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

沂水县黄山铺镇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浏览的评价,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捕捉重要信息。”由此可见,略读教学应做到:粗略,抓大放小、有所侧重;自主,放手阅读、体现个性;应用,以点带面、迁移运用。即内容上,做到把握大意、择重取难;方法上,注重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应用上,强调迁移运用、加强实践。

教学目标:

1、在自主阅读中认识字词,理解“出人意料”、“目瞪口呆”、“侃侃而谈”、“糊弄”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感受怀特森老师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及其对学生的深远影响。

3、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解读,懂得从小就要学会质疑问难,大胆思考,科学求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

教学重难点:

体会怀特森先生出人意料的举动,独具匠心的教学方法以及他教育学生的人生哲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教学准备:作者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同学们,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自由谈看法。

如果有个老师,他给你们讲错误的信息,你认为他这样做对吗?

生:??

美国的的作家大卫.欧文遇到到了这样的一位老师,他却说,这是他最好的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看一看吧。

【先让学生谈论印象中老师的形象,然后为理解怀特森老师的与众不同打下伏笔。根据

课题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浓厚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为深入了解课文的写作意图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提出读书要求:

(1)自由读文,认识字词,联系上下文或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

(2)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拿起手中的笔,随时勾画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记录下自己的疑惑。

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注:学生在自由读书时,教师板书:出人意料

侃侃而谈( ) .

深信不疑

目瞪口呆

糊弄( ) .

2、大家读的特别认真,那黑板上的这些词,你认识吗?谁愿意到黑板前给带点的字注音? 请一生注音。

3、你对哪个词语有所理解?

齐读两遍这些词语。学生读词语。

4、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注:提醒学生,语言要简练。

5、你们在读书时,有什么疑问?

学生提出疑问

注: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提问很重要,提出有效的问题更重要。”

6、小结:同学们读的非常仔细,读书就是这样,带着问题,带着问号去探索,这是非常好的习惯,彼此之间互相释疑、提问,学习就是一起交流的过程。请允许我在讲课中,我们一起解答。不是等我来解答。

【扫除字词障碍,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一并解决了一些疑问,从而完成了初读目标。】

三、品读交流,刻画人物

1、我读书的时候产生了个疑问,“我最好的老师”把“我”字去掉,只用“最好的老师”好不好?谁来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生??(一个)

师:谁能用课本来告诉我?

生??

注: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回答,培养学生把握课文的能力。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生:??

注: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答案,只要能说出自己的理由,教师在此不用直接否定。

3、我们的讨论有两个意见,每个意见都有他的理由,我们不可求,再读读文章就会有更深层的理解。我找一个同学读第一个自然段,注意描写这个老师特点的句子画出来,我要提问的

生读书,师评价学生读书(随机而动)

4、这一段就把整个文章介绍了,他上课的时候总是侃侃而谈。根本没出乎意料啊? 把这个词删去行不行?

生:??后面写了

师:后面哪些地方写了?

生:??第二自然段,生读

师:这是第一个出人意料,谁能回答第二个出人意料?

生:全班得零分

师:还有出人意料?生:??猫猬兽的东西,都是我编造出来的

师:这个老师还有什么出人意料的吗?(还有个出入意料的做法)

生:??把测验成绩写进报告单

师小结:我们至少理出了四个出人意料,??这是什么关系?这样一步一步地描写,??这样好吗?这样写文章?就好像一个悬念一样的,把事情往前推,引起了我们读者的阅读兴趣。

5、现在你们把后面的文字看一下,来反驳我,在反驳我的过程中就能回答你们的许多问题。作为一个老师,在课堂上,特别是第一堂课上,教我们错误的知识。传递错误的知识就是误人子弟,那么怀特森是误人子弟的老师吗?(注:引导学生读文章。“用文中的内容来反驳我。”)

生:“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具有怀疑的能力”。

生:“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应该立刻指出来”。

注: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让学生勾重要的句子。

师:他故意搞反的,他的这种错误是故意犯的还是无意犯的?他故意的背后,肯定有个理由,他这样做就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生读书汇报:??

6、现在我们明白了怀特森的苦衷,他苦衷是为了我们好,还是为了这堂课好,还是为了我们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更好,那个目的小一些?那个目的更重要些?

生:??

7、这堂课后,带给了我们什么改变?学生默读、思考。

生:??

注:引导学生从行为、认识、情感中找到变化。

行为变化:(1)科学课成了“冒险课”。(2)接受挑战,花几小时甚至几天思考、论证。 认识变化:(1)不迷信书本,也不迷信权威。(2)联系句子“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真伪的能力,同时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从中看看同学们的变化。

情感变化:引导学生阅读最后一段,作者与朋友的对话,请生讨论:作者想表达什么?

8、学生齐读:“从此,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9、总结:怀特森是一个( )的老师。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在充分自学、朗读、讨论和交流、探究学习的基础上,更能把握文章的主旨。在阅读教学中,特别是高年级的语文阅读中“探究”是前提,“自主学习”是基础,“讨论”是学习的关键。通过各种综合性的学习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课件出示:美国著名作家大卫.欧文,他写的《第一家爸爸银行》风靡全球。

1、读着这个资料,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

师小结:是呀,正是因为怀特森老师用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方式教会了孩子们怎样学习,这不仅改变了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所以才有了美国著名作家大卫.欧文的《第一家爸爸银行》风靡全球,试想,如果他在少年时代没有遇到怀特森老师,那么他还是今天的大卫.欧文吗?此时,请用两三句话表达你对怀特森老师的敬佩之情。

2、学生在书的空白处书写,交流。

【课内外相结合,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起到辅助作用。升华学生对怀特森老师的情感,并投注于笔端,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五、作业:

请课下阅读这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同样用了这节课中学到的方法,却刻画了三个不同的人物。

出示:《我的老师》贾平凹

《我的老师》巍巍

《我的老师》海伦凯勒

【教材是例子,借助教材打开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正是语文教学的目的。】

板书设计:

我最好的老师 .

怀特森是一个( )的老师

 

第二篇:教学设计《师恩难忘》

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连贯、通顺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3、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齐读课题——;介绍了解——刘绍棠。

2、师生交流刘绍棠的情况。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检查读词及课文的情况。

3、师:哪位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事?

4、小结。

三、学习课文,理解重点部分。

(一)解决故事: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田老师是怎样给我们上课的?

2、重点练习朗读和复述:请认真读一读这个故事,然后同位互相讲一讲。请一位同学到前边讲给其它同学听一听。你喜欢这个故事吗?说说理由。

3、田老师上课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请结合着7—10自然段,谈一谈你的看法。

4、教师小结:田老师爱编故事,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入了迷。板书:入了迷。

5、师:田老师爱编故事,除了让我入迷之外,还对我有什么影响呢?

开了窍;怎么让我开窍的?

6、师小结:此时此刻,你就是作者,你取得了这么多成绩,你想对田老师说点什么?(谈感激之情)三个方面,师的评价。

学习理解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是啊,田老师在文学方面对我影响这么大,我又是怎么做的呢?(感激——行礼,终生难忘)

7、小结总结板书,用自己的话总结——引出“师生情深”

四、总结全文

1、学完课文你认为田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2、说一说你这节课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3、你想对教过自己的老师们说几句话吗?

结语:从幼儿园到现在,有许多位老师教过我们,我们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育,所以同学们要尊重每一位老师,不要忘记老师的教诲之恩。

六、布置作业

作业超市:

1、写自己的恩师:

2、阅读:《我最好的老师》(大卫·欧文)《师恩难忘》(梁晓声)

《我的老师》(贾平凹)

3、搜集一些关于赞颂老师的名言,记到自己的“小小笔杆子”本上。

师恩 难忘 (刘绍棠)

编故事 行礼

让我入迷 感念

让我开了窍 终生难忘

师生情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