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

读《红楼梦》有感

整整花了两个暑假的时间才断断续续地把这本经典的《红楼梦》看完。我从家里的书架上拿下它的时候,它蒙了厚厚的一层灰,那是父亲年轻时读过的。书页已经微微的泛黄了,浓浓的书香,这是我喜欢的味道,它总是让人感到安宁,会让人沉浸在书的故事世界里。

《红楼梦》作者为曹雪芹,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穿插着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由辉煌走向没落的过程贯穿全书。《红楼梦》不是孤立地描写爱情婚姻事件,而是在这中心事件的周围配置了一系列贵族、平民以及奴隶出身的女子的悲剧,展示了极其广阔的封建社会的典型生活环境,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优美,此外还有一些明显的艺术特点,值得后人品味与鉴赏。

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主人公,出生时口含一块宝玉,并由此得名。他是贾府的宝贝,身边有许多姊妹与丫鬟,从小在女儿堆里长大,喜欢亲近女孩儿。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贵族公子,善良、平等待人、天真洁净,同时又偏僻、乖张、叛逆。他在父亲的眼里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可是祖母与母亲的溺爱又使他“有恃无恐”。贾府上下,以他为核心,庶出的贾环的地位尚不及他的十分之一。

“无故寻愁觅根,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这是红楼梦对贾宝玉的判词。“不通世务”、“怕读文章”是贾宝玉的最主要,也是最可贵的性格,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也集中体现在这里。“不通世务”是说他在结交仕人、应酬官府、遵守礼教等方面一概不通,不符合封建正统派人物的要求;“怕读文章”是说他对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经典的儒家著作,对猎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八股文章毫无兴趣。这样一个“愚顽”的“蠢物”,自然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大逆不道的人,说他“行为偏僻性乖张”。然而,这正是贾宝玉的可贵之处。贾宝玉既不听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去“通世务”“读文章”,也不安于封建统治者规定的本份,既“偏僻”,又“乖张”,所以,在常人眼中,贾宝玉既“无能”,又“不肖”,而且天下第一。其实,这正反映了贾宝玉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不满和反抗精神。

林黛玉,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幼年丧母,体弱多病,红颜薄命身世可怜。因母亲去世,所以来投靠贾府。林黛玉是个小心谨慎的女子,或者可以说是疑心太重,亦有人说她尖酸刻薄,小肚鸡肠。也许是寄人篱下的缘故,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叫人耻笑了她去。”可是林黛玉聪慧无比,琴棋诗画样样俱佳,尤其诗作更是大观园群芳之冠。

她经常用诗词来宣泄自已的离情别绪。她所写的多是些哀伤的诗句,想到的往往是死、老、分散、衰败。正是由于身体上的先天虚弱,黛玉对事物的反应比

较消极,什么事多从其反面来考虑,这也导致了黛玉在思维方式上极为消极和被动。人的气质是和性格联系在一起的,林黛玉的抑郁气质为她性格的形成起了奠基的作用,这使得她“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大观园中的女儿们知道她天生气质如此,对她也就不过分地苛求了。这些姐妹们喜欢宝钗的多于喜欢黛玉的,每次湘云来贾府总是爱找宝姐姐玩,而不会首先去找林妹妹,这使得黛玉与别人的社会性的交往逐渐减少,也促成了她更加忧郁的性格。家道中落对黛玉造成的影响就是:敢爱而不敢言,只有把爱深深地放在心中,期待着别人能帮她一把,把自己的爱情寄托于别人的怜悯,形成了强烈的依赖感。只把着了一个救命的稻草,信守爱情,正所谓,爱至深,伤也深。最后,直至为爱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说到《红楼梦》,自然不得不说宝黛之爱了。

那是令人感动与向往的纯纯之爱,柔肠,断骨。宝黛的爱情是温婉含蓄的,偶尔吐露真肠,却被视为大不逆行为,他们只有在封建制度森严的贾府里朝夕相对却不能言爱;宝黛的爱情是执着专一的,在那个大背景下,宝玉有个三妻四妾是可以的,但是宝黛都无法接受无爱的婚姻,黛玉无法接受自己的男人有另外一个女人,宝玉再怎么花心也纵是不能接受与黛玉分隔,他们的爱执着而专一,正是由于他们的爱太自由态无所顾忌,所以也是被那个时代所不允许的,也是必会被扼杀的;宝黛爱情是童话的,他们没有材米油盐的烦恼和琐碎,他们谈的仅仅只是爱情,是没有经历现实生活考验的爱情,是童话里的美好爱情,至于被时间考验过后的结果我们可想而知;宝黛爱情是被封建社会所抹杀的,封建制度不允许他们自由恋爱,不允许他们反抗封建家长,儿女婚嫁,父母做主的制度扼杀了他们的爱情。也许很多人都向往宝黛之爱的那种纯洁无瑕,是的,他们的爱情太美,甚至有些不真实。但这对于薛宝钗来说未免太过残忍,她是无过的,她只是逆来顺受,错只错在生在那样的社会那样的家庭。

宝黛之爱与现在的爱情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现代的爱情是大胆炽热的,就像流行歌曲里面唱的一样,“我对你爱爱爱爱不完”,想爱就爱,说爱就爱,简简单单,就是爱,说爱我就跟我走,爱不是一辈子的承诺和责任,只是此刻爱;现代的爱情是快餐式的爱情,爱你的时候可以专一,但是不爱的时候也很执着的说分手就分手,很速度很快餐,也很现实;现代的爱情是现实的,是实在的,他们说爱的时候想到的是物质基础,没有物质基础的爱情是虚幻的,他们可以速度说爱,速度说分手,爱就爱了,不爱就不爱了,很实在;现代的爱情是被物欲横流的社会所抹杀的,他们行色匆匆的穿插在灯红酒绿的世界里,这个花花世界里,谁能说会一辈子爱谁,说能说一辈子只此一人?都是虚假的,这么紧张节奏的社会,爱情也是快节奏的,这样才能不会被这个世界所遗弃。

另外,从写作手法方面来看,小说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如贾宝玉与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犹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不得贤,说不得

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评论。不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连王熙凤这样恶名昭著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可恶”之中交织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复杂的实际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实”。

作者善于通过那些看来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艺术描写,揭示出它所蕴藏的不寻常的审美意义,甚至连一些不成文的,史无记载的社会习惯和细节,在《红楼梦》里都有具体生动的描绘。

《红楼梦》真的不愧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抛开以上的不说,单是这人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便让我眩晕。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以及逻辑思维!

真的,我们总是能从一本好书里面找到自己,会不知不觉进入故事,进入作者的世界,一起分享喜怒哀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