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读后感及作者赵丽宏的介绍

《山雨》读后感及作者赵丽宏的介绍

是作家赵丽宏创作的一篇散文,赵丽宏(1951.2- ) ,当代著名散文家,诗人。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民进副主委、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有十余篇作品收入中国大陆各地、香港和新加坡语文教材,是作品收入教材最多的当代作家。著作有散文集《风啊,你这弹琴的老手》、《生命草》、《维纳斯在海边》

小学课文《与象共舞》也是他的文章

山雨韵

雨,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作者围绕着“雨”,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让我感受到了山雨之韵。

作者用了时间顺序来描写山雨,还多次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声韵

云雾,山风,伴随着蒙蒙的山雨,从山坡上,从山林里,悄悄地来了。沙啦啦,沙啦啦??

作者在这里写出了雨来的轻柔。并不像阵雨那般突然,也没有像雷雨那般的声音,更不像平常的雨那样一下就是一天。她是柔和的,平静的,短暂的。

下雨了,在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丛绿草、每一片树叶、每一??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而雨丝便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落在树叶上、岩石上、蘑菇上??。弹奏出了十分优雅,动听的小曲。每一个音律都是艺术家们无法用do、me、fa??这些音符能描绘出来的。

色韵

墨绿、翠绿,淡青、金黄??山雨如同一支画笔,什么颜色都能画出来。渐渐地,所有的色彩便都融化到水淋淋的嫩绿当中了。这种清新的绿并不单调,在这些绿色之中,还有一些独特的颜色:云雾的颜色,生命的颜色,还有幻想的颜色。这雨中的任何颜色,都很难在画家的调色板中出现。啊!这惹人爱的绿。

余韵

叮--咚--叮--咚,雨,悄悄地停了,雾,静静地散了,山中,也变得十分幽静,只有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在唱着欢快的歌,只有凝聚在树叶上的水珠在滴落。 叮--咚--叮--咚--叮??

在作者笔下,这雨仿佛不是描述出来的,而是真正浮现在眼前的一幅情景,让人感觉像是置身于其中,流连忘返。

讲了雨前先是听见它的声音,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然后又讲了雨中山林的颜色,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最后讲了雨后山中一下子变得非常幽静。

读了这篇课文,我的感受是本文寄情于景,把我带进了如诗如画般的梦境。看似一场普通的山雨在作者笔下变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图。山雨是那么的美,宛如一缕缕轻丝,从天而降,绵绵的细雨,飘落在山中、林间,叮咚响,像一支支婉转优美的乐曲,在山中回荡。

作者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清新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那分浓浓的喜爱之情。课文是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语言生动形象,作者善于通过视觉和听觉所及,发挥合理而新奇的想象和联想,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出山雨的特点。

赵丽宏是在什么环境下写<<山雨>>---作者仔细观察、用心感受、用心倾听、展开想象在美丽的雨中写下了雨和大自然的色彩美和音韵美...也表达了作者对雨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第二篇:读后感

南渡,渡往何处?

—《南渡北归之南渡》读后感 20世纪上半期。

这是一个波滚云涌的时代。列强的坚船利炮携带着西方文化敲开了古老中国的腐朽大门。泱泱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在欧风美雨的冲刷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一贯的“天朝上国”的优越感瞬间化成碎片,嘲笑着无知的国人。民族危机随着列强侵掠野的膨胀而更加深重,山雨欲来风满楼,文化在走向毁灭,同时亦是重生......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高瞻远瞩的蔡元培秉持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治学方针,在北大引燃了他亲手制作的文化炸弹;耿直张扬的傅斯年振臂高呼带领北大同僚揭开了五四运动的序幕,由此开始了他绚烂不羁的传奇一生;才貌双全的林徽因用一颗至真至纯的心灵,将她的风华绝代记入史册;还有“三百年来一大师”的陈寅恪凭刻苦严谨的钻研铸成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乌云密布,风雨如晦,人心惶惶,但随着卢沟桥事变的一声炮响,这一切似乎还是来得太过突然。平津沦陷,学人们就此踏上了南渡之路,一条曲折艰难却又注定辉煌无比的道路。

南渡之路曲折遥远。从时间跨度上来说,这是一段持续九年的流亡生活;从空间跨度上来说,这是一段从平津到长沙到昆明再到四川的跨越大半个中国的遥远距离。但它并不能用时间和空间这些简单的标准来衡量。其中的种种或许只有那些

亲身经历、真正体会过的人们才会明白,这中间有炸弹落到梁家的惊险,有一路徒步翻山越岭的艰难,有土匪强盗的威胁,有风餐露宿的辛苦。 即使是在昆明安顿下来,却也难逃日日的空袭,甚至一段时间后大家在听到空袭警报后都寻常到不再有丝毫的惊慌失措。

南渡之人坚定乐观。国难当头,民族危急,流亡的知识分子从内心深处生发出一种悲愤交织的情愫,这种情愫又迅速铸成哀兵必胜、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坚定信念,一种与国家民族同生死共患难的英雄主义气概。南渡之路上,学人们或是高唱着救亡歌曲,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支撑着自己继续走下去;或是暂时忘掉战争惨烈、条件艰苦,实地研究地形地貌、收集民歌民谣、了解风土人情,接近书本之外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他们挺身撑起为民族复兴保存最后一批文化种子的重任,在抗战的后方开办学校、创立研究机构,克服重重阻碍,坚定着文化抗战的决心。西南联大就是其中的产物,它的校训“刚毅坚卓”正是南渡之人高尚品质的真实写照。

在那时,清华校长梅贻琦曾说:“在这风雨之秋,清华正好像一只船,漂流在惊涛骇浪之中,有人正赶上驾驶它的责任,此人必不应退却,并不应畏缩,只有鼓起勇气,坚忍向前。”南渡途中不乏学富五车、百年难得的大师学者,他们本应在装潢考究的研究室里享受着高水平的待遇,无需烦扰于外界的动荡多变,心无旁骛地研究学问,但却因时代的特殊,踏上流亡的道路,毫不犹豫地掌起了文化之船的舵,没有丝毫退却,没有丝毫畏缩,驾驶着它按既定的方向稳稳前行,驶向民族抗战胜利的那一天。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那段历史已经太过遥远,正在渐渐的湮没于史书典籍中,

正在渐渐的逃离现代人日趋健忘的大脑。但潜藏于事件之后的人物的精神永远都不该被遗忘,永远都不应在时间洪流的冲刷下褪色模糊。南渡,何止是渡往一块远离战场硝烟的安宁的栖身之地,于个人而言,是渡往品格更加高尚的境界,于民族国家而言,是渡往文化复兴的萌芽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