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试题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试题

命题人:肖芳    审核:七年级语文组

注意:

本卷设卷面书写分2分,由阅作文的教师根据学生书写情况给定分数。祝大家考试顺利!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归省?shěng?       行辈(háng)          涿州?zhuō ?          桕树(jiù)

B、唱和?hé?          洞穴(xué)           缤纷(bīng)        屹立(yì)

C、呜咽 (yè)         倘若(tǎng)          忌惮(dàn)            蘸酒(zhàn)

D、秫秸(shú)         绮户(yī)            栖息(qī)            大吃大嚼(jiáo)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B、同学们在元旦节这天梳妆打扮一番,像返老还童一样。

C、令人赏心悦目的湖光山色,使游客乐而忘返。

D、内蒙古地域辽阔,物华天宝,是我们国家少有的资源富集地区,素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是煤”的美称。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

B.能否坚持体育锻炼,是身体健康的保证。

C.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听着这位勇擒歹徒的英雄的动人报告。

D.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4、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3分)

     例: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 语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

B、《端午日》的作者是现代作家沈从文,其代表作是小说《边城》。

C、刘绍棠是当代作家,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浓郁的地方特色,被称为“乡土文学”。

D、艾青是享有世界声誉的我国现代诗人,其代表诗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

6、默写。(6分)

(1)淡黑的起伏的连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我却还以为船慢。(鲁迅《社戏》)

(2)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四面湖山归眼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南岳阳楼对联)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方志敏卧室联)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满芒夏暑相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

7、我积累,我成功。完成下面的读书文摘卡。(3分)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一)《腊八粥》(12分)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厨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

  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8、这篇文章的内容共涉及‘“我”家几代人?写到的煮腊八粥的有那些人? (3分)

                                                                                                                                                                        

                                                                                               

9、找出与结尾断相照应的语句。(3分)

                                                                                                                                                                           

                                                                                             

10、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泫然”所流露的心理。(3分)

                                                                                                                                                                        

                                                                                        

11、你能发现本文语言中的“美点”吗?请你从喜欢的角度进行赏析。(3分)

                                                                                      

                                                                                                                                                                         

(二)盲道上的爱(16分)

①上班的时候,我看见同事方老师正一辆辆地搬走停放在学校门口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我就走过去,和她一道搬。

②我说:“车子放得这么乱,的确有碍观瞻。”她冲我笑了笑,说:“那是次要的,主要是这些车子侵占了盲道。”我不好意思地红了脸,说:“您瞧我,多无知。”

③方老师说,其实,我也是从无知过来的。两年前,我女儿视力急剧下降,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她视网膜出了问题,并让我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我没听懂,问为啥要做充足的心理准备。医生说,你女儿有可能失明。我听了差点昏过去。我央求医生说,我女儿才二十岁啊,没了眼睛怎么行!医生啊,求求你,把我的眼睛取出来给我女儿吧。那一段时间,我暗暗地为自己的这个决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为了让自己适应失明以后的生活,家中无人时,我就开始闭着眼睛拖地抹桌,洗衣做饭。每天下班后,我就闭上眼睛沿着盲道往家走。那盲道,也就两砖宽,砖上有八道杠。一开始,我走得磕磕绊绊,脚说什么也踩不准那两块砖。在回家的路上,石头绊倒过我,车子碰到过我,我多想睁开眼睛瞅瞅呀,可一想到有一天我将彻底地生活在黑暗里,我就硬是不叫自己睁眼。到后来,我在盲道上走熟了,脚竟认得了那八道杠。我真高兴,自己终于可以做个百分之百的盲人了。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女儿的眼病居然奇迹般地好了。有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在街上散步,我让女儿解下她的围巾蒙住我的眼睛,我要给他们父女俩表演一回走盲道。结果,我一直顺利地走到了家门前。解开围巾,我看见走在后面的丈夫和女儿都哭成了泪人儿——你说,在这一条条盲道上,该发生过多少叫人流泪动心的故事啊!要是这条人间最苦的道连起码的畅通都不能保证,那不是咱明眼人的耻辱吗!

④带着方老师讲述的故事,我开始深情地关注那条“人间最苦的道”,国内的,国外的,江南的,塞北的……

⑤我向每一条畅通的盲道问好,我弯腰捡起盲道上碍脚的石子。有时候,我一个人走路,我就跟自己说:喂,闭上眼睛,你也试着走一回盲道吧。尽管我的脚不认得那八道杠,但是,那硌脚的感觉那样真切地瞬间从足底传到了心间。我明白,有一种挂念已深深地嵌入了我的生命。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

⑥是的,在这个世界上,总有因这样或那样而身体残缺的人。肢体健全者如何对待这些残疾的同胞,是这个社会文明的标志。爱他们、帮助他们吧,或许有一天我们自己或者我们的亲友也会得到同样的关爱和帮助。

⑦让那条窄路宽心地延伸吧,我替他们谢谢你。

12、写出第②段中划线词语“无知”在文中的含义。(3分)

                                                                                                                                                                  

13、医生为什么要让方老师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方老师自己做的“决定”和“准备”又是什么? (3分)

                                                                                                                                                                       

                                                                                                                                                                      

14、方老师表演完走盲道后,她的丈夫和女儿为什么都哭成了泪人儿? (3分)

                                                                                                                                                                       

                                                                                                                                                                      

15、文章第⑤段画线句“痛与爱纠结着,压迫我的心房,促我身体力行”应该如何理解?

 (压迫:指对机体的某个部分加上压力。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3分)

                                                                                                                                                                        

                                                                                                                                                                         

16、本文的标题是“盲道上的爱”,读完全文后,请你说说标题中的“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幼时记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蕾,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7、解释句子加点词的意思。(6分)

(1)明察秋毫_______________       (2)私拟作_______________

(2)项为之强_______________       (4)盖___________________

(5)方出神_________________       (6)鞭数十_______________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童心、童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词赏析(4分)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本词上阕问______,下阕问______,其实是问__________。(2分)

21、这首词反映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二选一)

(一)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或寻根问祖、寄托哀思;或体现民族精神、寄寓美好祝愿。你对这些节日一定很熟悉,对节日里的民风民俗一定有独特的感受。请以“节日”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自拟。

(二)生活中的美常常表现在那灵动的一瞬间。人的一个表情、一个举动,自然界的一声鸟鸣、一片云彩,有时具有令人心动、让人回味的美。请以“美的瞬间”为题,写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提示:

1、可以写人的行为美、心灵美,也可以写一种自然景色的美。

2、文章是镜头式的,要写的短小精悍;但“瞬间”人或景物所呈现的美的情态要写具体,写细致。

 

第二篇: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验试题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验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20分)。

wǎn 转 liáo 亮 hōng 托 抖sǒu 水zǎo zhù 蓄 zhàn 蓝 清ch? 犬f?i qī 息 liáo 阔 枯h? 梦m?i ch?ng 清 发髻 栀子花 竦峙 酝酿 卖弄 澄清 ...

二、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欢欢喜喜的样子。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3、比喻姿态优美。

4、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三、古人描写景物,由于观察入微,写了许多佳句。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试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人体感觉的哪个角度写的(3分)。

1、春风又绿江南岸( ) 2、两个黄鹂鸣翠柳( ) ..

3、踏花归来马蹄香( ) 4、一枝红杏出墙来( ) ..

5、处处闻啼鸟 ( ) 6、天街小雨润如酥( ) ..

四、填空(23分)

1、《观沧海》一诗选自《 》,作者 ,字 , (朝代) 家、 家、诗人。他与其子 、 合称“三曹”。

2、《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 , 。 , 。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

4、 ,闻道龙标过五溪。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李商隐(唐)《夜雨寄北》

6、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常常衍生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请写出不同朝代的此种文学体裁。

汉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清:

五、将下列诗题、作者、朝代、体裁用横线连接起来。(5分)

《观沧海》 马致远 五言律诗

《次北固山下》 曹 操 散 曲 唐朝

《钱塘湖春行》 辛弃疾 四言乐府 汉朝

《西江月》 王 湾 七言律诗 元代

《天净沙·秋思》 白居易 词的小令 宋代

1 / 4

六、找出诗句中的错别字并订正在括号内(3分)。

1、明月别枝惊雀,清风半夜鸣蝉。( )

2、枯腾老树昏雅 ( )

3、路转溪头忽现 ( )

七、辨别下面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4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

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

八、下面是一些商家的谐音成语广告词,请你为其消毒,恢复这些成语的本来面貌。(5分)

某饭店广告:食全食美 ( )

某眼镜广告:一明惊人 ( )

某啤酒广告:圣气凌人 ( )

某烧鸡广告:鸡不可失 ( )

某止咳药广告:咳不容缓( )

某口服液广告:口蜜腹健( )

某旅行社广告:坐享其乘( )

某毛巾厂广告:巾益求精( )

某淋浴器广告:随心所浴( )

某自行车广告:乐在骑中( )

九、下面这些诗句分别写的是什么节日?请填在句后的括号内。(3分) ⑴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

⑵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 ( )

⑶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 )

⑷云薄月昏寒食夜,隔帘微雨杏花香。 ( )

⑸谁言秋色不及春,及到重阳景自新。 ( )

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

十、现代文阅读

(一)(18分)

①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 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 着。

1.文中“吹面不寒杨柳风”是 朝志南和尚写的 中的诗句,这句诗中引号的作用是 。(3分)

2.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3分)

⑴“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2 / 4

⑵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

⑶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

3.第1自然段中的四句话,从人的感觉的不同角度,写出了春风送暖的景象,请将相关的项目用线连起来。(2分)

第①句 嗅觉 春风轻柔温暖

第②句 听觉 鸟鸣之宛转动听

第③句 触觉 嘹亮的短笛声

第④句 视觉、听觉 泥土清新的气息

4.第1自然段如果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来划分层次,正确一组是( )(2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5.文中的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是( )(2分)

A.混 脑 罩 静默

B.夹 恼 盖 沉默

C.混 恼 笼 静默

D.混 恼 飘 静默

6.“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道你的眼”,这句话刻画出雨中的树叶和小草的什么特点?(3分)

7.作者描写春雨时,既正面描写了雨的形态,又通过雨中景物进行侧面描写,请举出五种雨中的景物,并结合词句说说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二)(12分)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____________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____________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____________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____________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根据课文,在文段横线上填词。(2分)

2.文中“这件花衣”具体是指____________ ,山的“肌肤”是指 。(2分)

3.这段文字从——变化的角度围绕“____________”字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又按____________顺序从山上写到山坡、山腰。(2分)

4.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小雪”的“小”? (2分)

5.总说这一段文字内容的一个句子是:(2分)

3 / 4

6..作者赞叹雪后小山的句子是:(2分)

4 /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