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读后感

读《论语》有感

11秋财务管理3班 吴小慧

从小学至大学,从古至今,我们对《论语》这部经典巨著一定十分熟识。可是,每当大家一提起《论语》可能就会想起孔子,也一定会有很多人会认为《论语》就是孔子写的。其实不然,《论语》这不基本是以语录的形式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的对话。《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对孔子的言语进行的摘录,并不是由孔子编著的。

孔子,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原名孔丘,字仲尼。一生奉行“有教无类”“举一反三”,首创打破官学,创立私学,教有学生3000余名,其最贤者有72名。虽然《论语》并非孔子本人所著,但是孔子却著有被后世传承的六经,虽丢失一经,但还是被世人所传唱,可见孔子对后世的文学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孔子在年轻时周游列国,见多识广,对事物的见解十分独特,对其弟子的教育也是用材施教,即使是对于同一事情,对于不同个人,他都会采用不同的方案对其开导或教育。故看孔子被世人称为“万世师表”。

即使是在这高科技发达的21世纪,孔子所代表的孔学也在现世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现在,世界各地开设的孔子学院达到上百家之多,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对于《论语》,我们所熟知的一定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等一系列名言名句。虽然这些名言名句十分精短,但是都十分的言简意赅,十分精辟,可以引人深思,从精神上引导人,从而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提高人们的才能和素养。

作为一个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正需要学习孔文化,要仔细揣摩《论语》中每字每句的意思,不断的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

提起《论语》,或许我们还会想起一个人,那就是于丹。说起于丹,大家或许也不会很陌生,百家讲坛上的这位中年女性的名字几乎已经和《论语》相挂钩了吧。反正,我每次一听见于丹的名字,就有人会说她讲论语蛮好的。

虽然我看百家讲坛并不多,但是于丹的论语到是也听过几回,易中天说的论语到也听过一点。他们各有各的特色,但是都能够将枯燥乏味的文言文,用最朴实无华的话语进行解释,从而能够让更加多的人们喜欢上论语之类的古代经典名著,从他们幽默诙谐的话语中明白一个与一个简单而又不能再简单的人生哲理。

《论语》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很广,有母慈子孝,做人的道理,治国之道,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学习之道等等。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本以为是谈笑,现今一想也不无道理。

《论语》从古至今,都未有多少人十分精通,所以我们还是得好好揣摩的。但是,时代是发展的,我们的思想也是发展的,所以我们要对《论语》中的东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扬它好的部分,摒弃它落后的部分,这样才能够很好的对其理解学习。

学生本人手写签名:

提交时间:20xx年10月20日

 

第二篇:读书心得(半部论语治天下)

半部论语治天下

--读《论语》有感

众所周知,俗语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是春秋时期,儒家的创始人。《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它的内容很广泛,记载了孔子关于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和道德修养各方面的言论。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创建的儒家思想不仅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思想和文化传统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世界也有很大的影响。在以儒家思想为特征形成的儒学文化圈里,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无论在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当然,其成就是不容忽视的。俗话说《论语》记载了孔子的思想和言行,反映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基本面貌,从中我们不仅可以充分了解孔子和早期儒家的自然观,社会道德理想,以及教育、艺术等方面的主张,而且可以真切感受孔子和早期儒家的政治智慧与生存智慧。孔子以一种无与伦比的洞察力,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看的格外分明,对人心、人性的善与恶有着透彻的理解,而对于为人处世、治国安邦,孔子的理念更是满腹经纶。

读了部分论语之后,脑子里都是中国伦理道德和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思想,但整篇文章下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关于学习方面论述,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谈自己的读书心得。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很重视学习态度,强调要终身“好学不厌”。他肯定孔圉“敏而好学”,而且谦虚地说自己都没有做到“学而不厌”。他还特别提倡互相学习的态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种“乐”,是与朋友相互学习,研讨之乐,是增长学识之乐。最可贵的是孔子提倡“不耻下问”的精神,他肯定了学生孔圉“不耻下问”的精神,其实他自己就是楷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当然不会都是强于己的人。只要有“善者”,就要“从之”,对于“不善者”要引以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点。这里指出无论何时何

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师说》中曾提到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人学习,他就是一个虚心求教善于学习的人,所以才成为古今闻名的大教育家。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第一、二、三、五则都谈到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强调温习的重要。孔子的时代,教的功课有礼、乐、射、御,所以不仅有温习,还有实习,要实际操作。“默而识之”,强调了“识”,即记住,只有记住才谈得上掌握巩固。“温故而知新”,温习的目的是什么呢?固然为了“识”,为了掌握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但不要忘记“知新”,只有有了新体会,新发现,才达到了“温故”更深的目的。文章提出了知识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只有不断地继承、创新、再继承、再创新,才能使知识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温故知新”闪烁着辩论思想的火花。孔子还特别强调“学”与“思”的结合,不可偏废一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为学则殆”,“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这与后来的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是不同的。

其三,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其四,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

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须学习,学习的目的应是更好地当官,体现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学的目的,即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作教师培养政治人才,当然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是大学问家,一生勤奋治学。他总结出丰富的治学经验,传延百世。做学问自然以“学”为中心,然而不能忽略“习”“温故”“问”“思”等。他指出“温故”与“知新”,“学”与“思”的相互依存关系,非常可贵。他认为学无止境,所以要“学而不厌”。越是大学问家越能感受到知识汪洋无际,孔子就是这样的大家。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学而不厌”。作为教师尤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是学生的示范,我们希望学生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首先教师要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身教重于言传”,“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该是学生很好的榜样。

纵然,《论语》经历了两千个春秋,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毕竟是古代先哲的智慧结晶。经典永远不会过期,我们要批判地继承这些中华传统文化,让《论语》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于丹教授在她谈《论语》心得时,开篇就讲到: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

《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于丹教授明确地阐述自己的心得:“《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有爱茶者喜欢龙井,有爱好乌龙茶一样,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不夺其真香”,“不损其真味”,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