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的思考——有感于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

碎碎的思考

——有感于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

摘要:笔者试图与小说主人公和作者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从而把自己感性的体验转化为理性的思考付诸于文。笔者分三部分,即矛盾的产物,虚幻的真实和积极还是消极,记录下了这些琐碎的思考。

关键字:余华 《十八岁出门远行》 矛盾 虚幻 真实 消极 积极

读完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我陷入了一种深深的困惑之中。这种直观的困惑逼迫我不断地思考。我该用怎样的方式去欣赏,判断和体悟这篇小说呢?于是,我努力寻找并实践了一种我认为可以进入和了解一部作品的最好方法——交流。与虚幻的小说人物进行情感交流,进而透过他们与作者进行心理交流。

一、矛盾的产物

十八岁的“我”,一方面需要蔑视现存秩序的气魄和豁出去自我闯荡成人社会的胆量,另一方面,却也渴望从这个我不信任的成人世界中获取帮助。“我”企图打败世界却也极力地想要融入世界。于是,“我”便拥有了一种将自己置身于自相矛盾中的恶作剧式的快感。

“我”是纯真的。因为“我”格外珍重第一批来“我”下巴上定居的胡须。行走在路上,“我”的目光关注着山和云,而且,所有的山和云都让“我”联想起熟悉的人。“我”心里怀揣着浪漫的情怀,并认为远行是一次美丽的流浪。

同时,“我”却也已不够纯真了。“我”学着成人世界的处事方式,递烟给司机,只是为了搭乘他的车。“我”绕着他的车转悠,是为了侦察车上载的箩筐的内容。“我”多次想起旅店,完全因为一种需要。于是,纯真本身正在悄悄地起着变化,某种目的性慢慢地介入了。

但是,“我”终究只有十八岁,“十八岁”是一个勉强还能被叫做孩子的年龄。孩子,是不可能像成人一样具有稳固的心理防线的。所以,最后,当“我”的勇敢遭受到暴力的时候,“我”也只能依在同“我”一样遍体鳞伤的汽车里,徒劳的挣扎在绝望中。

仔细地体会,就会发现“我”的不幸似乎与外界的威胁无关,一切的困惑和冲突都来自于内心的理想与外在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二、虚幻的真实

“我不知道,把这整部小说视为一场梦的记录是否有帮助。它更像是被延迟,被撤换的焦虑的一个漫长隐喻,而且焦虑也不只是在梦里出现。??并致力于探索一个由我们的需要和忧虑而不是由物理法则主宰的世界的隐秘的逻辑。” 【1】

当然,针对《十八岁出门远行》这部小说,作者不是正在我们眼前写作,也不是在报告他写作的方式。他好像是在用哑剧的方式表现小说的艺术,让读者看到他对他笔下的人物是何等的感兴趣。他并不是在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而是让读者看到小说是怎么编织成的。让读者明白为什么他在乎这个十八岁的主人公以及为什么读者可能也会在乎他。甚至,那种宣称我们不能为明知是捏造出来的人物而哭泣的观点成了一个陈旧的现实主义的偏见。不管在小说里还是在小说外,人物最重要的地方在于,他们的需要对读者而言是否真实,读者是否能在阅读的时候和阅读之后想象他们的人生。所以,小说的虚幻性又有了必然发生的内在合

理性。

三、消极还是积极

外观的幻觉一旦被破除,世界和人生露出了可怕的真相,那么,该如何再肯定人生呢?这正是我读完《十八岁出门远行》之后所思考的现实问题。

透过十八岁的主人公,我看到了作者余华的一种自我反省和自我咀嚼,一种向内深入的坚定目标和忍受痛苦的坚强耐力。作者似乎表现了一种置身自我世界之外调侃自己的真诚和痛苦的魔鬼般的幽默。

作者通过一个十八岁的少年的视角和心理,教读者试着揭开面纱,直视人生的悲剧,不回避人生的痛苦。他告诉我们,人生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该怎么办,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把盲目挣扎的消极心态转变成生生不息的积极力量。

年少的我们曾经站在象牙塔里单纯地说着“我爱世界”。当我们迈开脚步,踏进世俗和私欲浇灌的土壤里,我们闻见了血腥,也看到了丑陋,我们更要勇敢而坚定地说出“我爱世界”。

【1】【英】迈克尔·伍德著,顾钧译:《沉默之子——论当代小说》,三联书店20xx年版,第244页。

 

第二篇:十八岁出门远行 教案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

一、导入

作家曹文轩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确实,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它不断地诱惑着人们。我想,这样精彩的世界对于在座各位来讲,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吧。我相信有一天你们也会背上行囊踏上属于自己的旅程。

在我们开始自己的旅程之前,我们先共同走进余华给我们带来的一段特殊的旅程——十八岁出门远行

二、走进“十八岁的旅程”

1、  文中的主人公“我”是一位刚刚年满十八的少年(紧扣文中对胡须的描绘体会语言的生动性),面临着人生中的第一次独自远行,他的内心经过了怎样的变化呢?

提示:(1)兴奋、高兴——初出家门时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

     (2)迷茫——马路的起伏

     (3)着急——我没有料到拦车不成功带来的危害,反而觉得很有意思无所谓,而第二次我感觉到了现实的严峻开始逼迫自己

     (4)愤怒——社会出乎意料的残酷,设想的美好与实际社会中存在的暴力、欺骗、背叛构成强烈的反差。

  看似出人意料的事件,其实如果回顾“我”的全部遭遇,现实有没有提前的警告?

——问路、拦车时人们对我冷漠的反应都是生活对我的小提示,但是初出家门社会经验不足的我没有能够从人们对我的敷衍和冷漠中注意到现实社会潜在的危险,更没有能够开始总结人生的经验,所以与社会的提醒擦肩而过。

Ø  每一次经历都是财富,要善于体味思考总结(ppt)

2、如果你是小说中的“我”,被突如其来的残酷现实冲击地遍体鳞伤,你会怎样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或者你会怎样做?

学生回答预测:放弃远行回家

              从此改变对现实的态度

              依然坚持自己的做法

              ……

3、十八岁的“我”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提示:坚持,没有放弃

三、感悟“十八岁的旅程”

1、当“我”遍体鳞伤躲在一个四面透风的驾驶室里,周围漆黑一片狂风呼啸,我怎么能感到心窝是暖和?

提示:“我”发现了旅店

2、品味“旅店”

提示:“旅店”是一种象征,是人生前进路上寻找安慰的暂时休息的港湾;是人生遇到挫折时的精神避难所;一段人生之路的终点同时也是一段人生之路的起点……

3、  品味此时的“我”

提示:此时的“我”——经历了现实社会残酷的我,体会到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我,能够在是非面前做出正确选择并坚持下去的我,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精神力量的我毫无疑问和初出家门时的“我”不同了,这个不同我们用一个词概括就叫做“成长”,那么在“我”的成长中哪些东西是珍贵的?

提示:经历、坚持、发现。

——只有经历能够帮助我们褪去稚嫩的外壳,只有坚持和发现能让我们羽化成蝶逐步成长。

3、探究荒诞的情节

l  司机被抢一点不着急却还慢慢散步

l  路人没有一个人知道前面有没有旅馆,且每个人的回答都完全相同

l  司机拉着自己的苹果却没有目的地

l  一路上都没有一个人,而那些村民好像冒出来一般,也不见司机与村民联系

教师引导:我们确实很难用生活经验进行解释,如果我们纠缠于现实生活的可能性,那么一定是徒劳的,因为作家承认很多情节的设置违背了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充满了荒诞色彩,他自己说——在一九八六年底写完《十八岁出门远行》后,我感到这篇小说十分真实,同时我也意识到其形式的虚伪。换句话讲,作家并非不了解这部作品的虚伪甚至荒诞而是在刻意的通过这种笔法去更好表达某种真实。

4、作者简介(ppt)

5、了解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以及对余华的影响我们再来看小说中荒诞的情节你能否理解其背后的真实性在那里?——(学生讨论)

提示:“我”与抢劫者和司机的冲突,代表了“我”和成人世界的冲突,更是“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真实地反映了“我”从十八岁的视角看待现实社会的种种偏差以及对现实的困惑。

四、成长感言

虽然我们同学都还不到十八岁,但它正悄悄地向你们走来,请结合余华在这篇作品中给你的启示,给你给将要到来的十八岁说一句感言。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补充总结

只有真切的经历能够帮助我们褪去稚嫩的外壳。只有坚持和发现能让我们羽化成蝶。同学们都在成长,希望大家在成长过程中不要忘记《十八岁出门远行》不要忘记其中的“我”的成长历程。

五、布置作业

写下300字的阅读感悟(随笔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