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读后感

浅谈《逍遥游》

人文院旅游管理132班马悦

庄子内篇,《逍遥游》为第一。可以说,此篇乃庄子之哲思代表,后六篇均可谓发端于此。

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出神人之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同时通过宋荣子对“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这类以自己才智汲汲于名利的人的嘲笑,表明自己观点——“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变乎荣辱之境”。

以前说到逍遥,脑海里总是会浮现出一叶扁舟,白衣飘飘的诗人独立船头,吟诵着千古名句。但读了《逍遥游》之后才发现,他们都不是真正的逍遥。庄子逍遥,是近乎忘却凡世间的一切复杂,纤尘不染的绝对的精神与灵魂上得到自由。而那些诗人,要么触景生情,要么因势感怀,都是为外在客观和内在主观所限,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只有至人无己、神人无功无为、圣人无名,与天道一体,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没有功利目的,心中无我,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才能潜心学习,不畏险阻,战胜自我,不被荣誉所累,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便有了真正的逍遥、绝对的自由。如今,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老庄思想,但要在实际生活中做到逍遥无为还是十分困难的。很多人不能理解,积极追求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何不可,这是因为我们一直接受的儒家思想中倡导入世精神。《论语·子张》中,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自

 

第二篇:读 逍遥游 有感

逍遥于心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我惊叹道,狂放,狂放…… 眼前犹如一幅幅图画交替呈现:时而是大鹏展翅飞翔,傲视苍穹,“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时而写蜩与学鸠以小自矜,固步自封,井底之蛙的形象跃然纸上;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以及列子御风而行仍是有所待的……其后的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给人以警醒,用大树之材寓无用之用的哲理让人深思。读庄子的文章,犹如遨游于天地之间,思接千载,汪洋恣肆,纵横捭阖,仿佛有股浩然之气充溢其间,余味无穷。

“逍遥”二字,立马让我们想到与世隔绝的隐士或是或是悠游自在的神仙。他们或隐居山中,潜心修炼,悠然采菊,或腾云驾雾,将世间万象尽收眼底。

而庄子的逍遥游则更提升了一个高度,他认为要想自由、逍遥,首先要无所待。但仔细想想,这其实是我们世间万物永远都无法到达的一种境界。传诵已久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在这里也显得过于束缚,万物皆有所待,都无法到达至上的境界。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上天入地,纵横古今,穿越生死,看透名利。一个“游”字,把人世的沧桑,世间的真谛说的是惟妙惟肖,每个人在人世间只不过是一个游客,看的淡然一些,会是一片海阔天空。再加上逍遥二字,人活在世间岂不是洒脱不羁,愉悦的面对日出日落。

如果人生能像大鹏一样遨游于九万里的高空、傲视万物,超越

自我,追求卓越是不是就达到了人生的顶峰呢?是不是就应该自我满足了呢?作为洞悉万物、洞察内心的庄子给我们提供了人生正确的答案,提出了人生应当有更高的追求。

人生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有的人安于现状,不愿为理想付出艰苦的努力;有的人却把自己的生命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彩虹。“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激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人生不能没有追求,没有追求的人生是可悲的。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这就是人生的境界。

滚滚红尘中尽管我们做不到绝对的自由,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舍弃一些不必要的负累,让我们的心灵变得纯净、安详,快乐生活!

放飞心灵,回归自然,做自由自在逍遥的自己,是庄子给当下人类最好的启示:人既要志存高远,自由翱翔,又要学会生活,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大地之上。

每个人要遵循大地的法则,大地遵循上天的法则,上天遵循自然的法则,顺其自然才是人生大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渺小,但是自己心胸都可以无限的扩大。所以说我希望:闭上自己的眼睛,宇宙就在自己的胸中!

计本(一)班 包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