:

对一节好课,其教学应努力体现教学内容中所含的丰富的教育价值,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达成,更为重要地是关注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方法,以及学生能够获得的基本活动经验,把“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的目标与“知识技能”目标有机地融合成一个整体。 好课之好,好在教学目标有机融合。

好课之好,好在情境创设指向合理。

好课之好,好在教师引导作用明显。

好课之好,好在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好课之好,好在双基训练扎实有效。

好课之好,好在情感交流渠道畅通。

三、研究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缺乏有效教学。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关系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当今的课堂教学缺少什么

(1)缺少正确“引导” 。

(2)缺少教师精心设计和系统反思。

(3)缺少智慧的生成。

(4)缺少对生命的关照。

1.精心创设数学情境

数学情境是一种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 情境性问题是指教师按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教材内容为载体,有目的,有意识地添加能给认识带来一定情绪色彩的情境,再按一定的表现形式编结而成的问题。这种情境在学生头脑里留下的不仅有表象、概念,而且有思想、情感和内心的感受。它能使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经过自己独立自主的思维活动,经历发现数学知识的全过程而获取知识,掌握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学会学习。有人说,开始3分钟就基本看到一节课的效果,说明问题情境在实现有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个人认为,有效的问题情境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符合学生的经验(生活的、数学学习的),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2)能反映数学本质的;(3)能引发学

生思考,并能迅速引入主题。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其中问题情境放在首位,从认知的角度看,情境可被视为一种信息载体,或者说,视为人的认知活动的信息来源,作为教师,要创设含有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情境,用真实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问题探究的情境,以引领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帮助学生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为发现新知识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环境和认识知识的理想阶梯。这样的情境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在这样的情境下,不仅能激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也能为数学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应的依据和依据。

6.多维综合,激情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有力地促进有效数学教学的开展。对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状况的评价,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同时,对学生实施评价,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热情地主动参与

到数学教学活动之中。

总之,教学是一门值得钻研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教材内容;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体验;必须有利于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有利于学生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必须对必学内容、选学内容、基本要求、较高要求等做到心中有数。

当今的讲台不再是教师唯一的舞台,而成为师生知识、智慧、能力共同展示的舞台。

课堂上,只要我们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时间与空间,他们就会给我们一个惊喜和新的天地。

关注课堂,聚焦课堂,研究课堂,

教师要成为自觉的教学研究者,

教研促进有效教学

深入推进有效教与学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具有的品质

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必须彰显教师的主体性

应促进师生智慧的生成

必须关注师生生命成长

共勉

“一个有效的反应就是能完成一个可以看到的结果的反应。”——杜威

教学有效性需要以过硬的师德和师能为前提,增强教学有效性需要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基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