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读后感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读后感

教师只有读书,才能拥有不竭的水源,不断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增长职业智慧,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

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智慧和师德修养,学校组织教师阅读教育名著,我选择的是《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该书为基础教育研究专家王晓春所著,本书汇集了100个小学教师及班主任常常碰到的棘手问题,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这五个部分,就当前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案例进行点评和剖析。书中的案例真实,极其贴近老师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文章短小,可读性强;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可直接借鉴的操作经验;案例点评注重科学,深入浅出,入情入理,思路独特,发人深省,读后令人深受启发。本书既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又是教师进行案例研究的范本,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课堂上,作为教师最讨厌那些坐不住或者不时做小动作说话的学生。虽然对他们多次提醒,反复教育但仍不见起色,真是恨铁不成钢。《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中的案例30讲的是黄老师向王晓春老师求教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的方法。看了王晓春老师的支招,我觉得受益匪浅。其实,原来是我们没有把握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

王老师告诉我们学生的注意有两种: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主动的收敛的,无意注意是被动的散漫的。现在有不少学生有意注意水平很低,东张西望,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知自己想干什么,不知自己该干什么。他们虽然坐在教室里,但并不是“学习者”。这是教师最头疼的。而无意注意的规律是:哪里声音大,哪里色彩鲜艳,哪个人动作怪异,什么事情新鲜好玩,他就会往哪里看,这种情况小学生中表现很突出。

为此,在教学中必须从他们生理、心理所处阶段出发,灵活多样的采取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一种方法集中连续实施的时间不能太长,以免使学生感觉厌恶、疲劳,分散注意,从而出现讲话、做小动作的现象。以一种方式为主,伴以其他方式交替进行,降低学生的紧张度。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出发,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多以身边熟悉和感兴趣的例子介绍,甚至穿插一个故事,一个笑话,绝对不能单一化,从而有效的使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交替,穿插在整个教育教学中,让学生松紧结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我还没有全部读完,但读到这儿,我已经明白了,身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爱学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只有既有爱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书育人。

吴亚波

 

第二篇:教师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小学)

本书汇集了100个小学教师及班主任常常碰到的棘手问题,作者积40余年教学经验,对这些问题条分缕析,进行鞭辟入里的解答,为教师提供最切实的专业指导。本书既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又是教师进行案例研究的范本。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本书所选的案例,是针对小学教师的,因此所选案例都是小学发生的事情,但也有若干案例虽然是发生在中学,但在小学也很普遍的。全书五个部分,分别就“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的当前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热门的教育案例进行点评和剖析,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发人深省,每每闪烁着王老师深邃的教育功底和教育智慧。读后深受启发。

启发之一:现代教育呼唤教育者的教育智慧。

全书读来,给读者一个强烈的第一感觉是: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练就一身过硬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案例”,来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纠正偏差,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做人、做事的习惯,提高素养。而这一切都需要教育者独具慧眼,不以粗暴、简单的方式加以归因、干预和压制。重在发现和研究,积极探求学生表现的背后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仅教育好学生,而且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成为一个深入学生生活的探索教育方法最优化的“研究者”。如:一个不爱学习的体育特长生,“对学习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于是老师用几乎公式化的思维方式认为:“怎样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成了我的首要难题。”于是老师开始主动接近他,深入了解他,谈话“一开始涉及到学习的话题,他就有些退缩”最终起作用的还是老师在获得他的信任之后,在帮助他解决一个个学习困难的情况下,经过长期努力得到转化。王老师认为这位老师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的归因错误,走了不少的“弯路”:学习不起劲,并不是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重要性是一个很常识的问题,几乎没有人不明白!这位老师的这个归因就缺乏“智慧”“这也是目前中小学教师工作的普遍弱点”!。教师面对学习障碍学生大谈学习的重要性,就是做让学生更反感的“傻事”,做的是无用功。而智慧的提问题应该是:“明明知道学习重要,为什么还不起劲呢?”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和帮助方法的研究。解决问题,老师的爱心固然重要,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老师的专业能力,就如同医生要能对症下药。教育智慧起码也和爱心一样重要!同样,老师的真心如果没有更多的智慧相伴,则真心换回来的很可能就不是真心。由此可见教育智慧的重要性。

启发之二:智慧教育呼唤教育者的“专业技术”。

教师的专业技术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产生教育智慧的能力保证。王老师指的教育专业技术,大概就是以教师的学识水平为基础的,能够在日常教学中灵活应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客观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这如同医生那样经过长期的临床检验所获得的经验。只有拥有这种“经验”的教师才不会成为“越老越臭”的教师。王老师在《医生越老越香,老师越老越臭》这个案例的点评有这样精辟的几段话:

“为什么教师老了就不行了呢?因为很多教师拼的是体力,他们在工作中很少研究,专业能力停滞不前。一旦体力不支,价值就立刻降低了。你没有专业技术,没有“一招鲜”,当然谁都可以替代你,年轻人体力比你强,能“全场紧逼”,能加班加点,当然就比老教师有优势了。很多没有技术的工人40多岁就退休了,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那为什么医生必须提高专业能力,而教师就可以拼体力呢?奥妙在于,医生对病人没有领导关系,而教师对学生有领导关系。

“医生无法用权力控制病人而使病人康复,他只有依靠科学的力量,依靠自己的专业水平,而且病人是否康复,比较容易看清楚,作假困难。所以医生都倾向于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

病没有治好,他只好承认自己医术不高,进而继续努力提高,而不会埋怨病人素质低,得怪病难为医生。总之,医生工作的性质迫使他们不得不用科学的态度思考问题,不得不把专业水平看成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

“教师情况就不一样了。教师手中有权,这权力虽然不大,可是对于孩子是有权威的。教师可以用各种手段迫使学生照老师说的去做,而这常常比提高专业水平更有短期效果。所以教师的主要精力,其实都用来管学生(把自己当成“监工”),而不是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了。”由此可见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

启发之三:教育智慧来之于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研究和思考。

一个善于思考,能深入了解学生的老师,其身上一定闪动着智慧的灵光。智慧的灵光来自于教师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之中。《秘密约定》这个案例讲了一个学生上课频频举手,给老师的印象是“不懂装懂,随意举手,欺骗老师”。一般老师可能会冷落,甚至讥讽他。可肖东萍老师经过深入了解后却认定他有一颗“好胜,上进的心”。学生的一些看似缺点的表象一下子成了优点,老师的视角变了,想法也就变了,可见老师的观念是极其重要的。老师遇事“三思而后行,不忙于下结论”,先了解情况,了解是解决的前提,思考就是研究!了解和思考过程蕴涵科学的探究,才能有切合实际的问题解决的结果。所以王老师认为:“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答案,而在于知道如何寻找答案。”寻找答案的一般思路是:1、尽可能周全的了解情况,占有材料。2、根据这些材料提出种种归因假设(假说),即初步诊断。有了诊断就可以开药方试试了,于是采取措施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干预。3、再根据反馈的干预结果,调整假说,调整诊断,调整药方??如此循环,认识不断深入,问题也就逐步得到解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在了解情况时,要习惯于了解学生的成长史和考察家庭教育的特点,有利于搞清孩子问题的真正原因。

启发之四: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育智慧保障

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教师自己的心理健康很重要。很多教师是这样想事情的,刚说过不能怎么样,学生就公然违反,“顶风作案”是明摆着与老师对着干。于是火冒三丈,处理起来“简单、粗暴”,一顿训责,学生在高压之下似乎也立竿见影。可以说这是教师在使用权力压制学生——“拼力气”,学生是否真的服气很难说。也可以说这种教育方法是在“制造敌人”。而教师的教育智慧在很多时候体现在教师能否“化敌为友”的能力上,要做到化敌为友,教师要有科学的精神,研究的心态,前提是教师自己心理要健康。王老师说;“人有研究的心态,他是不会向研究对象发脾气的??恰恰相反,你得想办法使自己的认识客观地反映对方的现实状况。这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我想,人的宽容度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心中容得下他人的人,才可以冷静的面对意外情况,举重若轻,把麻烦酿成快乐。可见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多么重要。

教师只有读书,才能拥有不竭的水源,不断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增长职业智慧,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

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智慧和师德修养,学校组织教师阅读教育名著,我选择的是《教育智

慧从哪里来》,该书为基础教育研究专家王晓春所著,本书汇集了100个小学教师及班主任常常碰到的棘手问题,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这五个部分,就当前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案例进行点评和剖析。书中的案例真实,极其贴近老师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文章短小,可读性强;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可直接借鉴的操作经验;案例点评注重科学,深入浅出,入情入理,思路独特,发人深省,读后令人深受启发。本书既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又是教师进行案例研究的范本,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课堂上,作为教师最讨厌那些坐不住或者不时做小动作说话的学生。虽然对他们多次提醒,反复教育但仍不见起色,真是恨铁不成钢。《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中的案例30讲的是黄老师向王晓春老师求教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的方法。看了王晓春老师的支招,我觉得受益匪浅。其实,原来是我们没有把握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王老师告诉我们学生的注意有两种: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主动的收敛的,无意注意是被动的散漫的。现在有不少学生有意注意水平很低,东张西望,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知自己想干什么,不知自己该干什么。他们虽然坐在教室里,但并不是“学习者”。这是教师最头疼的。而无意注意的规律是:哪里声音大,哪里色彩鲜艳,哪个人动作怪异,什么事情新鲜好玩,他就会往哪里看,这种情况小学生中表现很突出。为此,在教学中必须从他们生理、心理所处阶段出发,灵活多样的采取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一种方法集中连续实施的时间不能太长,以免使学生感觉厌恶、疲劳,分散注意,从而出现讲话、做小动作的现象。以一种方式为主,伴以其他方式交替进行,降低学生的紧张度。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出发,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多以身边熟悉和感兴趣的例子介绍,甚至穿插一个故事,一个笑话,绝对不能单一化,从而有效的使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互交替,穿插在整个教育教学中,让学生松紧结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我还没有全部读完,但读到这儿,我已经明白了,身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爱学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只有既有爱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书育人

这学期我认真阅读了王晓春老师编写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本书结集了100个教育案例,王晓春老师对这一百个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点评。读完本书给我最深刻、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王老师的点评(与其说是点评,不如说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向我们解释了如何解决班级管理问题;如何对待特长生、学困生、问题生;教师发展方向;班主任工作;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等。

启发一:教育智慧——不断地研究和思考。

这学期我有幸聆听了陈忠联教授的报告,报告中列举了《秘密约定》这个案例。该案例讲了

一个学生上课频频举手,给老师的印象是“不懂装懂,随意举手,欺骗老师”。一般老师可能会冷落,甚至讥讽他。可肖东萍老师经过深入了解后却认定他有一颗“好胜,上进的心”。该老师与这位学生做了一个秘密约定:不会回答的问题举左手,会回答的问题举右手。老师看到他举右手就叫他回答问题。学生的一些看似缺点的表象一下子成了优点,老师的视角变了,想法也就变了,可见老师的观念是极其重要的。先了解情况,了解是解决的前提,思考就是研究!了解和思考过程蕴涵科学的探究,才能有切合实际的问题解决的结果。所以王老师认为:“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答案,而在于知道如何寻找答案。”比如王老师在解决问题生的时候,先是了解学生的成长史和考察家庭教育的特点,这样有利于搞清问题孩子的真正原因。 启发二:教育智慧——注重家校联系。

王晓春老师在书中指出:教师躲不开家庭教育,指导家长不是你愿意不愿意的事情,甚至不是你做没做的问题,而是你怎么做得更好的问题。我认为家校联系最重要的是彼此尊重与信任。

1、尊重

由于家长和班主任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在经历、经验、思想水平、知识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决定了班主任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种经验、思想和知识的互补,恰恰是双方自我提高的有利因素。事实上,班主任能够从家长身上得到大量信息,也能从家长的尊重中激起从事教育事业的崇高感和责任心,反过来,很多家长又能从班主任身上汲取教育的知识技能和为班主任的师德精神所感动。这样,家长与班主任结成和谐、融洽、互相信赖、彼此合作的教育同盟力量,共同完成把孩子教育成才的重任。

2、信任

目前在校学生的家长,普遍缺乏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最棘手的是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因为家长没有教子经验的积累,对孩子的成长规律认识滞后,对孩子的教育力不从心,导致许多错误做法,甚至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也与班主任存在着分歧。因此,我认为家长更要与班主任沟通,要让家长充分信任班主任,相信班主任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的心情是和家长一样的,相信班主任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

启发三:教育智慧——班级管理需精心培养、因势利导。

教师对学生除了要有爱心,还要注意工作方法。我班有位外地学生,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跟班上的学生不一样,学习成绩比较差。学生反应他不刷牙、洗发,不换袜子等。这下子,我还真有点担心了。后来我细细一琢磨,我们对待任何学生应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于是,我课后多鼓励、多启发,发动班上的好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现在同学们已经不在远离他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术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教育对象”。小学教育对象是小学生,而现在的学生较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通病主要是生活较懒散,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劳动观点弱、纪律松垮,缺乏锻炼。针对这些情况,在教育时,应细细把脉,慎重下药。如我班有个学生平时淘气贪玩,爱捉弄学生,不论大小,都要欺负,学生见了都躲着他,科任老师见到他也都摇头,每次一听到告状,我又气又急。可是转念一想,欲速则不达,不仅会使我的良苦用心落空,还会导致矛盾激化,甚至产生事与愿违的负教育。我经过冷静、耐心地寻找原因,发现他还有好的一面,动手能力强,在各项活动中处处表现出争强好胜。因此,我采取激励的办法,抓住有利时机帮助他转化。如在科学实验课中,我鼓励他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同学们见了都投来羡慕的目光。我抓住这一有利的时机,及时表扬,树立其信心。由此可见,教师只要做有心人,就能细雨润物,潜移默化。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话。”这话一点不假,《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就是一本好书,读了书中的那一个个案例,及王晓春老师的精辟点评,受益匪浅。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身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爱学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只有既有爱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书育人。

“知识,只能让人看见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让人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教育,是与人打交道的一项职业,除了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智慧相伴。

王晓春老师的《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反复读了多遍,有种“当头棒喝”的惶恐,更有“若饮甘霖”的满足。在这本书中,王老师列举了许多教育案例,并逐一进行分析、点评,有的,甚至还会支上几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阅读越深,越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做老师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知识渊博、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而且,面对学生,我也确实是“捧着一颗心,付出无限爱”地尽着自己的所能。然而,有时,总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不尽如人意的成绩,仍然涣散的纪律,缺少凝聚力的班级??到底在自己的苦口婆心、亲历亲为之外,还缺少些什么呢?还是王老师给了我答案:爱,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智慧与爱同样重要。所以寻找教育的智慧才是我改变教育现状,获得教育幸福的重要途径。

获得教育智慧,需要有探究的思想和习惯,王老师多次提到一个观点:遇事要先问“为什么”,研究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书中有一篇《找骂》的教育案例:肖×只要上女老师的课总会做出各种出格的事,惹得上课的老师一顿“臭骂”。但令人奇怪的是每一次挨骂时,他似乎并不生气,而是十分享受这个“被骂”的过程。一个偶然的机会,班主任老师揭开了其中的秘密,原来,肖的父母离婚以后,他妈妈就不知上哪儿去了。于是,他故意在女老师的课堂上捣蛋 “找骂”,以寻找妈妈还在身边的感觉。这是一个让人揪心的故事,读到此处时,我的眼角也有点湿润。王老师在点评时犀利地指出:很多老师都领教过这个孩子,但是好像没有人研究过他,甚至没有人提出一个最普通而又最重要的问题:“他为什么会这样 ? 他心里在想什么 ? ” 是没有研究的工夫和精力吗 ? 不是。是没有研究的习惯。老师们更习惯于“教育”这个孩子。而所谓“教育”者,批评也。然而批评并不是一种研究方式。批评最多是一种带情绪的管理方式。 当你不知道某种事物的真相的时候,批评它,只能进一步掩盖它的真相,而不会使它的真相显现出来。没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最大障碍。 看到王老师一针见血的点评,内心不仅“咯噔”一震,自己在平时的教育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某某作业没有完成,找过来劈头盖脸地批评一顿,然后令其补做;走进教室,发现一片吵闹声,便义正词严、怒气冲冲地训斥一番;某某与某某发生矛盾,各打五十大板,互相道歉??虽然,有时也会耐下心来听一听学生的解释,但思考的角度,仅仅是快点把当前这件事解决,而并没有抱着研究的态度,去深入地了解学生,寻找问题的根源。于是,在教育上,更多的是寻找学生的原因,而忽略了学生背后的因素,甚至换个角度,想想老师的问题。 教育呼唤智慧,智慧需要反思,需要不断地学习。我想,拥有智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我可以从下一件事开始,改变思考方式,尝试先问一下 “为什么”,再用探究的态度去研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许,自己的教育智慧便会积少成多,或许,某一天,我也会从一粒沙子里发现闪光的灵魂。

比如在一则案例中,一个学生不讲卫生,教师对他进行个别教育,通常会采取两种方式,“告诉他:你太脏了(直率地或者委婉地)。或者要求他:你必须把自己整干净(严厉地或者温和地)。“第一句话是向孩子耳朵里输入教师评价。”第二句话是向孩子的耳朵里输入教师指令。”这两种方式,王晓春统统称之为“干涉式教育”,并且评价说,“干涉式教育是赤裸裸的教育。教师一张口,教育架势就摆出来了。干涉式教育通常属于低科技含量的教育。进行这种教育,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靠条件反射就可以实施了。像上面两句话,普通的家庭主妇也能说得很流利。”那么怎么办呢?王晓春老师结合案例说,“帮助式教育”才是科学的方法,也是真正有效的巧办法。

在另一则案例的点评中,王晓春提出来处理学生问题有两种思路。一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使学生成长”;二是“看到现象——进行教育——达到教师目的”。对于老师喜欢求助的现象,王晓春分析说,“求助有两种类型。一种求助是‘完成任务’型的,其着眼点是‘学来一点招数,解决眼前问题’。这无可厚非,但我以为是浅层次的。另一种求助是‘提高素质’型的,其着眼点不是完成眼前的任务,而是‘反思我的工作,学到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我们把习惯‘审视自己思维方式’的教师称之为‘反思型教师’。反思型教师才是名副其实的专业人员。”

王晓春老师前言中做案例点评时所遵循的原则颇有意味,现摘抄如下:

1、横向,不就事论事,在教育大背景下研究教学,在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研究教育。

2、纵向,追踪学生和教师今日想法、做法的根源,个人成长史的根源和历史根源。我特别重视家庭影响,特别重视指导家庭教育,因为学生的问题,几乎来自己家庭。

3、对教师的案例陈述采取分析态度,不盲目跟着教师的思路跑,保持研究者的主体性和独立视角。以我的经验,老师陈述的事实,往往是经过他的眼睛和头脑筛选过的,甚至问题的提法都可能包含着既定的教育理念,点评者如果不能跳出这些圈子,很难看清庐山真面目。

4、侧重梳理思路。任何教育行为都有某种理论假设在前,不管教育者本人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我特别注意找到教师教育行为的理论假设,对它加以分析。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子上解决转变教育观念的问题。

5、先问”为什么”,假设多种可能性。老师遇到个案,一般劈头就问“怎么办”,这是不行的,因为你没搞清楚原因,只能乱办。所以我们必须先和老师一起,分析事情可能的原因。分析原因时,我注意做多种假设,因为”单打一”的归因方式,失误的可能性较大。遇事假设多种多种原因,这是教师的基本功。现在教师这种基本功普遍比较差,必须反复练习。

6、要出招。个案点评虽然重在梳理思路,但是梳理之后,最好还是给老师出点主意,提点可操作的具体建议,否则不解渴。你否定了人家的理论假设,就要拿出自己的新假设;你否定了人家的做法,就要拿出自己认为正确的做法。

7、随时调整自己的想法。网络有一很大的优势,可以互动。我特别注意根据老师提供的新情况随时调整或纠正自己原来的看法,改变做法。也就是说,这种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段落,没有终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