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领域 故事活动《活了100万次的猫》

语言领域

故事活动《活了100万次的猫》

年龄段:大班

一、设计意图:

我发现现在的孩子们对于幼儿文学作品的体会和认知、感知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每当老师、家长叙述一些作品后提出问题的时候,而孩子们不能主动动脑思考回答没有自己的想法和对故事内容的感受完全被动的回答问题。《纲要》中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我所设计的故事活动《活了100万次的猫》能让孩子们领悟幼儿文学作品中故事的内容并且能让孩子们大胆的猜想和幻想、续编故事后面的情节,让孩子们能感悟文学作品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孩子们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以“100万次”为中心主体让孩子们思考故事中“猫”为什么“活了”100万次又“死了”100万次,故事中“猫”的性格和特征有什么。

2、技能目标:重点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孩子们不光只能运用语言表达事物还要孩子们扩展思维能力让孩子们感观事物。

3、情感目标:通过《活了100万次的猫》故事活动让孩子们领悟到故事的乐趣。

三、活动重点:

通过教师讲述完故事后,让孩子们对故事内容过程了解和掌握“猫”为什么“活了”100万次“死了”100万次,培养孩子们的语言和思维表达能力。

四、活动难点:

让孩子们感知体会故事情节的内容,从而培养了语言和思维表达能力。

五、活动方式:

以集体为主,又以小组分别做讨论等。

六、活动方法:

我所设计的这个活动运用口授和多媒体结合完成。

七、活动准备:

①多媒体资源:《活了100万次的猫》幻灯片

音乐:《天空之城》

②制作相关的头饰教具:国王、猫、水手、马戏团魔术师、

小偷、老太太、小姑娘、白猫

八、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前准备:手指游戏《百变手指头》

手指游戏内容:

《百变手指头》

一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毛毛虫呀,爬爬爬呀。

两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白兔呀,蹦蹦跳呀。

三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小花猫呀,喵喵叫呀。

四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花蝴蝶呀,飞飞飞呀。

五个手指头呀,变变变。变成大老虎呀,嗷嗷嗷叫。

2、导入:我使用提问的方式导入,以“猫”“活了”一百万次和“死了”一百万来导入吸引孩子们对故事中“猫”为什么“活了”100万次又“死了”100万次进行猜想让孩子们培

养思维能力。

提问导入: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个本领可大的动物,其它的动物们都非常的羡慕它,因为它活了100万次.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动物吗?好了,下面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个动听的故事,故事听完了,聪明的小朋友们就应该知道本领强大的动物是什么动物了。

(二)基本部分:

1、教师通过多媒体互动和口授方式进行描述提问。

提问:根据故事设计内容进行的提问,让孩子们动脑思考。

①故事听完了,我们聪明可爱的小朋友们你们都知道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②故事听完了,我们聪明可爱的小朋友们你们都知道故事中都出现了那些人物? ③故事听完了,我们聪明可爱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故事中的“猫”是怎么样的一只猫?

2、教师通过多媒体互动和小朋友们一起阅读进行第二遍故事讲述,并进行 思考性提问。

提问:根据故事内容,让孩子们理解和思考主要情节,我所选择的故事<<活了100万次的猫>>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① 第一部分:第一段的内容:小朋友们故事 中有一只什么样的猫,为什么它100万年不会死呢?猫为什么一次也没有哭过?

② 第二部分:第2-8段内容:小朋友们,“猫”成为了那些人的宠物?“猫”不喜欢那些人,它为什么想成为一只自由的“猫”?

③ 第三部分:第9-15段内容:小朋友们故事中一群母猫为什么想成为猫的新娘?可是猫为什么不愿意?有一只什么猫看也不看一眼它?猫为什么想待在白猫身旁?故事的最后猫怎样了呢?

(三)老师组织幼儿开展表演活动,并进行假设性提问.

1、老师组织有能力的幼儿做示范表演,老师故事,让幼儿进行表演做评价.

我所设计的过渡语:"故事读完了,小朋友们下面请一小朋友来饰演故事中的人物."(老师出示部分头饰教具,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头饰扮演)通过教师讲述故事情节让孩子们做动作表演。

2、教师将幼儿分小组进行故事活动表演。

3、假设性提问:①如果“猫”成了小朋友的宠物,小朋友

 

第二篇:活了100万次的猫评课

走进绘本,让孩子快乐阅读

                  ——评《活了100万次的猫》教学

绘本,是一种图文配合、尤其强调用图画来讲故事的书。图画是精致的,文字又是异常精简的,“图”“文”一体。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与认知心理,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是最适合儿童阅读的。《活了100万次的猫》是一本关于爱的绘本,也是一个关于生命意义探寻的绘本,对于我们成人,这都是很容易感受到的。但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四年级的孩子,他们能感受到绘本所想表达的思想吗?钱老师课前的铺垫,精心的设计,巧妙的引导,让这节课惊喜连连。

(一)投入感情,“演”故事,引发学生绘本阅读的兴趣。(ppt)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洛姆?布鲁纳这样阐述绘本阅读指导:一开始,教师得先为儿童读故事,慢慢地,用比较戏剧化的方式,来呈现整个作品。在学生还没有能力完全自我阅读绘本之前,教师利用“最近发展区”,协助儿童了解故事,帮助他们逐渐成为一位真正的读者。在本节绘本阅读教学中,钱老师投入感情读故事,用动作、神态辅助语言来“演”故事,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用猜想精彩片段来吸引学生,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图文结合,关注细节,教给学生绘本阅读的方法。

  孩子爱读绘本,但往往走马观花,一翻而过,没有细细咀嚼与品味,往往会忽略了绘本中本该关注的细节部分,浮于表面。教学伊始,钱老师就出示书中的第一张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绘本中与之相对应的文字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绘本阅读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明白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结合的。在绘本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在绘本中,图画与文字同等重要。读绘本时应该图文结合。  

(三)巧设质疑,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绘本阅读的能力 。  

     绘本的语言具有形象性、重复性及简洁性。钱老师在教学完6个小故事后,让学生找出6个故事在文字上的特点,然后围绕题目——《活了100万次的猫》,展开想象猫还可能成为谁的猫,和这个人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想象是丰富的,科学家的猫、飞行员的猫、穷人的猫……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诞生了。在编故事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根据所讲述的故事进行仿写,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编故事,这样既提升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又可以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还可以锻练他们的写作能力,语言积累在不知不觉中就丰富了许多。

    这时候钱老师又适时告诉学生在绘本阅读过程中,除了要图文结合,有的时候还可以遐想文字以外、图画以外的世界,来推进故事的发展。  

(四)迁移经验,感悟内涵,在阅读绘本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在绘本里,虽然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在里面,但娓娓道来的却是犹如清泉的关于情感认知以及生命哲理的洗礼。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在教学中钱老师抓住“猫生活的快乐吗?”展开教学,引导学生阅读文字、观察画面、启发想象,让学生明白虽然国王,水手、魔术师、小偷、小女孩、老奶奶都喜欢这只猫,但是猫却不快乐,因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喜好,却从来没有考虑过猫的感受,这是自私的爱。一直到做了夜猫,遇到白猫后,他才做回真正的自己,和自己的亲人生活在一起,才感受到了真正的快乐。

在了解故事内容后,孩子们体会到了故事蕴含的深层含义。通过阅读绘本,学生不断进行着情感的体验,凭借着阅读,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华。因此,当钱老师问孩子们:最后,猫为什么没有再活过来?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孩子们纷纷说出:生命的意义在于活出自己,并且真诚的给予爱。

课堂上,钱老师是一个叙述者,她只用寥寥数语, 就引领着学生读完了这册绘本,让学生受到了一次爱的教育。

    其实想要上好一堂绘本课说难也不难,关键是看你是不是一个有“心”的老师。心里系着学生,为了孩子们有所得而努力;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能够带着批判和审视的眼光来研究教学。有了这样的“心”还有什么是做不到、做不好的呢?

    我们相信,绘本这一新的课型必将能为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更多的改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