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书体会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读书体会

在本学期所修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深切影响下,以及身为一名党员加强理论学习的迫切需要下,在最近,我阅读了马克思所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由于自身理论水平和认知水平的限制,我的读书心得与体会可能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但将这些零散的想法记录也是一种思想的成长过程,所以冒昧的在此说说自己的想法。

这篇序言的简洁明了但是又深入透彻,马克思先生用他缜密的思维和清晰的论述能力向我们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分成的三大阶级生活条件以及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基本要素,言辞犀利,一针见血。进一步,揭示并批判了资本主义压迫剥削贫苦劳动者的社会生产方式,并且深刻指出社会生产关系、物质生产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变革等真理。虽然这只是一篇序言,但其哲学意义与思想,令人深思,高度与深度难以企及。

马克思先生为这本著作的诞生可谓是耗尽心血,对于这本《政治经济学批判》——他公开发表的第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他充满着信心与期待。在写作以前,他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潜心研究,为此阅读与研究过的文献不计其数,此外还有无数的社会考察。尽管本书最后因为计划改变而未完整出版,却对他本人,对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我们必须向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思想家致敬,是他的努力让今天的世界文明风采拥有了崭新的气象。

马克思写作时的十九世纪可谓是欧洲资本主义历史上风云变幻的重要时期,一方面资本主义正在以空前繁荣的姿态向前不断发展,西欧残余的封建势力正在不断的打击下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末路。而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的向上势头中,

其根本性的矛盾也在日益显现,1857年的经济危机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表现,法兰西思潮的诞生开始向全欧洲播开去,这预示着无产阶级革命的高潮就要带来,而马克思先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进行深入潜心的研究,正如他所说,“要在革命的洪水到来之前搞清楚一些基本的问题”。最终,此著作的第一分册在1859年出版,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出现之前,无产阶级的探索与革命从未断绝,但所换来的无数次的失败让社会主义思想看起来只是一种对资本主义空洞的批判和虚幻不实的幻想。但在科学社会主义出现之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面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领导下,无产阶级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几百年的过程中,无数的无产阶级们对这一思想与精神继承与发展,取得了无数伟大的成就,形成了现实的、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主导的社会主义制度。

在这篇不长的序言中,卡尔.马克思得出重要的结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一论述充分揭示了政治经济学的内涵,物质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必然与生产力水平与生产方式相对应”。通过这一段话,马克思批驳了黑格尔的唯心哲学。通过经济学这一小角度,卡尔马克思似乎洞察着历史,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无不脱离这一精辟的历史定律,不能不说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导师。

紧接着,马克思进一步将自己的观点向前推进,他接着说到“物质生活的生

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这一层,即深刻的指出社会变革的原因与条件,可以说,这一理论的提出其意义是巨大的。我们都知道,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出现之前,无产阶级革命早就已经出现,空想社会主义家与巴黎公社之类的出现对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其付出的代价却远远没有得到巨大的成就,原因就在于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仍然处于上升阶段,此时的无产阶级革命无异于螳臂当车。而马克思除了给出对于法兰西思潮的自我理解与深思,更加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被取代的事实,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水平的进步是不容忽视的,对于人类历史的意义也是不能否定的。但是,它绝对不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制度与形态。生产关系与阶级矛盾是每一种生产方式的特性,而时间仿若一把利刃划出一道小口,矛盾如同不断喷涌的鲜血,不断的激化终有一天将让社会疲惫的倒下,而为了挽救危机,新的变革必然出现。没有人能阻止这一切的发生。这一系列的思想,深刻影响着后来的无产阶级斗士,在马克思的思想下,仿佛一道光注入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心中,斗争有了方向与希望,它激励着无数的无产阶级献身于奋斗之中。

“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依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这一段话体现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唯物主义者必须客观的看待历史的进程,对于时代的变革,不能唯

心的单单从这个时代的意识存在出发,而是要始终抓住社会生产力,来解释时代的变化及形成原因。这样的历史主义对于人类的思考是一种极好的启发,历史往往具有奇妙的相似规律,对于这些规律的总结与研究能避免人类走上歧途。 最后一部分看似平常,却也是不能忽略的。马克思简述了自己对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过程,他热情的称赞了自己一生的共同战斗的伙伴,他把自己研究过程中的坎坷与曲折也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从上文的种种细节——与莱茵省总督就农民问题的官方论战,在比利时受到驱逐,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处在的环境实际上并不乐观。马克思的,父亲是一位大律师,但是当学习法科的他发现法律只是为统治阶级服务时便毅然,便毅然背叛了自己的阶级,投身于无产阶级的劳动者们寻求公平的抗争之中,所以“不合乎统治阶级的偏见”也在情理之中。而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的辩证思想,英国与法国的经济学与政治学,德国的哲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种文化,马克思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深究其中的内在联系。我们也可以看到,马克思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为此书的出版进行了各种资料收集,也可以看出他在研究学术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研究的态度,每一项都要经过系统的论述,绝不草率而为。最后的最后,马克思正色的说到“但是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马克思希冀着自己多年诚实的研究结果能够受到读者的认可,也向读者暗示着这本书的理解是有着很大难度的,但我们不能惧怕困难,大师热枕之情跃然纸上,我们也绝不能辜负大师的期望。

从这篇序言里,我们已经能够清晰的感受到马克思的辩证思想、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对于未来,其大胆的预言确实已经成真,在几百年之后,整个世界被

划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其较量持续不断了多年,又经过巨大的变迁,形成如今的世界格局。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始终不能抛弃的准则与信条,而在这篇序言里,其深邃的哲理与体现的思想对我们的社会发展与个人生活也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与价值。

我们始终要坚定无产阶级与人民大众的基本立场。马克思来自于资本主义的家庭,然而也正是他敢于放弃统治阶级的地位、敢于背叛自己的家庭出身,站在广大贫苦人民大众的根本立场上,才能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达到了自己的最初为广大被剥削者谋利益的根本目的。不仅如此,考察我们国家的发展历程(主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及之后),同样坚持着站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上这一黄金准则,它成为了共 产 党人成功夺取政权,成立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有力武器。在红色圣地井冈山毛主席创造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唱彻当地,在长征中十送红军的深情歌唱,在陕北延安的土地改革,淮海战役时百万民夫用小推车推出的胜利,一切都证明早期共 产 党人始终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根本立场上,自然也获得了人民的拥护,最终成为了中国的领导者。而在建国之后,这样的共 产 党人也没有断绝——焦裕禄、牛玉儒、杨善洲、沈浩等一大批优秀的共 产 党员干部,他们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的基本立场上,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造福一方。但是,现在也有一些党员同志,忘记了这一重要的立场问题,沉溺于金钱名利,自甘腐化堕落,与人民群众自动脱离。他们可能已经忘记,无数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政党脱离人民的支持都将走向衰落与灭亡,我们要始终铭记站在无产阶级与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才能保持国家的昌盛与繁荣。

此外,要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一直以来,这两者的作用一直处在长期的争论之中,而马

克思将两者统一起来,得出这一重要的论题。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最后又会因为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而使这一社会制度走向衰落,从而迎接新的时代。我们看待事物的发展绝对不能站在一个静止的角度,上层建筑与物质基础始终是不能忽略的两个重要条件,抓住这些本质,再去看待一些问题时,我们的看法将更加冷静客观。甚至是做出一些预测与决定时,应用这些规律可能更能有几率获得自己梦寐以求的效果。

从此书的出版过程中,事物的发展过程也是曲折的,但是也是上升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我们从这篇序言里能够清楚的看出马克思的写作之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着挫折与坎坷。马克思在写作过程中多次遭遇驱逐,颠沛流离,四处辗转。但他始终未放弃自当初的人生理想,毅然用自己手上的笔与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展开战斗,积极的为无产阶级的战斗提供宝贵的精神指导,其精神力量令人敬佩。我们的人生也必将充满着坎坷,从马克思的经历当中,我们深刻理解得出事物的发展是曲折上升的,在面对挫折时我们要坚定自己的信心,要相信未来充满着光明与希望。

同时,我们需要将理论联系实际。遇到问题,我们不能简单的局限的思考,而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尊重历史规律,深究其历史根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与原理思考问题,一定会对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我们的发展必定大有裨益。

以上就是我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感想与体会。

易可欣

1300011065

 

第二篇: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读2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原著见《马列著作选读·哲学》第29l一295页

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于1859年6月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连同这篇《序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1857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曾经预示着无产阶级新的革命运动的临近,因而推动马克思“??发狂似地通宵总结我的经济学研究,为的是在洪水之前至少把一些基本问题弄清楚。”(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第219页。)1864年第一国际的成立,表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影响进一步扩大。以及它在组织上的落实。而马克思、恩格斯正是第一国际的灵魂的导师。

这篇《序言》是马克思自184年起经过15年的长时期,把主要精力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哲学总结,又是进—步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构成了《序言》的核心和基本内容。马克思自称这是他多年经济学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恩格斯在同年8月对此发表的书评中指出,历史唯物主义“不仅对于经济学,而且对于一切历史科学(凡不是自然科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都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代,一个伟大的,一切时代中最伟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17页。)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注:《列宁选集》第2卷,第445页.)而正是在这篇《序言》中,马克思对运用到人类社会和人类社会史的唯物主义原理作了周密的说明。毛泽东等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运用这里指明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于中国社会历史的具体研究,才认清了中国的特殊国情、阶级状况,以及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动力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

这篇《序言》不仅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独立的科学意义和认识论意义。如果说1845年、1846年马恩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只是标志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序言》则是这一科学历史观在新科学的实践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发展。前者的特点“是似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实现马、恩多年以来清算自己青年时期曾有过的黑格尔“左”。派哲学信仰的宿愿,从而表现出“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马克思)。虽然在批判的形式中阐述了全新历史观的系统见解,但毕竟如恩格斯所说“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这个解释只是表明当时我们在经济史方面的知识还多么不够”(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08页.)。《序言》则是在多年经济学研究后,以正面论述的形式,提供了历史

唯物主义科学体系的完整纲要,对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和实质,作出了经典式的概括。《序言》实现了由经济学到哲学、历史到逻辑、特殊到普遍、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上的飞跃和升华,为后人提供了以辩证逻辑的思维方式,进行科学理论研究的典范。

《序言》不仅在当时和后来发挥了重大历史作用,而且对现在和今后的社会主义运动具有深刻的、直接的指导意义。首先,它为我们科学地全面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提供了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其次,它为我们深刻认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一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经济上第二个翻一番的战略目标,提供了深切的理论指导。再次,它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活动,批判民主社会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等多方面,提供了锐利武器。

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

《序言》的基本思想是阐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08页.),它表现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注:《马列著作选读·哲学》,第293页.人民出版社19xx年12月第l版.)。从而揭示了社会形态历史更替的一般规律。

《序言》的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是叙述了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二是经典式地揭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里仅概要介绍第二方面的主要内容。

1.展现了社会系统的复杂结构,揭示了社会历史变化发展过程的基本内容。

社会是由自身的内在要素构成的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它有既相区别又相从属、制约的三个层次的要素和关系,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以及它们各自相应要素的反作用。而生产力是一切社会要素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原动力。在这里,无论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相应的社会制度,对于个人和一定时代的人类来说,都是一种客观的、既定的社会物质生活的条件和历史条件,因而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没有选择余地的历史必然性。虽然,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或一切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主体都是现实的人,但人在这里是被决定的;人们不能任意选择某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人们只有在这样那样地适应了或正确认识了自己生活的社会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上,才能历史地发挥其改造社会的能动作用。马克思所强调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基本意思正在于此。列宁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

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注:《马列著作选读·哲学》,第467页。)。

2.概括和论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提供了划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的标准.

马克思在概要论述社会运动过程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实质,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常说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的基本点和出发点。与此相反,一切唯心主义历史观都这样那样地宣扬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观点。这里,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是指生产方式,特别是指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的一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一定社会形态的性质。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本原性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因而是第二性的、派生的。所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使唯物主义从它最后的一个避难所中,从历史观中被驱逐出来”(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6页.)。从而开辟了人类认识史上的新时代。在此以前的一切思想、理论家、哲学家,总是用人们的意识说明他们的存在。正如列宁所说,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消除了以往历史理论领域两个主要缺点;第一,以往的一切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动机,而没有考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发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第二,过去一切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从此,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才有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社会科学。

3.揭示了社会革命的客观根源,论证了社会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性,概括了唯物史观的生产力一元论。

《序言》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的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成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段话,精辟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因和社会面貌根本变革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引起的一般规律性。全面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生产力一元论。相对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来说,生产力不仅是最终的物质来源,而且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永远不会长久停滞在原有水平上,而总是处在不断变化和更新中的,因而成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适应一定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生产关系和相应的上层建筑,一旦建立起来,便处于相对不变的稳定状态。这是一定历史时期内生产力赖以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社会形式和必要条件。这样,生产力的不停顿变动性与相应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相对不变性,就构成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性。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人类社会

的不同历史时代,之所以有不同的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也正是基于不同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当生产关系租上层建筑基本适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需要时,社会处于量变状态;当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基本不适合生产力和相应经济基础、发展、变革的需要时,社会就处于客观上要求变革和质变飞跃的时、代。这时只有先进的革命者或革命的阶级、阶层、集团才能在不同程度上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

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冲突的结果,是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飞跃。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必然集中表现为社会集团和阶级之间物质利益上的对立和矛盾的激化,必然表现为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这里,社会革命就是阶级对抗的最高表现。必须从生产方式、社会基本矛盾出发,去认识和把握不同的骱级、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只有这样,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阶级论和社会革命论。否则就将陷入历史唯心主义和主观社会学。

社会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复杂多面的活的有机体。它不仅具有适应一定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作为自身的“骨骼”系统,而且具有相应于这种“骨骼”的思想的、政治的上层建筑作为自己的“血肉”系统。因此,为着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基本思想的规律性,必须注意:(1)生产方式,特别是生产力对一切社会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起最终决定作用;(2)生产力的发展又必然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政治条件下才能实现;(3)社会的上层建筑也是一个庞大系统,它的各个不同部分、不同要素最终都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而变更,但由于各自质的规定性和诸种外部条件的不同,而有或慢或快发生变革的不同。对此,决不能简单化、片面性地对待。为此,《序言》指出,“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精确性指明的变化,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种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较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种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闻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4.概括了社会历史演透的基本形态,揭示了人类历史演进的一般规律,论证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当作自然历史过程来研究的结果,是发现它既是连续的,又是具有不同形态和性质的不同阶段的。这就是“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这是基于对商品经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特殊社会形态的系统研究而发现的。正如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

钥匙一样,对当时作为人类历史最先进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解剖而发现人类历史的一般规律是自然的必然的。如果说马、恩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共 产 党宣言》中所说的“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荫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还是侧重于其阶级对立上说明问题,还比较原则。在这里则是在长期经济研究所获丰硕成果基础上作出的、具有深刻内容的历史总结,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诚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在40年代提出这个假设后,就着手实际地(请注意这点)研究材料。他从各个社会经济形态中取出一个形态(即商品经济体系)加以研究,并根据大量材料(他花了不下25年功夫来研究这些材料)对这个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作了极其详尽的分析”(注:《马列著作选读·哲学》,第467页。)。“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注:同书,第469页)。而马克思写的本篇《序言》,正是作为《资本论》初稿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因此,这里对人类历史形态演进的新概括,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进一步丰富和发晨,尽管马克思在作上述结论时,也说得很谨慎,但它对于各国、各民族社会历史的研究,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当然也不能以此为公式,简单地戴套在具有各自特点的各民族的社会历史。如是这样,就违反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本义。

《序言》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量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胞胎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这就是说,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种对抗性矛盾,社会化大生产的本性要求生产资料的占有制也必须社会化,或社会地占有,而不是资本家的私人占有。共产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结论就是由此得出的。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同时也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对抗的发展;这两个阶级的矛盾正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这一社会最基本矛盾的阶级表现。这个矛盾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范围内得到真正解决,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解决。过去如此,现在和今后也必然如此。而资本主义生产的现代发展,一方面为共产主义制度的产生准备了社会化大生产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同时铸造了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掘墓人——现代无产阶级。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埋葬资本主义,通过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而走向共产主义。所以马克思充满信心地宣告: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将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消灭而告终。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们将进入自觉地创造历史的新时代,人类社会将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当然这种飞跃的到来和实现也必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方法论上的启示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完全统一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同时又是社会历史的唯物辩证法,因而也自然是认识和解决社会历史领域里矛盾的根本方法。《序言》中,马克思不仅直接提示了若干基本的研究方法和观察方法,而且对于我们如何正确地对待社会实践中的问题,予以多方面的方法论启示。

1.个别和一般、特殊和普遍辩证统一的逻辑方法。《序言》指出,读者如果真想跟着我走,就要下定决心,从个别上升到一般。”接着,马克思就自述了蚀研究经济学,又怎样从经济学到哲学的经过。也即由个别到一般,特殊到普遍逻辑地得出如上文所述的“总的结果。的一系列结论。这就告诉我们从个别到一般、特殊到普遍、具体科学到哲学这样的逻辑思维和研究方法,是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研究方法。因为实践和从实践中调查研究所得出的种种材料,总是直觉具体的,有它自身种种特点的。要从实践和种种具体材料中,得到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借以有效地指导实践,必须对实践经验和具体材料进行思维加工,实现逻辑上的上升和飞跃,形成一定的概念和理论系统,以致有关的方针政策或设计方案等等。这是一个辩证认识的复杂过程。列宁曾经指出,“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如此等等”(注:《马列著作选读·哲学》,第267页.)。因此,在认识和实践中,都要求我们既要重视从个别到一般特殊到普遍的上升、飞跃、转化,又要重视从一般再到个别、从普遍再到特殊、从原则到实践的第二次上升、飞跃和转化。通俗地说就是要贯彻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理论和实践相分裂的倾向和方法。毛泽东曾就此说,“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说来,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本质。当着人们已经认识了这种共同的本质以后,就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地向着尚未研究过的或者尚未深入研究过的各种具体事物进行研究,找出其特殊本质,这样才可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而使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不致变成枯槁的和僵化的东西.这是再个认识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般到特殊.人类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着,而每一次的循环(只要是严格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都可能使人类的认识提高一步,使人类的认识不断深化。”(注:《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第148—149页。)这是对马列主义上述辩证思维方法的坚持和创造性发展。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只能反映社会存在。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也是正确认识和对待一切社会历史问题的根本方法。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践,必须以准确、具体的分析一定的社会基本矛盾状况、特别是社会生产力状况为出发点.这是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点和关键。《序言》指出,在考察社会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固然有能动的反作用,但只有在社会意识如实反映社会存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为此,必须严格区分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方面的变革与精神生活方面的变革,必须区别社会的物质关系与精神关系。

因而马克思进一步指出“??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虽然,人类有超前思维的特点。这是由人的自觉能动性决定的。但是,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基本阶段,又是人类主观意识所不能超越的。否则就不能坚持用唯物主义路线来观察和解决社会矛盾。所以马克思进一步强调:“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能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会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袁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这里所说的“任务”当然是指正确地、自觉地、历史地提出的任务,而不是主观主义指出的实际上自己不能解决的任务。因此,要准确地把握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新陈代谢、历史更替的长期性,恰当估计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不同性质的反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