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情感教育 20xx字符

浅谈语文情感教育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第二中学 赵生录 746412 电话:135xxxxxxxx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艺术修养,引导他们树立向真、向善、向美的思想品德,已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一个重要内容。”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每位教师势在必行的任务。情感是形成兴趣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情感教育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展示材料中所富含的情感因,扩宽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高中语文 情感教育 精神面貌

心理学家卢家楣认为: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份,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简言之,情感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体验,是对事物好恶的一种心理倾向。正如朱自清先生指出:语文学科具有双重目的,首先是培养语文思想和表现的习惯和能力;其次是发展思想、涵育情感。情感教育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所以,教师应借助文字传达思想和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强调兴趣的培养和动机的激发,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

一、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挖掘课文中的内涵和情感因素

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认真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自己通过朗读先触摸文本的灵魂,体味文章反映的生活现实,充分挖掘其中丰富的情感因素,以满足学生个性差异发展中对因材施教的需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出口成章;才能帮助学生打开记忆的大门,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倾吐的需要,燃起语文的热情。例如:高中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3》杜甫诗三首中的《登高》,全诗通过写登高所见的萧瑟凄凉、广阔深远的秋江景色,倾诉了作者长年漂泊,老病孤愁,时世艰难,忧国伤时的复杂感情,慷慨悲壮,动人心弦。我在备课时,抓住文本和教学的关键,“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由前面的明写景物暗含抒情,转为直接抒情,暗中写景。于是我设计问题:首先,本诗前两联写景,代表了什么意思?代表了什么含义? 其次,“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联内容丰富,字字渗出“悲”来。请说出此联表达了“悲”的哪几层意思?最后,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这样一来,学生心中的情感因素总会被激发,而原有的意象也会被提取,为正式上课做好准备。

二、激发课堂情感,准确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培养学生个性中积极的情感因素,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去体会更丰富的情感。这样,让学生从一个平静状态进入一个情感涌动的境界中,使整个课堂弥漫着一种积极的情调,使“教材情”“教师情”“学生情”三者合一,融为一体,弹奏出优美的情感乐章。赞可夫说过:“教师本身先要具备这种品质--能够领会和体验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才能在学生身上培养出这种品质。”例如在学习毛泽东《沁园春?雪》一词时,我就让学生反复吟诵,在读中感悟,再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与情感的参与。这样,学生眼前便出现大如席的东北雪和皑皑雪原的幻景,浮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丽诗情,这是何等苍凉悲壮的图景,又是何等雄浑峻伟的奇观,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从而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强化学生的情感

在传统的教学中,新课讲完就让学生背诵书上带黑体字的结语,再从练习中勾出若干道题让学生做在作业本上,这样可能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但在培养学生关爱的情感的教育

中被人给忽略了。笔者建议以下做法:首先是在学习完课文后,让学生及时写读后感,要求学生针对所学文章,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有独特的见解,这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情感。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学生可以写景中含情的感受,强化学生欣赏景物描写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功底。其次是迁移训练,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然后联系生活实际,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课文的认识。

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教师要净化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灵魂,就必须在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的同时,积极创设情境、用激情感染学生;坚持正面引导、用理性启迪学生。

参考文献:

【1】田国秀:重视道德教育是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9.5.

【2】沈德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8.3

【3】吴荣洪:试谈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2.

 

第二篇:浅谈语文情感教育的策略

浅谈语文情感教育的策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