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经典观后感

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名师经典课堂展示

前几日有幸到兰州参加了全国名师经典课堂展示专场研讨会,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观摩了来自杭州、北京、广州共四位名师讲授的现场教学以及点评,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性。这几堂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使我受益匪浅,现针对这兰州之行谈谈自己的体会。

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特级教师,聆听了特级教师的示范课,让我领略到了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以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所设计的教学情景,不仅绚丽多彩,还贴近学生生活,并且展示了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在这次会议中我认识了温柔且充满书香气息的吴琼老师;风格朴素,课堂扎实的张龙老师;以及“大气开放、精致和谐”的蒋军晶老师,他们不仅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课堂,而且精彩的讲座也解除了我们很多的疑惑。

蒋军晶老师教《临死前的严监生》,与别人大不相同,难怪很多人说他是教学“奇才”,这堂课他把重点放在感受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情节设计”上,他利用同类文章的阅读拓展等手段,将铺垫、悬念、意外这些文学概念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在学生心中“扎根”,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小说阅读的乐趣。

蒋军晶老师摒弃了繁琐、臃肿的设计,条分缕析的讲解,引导学生扎扎实实从文本入手,还课堂给学生,使教学更具有效性。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也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惊弓之鸟》这是一篇老的不能再老的文章了,小时候学过,参加工作后教过。但今天听了武琼老师的课让我对这篇文章和教师的作用有了一种重新的认识。

武琼老师来到会场,我本以为她会马上打开电脑安装课件,但是她没有,

甚至连书都没有拿出来,只有学生的手中拿着课文资料。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特级教师,不用书和课件,两手空空来上课吗?

一、没有课件,也能上出一节精彩的语文课:而这种功底,取决于一个老师对于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上。本以为武老师只是抓重点段的处理,让学生理解更羸“只拉弓,不射箭”就能把大雁打下来的真正原因。没想到,武老师又巧妙的回到文中,让学生理解两个“直”字的用法及用意,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处理太精妙。最后抓住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来体会更羸是一个有名射箭能手,这时经过一节课的研读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为什么称更羸为一个有名的射箭能手,正是由于他能够观察、发现及判断才能有所成就。

二、在理解课文中,适时地把本课要求会写地词语进行了教学:武老师的语文课并不像我们现在的语文课,把词语和文章割裂开学习,第一课时先学习生字新词,第二课时来分析课文,已成为一个模式。在武老师的课上让我们看到了在理解文章时同样能够把字词讲得有滋有味,让学生轻松地记住了字词的书写及理解。真正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三、注重了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本课老师反复训练学生“因果”句式的表述,相信今后孩子们在语言表达上一定会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四、教育机智,令人佩服:当老师让学生读一读更羸说了几句话来说明射下大雁的原因时,学生们意见不统一,有的说4句,有的说5句。而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叫起几个学生来读,读到最后第5个学生没句子可读了。让学生认识到分号不是一句话,表示话还没有说完,和逗号的作用类似。反思自己平时教学,一定会直接告诉学生。看看武老师,多么巧妙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五、课堂上哲学思想的渗透,潜移默化:当老师讲到更羸把大雁射下时,

学生发现了句子之间的联系时,教师适时地告诉学生们,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是有联系的,让我们看到了课堂上的哲学思想在闪光。

《两个地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难以让学生理解,而在汪秀梅老师课件的演示下让学生形象直观的理解了课文中难以理解的部分。

张龙老师的《老人与海鸥》一课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能力很强,抓住文章的写作主线、情感线索,并进行了很有效的设计。课文写了两部分内容,以及“喂鸥、唤鸥、谈鸥”这三个场景是我关注到了,但这种层叠往复的依据主线理解没有想到。从“意想不到”出发,到了解老人与海鸥是如何相伴的,到升华这种感情,再次受到情感的震撼。其中多次穿插朗读重要的段落,起到了督促理解的作用。张老师在课堂中进行了两次小练笔,及时写出了学生的所思所想。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听了语文名师们的课堂,我感到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我们任重道远。同时也非常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的这次学习机会!

卜娅菊

20xx年3月26日

 

第二篇:名师讲堂观后感 jm

名师讲堂观后感

葛中 江明

近两年教育局举行了全县教师期待许久的“名师大讲堂示范课”,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最值得我欣赏、印象深刻的是以下几点:

反思(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次听课,各位名师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启发。犹如把学生引入一个个美丽的百花园,使他们的学习热情一下就被调动了起来,让孩子们不由自主的去探索其中的奥妙。如:杨老师的《单数和双数》。开始上课,杨老师让学生一个一个的数数,两个两个的数数,结果学生非常乐意,这样在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时,引出课题,而后又通过摆数字,自然而然的引出双数和单数的概念,接下去,杨老师并没有象常规教学一样,直接进行大量练习,而是模数游戏,让学生自己总结认识了单数与双数之间和的关系。整个教学活动生机昂然。教师避免了繁长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在观察讨论的过程中自然得出,更易于学生接纳。邓老师的《角的度量》,他经验丰富,语言简练,教学基本功扎实,她在设计课上很善于抓住四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一上课就让学生通过熟悉的滑梯自己提问题,自己估算,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而且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然后,他又根据学生爱动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动口的基础上,得出度量角的方法,有效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可以看出,正是这些良好的铺垫,学生们学的扎实有效!

反思(二)

王老师的“茶文化”这节课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老师采取的是介绍——品尝——感悟的教学模式,通过她的教学,学生们了解了茶,喜欢上了茶,我想,她这节课的意义还远不止如此,学生从爱茶进而感悟到爱茶文化,爱源远流长的茶文化的祖国!可谓“润物细无声”。更让我深受感动的是王老师在课后的发言中,她用自己的教育者的执着来诠释着她的教育情怀,我想,这就是王老师之所以成为名师的原因之一吧!刘素萍老师的身后的文学功底,学生发言时的精妙词语,让我深刻感受到老师平日里的养之有素。刘艳华老师的淡定,大气及自信确实自成一家,课堂可谓进得去,出得来!

听名师讲课,的却给我很多思考,很多启迪,很多感动,很多收获!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犹如一盏灯,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下一步的学习中,我会树立不断学习、时时创新的思想。我会更加努力更加用心,争取更大的进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