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精神》读后感

《北京精神》读后感

《北京精神》读后感

最近我阅读了《北京精神》一书,收获不少。这是一本能充满着正能量的书,能够让人积极起来。

城市需要属于它自己的精神,这样的城市才算完整的。一座城市有了自己的主体的精神,就像是“活”了起来,有了自己的灵魂。当这个城市中的市民们都积极的去发扬他们共同所追求的东西时,城市精神便形成了。城市的精神将会传递给更多人,激励他们更努力地工作,学习,或追逐自己的梦想。 北京精神的主要内容便是“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这是一个有机整体,反映了北京特有的文化特色和精神提炼。

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时代不停地变迁,但是国家是不变的。其实可以把国比作一个大家,爱家才能把家建设的更好。往大一点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是之前那些为了国家而努力的前辈们的成果。就算是在最没有希望的时刻,那些前辈们也依旧在努力着。现在的我们,接手了前辈们的任务,继续把国家建设好。有那么多人为了国家而工作着,我想所有原因中有的共同点就是他们爱国。也许将来我们将接过他们的任务??那么,我想我们都知道这是为什么。

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正所谓不走寻常路,那些天马行空看似不可实现的想法正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创新的成果往往来源于尝试,只有尝试才有改变的可能。现在的社会信息发展迅速,创新什么的是必不可少的,科技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一成不变的填鸭式学习只会让思维凝固,不同的学习方式才能教出不同的学生,遇事产生的灵感也会不同。这样的创新是真正的“创新”,而不是相同的模仿。

包容,是北京精神的象征。你往外一看,路上行走的有穿着新潮的年轻人,也有衣衫保守的前辈。街边建筑的样式也各不相同,办公用的大厦,或是平常的居民楼,抑或是古色古香的店铺,乃至有心人自己手工diy的新奇玩意

儿店都出现在一起,却丝毫不显违和。北京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不同样的人,不同地区的人,不同信仰的人都可以在首都出现。北京可谓“海纳百川”,将不同的文化连在一起,展现了一个家庭样的包容。当然,包容并不是放任,对于不合理、违背原则的事情,是没有人会坐视不管的。

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我们都愿意做文明人。文明人不是说你看了多少的书,而是你得有很好的品德。厚德有着历史传统,又有着时代特点,它的内涵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改变。相比传统,现在的厚德显得更人文,更相互理解。现在的“厚德”的范围显得很宽,好的品质都算是厚德的——包括无私奉献,诚信,友爱互助,这都算是厚德的范围之内。而且,这么来看的话,做一个文明人是不难的。尽自己所能,发光发热,就是最好的了。

以上,就是我对《北京精神》的感想。很显然我自己是说不完我的想法的,而且北京精神比我写的也要更加宽广深邃很多。在这个城市里,发生着许多能鼓励人们努力生活的事情。这个城市是古老的,它也是随时都在变化的。不过,这个城市的精神所传达的积极的信号是不变的,这种信号会随着我们的成长继续向前传递。

 

第二篇:学习北京精神有感

学习“北京”精神有感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精、气、神,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她体现着城市的内涵和底蕴,是城市传统绵延不断的传承和积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一场暴雨洗礼出了城市精神,更给正迈向现代化的中国上了深刻的一课。

61年来最大的暴雨,37个生命的骤然离去,首都全城百姓的不眠之夜。21日下午开始的这场倾盆之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应急组织指挥能力相当强的北京,更感受到了一个充满友爱善良、守望相助的北京。

为转移受困群众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派出所所长,挡在没了井盖的排水沟前的环卫工人,7000名在大雨中疏导交通的警察,徒步涉水转移学生的消防官兵??无数平凡岗位上的人们,显示了令人钦佩的敬业。

当然,最令人动容的,是全城市民迸发的那种互爱互助。尽管,排水不畅的地下管道依然引来“‘城市的良心’哪去了”的抱怨,被阻在路上的产妇急得网民痛心“救援能力太弱了”,但更多的人,则是主动从冷眼的“围观者”变成积极的“行动者”:互不相识的私家车组成车队,去机场接送滞留的乘客;一些商家和市民打开家门,为回不了家的人免费提供食宿;立交桥下积水深区,几十名路人与救援人员一起抢救被淹的车主;微博论坛,政府与民间、网民与居民遥相呼应,别忘了住在你家楼下地下室的那些打工朋友、北漂兄弟,快去看看、去帮帮??无数人用自己的行动,洗刷着“小悦悦事件”曾经

引发的“路人之耻”与“社会之痛”。

其实,我们这个民族从不缺乏大爱精神。4年前汶川大地震中迸发的人间大爱,一次一次激发、扩散。北京暴雨,又一次让我们领悟,展现公民精神,并不需要挑战危险,行车路上的一次免费捎带,丢失井盖前的一个提醒,打开家门的一次收留,甚至于,微博上的一次求助转发,无数普通人的守望相助就可以构建起城市的道德高地。 高尚的公民责任和公民精神,不仅是现代生活和政治文明的基石,更是解决“发展中问题”的智慧源泉。在错综复杂的现代化进程中,少一些冷漠的“看客心态”,就会多一些“热心路人”;少一些逃避和漠视,多一些担当精神,就会少一些负效应,多一些正能量。而这样的正能量,不仅应该在抢险救灾中井喷,更应该汇聚在日常生活中,融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只要有公共事件,就有公众猜谜,无论信息发布有多及时,所谓的“第一时间”,其实永远在民众对事件的“第一反应”里。北京暴雨之后,公众最关心的就是灾情;而在灾情信息中,最关键的又是伤亡数字。从“暴雨致3人死亡”、“暴雨致10人死亡”、“暴雨致25人死亡”??到“37人”的数字,政府部门不断以权威而及时的数据,公布着暴雨灾害的真相,也正是因为有不断修正的真相,在北京暴雨事件上,微博等自媒体呈现出两个新特点:一是体现出难得的舆论理性,网友不再纠结于数字的真伪,而是感于政府的诚意,为救灾抢险出主意、想办法;二是彰显出较强的公共参与能力,在暴雨来袭的时候,因为有了不断修弥的真相,大家不仅仅执拗于责任厘清,更关心公共救助与私力救济的有序整合,为公共利益而殚精竭虑。

此次应对突发暴雨,北京为地方政府树立了一种执政新范式:因灾死亡情况要及时向社会公布。

首先,灾害信息公开机制是透明政府建设的必须。信息社会即信息和知识扮演主角的社会,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资源的政府信息涵盖全社会信息的80%左右,它既是公众了解政府行为的直接途径,也是公众监督政府行为的重要依据。20xx年4月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灾害信息无涉国家安全或商业机密,自然不属于需要“另外”保护的层级。

当然,我们更期待北京暴雨能成为推进灾害信息公开机制建设的一个契机,使之从例外的公开走向普适的规则。除了伤亡数字,公开的内容应该更广一些、更深一些,譬如关于预警短信是否因为技术障碍而无法及时发送的争论,北京气象局和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类似真相也需要及时辨清真伪,让关注灾情的民众与政府走得更近一些,让信息不畅上的隔阂更少一些。惟其如此,下一场暴雨,我们才可能将所有的伤害降至最小,而城市政府才能在公共突发事件中真正赢得主动,深孚民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