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浪潮观后感

‘O Captain,My Captain’相信是绝大多数看过《死亡诗社》这部电影的观众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台词吧。在我眼中,这句对白将整部影片的观赏性与蕴含的深刻内涵与价值观念极大地升华,使得影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与它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更加饱满。

《死亡诗社》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上个世纪中叶美国大学预备学校中发生的事情,看到这部影片,让人会自然而然的想到中国的教育。不难发现,影片中的学校的学习氛围是严肃而庄重,甚至于刻板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一如中国众多望子成龙的父母。就这一点来说,我们会在一开始的时候忽然愣住,美国的教育不是非常自由开放式的吗,原来曾经也有如此严肃的时期。

影片中的威尔顿预备学院是全美最为著名的预备学校,其毕业生大多数可以进入常春藤名校深造,这样的实力与影响力让众多优秀学子和他们的家长趋之若鹜。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校注重的是升学率,还有纪律性。注重纪律必然排斥多样性,不会让学生们自由地追求自我,追求青春年少时不羁的灵魂。这一点从影片所渲染出的肃穆的氛围便可见一斑。而在这时,学校聘请了一位很有才华与浪漫气息的英语老师基廷,奇妙的是这位基廷老师和刻板的校长都是威尔顿的校友,联想到后来的剧情让人不得不心生感慨。

基廷老师别开生面的授课方式无疑是影片表达的一大亮点,其新颖性与表现性都与学校的整体环境大相径廷。通过这些情节,影片向观众传达了一个疑问,教育是什么?作为观众,作为学生,所有人都觉得基廷老师的方式方法才是教育的意义价值所在。只是,问题在于,当时的大环境并不允许这样的教育方式存在,就像当下的中国,应试教育注重的不是鼓励学生追求心灵的解放,而是安静地坐在位置上学习考试而后进入大学这样一成不变的流程。于是,对于他的学生来说,只觉得一切都变了。

基廷的课总是充满意外和激情,他告诉学生,如果拜伦和莎士比亚被僵化的理论所遮蔽,那么就把这些理论从教科书里毫不犹豫地撕掉;他告诉学生,如果站在讲台上可以使我们换一种视角看世界,那么不妨发出自己的声音。他甚至将课堂搬到操场上,让学生在他面前排队行走,从走路的姿势分析他们的个性和心态。他让学生们踢球之前每人念一句激励自己的诗歌,告诉他们,在理性的现实之下,隐藏着一个梦幻、浪漫的世界,等待着我们去感知。他不仅仅是学生们的导师,更是激励他们成长的精神之父。在基廷的感召下,年轻的心在呼唤中得到指引和鼓舞,在意气风发的青春岁月里,深深地感受到生命本真的喜悦和自由的

照耀。而“卡匹迪恩”这个古老的诗句,也像一个神秘的咒语,将学生们引向了一个全新的领地,。于是,在尼尔的号召下他们成立了死亡诗社,诺克斯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他的爱情;尼尔第一次违背父亲的意愿,就连一向胆小的托德,也在基廷的鼓舞下,跳到桌子上朗诵自己的诗歌。基廷就像一个船长,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这一群在禁锢里压抑太久的年轻人,让他们明白生命就应该如野马般在原野上肆意驰骋,如群鸟般在天空中展翅飞翔。

正如所有的悲剧从一开始都是注定了的,影片的浪漫气息伴随着清脆的枪声在嚎啕痛哭中戛然而止。尼尔的离去是偶然又有是必然的,长期对戏剧的热爱在父母满怀期待的眼神和父亲威严的命令声里一直被压抑着,在违背父亲参演话剧的那一个达到了高潮,随后跌落谷底,“我已经走投无路了”正是一次郑重地宣誓。基廷的离去已是必然的结局,卡梅隆出卖了基廷和诗社其他人,向学院报告是基廷鼓动学生成立死亡诗社,鼓动尼尔追求戏剧。或许,卡梅隆的举动才称得上智者所为,所谓明哲保身本无可厚非。只是,学校的教育本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却以这种截然相反的手段迫使学生妥协甚至诬陷师长,这无疑是天大的笑话。查理宁可退学也难以控制地愤怒的一拳、基廷离去时托德再也不能忍住自己的悲伤站在课桌上大声地吟诵’O Captain, My Captain’ 乃至大部分学生都站到课桌上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些都是对学校对卡梅隆最响亮的一记耳光。而影片的最后这一幕也让观众沉浸其中,学生的纯老师的真在这一幕里被表现到了极致。也让我们更为直观地理解并赞同影片所要强调的思潮:我们的独立精神应该植根于生命的野性,梦想和勇气,生命是对于这个世界的狂野的爱。或许生命有时会是痛苦的,但不要忘了灵魂深处面向生的勇气和对生的渴望。

20xx年的德国影片《浪潮》是与《死亡诗社》相类似的影片,粗浅的表述就是,也是由一个老师将一群学生的激情点燃,最后以悲剧的结尾收场。但是就影片的批判性与思想的深刻性来说,《浪潮》走的更远。

《浪潮》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来,19xx年4月,美国加州某高中的一位历史教师罗恩琼斯在讲授关于纳粹德国的内容时被学生的问题问倒:“为什么德国人声称,对于屠杀犹太人不知情?为什么无论农民、银行雇员、教师还是医生都声称,他们并不知道集中营里发生的惨剧?”下课后,他仍不断思考着这个问题。为让学生切实理解法西斯主义,他开始了一项大胆的试验——成立“第三浪潮”。这就是电影《浪潮》中“浪潮”组织的原型,而他的学生们就是“第三浪潮”的成员。同样,他要求学生们说话前必须叫他“琼斯先生”,设计了组织内统一的手势,并且以各种形式向学生们强调纪律与团结的重要性。很快,学生们都成为“第三浪潮”的忠实成员,并坚定地以琼斯为组织的领袖。第三天,琼斯暗中委派3名学生作为“督察”,向他报告那些不遵守“第三浪潮”规定的人以及组织的

批评者和反对者;但是接下来竟有20余人毫无保留地向他告发自己的朋友。这时,琼斯感到了事态的严重失控。于是第四天,以组织将在全国范围内被正式宣布成立的名义,他命令学生们次日到礼堂集合。终于在第五天,他在礼堂内设法使学生们从狂热的“第三浪潮”中醒悟过来,而学生们也最终真正明白了法西斯主义的可怕力量。而这期间,参加“第三浪潮”的学生人数已由30人左右增至200余人,其中后加入者大都逃掉了自己所本应参加的课程。

电影《浪潮》正是这样由一名普通的老师带着一群普通的学生由正常课程发展为具有极权独裁性质团体的影片。影片给人的感受是强烈的震撼的,让人们意识到集体认同感能够造就多么巨大的力量。一群原本懒懒散散的学生只是在文格尔先生的指导下,努力改正以前吊儿郎当的听课习惯,并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在第一节课后感受到了与以往不一样的课程体验后,绝大多数人甚至包括其他班级的学生感受到了身处为了共同做一件事情的认同感乃至使命感,并且由其中一些极其投入而狂热的学生的推动,“浪潮”却向着另一个方向发展。先是大家积极发展组织,建立网页,设计标志,想把“浪潮”搞得轰轰烈烈;接着有人在市区各处,甚至市政大楼上,涂鸦了组织的标志,引发了公众的不满。有人以前就有一点混混,把加入“浪潮”当作在别人面前炫耀的资本;更有蒂姆把“浪潮”当作生命的全部。这就不难说明一旦“浪潮”不存在了,那么他的生命也将伴随“浪潮”一起结束。最终,感觉到事态失去控制的文格尔在学校礼堂宣布解散“浪潮”,大多数学生虽然感觉到无比失落但还是默默地准备离开,就在此时失去了自己视为生命的组织的蒂姆失去了理智,最终饮弹身亡。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蒂姆枪口对着文格尔时,文格尔说了一句“你开了枪,文格尔先生就不存在了,就没人领导‘浪潮’了”。随即蒂姆便似是想通了一般,杀了文格尔先生“浪潮”就不存在了,随即绝望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一幕更是凸出地表现出蒂姆对“浪潮”的狂热,也就不难看出,这次原本很普通的课程对学生们的巨大影响。

教育在任何情况下都惯于独立思考的公民,可能需要20年;而培养一个纳粹,却只需要5天。19xx年8月5日,北师大女子附中前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卞仲耘在校内被红卫兵殴打致死。穿着军靴,手持短棍、木枪,将卞仲耘活活打死的红卫兵,都是些花季年华的少女,是什么让她们变得比野兽还疯狂,对一个50岁的长辈下此毒手?前苏联纪录片《普通法西斯》也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是什么造就了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法西斯?阿伦特从耶路撒冷审判中获得的启示是:正因为平庸的“普通法西斯”机械地服从,才使得“奥斯维辛”式的灾难真实地发生,它所造成的浩劫要比所有邪恶本能汇聚起来所产生的灾难还要可怕。那么,现代民主社会有没有产生法西斯独裁的危险?《浪潮》给出了答案: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纳粹,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共性压倒个性和独裁的恶魔就会破土而

出。

《浪潮》是一部震撼的电影,一部值得在和平年底安享生活的每一个人反思的电影。在电影里我们找到了潜伏的危机,然而在现实中却难以抗拒它的出现。作为年轻一代的导演,丹尼斯·甘塞尔赋予影片的是勇气和力量,他正视独裁力量的存在,并用理智的眼光去看待这股力量存在的意义,用智慧去呼吁观影者远离独裁。

这两部影片都涉及了教师学生这个群体,也都说明了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个好的老师的确能够改变学生的一生。当然,两部影片所要表达的都不是这一点,而是想要表达人性这样一个崇高的命题。《死亡诗社》中对于自由独立的追求和《浪潮》中对于法西斯思潮的反思都体现了人类伟大的自省力。前者对于浪漫自由和独立的思考感染了无数人,我们至今都在为基廷老师感到欣慰,也为学生们衷于本心的坚持感到钦佩;后者在个人与集体这个主题上也颇费功夫,让观众直观的认识到民主与极权似乎并非是天渊之别。对于中国来说,这两部影片都有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教育、民主。我们的教育依旧难登世界的大雅之堂,至于其他方面,正所谓真理愈辩愈明,如果你是对的,为什么害怕人民的议论呢?

 

第二篇:死亡诗社观后感

《死亡诗社》观后感

江东中心小学 蔡 琛

影片主要讲了一群学生在基丁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反抗给予他们压抑和束缚的教学体制,但又以一个学生的自杀和基丁老师的被辞为结尾。 情节的安排行云流水,没有任何花哨,只是在喜剧式的上半场走到沉郁的结局时,多少让人有点心情黯淡了,但正是这种被现实挫败的感觉,和着最后一个场景里抑郁中的高潮,升华了该片的寓意。回过头细细品味时,影片丰富的内涵甚至会让人分不清,究竟谁是该片的主角,基丁老师?学生?还是如铁屋般禁锢人的心灵的体制或者说是这个现实的世界?

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急剧变革,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也广泛的应用到教学中来,师生之间已经不完全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了,学生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取知识,有时候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教师知道的还多,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了威胁,不再象以往那样直接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传递经验,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实现文化传递,他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精心设计的环境中进行探索。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递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而有可能同时作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等等,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重化方向发展。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那么单一了,教师的角色也多元化了。

在基丁的世界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育人者如何在体制和教条下成为放逐者的故事。如果说,这部片子里有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象征着束缚和压抑的现实世界,另一个是体现了自由和激情的梦想的世界,那么,基丁就是这两个世界的联系点。他是现实世界里的老师,是拥有现实世界里诸多光环的人,但他更是指引着学生发现并珍视内心梦想的舵手(船长?),帮助学生坦然面对自己,面对生命的友人。他教会他们用不一样的眼光看世界,做不一样的自己,挑战那些在别人眼里是金科玉律的教条,走真正自己想走的路。无论是让学生撕掉权威关于诗歌的评价用自己的心去品读,还是让他们看到自己是如何随着别人的脚步改变自己的步伐的,基丁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这一群在禁锢里压抑太久的年轻人,让他们恢复了飞翔的勇气和向往飞翔的激情。但属于基丁自己的结局是被校方因为“毒害”学生思想为名赶走了,似乎和遥远切近的时空里,那些个挑战者,背叛者的悲剧式命运无奈地呼应了。

现在的教师的师生关系观,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成新型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另外,教师还要从事一些与自己的教学有关的科学研究,从理论上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因此,要求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超前性和独创性。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数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善于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新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新的课程,具备有多样的选择性,在共同基础上设量不同的系列课程,以供学生进行适合自己发展的选择。整个课程体系,包括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都将致力于根据学生的不同志趣,能力特征以及未来职业需求和发展需要,向他们提供侧重于不同方面的学科学习内容和学科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有能力胜任不同的课程,既能教基础课程也能教系列课。教师不仅是解惑者,还应是问题的诊

断者,学习的启发者,还要求教师能了解所教学生的个性发展。指导帮助学生按自己的能力需要选择所学课程。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都会从教师的角色文化中折射出来。并通过他"映照"在学生的人格世界中,作为教师的言传身教,决定了其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