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思想概论感想

经过了半学期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的学习,使我知道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发现的剩余价值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亲自参加阶级斗争和科学实践中,创立了无产阶级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同时,又用唯物史观具体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发现了剩余价值,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从而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结论。恩格斯说,“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破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为什么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会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呢?

首先,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社会主义的实现建立在历史必然性基础上。

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工人运动已蓬勃发展的转折时代,当时有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影响着工人运动。这些理论虽然在各个方面有特定的积极意义,但在对人类社会的理解上无一不是唯心主义的,社会主义在这些理论看来,是理性或道义的要求,他们不能把社会主义的实现上升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高度,这是当时空想社会主义之为空想的最根本原因。要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关键是要实现社会历史观的转变,必须对人类历史过程作出唯物主义的解释,必须形成对人类社会的规律性的正确认识。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内部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社会变动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引起的必然结果。社会内部基本矛盾运动是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这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的。一种新生产关系建立后,与生产力基本适应,对生产力起促进作用,这种生产关系就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生产力不断发展,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逐渐激化,生产关系又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便又要求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生产关系。这种矛盾运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发现的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人们,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必然被更高级的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代替。这种观点就使社会主义摆脱了空想性质,而将其放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内部矛盾运动这个现实基础之上,从而与空想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

唯物史观进一步指出,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新旧社会形态的更替是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而不是象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拒绝一切政治行动,反对阶级斗争。

唯物史观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社会的胜利,只能依靠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而绝不能只依靠几个脱离群众的“天才人物”的个人奋斗。空想社会主义者看不到无产阶级和广大

劳动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强调“天才人物”的决定作用,甚至把实现社会主义的希望寄托于统治阶级“发善心”上,他们的学说必然陷于纯粹的空想。

我们以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两大发现来解决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俩个理论热点问题:一、为什么要加强科学发展观问题;二、加强政党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科学发展观问题

1、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努力把握发展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3、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4、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第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二)加强党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 产 党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的执政党,加强对执政党的建设对我过的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 产 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她与以往任何政党不同,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也是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代表。她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外国列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 产 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 产 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涣然一新了。”由此可见,没有共 产 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选择了共 产 党的领导。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国共 产 党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执政党,在我过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桑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中国共 产 党的领导。 中国共 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

一。这种由共 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体制,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与某些国家的一党制。这一制度是在中国共 产 党的革命和建设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在特定的生产关系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利益结构;各种不同的阶级力量和政治力量的饿发展成熟程度;不同的国家政体;选择制度的差异,等等。除此之外,影响政党制度的因素还有历史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结构,地域因素等。 政党政治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特定作用在于:首先,整合本阶级的政治意识,表达本阶级的利益要求。任何阶级都有自己特定的政治意识和利益要求,但是不可能每个成员都能直接传达到国家政权系统中,而只能通过一定的中介加以转换。政党以自己的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使使本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理论化,政治化,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充当了中介和桥梁,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表达本阶级的利益要求。其次,结合和发展本阶级政治力量夺取政权或维持并完善政治运作。个政党都力争成为执政的党,利用国家的政权贯彻本党的纲领和政策,使本党所代表的阶级意志成为国家意志。可是,阶级利益的实现并非仅靠政党自身可以完成。因此,任何政党都必须最大限度的壮大自己的政治力量,以便于夺取或维持自己的政权。再次,主导或影响社会政治进程。政党政治与国家政权机关的形成,运转都息息相关,政治政党在处理各种政治党派,政治势力,社会团体和公民的关系中,也起到重要的协调作用,主导或影响着社会政治进程。 初作为阶级的政党所发挥的作用外,政党政治还在客观上促进或延缓了社会现代化进程。在政党政治的深入发展过程中,政党通过影响公民的政治心理,政治态度等,按照自己的意志,对国家,对政治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它的制度化过程对于公民个体的主体意识曾强,社会生活的日益法制化都有着重要作用,而这些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影响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在当代,随着世界对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交往与合作将会更加频繁和紧密。作为国家关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党际关系,仍在继续发挥一般的政府交往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新世纪的世界各国政党将更活跃,各国政党在社会阶级基础,思想理论纲领,内外政策主张以及组织结构,政治功能,运行机制等诸多方面面临新的情况和问题。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媒体的影响日益增大,经济,和社会问题成为民众关心重心的形式下,各国政党都在强化自身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都在根据新形式,新任务,利用新的手段俩扩大自己的社会基础,提升自己的政治作用和影响,以便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近年来,各国政党的国际合作与交往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作用和影响日益扩大。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应努力实现党的宗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秀传统和作风,在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