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读后感

《教育学》读后感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赏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帮助中,他便学会关心他人;如果孩子生活在亲情、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

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个积极、乐观、进取、勤奋、坚强、勇敢、好学、豁达、善良、聪明的自我,不是孩子消极悲观自卑,而是外界压抑的结果。多给学生说“我希望、我建议、你觉得、你能行”,尊重孩子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前提。彻底改变评语中“该生”怎么样,写出“你”的特点、对你的建议、对你的期望,要点燃学生心中的信心。不能再出现学生高高兴兴进学校,而一部分学生“双差”而出。

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决不能仅仅为了考试,我们在培养一个人,一个将来在社会立足的人,一个要有创造性能力的人。这是教师神圣的责任。家庭教育很重要,但问题是家长缺少教育观念!家长会一定要给家长讲清楚:1、尽量多表扬孩子,轻易不要批评他们,因为他们已经长大。2、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进步,不要因为考试失误而责备学生。3、多了解孩子的心理、交往和想法,一定要尊重孩子,家庭成员之间要民主,要谈心,要沟通,但决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4、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教师,不能在别人面前说孩子的

缺点,坚决不能给孩子下结论。5、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待人接物、学会关心、学会尊重别人、学会负责。6、一定要给孩子做表率,经常与学校沟通。

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知识、尊重社会,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可以作为高一德育培养的目标的主要目标!

 

第二篇:教育学书读后感

教育创造力的悬崖勒马

--------读《创造力危机》有感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问出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深刻命题。教育普遍缺乏创造力的现状,不得不引起国人的反思。由上官子木编著的《创造力危机》一书便较为细致地整理出教育中存在的抑制创造力的因素,用大量调查数据进行了有力的论证。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深感目前教育改革之迫切而又艰难。

一、禁锢心灵 扼杀创造力

“官本位”实际上是一种高级权利的“下放”,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现行的干部建制不仅不利于培养和发展少年儿童的自主人格,而且还强化了一种富有等级意义的职权意识,孩子们不得不用等级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同伴,并按照这种班干部等级来确定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由此,担任班干部的学生易变得专横、虚荣心强,以自我为中心,被管制的学生易走向卑屈,甚至奴性。也就是说,在孩子需要建立平等观念的阶段,我们却人为地将鲜明的等级意识生生植入孩子们还不成熟的心灵。素质教育的原则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学校教育中受到同样的重视,而现行的等级化的班干部制度似乎与这一原则相悖。

我在高中担任语文课代表时,虽然每天只是照常交收作业,但是在班级同学我似乎和语文老师有某些不可告人的交易。我的一个朋友有次问我,我是不是总向班主任告状,我大喊冤枉,她却告诉我,班级里很多人犯错被老师知道了都以为是我向老师告的状,我顿时觉得不可思议。但看出,在她们心里,已经为我找好了一个角色,那就是老师的帮凶,班级的奸细。这种不正常的观念怎么能使得班干部和“平民“融洽相处呢?即使在大学,班级的班干部也会是一些”百姓“攻击的对象,在教育体系中,大部分学生学会了表里不一。

效果上,这种班干部制度的存在实际上把学生按照既定标准划分等级,然后种种荣誉和奖赏按等级分配下去。比如,在班级选举优秀团员时,班主任一般都会从学习好的或者是班干部的人中挑选。高中那时候我在班级做课代表,年级里

有优秀团员的名额,班主任把我叫去,对我说,这次你虽然没考到第一名,但是这个名额给你,某某考了第一名,就暂时不给她了,我当时便觉得有些自愧不如,在学校里尚且如此,在社会又会是怎么样。这种由上级分配的荣誉是不是该让更多有进步的学生获得以作为一种鼓励,而不是总是被所谓的好学生一直占据。那这样的精英只会更精英,百姓只会更百姓。即使他们有能力,也会被这种等级观念忽视、轻视,不利于学生对自我人格对自我能力的正确定位,又谈何创造力。

二、权威管理 重创创造力

“教育在线”论坛有很多在职教师发帖讨论教学问题,其中有个叫“晓风叮咚”的老师提供了一个案例,她在看学生上体育课时,一个学生正拉着体育老师的袖子大声喊,“你快给我去拿接力棒啊”,神情不亚于和父亲撒娇,而平时这个学生在她这个班主任面前时是个不爱说话的女孩子。其实这个现象在中小学很常见,无论你是否对学生严苛,只要带上班主任这个帽子,那么大部分学生便会对你产生畏惧感。学生在知识的高度积累和强化吸收方面的优势,主要是靠外在压力而获得的,其中教师的权威的存在时重要的压力源泉。

我也遇到过很严厉的班主任,在我初中时,我的班主任是位英语老师,虽然个子不高,但是上课时要求很严格,每次一上英语课,大家的神经都很紧张,老师的尺子在讲台上是讲过一道题敲一次,还很大声。我有次上课因为和后面同学讲话,她便让我在教室后面站了两天。但是正由于这个老师的严格要求,我们班的英语水平都不错,在年级都是第一第二。老师后来生病,班级学生自己组织去医院看望她,当时我还给老师唱了歌。这个经历或许很多学生都有过,就是,虽然那个老师严格的很,但是后来想想,你还是要感谢他,也许是做人方面也许是学习方面。有点矛盾,在课堂上没有自由的学生依然可以考出好成绩,那为什么素质教育还要强调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其实,大部分的人赞成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但是真正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中高考的门槛在那里,家长需要的是能考上重点高中、好的大学的孩子,谁还在意孩子是否有看似虚无的创造力?而事实证明,创造力不适合在正规的中高考试卷上展示,中规中矩才是硬道理。

有时候,师生关系处理不好甚至会引起悲剧,想必清浦中学的教师不堪受辱重伤初三学生的事淮安人都有所耳闻,言行不当的学生,备受侮辱的老师,最终以这种方式结束,将师生关系的正常化带到聚光灯下。

而在教师严格的管理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会很自然,学生养成对了权威的依赖和服从,难以形成民主精神、平等意识、自主意识、权利意识及责任意识,选择能力低并缺乏客观的判断力。在强权下的知识灌输,学生觉得要我学的东西就是有用的东西,不要我学的就是考试不会考的,不重要的。我们培养出的大多是一代又一代遵循书本知识的学生,而不是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学习乐趣的人。应试教育下的权威管理,在抹杀掉学生创造力的代价下创造了高升学率。

三、纪律约束 “和谐”创造力

中小学不像大学,课堂上如果感兴趣就听,不敢兴趣可以选择不听,或者如果本章内容你已经学会,完全可以做自己的事,只要不影响课堂纪律。而在中小学,一节课45分钟,要求你一直听老师讲,即使你早就听懂了,也不可以做其他事情。显然,这种规定是为了保证课堂秩序,使老师的授课能够连贯,学生易于管理,但是忽略了这种上课纪律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乃至能力的形成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中小学课堂经常要求学生上课不能“插嘴”,回答问题必须举手,但是如果是求知的需要,又不会影响其他同学,相反可以激发其他同学的思维,就应该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诉诸自由?教育从自由中不断获得东西为其内容。如果教育成了权威,他就失败了?我们必须尊重儿童的自由。”这告诉我们,教育应当帮助儿童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强求一律。

我在初高中上课时便已经开始试着在课堂上学会自己调节,主要是英语课,如果老师教授内容我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再听,便会自己做题目或者看书,在大学更是如此。在大学,西方学者来华讲课,总是不满于中国学生埋头记笔记,一言不发。遗憾的是,中国学生早在小学阶段便学会了如何“倾听”,大多数人缺乏在大庭广众之下表达自己看法的勇气,缺乏在众人面前流畅地表达自己见解的能

力,并认为打断他人演讲时不道德不理智的行为。在这种严格的纪律约束下,思维的流畅性和表达便被规范掉了。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在青少年时期尽快具备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这样才有可能实现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就使得教育必须把儿童自身无法感兴趣的但对于他在社会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知识灌输给他。而教师一般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责任感,越是负责的老师越是要考虑一个现实社会对儿童的要求,他用现实社会的标准来培养自己的学生,并且强调把学生的兴趣纳入到符合社会要求的兴趣中。

四、评优偏见 偏才遭淘汰

榜样教育是中小学、大学乃至到社会都一直存在的,这种评优制度主要目的是鼓励大家争当先进。但是,在评优过程中,由于条件高且有人数限制,所以总是少数人,所以也起不到鼓励大多数的预期目的。甚至可以说,纪律规范涵盖了学生所能犯的过错,而奖惩项目却未能扩展到学生所能做的一切值得表扬的方面。不管是评什么优,总体水平是最重要的指标,比如三好学生。但是鼓励全面发展对于单向发展或是仅一项达不到评奖要求的学生来说,就必然是一种压力甚至压抑,个性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抑制。

我记得我上小学时,班级到学期末有两种奖状,一种是三好学生,一种是优秀少先队员,考试考得好,给你三好生,考试成绩差一点一点的且表现不错的话,优秀少先队员。全班五十几个学生,坐在下面安安静静,等着老师在讲台上报名字。我至今记得,那时候心跳得真的是超常。等到报完名单,拿到三好生的和拿到优秀少先队员的表情不一样,拿到少先队员的和什么都没有的表情也不一样。也就是说,在这过程中,有的人期盼自己能如愿以偿三好生,有的人只是期盼小小的优秀少先队员,那些没有拿到三好生的学生心理和那些没有拿到优秀少先队员的心理肯定是不一样的。试想一个是需要最微薄的鼓励却没有能够得到满足,一个是期望自己能够保持优秀,这两种失落程度,肯定是前者大于后者。但是名额限制和班主任有限的眼光,如何能将这样的心理洞察透彻?

此外,我国的中高考一般都以总分高低来录取学生,这就便利了大部分各科

虽然成绩平平,但是总分仍旧可以达线的学生,而对于那些偏科生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他们大部分因为严重偏科而失去将这门偏科的技艺发展的可能。但是,这些偏科生往往是真正科学家、奇才的最有可能人选,因为他们的偏科不是外界压力带来的,而是出自自身的一种强烈的本能渴望,如果加以适当引导,相信在这些人中会出现不少的精英份子。考试形式和评分标准的单一化,限定了特定类型的受到教育“认可”的人群。几张试卷到底能否真正检验出一个学生的素养,我表示怀疑。或许这也满足了大部分学生有学上的要求,但是打击埋没了多少“潜人才”也是不可计数的。一代代新生大学生,都是高考的成功者,当代教育的成功典范,一个问题过后的几乎统一的答案,印证了权威教育的辉煌成果,将创造力变得无地自容。

五、重负难减 无时间创造

据资料统计,我国与欧盟12国及俄罗斯、日本相比,大陆中小学生每年上课时数是最高的,全年在校天数也最多。但是我们的中小学生在学校又在做些什么呢?做数学题、背诵课文、单词。大量时间都花在了记忆、背诵、抄写、演算等机械性、模式性的训练上,没有足够时间思考问题、动手参与或进行课外阅读,也就没有剩余时间来积累课本以外的知识。学生在放学回到家之后,完成各科作业,也到了该睡觉的时间,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就被省略了。但是,从早到晚的学习,不仅损害了学生的体力,也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厌烦,导致知识面的狭窄,最终导致创造力缺乏。可以说,中国的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世界上最强的,但是数学能力的过度发展实际上是以透支其他能力的发展潜能为代价的。而且这种数学能力过于空洞,和实际生活并没有过多的联系,比如对于利息、折旧、保险、分期付款、纳税、股票、期货等基本经济常识的讲解在数学书中占据的比例很少,我记得当时老师也没有当做重点讲,而且由于计算很复杂,老师说没有必要掌握很深。

虽然现在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意识到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活动和动手能力,但是在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同时并没有减少原有课程的难度,也就是

说,学生在原有课时的基础上又被增加了课时,这种在教学时间分配上,不肯降低主科比重的改革,注定不能有效地实现。学生们疲于完成已为成人教育家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和各科作业,周末又要被家长安排去参加补习班,没有余暇去独立组合、加工知识,根本没有心思去参加课外活动或阅读。而只有广泛的阅读,积累知识,才可能拓展视野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我家里至今还有一箱小学时要求看的新课标课外书籍,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爱的教育》和《鲁滨逊漂流记》,但大多数是全新的,可见当时买了也没有物尽所用。小学时只有一次美术课是老师带着我们到楼下,要我们选择一个喜欢的景物画一幅画,其余都是在班级里先讲后按照老师要求画画。

在现阶段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出的大多数是掌握考试技巧的学生,他们学会在有效的时间内提取出存储在记忆中的解题方法,是在已知领域的一种综合提取能力,而创造需要的是在未知领域里的探索,要求突破常规,解决未知问题,所以,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似乎与这种创造力需要的能力不吻合。

六、看重基础 误解创造力

我们的教师似乎总是急于把知识交给我们,却不告诉我们哪些是重要的,在中小学,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不知道归类和转换,只知道记忆。总是被告知,先记忆后理解,可是在进行了大量的记忆后,谁还有精力回过头来一一理解。这似乎是一个误区,认为接受的知识越多,越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认为先用权威压力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再在其基础上发展创造力,但是基础知识的简单叠加并不等于创造力的提升,并且我们打下的基础是否与创造力有关也没有定论。然而,比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选择知识的能力,为自我所用,为兴趣所用。一个学生各门成绩都好,也只能表示他的认知能力发展良好,而并不能说明他的创造力强。

我记得,在高三时,我们每天就是做试卷、讲试卷,如此往复。除了高三,就是以前,没到大考,就是大量试卷来临的时刻。听一位老师说,他见过一些学生,曾经犹豫地问他,活着有什么意思,还不是每天写作业。我想,这些学生都

在试着找寻生命的意义,难道自己的青春里就充满着这些成堆的作业本,看不到尽头的作业,到底活着的意义是为了什么。教师在给予学生知识时,是否想过这些,是否想过,将学生的灵魂变得有意义。

七、精神匮乏 无力去创造

上课时,老师经常问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个问题有没有谁还不懂了?”下面一般是没有人回答,或者回答没有,这时这个问题就过了。典型的“消灭问题”式教学。我们的老师重在消除学生的问题,认为这样才是真正掌握了知识,殊不知这却是对学生创造力的磨灭。学生能提出新的问题必是深入思考的产物,结束问题就意味着停止思考。任何创造性活动都是始于新问题,知识发展的推动力正是来自不断涌现的问题。创造力的发展不在于知识的积累量,而取决于质疑精神和批判能力。

当然,这些只是我在读完这本书后的浅浅的认识,如果要更加深入的了解,还需要阅读更多的书籍并且在今后的生活实践中多加关注和体会。

外院1003班 李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