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读后感

《去年的树》读后感

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叫做《去年的树》。

里面主要讲的是:一棵树和一只鸟是一对好朋友,鸟天天给树唱歌,树每天听歌,日子过得很快,一下子就快要到冬天了,小鸟要走了,临走时它们还约定明年春天小鸟还回来唱歌给大树听。第二年春天,小鸟来找树,树已经被砍走了,鸟就到工厂去找,又到村子里去找,最后鸟找到树的时候,树已经成了灯光。小鸟就对着灯光唱起了去年的歌。

读了这篇课文,我的感想是:小鸟,你很守信用,树叫你给它唱歌你就给它唱了。

你不放弃,虽然你没有见到树,但是你没有放弃,最后还是找到了火柴点燃的灯。

你还重情重义,虽然树变成了灯火,但是你还是遵守诺言,唱了歌给他听。

这篇课文还让我想到了要保护树木。

这就是我的感想。

 

第二篇:看《去年的树》观后感

看《去年的树》观后感

百圣源小学 马秀田

《去年的树》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作品。文章讲述的故事是: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鸟儿答应了树的请求——来年还要回来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只看到了短短的树根,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朋友不在了,友情还在,面对着由朋友的生命点燃的煤油灯,唱起了去年的歌。全文通过小鸟和树、树根、大门、小女孩这四组对话告诉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文章在四次的对话中展开了故事的情节,在通俗易懂的语言中蕴涵着“信守诺言,珍惜友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深厚的人文精神。本课的重点其实就是让学生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在教学中这位教师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自由发展”的教学思路,深化“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者以读文贯穿整个课堂。在朗读中,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中的种种角色,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多次对话,感悟鸟儿与树的深厚情谊。学生通过自读感悟、角色对话、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文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从而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之间真诚的对话。 另外教者在引导学生精读时,能充分的调动学生语言积累,引导学生将积累的语言加以活用。如引导学生体会鸟儿是怎样地寻找好朋友树,自然引出“百折不挠、心急如焚、坚定不移、千辛万苦、不顾一切”等等贴切的词语,并引导学生积累。在交流分享彼此的感受中,孩子们深深感受到鸟儿与大树的深情厚谊。并且写出自己的感受。 听完这节课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老师那精美的语言,极强的表现力征服于整个课堂,征服所有的听者,我深深的感到自己的语言教学的匮乏。尤其是在我的计算机课堂上,总是按以往的教学模式“任 1

务驱动”式的教学完成一节课的任务,我总是说的很少而且语言枯燥无味,不能完全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为学生做的多,这样是能给学生更多的操作机会,这样是不客观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深深的知道语言的交流,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还能和学生进行心灵的勾通,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一节课的教学。课堂教学是真、善、美的心路历程。是教师语言完美的展现,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是充分地尊重学生独特的情绪体验,是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任意遨游,让他们的人生更加精彩美丽!

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不仅需要较好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的保种能力应用到教学设计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就是在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而要想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首先就要让学生走进教材,让学生体会每一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想象力,给学生更大想象创作空间,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能课堂的主角,把学生真正带入教学的情境中。老师的真功夫就就应展现在课堂上,扪心自问,我还有太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而且这是在不断实践和反思中提升的。仔细想想既然选择了选择了教师,我就会一直努力下去,使自己能够真正地做到课堂的“主宰”。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