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有感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有感

最近我读了钱穆先生写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这本书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百官、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一些叙事与比照。这本书既概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读完钱穆先生写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之后,我仿佛重游了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使我对中国历史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也对我产生很大触动,让我感觉到制度力量的可怕,但可怕之中也充满了可敬,因此我也喜欢上了历史书籍。

以前的时候我总以为中国历史就是皇帝集权的历史,皇帝拥有无限的权力,但自从看了这本书之后,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每个朝代都很注意政府和皇家的分权,宰相拥有很大的权力,对皇帝有很强的制约作用,所以说历史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

以前的时候,每当我看完一本历史书或与历史有关的电视剧、电影,我总是喜欢对朝代的制度经行评价,但每次都是根据当时百姓的生活情况来经行评价,往往都是片面的、带有主观情绪的。从钱穆先生写的这本书中,我学到了看待一个制度,不能孤立的看,也不能从我们现代人的观点出发去随意评价一本历史书,我们应当多注意一点当时情况下生活的人是怎样评价的,对这种制度是赞成还是反对。其实一套制度,创立之初,必有它的来龙去脉,必有因由,不可能凭空而起,所以很可能当时是适当的,但随着朝代的延续,这种制度对当时的人也许就不再那么适当了,如果人们还是僵化的守着不变动,那么这种制度必定给人们带来灾难,流弊也就不可避免。

我感觉钱穆先生的一个很中心的思想就是,一切制度都应该迁就现实,而不是离开现实而迁就一个制度。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人们围绕自己生活的现实建立了种种制度,汉唐的皇权和相权的分立,明代废相权,清代学之。种种都是现实的产物,虽说制度一次比一次退步,但都是迁就现实的。

书中还有一观点让我印象深刻:应改制度适应现实,而不应改现实而适应制度。不得因从西方引进一些“先进”的制度,就推翻历史丢掉传统。这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很相似。近现代的中国的确有点过于激进,想丢掉过去的一切,其实传统力量之大,不是说丢就可以丢的。况且中国历史在世界历史上是个案和特例,不能盲目模仿西方,因为历史背景相差太大。

我觉得评政治得失也就是从这两方面来考察,一个制度,一个人事。制度性的东西才是发生持久影响的,人事只是偶然性的因素,钱穆先生指出我们传统上重“法治”讲规矩比较务虚,而西方社会重变通讲实效所以他们重的是“人治”,讲的也就是这么个道理。通观自汉至清的制度演变,可以看到皇权不断加强的历史趋势,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中央权力日益增强,地方权力日渐虚弱,进而地方制度不是在改进,而是变得更差。回顾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政治制度,可以发现中央日益集权、皇帝日趋专制的发展趋势,历史是不断演化的,另外,也应看到,中国政治制度总是面临着执行难的问题,由于人事的原因,很多制度最终都走向异化,这在地方制度上体现的很明显。

读罢此书,明白一事,秦汉以来,直到明清,虽然朝代不断更替,但实际的制度体系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不过是一个人事系统维持不下去了,换一批人事而已,其制度始终是封建制度,在组织的组成和各项制度的内容上略有变化,实质却始终未变,终有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彻底崩溃的一刻。也正是因为这一制度最初建立的形式非常符合中国国土广阔的特点,儒家文化的广博深厚,才使得中国的封建制度得以充分发展,享有盛世和辉煌;也正是因为这成功之处,使得中国始终未能实现制度的创新和突破,即使最初的皇相分权、地方自治早已开始走向越来越强的中央集权、皇权独大,早已不再适合中国的发展,而单凭人事的更迭、道德的约束和偶尔的几个英雄人物,便可以维持中国的地位和封建的延续。

尽管我还是有些问题没有弄明白,不过这本书对我来说很有启发性,看待历史要更全面地看,

不要仅仅局限于一个视角和立场,不然难以理解很多事件制度背后的缘由;其次就是要全面客观地了解和评价中国文化,就必须要了解传统政治。

我就认为从来一个政权的崛起,不是帝王将相的崛起。而是它代表的一个利益集团的兴起。 在开初的时候,这个集团大抵是看到了以前上位利益团体的诸多弊端。然后自己上位以后,就堵塞这些弊端。。。。。。同时也防止有其他人走自己走过路。。。。。。

 

第二篇: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艾康: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艾康

本来我一向不是很欣赏钱穆那个时代的作品,我总是觉得那个时代的作品总是像是张恨水之流,半文不白,有时候还有点佶屈聱牙,但是这回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却让我手不释卷,其实说“手不释卷”也是不对的,因为这本书我是在网上看的电子版,真正开始看的时候已经离作业提交的时间没剩几天了,只得匆匆的看了一遍,现在真是很后悔,要是早能体会到这本书的好与值得一读之处,我一定能不必如此行动匆忙,也能写出一篇更好的读书笔记。 在这部书的序言的落款,我看到了“一九五五年八月”这样的落款,当时我便非常惊讶,因为单单是钱穆先生在序言中所表露出的思想,怎么看怎么像是当代非常有造诣的冷静的历史学家的作品,换句话说,钱穆先生在这本书最令我敬慕之处就是在那个激情与理智界限模糊的年代,可贵的保存了比时代更多一分的冷静。在这本书里面,最令我感慨颇深的一句话就是:但我们也不该凭借我们当前的时代意见来抹杀以往的历史意见。即使我们此刻所处的时代,已经是民主政治的时代了,我们不能再要有一个皇帝,这是不必再说的。但我们也不该单凭我们当前的时代意见来一笔抹杀历史,认为从有历史以来,便不该有一个皇帝,皇帝总是要不得,一切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只要有了一个皇帝,便是坏政治。这正如一个壮年人,不需要睡摇篮,便认为睡摇篮是要不得的事情。但在婴孩期,让他睡摇篮,未必要不得。

如此冷静理智而又读起来发人深省、让人看着动情至深的语言,我好久没有见到了。钱穆先生在写这本书的时候,给我的感觉仿佛是置身世外,一切历史仿佛不再是中国的历史,这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某种东西,等我将我体会到的这种东西付诸语言的时候,我把它冠以一个名字:“历史研究的距离感”,就是指钱穆先生和历史保持了一个很恰当的距离,以一种尽量自身道德中立的姿态,超然于历史之上,然后得出结论,而不像是很多历史学家,特别是跟钱穆差不多时代背景的一些历史学家,受当时时代的影响,我读他们的书,总感觉他们是想和历史“争辩”一些什么,而要争辩的是什么的,无非是说现在的时代什么都好,而过去的时代就是一堆狗屎,所谓激扬文字,也只是当时读来痛快,过后其中的内涵,我却都淡忘了。我认为历史研究的“道德中立性”十分重要。

但是《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却让我看到了一种我认为最有价值的历史研究与艺术创作的方法,就是以一种道德中立的方法,而不是一种自身代入的方法。我承认带有强烈意识形态作品的艺术价值,比如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无疑是艺术的精品,但是我却觉得,交响曲的极品确实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合唱”》,因为肖斯塔科维奇的那首列宁格勒交响曲首先属于苏联,以强烈的苏联式笔法,抒写了苏联的精神与意识形态,他写得很好。但是贝多芬,却超越了时代,他没有拘泥于那些东西,而是把自己超然于时代之外,以人类普遍之追求,写出了人间的苦难和欢乐。每次当我人生将要发生大事之前,我必然会听一遍托斯卡尼尼与NBC管弦乐团合作的《第九交响曲“合唱”》,比如在高考前的那个夜晚,正是这首作品陪我入眠。这首音乐极品的诞生正是由于贝多芬在相当程度上超越了当时的意识形态(并不是完全脱离),并且以人类之普遍价值来创作了最高境界的艺术品。

谈到这里,我特别想谈谈我现在对人类普遍价值的理解,这也是李彬老师的课上的重要内容之一,李斌老师无数次的提到,特别是上学期我在李斌老师的新生研讨课上面,曾经是要三个人一小组引发一个关于“普世价值”的讨论的,结果我们是最后一堂课,时间不够了,结果讨论被取消了。我现在想,幸亏当时我没有瞎说,其实那个时候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极其幼稚的,但是现在我有了新的理解。

首先,我认为全人类之中的普遍价值确实是存在的,正如苏格拉底柏拉图所追求的符合全人类的普遍道德也是存在的,否则请问为什么古代不同民族的法典有那么多相似之处,比如摩西的《十诫》其中的内容为啥和那么多国家当时的法律不谋而合?试问如果人类普遍意义上的道德和价值不存在,那么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什么会以相同的意思存在于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圣典中?

但是,虽然人类作为同一个有很多共同特点的物种,普遍价值确实是存在的,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赞同现在所提的“普世价值”,因为现在的所谓“普世价值”是一个糖衣炮弹!现在所谓的“普世价值”其实就是美国价值,美国能取得现在的辉煌成功,当然说明美国价值有很多可取之处,但是“普世价值”的输出,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阴谋!因为美国是单单输出普世价值吗?美国其实是把“普世价值”和其他一些诸如分裂的阴谋和政治的企图打包在一起输出的!所以写到这里心情颇为激动,我这个假期去了萨尔茨堡参加一个国际新闻学的研讨班

类似的东西,在那边有个香港的教授大肆宣传所谓的普世价值,然后鼓吹中国政治就要完全照搬美国模式,还到处演讲,把我气得够呛,但当时我的思想不够成熟反驳不了他,但现在我要告诉这个“砖家”:美国的普世价值本身很好,问题是你接受了它的同时也就等于接受了同时打包在一起的颠覆阴谋和政治企图,美国真是卖东西秉承着“买一送多”啊!

说的有点远了,但这些确实都是我从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想到的,所以一并写到我的读书笔记里面了,我不想重复写书上的内容,也不想太多评价历史,那些可能不是我所感兴趣的,我只想通过一种宏观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而已,写的有点激动,逻辑有些混乱了,但确实是我真实的读书想法和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