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读后感

狼图腾 读后感

申莹莹 商贸流通 P221112 26

作为小说,语言很重要,小说开篇,作者还没有交代主人公,也没有详细介绍文章中的人物,立即进入到老人和陈阵观察狼的围杀行动。之后就是隔两段就岔开话题介绍一两个人物,始终不大段地描写狼群的包围,最后人物交代的差不多了,作者又重新把我的视线引回了狼群 的进攻。从这时开始我就被作者牵着走,沿着作者笔下的线索阅读。

文章中的主人公就是作者姜戎,但是因为这是小说,可能会有一些改动,所以还是勉强地称主人公为陈阵吧。陈阵刚刚到达草原时,作为一个啥也不知道的北京知青,认识了在内蒙古生活了半辈子的毕利格老人,称之为阿爸,可见两个人的关系之近,一个是地地道道的汉族人,一个是地地道道的蒙古人,这两个人碰在一起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火花呢?幸运的是,正如他们称呼的那般,这两个人仿佛是亲戚似的,互相关心, 除了一些小矛盾,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所以陈阵在老人眼中不是一个打扰草原 的“外来户”。

狼——维护草原的使者,变得越来越少,草原也就越来越脆弱。旱獭子、草原鼠、黄羊因为没有了 天敌,所以在草原上大肆繁殖,这些都是破坏草场的动物,所以草原的草越来越 少,当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就开始捕杀这些旱獭子,一直榨取草原的财富,这样过度的汲取超过了草原可以接受的极限,所以草原上的动植物越来越少,食 物链也被人们打断了,草场变得千疮百孔,也一点一点转为荒漠化,寸草不

生,原来的大草原也渐渐变成了戈壁滩。

我想草原的变化是这三者之中最重要的,因为草原毁坏了就没有人、没有狗、没有狼,一切都会消失。不过我想狼也许能代表草原,因为它在草原中是最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狼,草原将变得没有生 机;没有狼,草原失去了这样强大的清扫“装置” ,将变得横尸遍野,臭气熏天; 没有狼,所有的动物不能和平发展生活,食草动物会啃食草场,并大量繁殖,使 草原变得更加恶化,老羊病羊得不到处理,瘟疫会在牛羊群之中大肆传播,牛羊 群也会遭到灭顶之灾。

这样一系列的恶化将是毁灭性的。祖祖辈辈在那里生活的草原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也作为在仔细了解草原狼之前,可以被暂时定 义为最聪明的动物,但是生活在所谓“中原”的 汉族人到达了草原之后,丝毫不顾及草原的传统,无节制的破坏。人们的大脑里 充斥着劳动两个字, 希望用辛苦劳动改善自己的生活, 可是他们忘记了保持平衡,人们被唯物主义冲昏了大脑,每个人只想着看得见摸得到的实物,做事只用手,不用脑子,作为外来者,霸道地占领了草原,并且大肆破坏,让人哀叹。 在文章中谈到的另外一个重要元素是人性。人活在什么样的环境、做什么样的事都是对自己本性的一种修缮。其实说来在人还是人猿的时候人们肯定还不会种地, 肯定连刀耕火种都不知道,“人” 那时的生活是一种狩猎生活,也就是和狼一样的生活方式,所以那时的“人”都有着 无可非议的狼性,但是后来人们发现这种生活真的是太累了,所以发明了安逸的 农耕,所以以后再也不用冒着生命危险早出晚归,只要守着自己手里的那片地, 所以一点一点改变,渐

渐地进化到了现在的人。

在我看来, 狼性就是勇猛、不屈和聪慧,而羊性则是胆小、懦弱和愚笨。对于勇猛和胆小的 对比则可以谈到抗日时期, 那时的人可以暂时看为两种, 一种是无所畏惧的壮士, 另一种则是畏首畏尾的汉奸,前者代表狼,而后者代表羊。如果人们不是那样胆小和懦弱就不会去屈服于侵略,也不会去当汉奸背叛自己的祖国,要有狼那样的 激情,该出手时就出手。另外说狼聪慧而羊愚笨并不是说羊傻,而是它的思维很 不全面,想东西总是不能看全大局,只是着眼自己的一小片,有点像是当时的汉族人坐吃山空,为了发展而发展。所以我觉得应该学习那种狼的大局观,把问题看全面。

人们在帝国主义殖民和国内的领导连连腐败 终于爆发了,人们站起来当了红卫兵, 批斗一切危害社会的东西,比如教书的人,比如饱含知识的书,这样又偏激地危害了社会,由此看出,在长期的羊性生活之 后人们对于狼性已经失去了原来的理解,按照羊性生活了那么久,致使爆发狼性 的时候并不是那么全面,虽然有了勇气,可是没有狼的那种大局观,脑子里还是性的思想,不知变通。

写了这么多,前后一看,发现我的思想是那么偏激和片面,所以不得不承认 我是一个完好无损的饱含丰富多汁的羊性的“中原”人,我何时才能变得有狼性那样的勇敢、不屈和聪慧呢?何时才能有那种大局观呢?这些我不得而知,但我 读过了这篇 《狼图腾》 发现了一些我可以改善的方面, 当然, 最好的就是去草原, 真真正正地去哪里自

己生活两年,亲身体会两年,这样也许会对我有一些帮助。

 

第二篇:狼图腾感想

《狼图腾》读后感

在同学的推荐下,我利用寒假的空闲时间拜读了这本20xx年的最畅销书之一——《狼图腾》。在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写的很无聊,没有自己想要寻找的那种激情和刺激。可是越读到后面,从主人公陈阵一次次的与狼的近距离的接触和他与小狼的相处中,越能感觉到作者想表达的狼性。陈阵跟随着毕利格老人和其他蒙古勇士一同与狼斗智斗勇,每次狼的团队合作以及每一匹狼的拼命精神都震撼着陈阵的心灵,引发着陈阵对民族的思考。

作者姜戎,在内蒙额仑草原插队11年,用了3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描绘、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旷世奇书。这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史诗般的小说,给我们展示了在宽广、辽阔、深沉、静谧的蒙古大草原上,蒙古游牧民族对狼图腾的崇拜演绎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价值,也从新的角度给我们探讨了狼性和羊性以至国民性的深刻哲理。还将几个知青在草原的生活工作,详细的写在了里面,并使人们更清楚的更近距离的了解狼,了解了狼的团队精神狼对生活的积极拼搏,及对草原生态平衡的作用,了解狼的桀骜不驯,追求自由的精神,并写出了他们养小狼,观察小狼,对小狼的感情,草原游牧民族对狼的崇敬,对狼图腾的向往,最后,讲述了草原动物的减少,直至销声匿迹,人对草原的过度使用,对动物的过度捕杀,使草原生态环境的恶

化,当几十年后几个知青再回到草原,草原已经面目全非,没有了当年的美景,没有丰美的草场,,没有执掌草原的狼,没有了旱獭,没有了天鹅湖,没有了马群,没有了蒙古包,没有了游牧生活;增多的是摩托,汽车,圈起来的草场,固定的住所,人口和过度放养的牛羊,沙化了的草场。作者也在文章中讨论了人性,并阐述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区别,民族的性格特点。小说中的主人公陈阵和几位同学在当时“上山下乡”的大环境下来到了内蒙古草原,过起了草原上的生活。热情善良的毕利格老人一家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充满智慧的毕利格老人更是陈阵体验狼性和反思民族的精神引导者。在环环相扣的“狼故事”的紧张氛围中,蒙古狼卓越的智慧、机警的作战、坚强的意志、忘我的忠义、浓厚的亲情让陈阵对草原狼越来越着迷,开始主动接近狼群。并且自己养了一只小狼,并观察小狼身上的狼性。陈阵从狼性思考到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根本差异,为什么历史上游牧民族多次征服了人数跟多的中原农耕民族,入主中原,就是因为他们身上的狼性,而这种狼性则是他们在多年与狼的斗争中从草原狼身上学到的。狼的智慧和勇敢都赋予了游牧民族强大的力量,使他们能够征服占领着大片的土地的中原人。

在跟随陈阵思考的过程中,我也有了一些感悟。下面就让我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感悟:

首先能从狼的身上明显感觉到的就是团队精神。每次和狼的交手中,陈阵都能感觉到狼群强烈的合作意识,大家都在头狼的统一指挥下行动,有组织有纪律,让人感觉他们不是狼群而是一直纪律严明的军队。每匹狼都从容作战,不抢功,也不贪利,个个凶猛强悍,杀气腾腾,这种气势就压倒了弱者。在人类社会中有多少人能够学的来这种团结精神呢?我们应该学习狼群的这种合作意识,以集体利益为主,放弃自己的个人利益,在工作中尽心尽责,不呈英雄主义。那么任何一个集体都能激发出强大无比的力量。草原狼身上除了团队精神还有就是危机意识,也是值得我们人类学习和借鉴的,在广阔的草原上,危机四伏,。草原狼在冬季漫长、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中学会了在冰窖雪窖中储存食物;在捕杀猎物中学会了气象与战术;在生存的危机中学会了选择生育地点的隐蔽与逃生;在精装减负中选择了残杀弱病伤员。狼,凶猛、强悍;狼,也更智慧与善战。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惬意,生活中的安逸很容易就吞噬了我们的“远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我们不提高自己的危机意识,那么是很难发展的。国家要富强,企业要发展,也必须学会在危机中强盛。因为世界也选择强者。国家不强就要被列强瓜分;企业不发展就要濒临破产。而人呢?不进取,也就是自甘被淘汰。所以,改革,就是要把人变的更强。不要惧怕改革,我们要学习狼的“不息、不淫、不移、不屈”

的狼的精神和狼图腾精神,以更坚韧的毅力对待改革,接受锻炼,在危机中成长,壮大。

读一本好书,自己的灵魂也能够得到洗礼。在欣赏完《狼图腾》后我感觉到自己的思想仿佛被作者带到了另外的一个境界。自己也跟随着作者进行了一场对民族的反思。希望大家都能够去欣赏一下这本《狼图腾》,并且都能够学到狼性的优点,到那时我们民族也就能够更加优秀,国家也能够立于世界国家之林而不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