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记忆传授人》有感 丁杨睿

读《记忆传授人》有感

————丁杨睿

我最近在看一本书,叫做《记忆传授人》。本书作者是美国的洛伊斯·劳里。

这本书是科幻小说,描写的故事发生在一个乌托邦的世界里,居民们在这个世界里的一切事情都已经被确定好,没有改变的可能。孩子们都在规定的模式里长大。当12岁的乔纳斯被选定成为新任“记忆传授人”之后,他却发现支撑这个社会的一切都是谎言,于是,他决定要改变这一切??

书里讲述的这个世界非常没自由,生活在这个乌托邦社会里的人民都必须遵守规定,如:女孩子9岁以前必须头戴蝴蝶结,而且必须披着头发;男孩子到了7岁才可以穿有扣子在前面的夹克;不论男女,八岁必须参加社区义务劳动,到了9岁才可以骑自行车;女生十一岁统一发内衣,男生十一岁必须穿有口袋的长裤??书里面还讲了孩子们不能聚在一起说悄悄话,不可以有自己的秘密。人活着就没有任何自由了。连父母和老师是谁,都得服从分配的。任何事情都得向大人、老师汇报。我觉得,人活着都必须有自由,人的生活应该归自己掌控,不应该被他人所控。生活要有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别人规定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去争取,去为自己加油。

我喜欢这本书的主人公——乔纳斯。我喜欢他敢于去改变这一切。他的弟弟加波眼看要被这个社区的执行者驱逐,被驱逐的结果就是死亡,所以乔纳斯不顾危险,想尽办法躲过执行者们,终于带着加

波奔向梦想的地方。我喜欢他的勇敢,我应该像他一样敢于突破,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

但是,这本书还有很多地方我看不懂,我准备有空再好好看一遍。

活动体会: 学了第五组课文,让我们知道了,中国的汉字的有趣。以前,我们不是写错别字就是乱写中国字。现在我们知道了一定要好好写字,并把每一个字写的工工整整。我不仅要时刻提醒我们写好字,还有告诉其他更多的人,把字写好。

 

第二篇:读后感

《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读后感

连着几个晚上仔细研读了这本《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掩卷深思,只感觉自己教学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坚定和从容。做教师若不学孔子乃是一种缺憾。孔子之所以值得学习,不仅因为他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更因为他的精神可以成为我们这些中国教师的“根”。我们以他的精神为“根”,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日常“做人”有一个中心,而且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给学生带去一种文化或精神上的熏陶,使他们将来无论做什么也有源自中国文化的“根”,而不仅仅是让他们通过大学的招生考试,然后便没有了灵魂。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指导我们教师学习的准则。“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这些中国教育大地上的美妙风景,这些深深卷入了我们的教育生活的美好语词,蕴藏着一份宗教般虔诚、炽烈、隽永的“教学之恋”。

现将本人的读书所得及读书感悟所列如下。

一、大教教心是中国优秀教师所应该持有的优良传统之一。 我们教育学生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流的学术知识,更是为了能让他们的心灵获得熏陶,即所谓大教教心也。做学问远没有做人来的重要。而大教教心正是中国历代优秀教师或读书人秉持的优良传统之一。

孔子儒学思想的核心乃为“仁“。这种“仁心”在我们实际教学当中就是那断探索,为学生做求学、正心的榜样与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道路。这种大爱反过来又会激励教师终身求取学问,端正品行,从而将教学引入“教学相长”的最佳轨道。

大教教心在我们教学中不仅是教学生体贴仁心,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教到学生的心里去,即知识传授的前提是如何获得学生的“心”——对任课教师的仰慕之心,对所学文化知识的喜爱之心。子曰:“亲其师,信其道”。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或对学生的管理没有渗入到时下这些思想千差万别的当代学生的内心深处,那 1

我们所谓“生动”的说教也只能算作是说教了。因此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真正放低姿态来看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播种知识的种子,才可能收获丰收的喜悦。新课改告诉我们 “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看来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已经针对这个理论,在为教育事业身体力行了。

二、“学第一,教第二”是教师不懈追求的教学准则。

“学”仍然是教师的第一命根。有了很好的“学”,就会有很好的“心”与教。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我们必须要有一桶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第一需要是: 要想赢得学生的钦佩与追

随,哪怕只是少部分学生的钦佩与追随,都得有真才实学和拿得出手的品行。

“艺高人胆大”,国学大师或那些真正有学问的教师如梁启超,章太炎等这些大先生,他们的底气实在太足了,以至那些不好学的学生也不敢诋毁他们的尊严,而那些好学的学生更是只能“仰之弥高”,心悦诚服地跟在后面,收获“从游”之幸福与快乐。

教书不等于教学。教书是教别人的书-----自己不了解的别人编写的教材。教学教的是自己通过学习撰写出来的书,把自己的“学”教给学生,或者是把自己的“渔”送给学生,而不是弄一盘“死鱼”给学生吃。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我们教学的时候,与其为了获得新颖的“教学模式”,还不如静下心来,想一想教学的永恒之道,然后就去实践。大量的教学实践恰恰可以表明孔子用其教

学实践诠释的“教学之道”的真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活到老,学到老。”孔子最喜欢的事不是“教”,而是“学”,他不停地“学”,传授只是给学生,并因此获得了快乐。孔子是把自己研读过的历史文化遗产变成了自己的“文”,换言之,他消化了自己所能学到的历史文化遗产,把它们变成了自己肚子里的“学问”。 “学”就是孔子借以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在确立人生第一乐事的过程中,孔子遇到的最大诱惑是“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把“思”作为第一乐事。“思”必以“学”为基础,否则“思”与“学”都无乐趣了。因此可以说,孔子之所以能够当上教师,尤其是他之所以能够通过教学,通过与学生相 2

处,品尝到类似与真正贴心的“朋友”或“知己”进行交流的幸福,全是来源于他的“学而时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不愠”与“乐乎”皆来自“学”。只有先学了,才能教学,才能成为“不愠”与“乐乎”的教师。孔子即是先通过历史文化将自己所要教授的“道理”研究清楚,然后才来教学生。他是一位真正的以“学”与“思”作为“教学本体”的教师。

三、对学生的爱,尽在“授之以渔”与师生之间心灵上的共鸣 真正的教学乃是以师生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基础,非得要师生之间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发生共鸣,才会发生真正触及师生心灵的教学。

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且能够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由此让他们更强烈地感受到教师多学生的爱;反过来思考我们的教学内容是不是来自于我们自身的求学经验与心得体会。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心灵上的共鸣。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才是教学时必须考虑的头等大事。另外,仅对学生的爱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教学内容,而且教学内容越多越好,越能显示老师对学生的爱。

四、培养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感情”

孔子对待教学的态度比喻成“孔子式的爱情”。孔子把教学当作“恋人”一样看待,孔子对教学的痴迷程度,就像柏拉图把自己的全部爱情奉献给真理。在没有职称、没有工资,甚至连固定的教学场所也没有的情况下,孔子还是全身的投入和付出,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柏拉图式的爱情”——也就是将灵魂中的爱,献给永恒的真理或美德。孔子曾有堪与柏拉图媲美的坚定执着、感人至深的师生情谊。孔子终身坚持的这种种信念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因为我们几乎从未像孔子、柏拉图那样,有着明晰坚定的信仰,更不要说曾用尽全部力量去追逐信仰,所以我们也从未通过教学去体验过什么是刻骨铭心的爱情。孔子的教学之恋除了是以自己的爱学习、爱仁心和爱人生等等大爱作为基础,更表现为他对颜渊、子路、子贡等学生的无私忘我的大爱。

3

五、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情怀和以“礼”来升华自己的感情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孔子的情怀之一,倘若教了一辈子的书,连这样一点情怀都不曾真切地体会到,我们又有何底气可以让自己坦然地站在三尺讲台之上,更不要说去感受“教学之恋”的幸福与快乐。人除了吃饭工作之外,还要为爱而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孔子倾尽了自己的“深情”与“真气”,孔子的教学之恋即可以和人间任何一种之情媲美。

孔子是一个极富感情的人,同时懂得以“礼”来升华自己的感情,从而使自己的感情释放出来,可以达到超凡脱俗的美,此即所谓“发乎情而止乎礼”。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

孔子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他从来没有一句教条,也全无道学气。他所有的教学之道,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等,都是以自己的赤子之心以及对学生的真实了解为基础。

人类身上那些最优秀的品质:勇敢、执着、仁慈、洁净……无论爱什么,在爱的过程中,只要具备这些优秀的品质,并将这些品质发挥出来,极可能成就并体验极致的情感。

反观孔子,学问、人格与真情,这些能够赢得学生追随的“法宝”他一样也不缺,而且在学生面前,他历来都是“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所以他的教学以及孔门的师生关系实在是值得我们现今的教师们所毕生学习的。

周子曰:“圣人所以圣者,诚而已。” 即教师只有虔诚地付出自己的一片仁心,才能创造让学生永远留恋的求学岁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