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论文 观郑、杜〈安塞腰鼓〉教学视频有感 新人教版

《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先生的散文名篇,这篇课文文质兼美,语言激情澎湃,铿锵有力,思想内涵丰厚,特别是其中一些写意的语句,含义深刻,发人深思。

新课标认为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性也就成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属性。

作为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的名师,郑桂华老师和杜健老师的教学也是在充分把握了文章的特点及围绕对话性这一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属性而展开的。在观看视频后,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她们都非常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情境创设,为对话营造氛围。

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和浓郁的气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青少年,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两位老师都不是直接进入课文的讲解,而是很注重情境创

设,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通过播放多媒体片断“黄土风情”,给学生以形象的感受,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杜健老师甚至还把腰鼓带到了现场,让学生印象深刻。看完多媒体片断“黄土风情”后,两位老师都及时地抓住了学生此时激动的心理,让学生主动说感受,而学生此时也确实有话可说。这又充分尊重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1

2、 注重朗读感知,为对话夯实基础。

朗读法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特别是像《安塞腰鼓》这样情意浓烈的文章。两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让学生自由朗读、分组朗读、比赛朗读等多种朗读方法让学生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及安塞腰鼓所传达的气势与力量。让他们在多次朗读感受中加强了对生命律动的感受,进而理解语言中包含的对人的旺盛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课堂也自然就变得活跃了。

3、 注重个性化阅读体验,这是对话能否有效高质的重要条件。

语文教学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不断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感染和升华。对于像第七段中的“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及第8自然段中“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等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的句子,两位老师都有重点引导讲解,让学生自己找出来并分析。让学生体验到它所宣泄的生命的力量,潜移默化之间养成积极面对生活的情感态度和生命在于奋力搏击的价值观念。在课文主旨的归纳方面,两位老师都很注重引导学生对于家乡、祖国的热爱。由彼及己,情感由作品转移 2

到学生自己的心灵深处。例如杜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说:“这鼓声象征着中华民族顽强不屈、蓬勃向上的民族之魂。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强烈的情感一起再来齐读这篇文章。”郑桂华老师在总结中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西北作家用这篇文章表达了对黄土高原那片土地及人们的热爱,那我们的同学们作为杭州人有兴趣也可以去写写我们的西湖,把你们的情感倾注其中。”

4、 重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这是对话活动的重要目的。 语文学科的另一个性质就是工具性,在具体的语文课堂中学生能不断积累语文知识和强化语文能力。在讲到文中的排比句和比喻句时,两位老师都很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词、句式、修辞等。 但两位老师的教学又各有注重。

1、 杜健老师似乎更重视形象直观教学,所以她把腰鼓带到了课堂。在讲“飞扬的流苏”及“多水的江南”时都分别运用了多媒体图片。为了让学生理解腰鼓的所释放出的巨大力量,杜健老师还选用了“杨丽萍的孔雀舞”所表现出的轻柔美作为反衬,这对于见解不多的中学生来说确实可以带来一个鲜明清晰的直观感受,从而透彻地理解作者语言中所传达出的丰富情感。但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过多的图片解说又弱化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失去了想像的空间。在我看来,如果能初步启发学生思考后再用图片去解释说理,深化学生的理解可能更好。

3

2、 虽然两位老师都很注重对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及语文能力的培养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在郑桂华老师的课堂中我认为这点更突出一些。由以下四点可以说明。一是在让学生表达感受时,学生所说出来的较生僻但用得比较准确的词郑老师会请学生自己到黑板上把它们写出来,例如“剑拔弩张”等。二是她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容词去表达同一种感情。三是她让没有发过言的小组或同学先回答问题。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想郑老师肯定深得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真谛。因为确实青春期的学生都是有表现欲的,他们不主动并非不知道或不想发言,而是不敢或者说不自信,这时她们需要的正是老师的鼓励的目光与话语。而这时只要老师抓住了学生“最近发展区”给以正确适时的引导,学生就会把潜力发挥出来,从而取得大的进步。四是她同时还不忘经常提醒学生记下其他同学所说出的好词句。初看来,可能会觉得这老师有些啰嗦,但细细一想,这是必要的,而且可以说是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需掌握和保持的一个好习惯。因为中学生往往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他们需要老师的提醒和引导。

3、从对课堂的掌控来说郑老师可能更为值得学习。因为课堂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相互交叉的过程,在真正的素质教育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教”正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真正教学过程的流畅并非是教师顺利完成了自己教学设计的流程而主要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反映即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这点 4

上,杜健老师看似完美无缺的教学设计正是暴露了杜健老师的心虚。她或许正是担心自己掌控不了课堂,才在上课过程中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教学流程中,当然,只要保证了教学知识的正确性以及适当照顾学生的主体性,老师的课也能基本上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学到所应学到的语文知识及能力,但很显然这种被动式的学习其效果不会是最好的。而郑老师的课在这点上就自然流畅得多,她看似“无备而来”,但实际上她确透彻地了解了语文教学素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她总是随着学生的思路去联系现实和作品,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这样就成了老师和学生一起在探讨作品并与作者对话,这样起到教学效果当然要更好一些。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用这句话来形容郑老师的教学方法应是恰当的。不过要达到这种教学境界,作为未来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还得多多实

践才能做到。

5

 

第二篇: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预习导学案

预习提示 作者简介

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陕西人。他在中学时代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八十年代是他创作的一个高峰。他的第一篇散文《转九曲》获得了散文优秀作品—等奖。《安塞腰鼓》获鲁迅文学奖,被选人《中国当代散文精华》。刘成章在创作时,特意写下三个大字“勿忘我”,他认为只有写出属于“我”的东西,才有生命力,才有益于散文的繁荣和发展。刘成章的五部散文集都体现了这一特点。下面就让我们来阅读这篇散文,感受它的灵性、真情与个性。 生字生词

恬静(tián)羁绊(jī bàn)冗杂(rǒng)亢奋(kàng)烧灼(zhuó)辐射(fú) 磅礴(páng bó)戛然(jiá)瞳仁(tóng)晦暗(huì)蓦然(mò)

恬静:安静。 羁绊:缠住了不能脱身,束缚。 朴实:淳朴诚实。 亢奋:极度兴奋。亢,过度,极,很。 磅礴:(气势)盛大。 忘情:不能节制自己的感情。 辐射: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着直线伸展出去。 冗杂:繁杂。 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蓦然:突然,猛然。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大彻大悟:彻底觉悟或醒悟。 晦暗:昏暗。课文中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烧灼:烧,烫,使受伤。 搏击:奋力斗争和冲击。 奔突:横冲直撞。 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演出前(1-- ): 的腰鼓(似乎不曾响过) 特点( )

安(5-- ) 塞演出时( -- ): ( --17) 腰(18-- ) 特点( ) 鼓 ( --27)

演出后( --30): 的腰鼓(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特点( )

《安塞腰鼓》预习导学案

预习提示 作者简介

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陕西人。他在中学时代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八十年代是他创作的一个高峰。他的第一篇散文《转九曲》获得了散文优秀作品—等奖。《安塞腰鼓》获鲁迅文学奖,被选人《中国当代散文精华》。刘成章在创作时,特意写下三个大字“勿忘我”,他认为只有写出属于“我”的东西,才有生命力,才有益于散文的繁荣和发展。刘成章的五部散文集都体现了这一特点。下面就让我们来阅读这篇散文,感受它的灵性、真情与个性。 生字生词

恬静(tián)羁绊(jī bàn)冗杂(rǒng)亢奋(kàng)烧灼(zhuó)辐射(fú) 磅礴(páng bó)戛然(jiá)瞳仁(tóng)晦暗(huì)蓦然(mò)

恬静:安静。 羁绊:缠住了不能脱身,束缚。 朴实:淳朴诚实。 亢奋:极度兴奋。亢,过度,极,很。 磅礴:(气势)盛大。 忘情:不能节制自己的感情。 辐射: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着直线伸展出去。 冗杂:繁杂。 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蓦然:突然,猛然。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大彻大悟:彻底觉悟或醒悟。 晦暗:昏暗。课文中是迷惘、糊涂的意思。 烧灼:烧,烫,使受伤。 搏击:奋力斗争和冲击。 奔突:横冲直撞。 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演出前(1-- ): 的腰鼓(似乎不曾响过) 特点( )

安(5-- ) 塞演出时( -- ): ( --17) 腰(18-- ) 特点( ) 鼓 ( --27)

演出后( --30): 的腰鼓(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特点( )

《安塞腰鼓》课堂探究案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全文,试指出安塞腰鼓蓬勃了哪些想象。

2、"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中"震撼""烧灼""威逼",可以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3、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那么一股劲”要“挣脱”“冲破”“撞开”什么?是什么“束缚”“羁绊”“闭塞”了“那么一股劲”?) 4、文中"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这一句该怎么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5、"沉重而纷飞的思绪"指的主要是哪些思绪?

6、对文中"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句子如何理解?

二、深入探求,互动释疑: 1、“一群茂腾腾的后生”放在文首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2、文中用了哪些景物来衬托腰鼓表演前的“静”?

3、文章写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和他们的衣衫以及他们沉稳安静的神情,呆呆的腰鼓,目的是什么?

4、“骤雨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几句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作用?

5、“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句中三个加点的词语能否调换?

为什么?

6、文中"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

在你的面前"一句使用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7、请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三、品味赏析:

1谈谈你对“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两句的理解。2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哪里来的那么强大的力量?)

3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为什么“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4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5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为什么听到这样的“鸡啼”?)

主题归纳

这篇文章,通过对安塞腰鼓舞动场面的描写,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这是生命和力量的宣泄,这是人情和自由的挥洒,这是中华民族和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文明、一种文化。 写作特色

1、节奏疾猛2、排比激昂3、语句铿锵 教后记

《安塞腰鼓》课堂探究案参考答案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全文,试指出安塞腰鼓蓬勃了哪些想象。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大彻大悟!

2、"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中"震撼""烧灼""威逼",可以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不能。词义和力量的程度一个比一个深。 3、(1)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那么一股劲”要“挣脱”“冲破”“撞开”什么?是什么“束缚”“羁绊”“闭塞”了“那么一股劲”?)

“那么一股劲”要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让生命宣泄在天地间,让人“遗落了一切冗杂”,“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使人明白人之所以为人,生命之所以为生命。

4、文中"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这一句该怎么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这句话中表达了那些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消化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竟然勃发出如此激昂奋发、奇伟磅礴的生命力,实在令人钦佩和震撼。 5、"沉重而纷飞的思绪"指的主要是哪些思绪?

痛苦与欢乐、生活的梦幻、摆脱与追求、生命与激情、力量??

6、对文中"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句子如何理解?

通过对后生们的动作描写,使你感受到生命和力量的密切关系,生命因力量而再现其奇伟磅礴的气势。

二、深入探求,互动释疑: 1、“一群茂腾腾的后生”放在文首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突出后生的形象,有吸引人、震撼人的力量。

2、文中用了哪些景物来衬托腰鼓表演前的“静”? 高粱地、风吹高粱叶子、呆呆的腰鼓。

3、文章写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和他们的衣衫以及他们沉稳安静的神情,呆呆的腰鼓,目的是什么?

动静相衬,更衬托出飒爽英姿,为下文的火爆蓄势。 4、“骤雨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几句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作用? 排比、比喻。突出腰鼓骤响时的声、形、光彩和力量。

5、“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句中三个加点的词语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这几个词语由轻到重描写了安塞腰鼓表演者所表现出来的内心情感和给听众造成的心灵震撼。

6、文中"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一句使用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作者是写后生们的动作,突出了这力量,体现了生命力的奇伟磅礴。

7、请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描写气势恢宏的安塞腰鼓,赞美安塞腰鼓所显示的力量之美,让人感悟到从黄土高原所产生的壮阔、豪放的气概和精神,催人奋进,给人震撼与鼓舞。 三、品析感悟

(1)谈谈你对“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两句的理解。

写腰鼓捶响时给冰冷、宁静、困倦的世界带来了光、热、色彩和力量,展示了生命的力量。

这句突出了安塞腰鼓中体现出来的激昂勃发的生命力:摆脱束缚、打破闭塞??让生命充满激情的力量。(生命的力量是伟大的,不可阻挡的,一往无前的。)

(2)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哪里来的那么强大的力量?) 他们有着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经人工雕饰的、没有半点污染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完完全全的生命。这是他们力量的源泉。

(3)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为什么“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现柔媚的风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载这样原始、粗犷的生命力量的“厚土”。

(4)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农民衣着包裹'、'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反衬出这片奇伟的厚土所生养的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的强健有力。

(5)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为什么听到这样的“鸡啼”?)

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这时'出奇地''对她十分陌生''像来到另一个星球'写出了静的程度,'渺远的鸡啼'以动衬静,写出了世界的寂静和高原的旷远。以“鸡啼”反衬寂静(也可认为这是实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