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 读后感 李莹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块通灵宝玉 见证了一个封建家族的兴盛与衰败。

在那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衍生出的不只是儿女情长,更是一段不可挽回的家族兴衰史?

我不是个地道的“红迷”,因为我只读过一遍红楼梦,但林黛玉的形象却被我深深记住了。“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正是这样一个外表无比娇羞柔弱的女子,却依然拥有着一颗要强、执着、坚定的心。

她在初进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怕被人耻笑了去”足以看出她寄人篱下的紧张心情。

而在这极尽奢华的荣国府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紧时松。如八面玲珑,两面三刀的王熙凤,我行我素的晴雯,忠心耿耿的袭人,懦弱胆小的迎春,智慧过人的探春,封建圆滑的刘姥姥,豁达开朗的史湘云??

然而在这万千女儿中黛玉与宝钗为最出众的两人,却因宝玉而纠结在了一起??

于是,宝玉与黛玉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成了这个极大的封建家族中闪亮的光点,给与了我们读者一缕希望。然而到最后的结局不禁令人感叹:黛玉郁郁而终,宝玉出家,宝钗独自抚养孩子??然而在这荣国府中,宝黛钗的爱情悲剧俨然成了历史的必然?

或许是他们骨子里就有着叛逆,当两人遇见,这种叛逆就成了他们守护爱情的武器。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在面对落花时,黛玉不由得自卑起来,想到老后那副凄苦模样,不由得悲从中来。然而黛玉葬花,不仅是叹花,更是怜花,正如她自己,渴望被人怜惜,在遇见宝玉后,她的心有了归宿,她支持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叛逆,正因如此,二人感情越发深厚。

然而黛玉清高的个性正是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重要因素,黛玉的自卑,自怜以及体弱多病,造成的最后的郁郁而终,这是我们都不愿看到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悲剧,有了宝黛坚贞的爱情,才使红楼梦更加脍炙人口,芳香永存??

好句: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

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室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慢搵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炸。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完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完的绿水悠悠。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任是无情也动人。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第二篇:红楼梦 第二回读后感

对于贾雨村这个角色,开始时是喜欢的。因为他的真性情,甄士隐资助他上京考取功名,他也不会推脱,或者觉得用别人的银子是羞耻的。他坦荡荡地接受,甚至不向恩公打声招呼就在深夜中离开了。待他功成名就时,他也不忘昔日的恩情,特意回去寻找落魄的恩公。甄士隐的岳父都看不起甄士隐了,但贾雨村没有,他还“外谢甄家娘子许多物事,令其好生养赡”。另外,他也没有忘却当年在他贫困时回顾他的丫鬟,娇杏,甚至在他嫡妻去世后,将娇杏扶作正室夫人。这对于一个丫鬟来说是多大的荣幸啊,可以说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了!此时的贾雨村,还是有良心的。

雨村初入官场,恃才侮上,被上司寻个空隙,参他一本,这是官场常见的现象。多数官员被参,都是愤世嫉俗,或是潦倒丧志。但贾雨村的表现不同寻常,“那雨村心中虽十分惭恨,却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嬉笑自若。”初入官场,就能做到面不改色,这功力可是不一般的,预示着他日后必成奸臣。在贾雨村寻恩公时,他曾允诺过“我自使番役务必探访回来。”但我们从后文可知,他是没有去寻的。在最后贾府败落之际他落井下石,丝毫不顾念贾府对他的提携帮助。知恩图报,已经从他的人生字典里中消失了,利益成了他做事的唯准则。看着贾雨村一点一滴的改变,心中顿觉惋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