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十讲反思

《有效教学十讲》学习心得

黄明真

初读《有效教学十讲》,激起许多共鸣;细读《有效教学十讲》,引起深深反思。这本书语言简洁朴实,内容浅显易懂。从我们的实际教学生活出发,展示了精彩的理论依据,为我们怎样经营好课堂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策略。结合本书理论和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1、教师素质是前提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要有思想、有智慧、有激情、有个性、有文化。这也为我们不断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更远的目标。要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把握学科发展最新动态,积极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永保与时俱进的思想,主动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教学设计形式变

在以前,我们注重教案的编写,主要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提而过。在今后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我们不仅要有教案,更重要的是学案的编写,学生的活动的预设和生成。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也就是说,我们在今后的课堂中,不仅传授知识,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学的过程有什么样的体验。

教学设计要源于教材,更要来源于生活,但不能偏离信息技术知识太远。

3、教学方法需多样

若要课堂有效必须遵守三条铁律: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教后学—以教导学;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

先学后教就是当学生已经能够阅读教材和思考的时候,也就是进入“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的时候,要先让他们自己与阅读和思考。教师再对提出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例如:我认为在学生已经学会了Word操作时,再学习Powerpoint时,就可以先让学生自学,然后教师引导指出不同之处即可。

先教后学就是当学生不具备独立阅读教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也就是学生还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教学生学会阅读和学会思考上面。例如在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学生没有一点计算机基础,课本也读不懂,教师就应该先教会学生怎么使用鼠标、键盘来操作计算机。

温故知新就是一切教学都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正是我们平时的教学方法。

4、课堂有效最重要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的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体现在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和发展;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注重过程教学,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我们教师应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境界。读完这本书,受益匪浅。其中的许多道理还需细细品味,逐步在课堂中尝试体验,打造有效课堂。

 

第二篇:初中作文有效教学十点反思

初中作文有效教学十点反思

陈厚炳

【教研案例】
【案例背景】初中作文有效教学课题的研究与思考都离不开一线的语文教师的参与,他们的教学思想、教学方式以及教研深度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作文教学效率。针对我县作文教学现状,在充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对教师进行教学思想的调研是本课题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
【教研命题】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初中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低效”现象。学生的日常习作和考场作文中“假话”、“空话”、“大话”、“套话”满天飞。新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低效状况?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你在作文有效教学方面有哪些经验或体会?请联系作文教学实际写一篇教学反思。
【反思一】“‘两记’让学生作文走向成功”-----“两记”,就是我们常说的日记和读书笔记。日记写作灵活,行文自由,训练多,容量大,不受写作时间和写作地点的限制,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捷径之一。在日记中,学生能够以自己的形式叙自己的所见所闻,发自己的所感所思,抒自己的喜怒哀乐,谈自己的真知灼见,所以,我日常教学总是以最大的热情引导和帮助学生认真写好日记。经常告诫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见到的人事物景,所感受到的生活道理,只要是自己觉得有必要诉诸笔端就可以把它记下来。因为要记,学生必须对每日所见所闻,“知之尽量详,识之尽量真,思之尽量明。”天天动笔就会开阔思路,积累大量词汇、语言素材,越写越熟。而且日记也是一种积累材料的过程,平时积累,作文时选择使用,“活期储蓄”,随用随取,“存”、“取”两便,作文也就不会无从下笔、言之无物了。只有用心把事记下来,写成日记,哪怕只是一两句话,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会使自己所写的日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雏形”。坚持写读书笔记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平日教学,不能教学生为读书而读书,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读多思,注意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文章中优美的语句、段落,引导学生品味、欣赏这些语句段落美在何处,好在哪里,然后,把这些优美的语句段落摘抄下来,把自己的欣赏、品味记录下来,长期坚持,日积月累,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能稳步提高。
【分析】语文教育是塑造人的艺术,作文其实就是做人,写作教学渗透人生观、审美观的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引导学生说真话、作真文更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教育学生留心身边的人和事,注意周围的情与理,日积月累,笔耕不辍,学生定会写出感情真挚,文质兼美的作文。
【反思二】首先要写出自己的心路历程,使文章感情真挚。即把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写出来。如成长中的烦恼,以及随年龄的增长对生活认识的改变或对人物事件的态度的变化等。 
【案例1】话题“爱”。《放飞》写自己成长中对母亲的不同情感,表现母爱的无私。
     童年的妈妈常常带我放风筝,我好喜欢她。9岁时,我被母亲放飞到县城求学,孤独的我开始怨恨她。长大后才理解母亲就是那牵着风筝的线。其间小作者就做到了“书人间平凡事,铸天地自然情”,避免了落入俗套,又写出了真情实感。

   其次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张扬自己的个性。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写文章时要写出自己对事物的独特感受,使文章真实感人。
【案例2】话题“理解”。《委屈》通过我为妈妈做生日晚餐而妈妈却大发雷霆的事情,表达我无尽的委屈之情。面对我辛辛苦苦做的晚餐,妈妈大声呵斥:“初三了,还是只知道玩,将来想当橱娘啊?”,我的心被深深刺痛了。妈妈,你错怪了我的孝心,我真的很委屈。在这里,小作者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尤其是心理描写十分细腻,有力的衬托了主题。
 
【分析】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确实需要引领学生以“感情真挚”和“独特感受”为突 破口,指导学生写作。如果各位语文教师都能注意到这点,相信作文教学的低效状况定会得到改变。
【反思三】在阅读文本中想办法---以读导写。习作模仿范文是读写结合的手段。元朝学者程端礼曾论述过“读”与“写”的关系:“读书如销铜”,“作文如铸器,铜既已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在读书上多用功,在作文时就轻松。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理解消化文章内容,学习写作的技能技巧。然后引导学生将自己要写作的内容按所读文章的框子表达出来。茅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低形式”。以所读文本来训练学生作文,比泛泛讲授写作技巧更有效。比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就是很好的写景类作文的典范。以读激趣。在新课程中,我们语文教师要在写作指导时,巧妙得打开学生的思路。要抓住一些好的文章,捕捉学生闪现出来的想象的火花,激发学生作文的浓厚兴趣,给学生的写作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变厌写为乐写。比如泰戈尔的《金色花》,就是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的文本,以“假如……”作为突破口,训练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分析】新课程标准强调: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阅读当然是这些方法当中的最快捷的方式。
【反思四】(一)敬业精业,授课精彩。要努力认真钻研教材,精心构思、设计课堂环节,力争每一堂课都是精品。让学生感到听老师讲析作文或课文就是一种享受,以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来感染和引导学生。精湛的艺术,高尚的品格,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这种氛围中逐渐萌发对文学、对写作的兴趣。
(二)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举一动,具有影响力和感召力,长期的作文教学中,凡是要求学生写的作文,自己和同学一起写,共同交流。更重要的是,我的这种做法使学生感到写作不再那么难,作家也不是高不可攀。“作文其实就是写身边的人和事,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好的作文必须要有独到的思想和艺术见解。”学生对作文一旦有了全新的认识,就会彻底打消畏难、厌烦心理。
(三)典型引导,正面鼓励。对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不说打击和挫伤学生积极性、自信心的话;不做打击和挫伤学生积极性、自信心的事。坚持多从学生的作文中找评析范文,不求完美,但求有独到之处,力争每学期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都有被选做范文的机会。同时,注意在学生中培养写作爱好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的写作成就鼓舞了其他学生的写作热情,许多学生纷纷表示,也许将来我也能成为一名作家。继而实现了教师教得顺手,学生学得轻松的喜人局面。
【分析】确实,作文教学的低效与教师关系很大,教师学是否高、艺是否精、业是否有道、品是否端正、责任心是否强?往往就决定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方向和程度。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全面。需要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更要有对教育事业、对学生赤诚的爱。一会培养出品格高尚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才!
【反思五】首先,必须解放学生,解放学生的心灵。把他们从封闭的学校和课堂中解放出来,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时间亲近自然,走进社会,有时间读书,读好书,读自己喜欢的书,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知去体验,爱护他们想说想写、敢说敢想的热情、冲动和愿望,降低他们的写作门槛,不要有太多的束缚和羁绊,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思,让他们消除畏难情绪,敢写,爱写,想写。要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让他们用我手写我心,这样才能丰富他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有胸中藏丘壑,方能笔下生锦绣。
 
      其次,要正确地引导,激励和唤醒。(一)强调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好的文章大抵都是“不平则鸣”或有感而发下写就的。任何一个作家,只要是他的优秀作品,大豆是他最真实的情感的流露,是一个作家心灵的外化。甚至还有很多感人至深的作品,就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因此好的作文必须要有真情实感和真实心灵的袒露。有了它,学生就不写无谓作文,不写应许作文;有了它,学生作文才不会大话、假话、套话连篇;有了它,才可以激发学生对民族国家命运的深刻体察,对人生世相的深刻感悟,对健全人格的渴求与挚爱。(二)注重作文讲评和指导的针对性。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即使学生写出来不合老师的口味,只要是真心话,就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鼓励自主写作,改革命题作文,减少统一性,增加选择性,减少对作文的统一要求,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和评价。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激励有创意的表达,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励,对一些典型的毛病要告诉他们修改的方法,使他们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并将信心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三)加强写作与阅读、与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多表达,创造一切可能创造的写作机会,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如互评互改作文,作文展示交流。注重实践和过程,加强指导和引导,让学生在每一项语文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与提高。(四)加强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喜欢写作。俗话说“打铁必须自身硬”,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言传身教中,自觉与不自觉的把自己的才能和潜智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中体会到语文的魅力,进而对语文教师尊重与崇拜。试想在一个激情满怀、充满文学气质的教师影响下,学生怎么会不热爱作文呢?(五)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你应该变换着花样,让你的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享受着语文的美丽,体验到作文的快乐。比如,你可以在你的班级中开辟一个写作专栏,把学生作文中优美的句子或段落展示出来,也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自编一本学生优秀作品集,让学生在激励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方法太多,只要你愿意做,并能有计划的去做,每一种方法都能使学生作文有所提高。(六)培养学生作文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善于表达。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学会观察、搜集、摘录、整理。可拓宽视野,培养兴趣;可组织活动,启迪兴趣;可表扬激励,诱发兴趣;可行为世范,引导兴趣。

【分析】释放心灵,激励和唤醒是对学生作文的深层次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如果真的能从以上五个方面去引领,就一定会有所收获,教师的极大热情必然会引起学生的热情回报,形成教与学的共鸣。                          
【反思六】快乐作文----1、命题要准:标题是作文的眼睛,有人说,题好一半文。题目不仅要折射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要有一定的艺术含量,让自己的命题新颖准确,这样才能使读者“一见钟情”。好多学生只会死板的根据材料提取一个题目,不会艺术的加工,为了启发学生在命题上多动脑筋,我曾经让学生把一些同类题目放在一起比较:《一个都不能少》和《老师》;《我的遥远的乡愁》和《思乡》;《世界上最疼我的人那个人去了》和《母亲》;很多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指认哪个命题更能吸引读者,有些学生还能随即举出几个例子,如:《幸福像花儿一样》、《拐弯处的一回头》、《激情燃烧的岁月》等等,通过比较,辨别,大部分学生在命题上也有灵机一动的冲动。随着长期类似的训练,每一个话题作文出来,我都想法设法引导学生慎重命题。现在的作文课,很多学生都非常轻松,他们等在课堂上亮出自己最有创意的作品,比赛谁的拟题更能获得掌声。在如此快乐又极具诱惑力的氛围中,自然就拉近学生和作文之间的距离。2、选材要新:选材不能过于狭窄,要选择那些新鲜的,能让读者然前突然一亮的素材。有的老师抱怨:一写母爱,就是织毛衣,送雨伞;一写爱心,就是给希望工程捐款;一写老师,就是补功课,解难题;一写家乡变化,就是盖楼房。对于这种说法,我有同感。曾经练习过一篇关于教师的话题作文,批改的过程中,我做了个总结,学生笔下的作文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学者型。如:陈老师工作负责,敬业奉献。有一次,我为了给班级出黑板报,回家晚了,这时我发现突然发现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凑近一看,啊,陈老师荣然在伏案办公,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第二种,母亲型。如:天有不测风云,早上上学的时候,天气晴朗,放学的时候忽然乌云大作,下起雨来,同学陆续离开了,我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候陈老师发现了,他和我同撑一把伞,雨越下越大,路越来越难走,陈老师背着我走。我感动的哭了。第三种,奉献型。如:陈老师是我们的好老师,他爱我们,我们也爱他。有一天上课,他疲惫的走上讲台,豆大的汗珠从他脸上滚落下来,他晕倒在讲台上了。第四种,神话型。如:人有旦夕福祸。体育课,我不小心摔伤了腿,在家休养,想着落下的课程,我一阵伤心。这时电话铃响了,陈老师在电话里给我补课。我的泪爬满脸颊。评讲的时候,很多学生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有的说,这些作文我小学就写过,有的说,办公到深夜的教师效率太低,有的说,教师晕倒在讲台上的事例经不起推。在笑声的评讲过程中,学生意识到,在选材上不能敷衍了事。3、语言要美: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任何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深刻的立意,最后都要以语言为载体。在语言上下功夫,能让文章锦上添花,干巴巴的叙述,单调的写作,多少给人苍白无力的感觉。韩军老师说,文字是立体的,是有生命的,需要我们用身心去拥抱。朗朗上口的文字轻而易举的就鲜亮了读者的感觉,会博得阵阵喝彩。给同学们举过这样的例子:阳光温柔的照耀着花草树木,也翻晒着老人脸上的皱纹。清新的语言让我们感觉耳目一新,我们同样熟悉这样的例子:“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等。所以在语言上要求学生多琢磨,多推敲。可是很多学生容易走极端,过分追求语言华美,拼命的涂脂抹粉,把文章打扮的华而不实。其实新鲜和朴素都是一种美,通俗的语言同样能博得读者的青睐。
【分析】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写作的快乐应该是心灵的快乐。对学生而言,就是要培养写作的兴趣。快乐命题,快乐构思,快乐表达,自然就能快乐的写作。真诚的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快乐的执笔,并把这份快乐传达给读者。
【反思七】1、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不能一味地去求新,求异,求快。进行拔高训练,加深训练。2、要让学生说想说的话。写文章应该是有感而发,有需而写。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理话。平时练习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3、要学生独立写,自己改。独立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历练,训练形式可以是写日记,观察笔记,读书笔记,以及各种形式的练笔。自己改,改作文不能只认为是教师的事,文章修改是写作过程的重要一步,让学生学会自己独立修改文章,才能较快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训练形式可以是自己改自己的文章,也可以互相批改;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改,也可以是在教师批改的基础上修改。
【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作文教学的主体,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学生的历练和内化完成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反思八】坚持下水引路,引导学生产生写作兴趣----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举一动,比千言万语还要有说服力和感召力。长期的作文教学中,凡是要求学生写的作文,我都坚持与学生同题写作,平等研讨,共同修改。本人的写作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在省级、市级各家报纸、杂志发表诗歌、散文、消息、通讯百余篇。更重要的是,我的这种做法使学生感到写作不再那么难,作家也不是高不可攀。“作文其实就是写身边的人和事,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好的作文必须要有独到的思想和艺术见解。”学生对作文一旦有了全新的认识,就会彻底打消畏难、厌烦心理。例如我曾给同学讲我如何写《我学会了……》一文,如何写《我的老师》一文等等。有时候,我还亲自在黑板上与同学们共同完成一篇文章的构思、选材、写作、修改的全部过程。事实证明,这种亲自下水的做法,不仅有利于密切师生关系,沟通师生感情,而且还能以丰富的泀汇,精彩的篇章等感染学生,陶冶学生。这种健康而强烈的感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会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情动而激趣,使学生更加喜欢习作。
 
【分析】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师善读善写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而功倍。”苏霍姆林斯基也非常重视教师写“下水文”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中的作用。他认为学生不会写作,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师不会写作,学生从来都没有听过教师谈论写作的切身体会。教师的下水作文确实是身教胜于言教。
【反思九】“我以我手写我心”----首先、要让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也应当是写作教学和习作的源泉。要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特性变化,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和感受,启发学生捕捉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最有意思的事物,只要处处留心,身边事事皆可入文。如此,文章写起来也就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了。其次、教师指导写作应强调要有真情实感。语文教育家于漪先生曾说过:“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作文最重要的原则是有话必说,无话不说,说须心口如一,不能说谎。”因此,教师不能够给学生设置不必要的写作障碍,特别不要引导学生过高或过多地拔高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把每一篇文章都写成表扬信,一写到家乡就是家乡变化真伟大,国家政策多么好,也不要过分地贬低自己的行为,甚至鞭挞自己的心灵,把每一篇文章都写成检讨书,我们教师一定要通过正确的指导让我们的学生“真”起来,让他们“做真人”“抒真情”“讲真话”。再次、加强阅读与口语表达训,练鼓励学生多读多说。阅读是一种积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大凡写作好的同学,书总是读得多的,阅读和写作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口语表达跟写作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在每一次作文课上都会花费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一项“我口说我心”的口语表达训练。随意抽取三个学生到黑板上随意写三个词语,然后要求学生用一段话,把这三个词语包含进去,说出你见到三个词语时内心的所思所想,长此以往,不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就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且养成了学生说真话,述真情的良好习惯。
【分析】《庄子?渔父》中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意思是有真实的感情才能感动人,让我们语文教师不解努力,鼓励学生放开手写自己的喜、怒、哀、乐、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真正做到“我以我手写我心”吧!
【反思十】帮助学生解决“三大难”问题---没话写”、“不会写”、“写不好”是学生作文三大难题。为了让学生有话写,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学校生活素材,例如开校会、文艺晚会、野外活动、课外阅读活动等进行作文教学。多鼓励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参与生活,多与亲人和友人交谈,多看书读报、看电视,从不同的角度去关心社会,了解社会的变化。尽力拓宽学生社会见识,积累生活素材,言之有物,为解决“没话写”的难题创造条件。此外教师要挖空心思切合学生生活来命题或开设话题,以利于学生有话写。其二,“不会写”是存在学生中最突出的难题。写记叙文怎样才生动、形象;写议论文怎样讲道理;写说明文怎样说才明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心中不会写的疑团。因此教师有必要针对疑团逐步解疑,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片断写作等各种不同方面的专项训练。有必要教给学生各种文体的基本写作知识的一些方法和一些技巧,使学生学会写。例如初三级学生在复习写一人数事的记叙文时,学生通常不是恼于没有素材,而是苦于文章结构思路如何安排,数事如何组织。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指导这类文章审题、立意、组材的同时,示范教给学生用“引联式”基本写作思路:睹(闻)物思人——联想回忆——睹(闻)物议人——总结全篇,揭示主题。结果学生很快地确立主题,按照这个写作思路,较好地完成作文。第二次训练这一类记叙文时,大多数学生都懂得灵活运用教师教给了写作思路和方法来作相应的变通来布局。这个教给是作出示范,并不等于会局限学生个性发展,扼杀其创造精神。相反,教师更鼓励学生在学会写的基础上大胆变通、创造革新。就像一个人,首先教会其走路,他才会条条大路通罗马。其三,为了解决学生“写不好”的难题,要求学生必须持之以恒的学习和积累词汇。教师好好利用大量阅读课文的教学来重视词句的学习,指导学生掌握词语的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和使用范围等。也对一些生动语句多作仿写。或给一组词语写一段话的练习,有意识的把要求学生把新学习的词汇灵活运用于写作之中。学习分类摘抄,做读书笔记,片断练习等。这样才有可能写得好。同时要在学生中确立一种思想,作文不是写好的,而是改好的。学生应从作文的修改中达到写得好的目的。
【分析】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去改进教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作文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综合能力的培训过程,必须有计划、有目标、系统的进行,深入到学生中去查漏补缺,有序整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