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改实验

结题报告

内容提要:教育教学工作时实现教改目标的渠道,搞好教学领域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的工程。由此可见,社会的发展呼吁未来的一代具有更强的创造力,明天生产力水平如何,就要看就要看今天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力如何。“创新力”被世界空前重视,因此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深化语文教改,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大问题,而我们的“读写结合,培养学创新能力”教改实验正是为探讨这一问题而提出的。

一、 课题名称:

“读写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改实验

二、 课题的提出

1、 时代呼唤“双快”

时代飞速发展,知识成倍增长,在快节奏、高效率的当今社会,需要快速阅读以获取信息,快速写作以输出信息,进行“读写双快”训练,特别是在中学阶段进行训练,这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必然。

2、教改需要“双快”

李岚清同志曾经说过,要推行素质教育,必须加强教改的科学研究,研究怎样以最少的时间让学生学的更好,获的最佳的教育效果。

中学语文教学一直延用的是用的教学模式,像老牛拉破车,繁复缓慢,而“读写双快”训练过程,它提出了一个合乎教改精神的全亲教学模式。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改变语文“老牛拉破车”的落后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起到主体作用,我从20xx年开始对学生进行快速阅读,快速写作能力训练,期间我在阅读和写作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20xx年,总结两年教学经验,写了《新课程下的语文阅读尝试一文,在商丘市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评选中曾获一等奖。在20xx年河南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审委员会评审活动中写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文获得了省级二等奖,从此我投入到教育教改实验之中,在教育教学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

三、 实验目标

通过训练,让学生在理解率70%的前提下,阅读速度达到600字每分钟上,写作上让学生在40分钟内完成600字左右的各种文体的文章,并且做到符合题意,中心 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书写规范。

四、 实验对象

2002届4、5、6、7班

五、 效果检测

1、 检测项目:

(1)阅读语文能力的测试,包括阅读速度及理解率等。

(1) 学生的写作能力测试,包括各种文体文章的写作 速度及写作效率等。

(2) 问卷调查。

六、 检测方法:

初一新生入校第二周,给学生印发一篇文章,设计10道题目,要求学生按每人平时正常阅读的速度进行阅读,计算出阅读速度和理解率,期末在测试一次。

(2)入校第一篇作文,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写作时间、写作字数,计算出写作速度及写作率,以后每次写作文都要要求学生作出统计。

(3)问卷调查,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进行了解,然后,对以上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建立实验档案。

七、 检测次数:

教学质量检测每学期进行两次,以期中、期末两次考试成绩为依据。

实验效果的检测每学期进行两次,安排在每学期的开始和结尾。 平时还通过实验老师的座谈、交流以及对学生意见的征求等手段来不段改进教学。

八、 数据处理分析

建立实验档案,统计分析有关数据,保存有关资料。

九、 时间安排

阅读:初一、初二每周一节课讲快读技法,初一到初三每天进行

十分钟快速阅读基本功训练加每天半小时的课外阅读。

写作:每周一次作文课,安排三课时,和一课时快些技法和实文赏析,第二课时快写作文,第三课时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作文。

十、 实验过程与进展情况

准备阶段

成立课题实验小组,确定课题实验教师及学习程度相当的实验班、对比班。

实验老师共同商计,制定出实验方案。

对实验班学生讲清意义,鼓足勇气和信心,提出要求。

填写实验登记表,对学生的阅读速度、写作速度等进行摸底测试。 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进行问卷调查详见“中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问卷调查”:

每分钟阅读1000字以上是可能的。 是、否

读慢一些,仔细一些,才能更好地理解所读内容。

是、否。

(3)逐字逐句的阅读有助于理解。

是否

(4)默读会使速度减慢,因而应少用或不用。是否。

(5)必须努力100%地理解并记住所读。是否

(6)眼睛在阅读时,必须不停地逐行扫描所读内容。是否。

(7)阅读时漏掉了某些内容时,必须回头把它弄清楚之后在往下读。是否

(8)对于一本好的或重要的书,应逐页阅读,在每阅读第一页以前,造成不要阅读第二页,在没有完全弄懂开头之前,也一定不要看结尾。是否

(9)忽略某些词语不看是一种偷懒的习惯,应戒除。是否

(10)阅读动机如何并不影响眼睛与大脑交流的基本方式,也不会影响阅读速度。是否

(11)当碰到不认识的生字时,应在身边备一本字典,以便立即查阅。是否

(12)快速查阅的危险之一是会使理解能力降低。是否

(13)我们肯定都是以自然的速度阅读的。是否

(14)对小说诗歌来说,要欣赏其内涵和语言韵律,很重要的一点是放慢阅读速度。是否

(15)当遇到课文中的重要内容时,应做些笔记,以便于记忆是否

这15道题,除了第一题答案是“是”,其余都应是“否”,这其余的14个问题,涵盖了阅读中遇到的错误观念,其中,学生错选第三题、第十五题的占85%,通过这项检测,学生对快读产生了好奇,激发了兴趣,也对速读有了最初的理解。

(二)前测的实施情况

1、在开学第一周准备了工作完成后,第二周学生进行了阅读测试,检查学生现在正常的阅读速度和和理解能力。

给学生印发一篇文章,设计10道题目,计算目前的阅读速

度及理解率,以便准确判断训练后取得的进步,一定要告诉学生在阅读时不要表现出过高或过低的理解水平,应严格按那种正常阅读这片材料时的理解水平,应严格按那种正常阅读这篇材料的理解水平来进行。自己计时,计算阅读速度和理解率。

所用时间: 分钟

阅读速度=所读数字 时间

理解率=测试分数 总分(%)

阅读效率=阅读速度 理解率

摸底测试:

题目 人数 平均读速 平均理解率 平均阅读效率

《最后一课》 100 200字分 48% 134%

2、以《步入初中 》为题,让学生以平时的正常速度完成这次作文,记住写作时间、字数,算出写作速度。

写作速度=字数 写作时间

摸底测试:

题目 人数 平均写作时间 平均理解率 平均月度效率 《步入初中》 100 60分钟 480 8字分钟

(三)实验数据、资料的收集情况:

为了使最终的实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在实验过程中,我注意了数据资料的积累,主要由以下几种类型:

(1) 学生阅读能力前测数据资料。

(2) 学生写作能力前测数据资料。

(3) 学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数据资料。

(4) 学生高考成绩数据资料。

(5) 学生的《读写摘要卡》。

(6) 书报杂志关于读写“双快”方面的文章搜集。

(7) 教学论文、获奖证书。

(8) 问卷调查试卷等。

(四)快速阅读教学实施情况:

初二,我们有重点的对学生进行了以下训练:

1、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心理素质

阅读心理素质包括很多方面,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

环是稳定情绪,使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训练,为此,我们才用了“静坐沉思”、“定点凝视”等方法。

2、教学生科学地使用眼睛。

初二,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阅读技巧:

(1)学会默读;(2)学会无声阅读;(3)抓关键词语;(4)意群阅读法;(5)扫读;(6)跳读;(7)浏览;(8)略读。

以上这些训练都是初一、初二完成的,经过两年的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效率、理解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初二下学期阅读测试

题目 人数 阅读速度 理解率 阅读效率

《桥之美》100

初三转入整体阅读,扩大阅读量。

每周利用一节夜自习定时保质地进行一次现代文阅读尝试。

1、每节课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读优秀的实文或背诵精彩的段落、诗句,高了很多形式活泼的小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预感。

2,、扩大阅读量

为了避免训练流行于形式,我们采取了强制措施,初一、初二每周一发一张表,下周一交,每周要求学生读五篇文章,周六、周日让学生任选五篇中的一篇,仿写或写一篇读后感,下周一早读把《读书摘要卡》和作文一同交上。

初三功课已经很紧,我把《读书摘要卡》改为了《手抄报》,每周每人办一份,内容必须有一首诗歌鉴赏、一篇实文赏析、一篇仿写作文,其余内容不限。初三作文课三课时,第一课时就是有学生自由传阅《手抄报》,有好的文章,学生可以即兴朗诵,即兴评析;第二课时为快速作文课;第三课时是学生作文互改、老师点评。

3、每周一集中一节课进行阅读测试(限时阅读、限时答题、当堂批改、统计成绩)

要适应中考,必须进行广泛阅读,列出优秀数目,推荐优秀刊物,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阅读,为防止学生看些无聊的东西,老师给予引导,限范围、限时间(每天半小时),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能保证其他学科的时间。

(五)快速写作教学实施情况

初一:

1、准备阶段:

(1)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

(2)积累写作资料,丰富写作语言。

(3)训练书写能力,每天练100个正楷字。

2、教给一效的写作技巧:

(1)快速思维训练: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联想、想象等。

(2)快速审题,立意技巧。

初二:

传授快速构思 、行文、修改技巧。

初三:

综合训练:

(1)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2)多种快速写作技巧的综合运用。

(3)多文体的综合写作训练。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的综合训练。 课时安排:

为了适应高考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与写作质量,从20xx年至今,我一直坚持让学生一周一篇快速作文,课时由每周四、周五下午的两节作文课延长一节改为三课时,不把作文拖到课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课时:阅读欣赏课

每周的的这节课是学生精力最集中、热情最高涨、思维最活跃的一节课,通过这节课,我们读了大量的实文精品,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然后趁热打铁,利用最后十分钟提出本周作文的快写要求及有关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快速作文,要求40分钟完成600字的文章。

强化学生的时间关念,坚决改掉学生一篇作文拖几天的坏习惯,40分钟必须交卷。刚开始有些学生写不完,写不完也要交,我曾经统计过,再差的学生,前两次写不完,到第三次他都会特别注意,按照要求时间完成。

第三时课:老师和学生共同批改作文

学生作文交的时间不一,交一篇老师读一篇,分出优、良、中、差等,第二节课学生作文全部交齐;利用课间十分钟老师迅速浏览,做到心中有数。给学生制定出评分标准。

内容(30%):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结构(20%):完整、条理清楚。

语言(30%):规范、准确、连贯、得体。

书写(10%):字体工整,卷面整洁。

20xx年高考《考试说明》提出发展等级:

(1)深刻透彻;(2)生动形象;(3)有文彩;(4)有创新。 学生作文中,如果这四项有突出表现的加10%

老师当堂读三篇不同程度的文章,师生共同批改为范例,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学生跟老师的标准进行互改,有眉

批有总批 ,分项打分,收回后老师再一次浏览,提出意见。 一般经过一些学生的训练,学生都能根据不同文体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写作,写出语句通顺、基本符合要求的文章。

八、实验取得的的成绩

1、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提高了学业成绩。通过实验,实验班的学生每人个性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不但喜欢上语文课,而且养成了读书、看报、做笔记的习惯。

20xx年中考统成绩计表

我们学校属于二类重点初中,生源不好,学生素质也较差。但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20xx年中考,我们获得了大丰收,取得了历史上的好成绩,受到了上级政府的通令嘉奖。但对于我们来说成绩的取得确实来之不易。

2、促进了教师自身教育的转变,提高了理论修养和业务能力。

在教学实验过程中,实验老师阅读了大量的报刊书籍,不断撰写教学体会,自身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九、实验结论与分析:

通过三年的教改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严格训练,学生在理解率为70%的前提下,阅读速度初一达到500字分,初二、初三达到700字分钟的实验目标能够实验。但学生遇到难度较大的科技文时,理解率有所

下降。

2、让学生在40分钟内完成600字左右的各种文体的文章,目标也能实现。

3、快速阅读和快速写作这两者是完全可以结合起来的,并且能够相互促进,它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条重要、可行的途径,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4、快读快写“双快”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了课堂教学,学生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体现了一个有效的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创新教育模式。

总之,通过我们全体实验老师的共同努力,教学实验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的阅读效率有了一定的提高,写作速度和写作质量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会进一步探讨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更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加大科研力度,更好地服务与教学。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案例评选》(史太明主编,学苑出版社20xx年7月第一版)

2、《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朱绍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4月第一版)

3、《中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孙春成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xx年5月第一版)

 

第二篇: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特别是语文教师更应该将阅读能力作为中学生的一种重要能力来培养。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面世,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努力改变过去一言堂的现象,让我们的阅读教学设计向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理解课文,有利于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方向发展。因此就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要发挥更大的效果,充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确初中生到底应该具备怎样的阅读能力?初中生应具备四种阅读能力:认读能力 理解能力 分析能力 评价能力。

为了训练学生的这些能力,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继续强化学生的认读能力

教学是循序渐进的,小学阶段是训练学生加强阅读能力的初始阶段,到了初中就要进一步加强。认读就是要求学生在进行阅读时,读准生字字音,读懂新词的词义。正确流利的诵读课文。由于小学有这方面的要求,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把上面这两项任务完成。这就培养了学生的认读能力,也可以说初中阶段是继小学对学生认读能力的强化阶段。例如,我在教孙犁的《芦花荡》这一篇小说时,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也比较多,我就布置学生按照自己的认读能力去预习课文。到上这篇课文时,就检查学生是否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可以通过提问,小组交流或个人诵读课文片段的形式检查学生的认读能力。学生无法解决的可以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在学生进行阅读中还要求学生力求对文章的大致了解,在生字词解决之后,让学生谈谈读后的大致感知。通过如此训练,加强了学生初步对课文阅读的认读认知能力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具备阅读能力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初中生阅读能力具备的最低层次的要求。

二、改革教法,开创阅读教学的新局面,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

1、阅读教学要重视理解的深刻。阅读教学要加强思想的交流。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古人之言,包含无尽,后人读之,随其性情浅深高下,各有会心。”由此看来,语文教师如果把教学的视角由作品转向学生(读者),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读者)的平等自由对话上,更能体现阅读的意义,同时也充分尊重学生(读者)“各有会心”的权利。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就像通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对文章的体会和感受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发掘这种不同,激发学生的感悟力,而不是只求一个千篇一律的统一答案。如《芦花荡》中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就可在作者富有特色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中体会出来。那么,怎样理解抗日英雄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呢?学生就在按照自己对作品中人物的理解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分析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还有环境描写不单纯是一种点缀,而是蕴涵着深远的寓意,这些内容综合起来分析老头子的英雄形象就丰满了。有的说老头子是有爱心的也是爱国的,你看他对大菱小菱就像对自己女儿一样好;有的说老头子因为爱国才敢出入自如的穿梭在芦苇丛中,不怕日军;有的说过于自尊与自信不好;有的说如果不过于自尊与自信就没有后文对日军的复仇??可以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老头子的形象是有了正确的理解和分析的,只是各自的理解与分析存在个体差异。在语文阅读课的教

学中,教师不应再是照本宣科、“满堂灌”,而是应和学生共同讨论,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如果学生体会到了探究问题根源的快乐,并开始试着自己去阅读,从而获取更丰富的知识,那么真正的阅读也就开始了。

总之,课堂上阅读课的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阵地。当然教无定法,不同的阅读材料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多方位的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而且仅仅靠阅读课的教学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配合大量的阅读练习。

2、强化有效的阅读训练,查漏补缺 ,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必须在这种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真正的完成,因此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必须注重有效的训练,我认为训练时要讲究“适度”、“梯度”、“力度”。训练犹如登高,坡度太陡,使人无法攀登,当然不行,但如果坡度过于平缓,也会让人无法领略克服困难的愉快而丧失攀登的兴趣。因此,训练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而定,“跳一跳”便“摘到果子”。讲究“梯度”,就是要引导学生拾级而上,一步步登堂入室,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加大训练难度,以便最终达到学“一篇”而读“一类”之目的,讲究“力度”,就是“除非不练,练就要练得学生一辈子忘不了”,训练起点不要高,但要求要严,训练要实,讲求实效,在七、八年级的阅读教学阶段,我们要紧扣课本编制试题或导读提纲,进行按部就班的阅读能力训练。第一步,教师为学生示范:如何将深广的阅读知识、阅读理论、阅读方法,充分运用于阅读的具体过程中,示范课文可以是各年级教材中的象、《社戏》、和《春》等各单元难度较大的讲读课文。第二步,找来难度不大的课文,如《台阶》、《桥之美》等自读课文,对学生彻底放手,积极鼓励并耐心引导他们根据教师示范,通过有意识地运用阅读理论和方法来自编阅读提纲,具体自读课文。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因人而异的点拔。在此基础上,便开始实施阅读能力培养的第三步:适当选编有一定难度的课外阅读材料,其来源主要是近几年的中考题,因为这些阅读材料及试题是经过许多专家精心选择和设计编制的,完全能够较为准确地测试学生的阅读水平,也便于我们对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查漏补缺,对这些阅读材料和测试题,学生阅读解答时要真正消化阅读知识和阅读理论,要熟练运用阅读方法;教师讲析时,要举一反三地讲透讲深,要着重分析三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实践证明,初中阶段如能对学生进行这三个层次的基本训练,其阅读能力是能够得到真正培养的,阅读水平也是能够得到较大提高的。

同时,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必须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论。一般应从文体、内容和形式三方面进行。在文体上,应把握各种文体的特点;在内容上,议论文指论点和论据;记叙文指描叙部分(人、事、景物及其特点、与景物有关的传说故事等)和议论抒情部分(或抒发情感,或揭示哲理); 说明文或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指某种物品的制作过程,或指某种物品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点等。在形式上,议论文主要是指论证结构方式和论证方法;记叙文主要是指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顺序依据、线索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及其作用等;说明文则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等。再就是要把握文章的中心段,中心句和关键词。理论结合反复的阅读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也自然是有较大的提高的。

三、重视读与写的结合,培养阅读评价能力

评价就准确客观地把握文本相关问题在理论中的地位和现实实践中的意义及作用。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对语文知识的巩固与完善,对写作能力的顺利形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对正确价值观的确立有重要的意义。初中生阅读的一方面为了获取信息,阅读能力如果进一步提升,那么就不会单单满足于获取信息,而是进行对说阅读的材料进行评价。这就需要学生具备阅读的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和注重点。培养学生阅读评价能力要重视读与写的结合,以写促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老师要重视读与写的结合平时通过课文的学习后,教师应常常训练学生对所学文章谈谈感受或看法,当然老师刚开始训练学生对文章的评价应先做示范,接着学生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一般地,对一篇文章的评价可以从作者的构思,取材、写作手法、文辞以及写作特点进行评价,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例如引导学生阅读《芦花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人物描写入手:确定这是一篇小说。1,小说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可以通过哪些方面进行 2,分析老头子的人物形象 3,环境描写与中心的关系。当然还可以从构思,文辞等方面去评价。

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评价能力,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拿一篇现代诗歌来阅读后加以赏析,写成一篇“我对?的赏析”,让学生努力加强对该诗歌的阅读理解,在理解阅读中写出自己的读后感受及评析。

教师应组织学生定期相互交流赏析。师生互动分享心得体会,是学生知道自己的评价合适与否。只要学生有了习惯,有了毅力,通过一年或几年的训练,就一定会积累下丰富的素材,下笔流畅、妙笔生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