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

信息技术教研组 王建云

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

第一讲 读书: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

必需即舍之不可。

教师首先应该是文化人,经典文化一旦内化到教师的心里,外显出来的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

教师“传道”的过程就是完善人格的过程,而读书当是最佳、最捷之径,特别是经典文化,恰恰是人格培养的最为有效的载体。

文化一旦在心灵里安顿,就成为人一生的幸福的储蓄。

教师读书不仅仅是教育教学问题,还是生命在宇宙空间行走中提升质量的一个必经之路。

第二讲 读书走向:取法乎上

哲人言,一个人20岁如果不读书,他已经老了。

阅读如果直奔上层的话,能够以一当十,一天的所得,抵得上十天甚至更多天的阅读,这种高效率的阅读,其作用就是拓宽生命的纬度。

提前“为60岁退休作准备”,让退休不再成为“精神之死”,“取法乎上”的阅读就会让你的生命深层有了经典的滋养,就有了一生幸福的本钱,就会永远快乐。

第三讲 诵读内容:古今中外经典

中国经典——诵读结合

外国经典——广博多览

读书之要,除了“取法乎上”之外,还要“功夫在诗外”,就是要读教育之外的书,这样你会站在更高的视点上来看教育。

第四讲 疏离浮躁,淡泊名利

心性的至善,使人性回归最自然的状态,这时你就会感觉世界大了,天地宽了。 第五讲 读书教学相得益彰

一个文化积淀深厚的教师,他也会看教材和教参,但他更关注课外更大范围的文化。于是,他就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思想文化领地。这样,在教学当中,就有了属于自己的话语与思想,能够旁征博引,纵横捭阖,进入“教学如有神”的境界。

“人生成功最为紧要的是:首先要学会傲慢,然后用一生的努力使自己与之相称!”——上海八中特级教师沈红旗

于漪没有创造任何教学方法与模式。她认为,教师个性不同,学生个性不同,教材个性不同,环境各异,任何固定的模式都不可能一一对应到不同教师的教学上去。用同一个教学模式教学不同的文本,面对不同的学生,试图教好往往事与愿违。只有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

蕴,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我甚至以为,于漪老师的课堂教学已经进入了“道”的境界。

第六讲 读写成为生命成长之双翼

读书与写作不是文科老师的专利,也是理科老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我们理科老师在大量诵读之后,也一定能写出优美的文字来。而且,还会悄然地改变着你的话语方式,甚至心灵状态。

第七讲 读书与思考同行

真正意义的经典阅读,需要阅读主体的思想介入,还需要与现实生活和教育内容的内在链接。在某种意义上说,深度思想的介入,是阅读主体和作者的心灵对话。

第八讲 经典诵读的思考与行动

让孩子们进行高层次阅读,读再多的末流之书,也不会写出好的文字来。

经典诵读一旦产生兴趣,进而抵达审美境界,就不再是负担,而成为一种心灵的快乐,形成对灿烂文化的深深依恋,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终身语文学习能力。

陈明磊——江南市育明小学语文教师。五年间,他带着学生背诵了洋洋十万言的国学经典。学生记忆力得到开发,作文更是精彩纷呈。

第九讲 终身幸福的文化之旅

“世界上的钱在美国人口袋里,美国人的钱在犹太人头脑里。”犹太人一年人均读书64本。儿童从6岁开始读经,最通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背诵。在孩子理解力不发达的年龄,该“死背”就须“死背”,应“食古”就须“食古”,以后再慢慢理解,这正是合乎人性的教育。

打点幸福人生

第一讲 内在和谐

第二讲 精神高贵

第三讲 充满自信

第四讲 发展自身

孔子的精神境界

第一讲 生命不断飞跃

第二讲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第三讲 孔颜乐处

第四讲 修身为本

第五讲 和谐为美

第六讲 以人为本

第七讲 敏行讷言

第八讲 君子品格

第九讲 无信不立

第十讲 葆养正气

第十一讲 谦虚好学 第十二讲 使命担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