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我的前半生》讀後感

不知花了多長時間,終於讀完了這本《我的前半生》。之所以說終於,是因為這本書在帶給我快樂的同時,讓我感受更深的是惋惜和恥辱。中國的近代史原本就是一部恥辱史,而 這種恥辱在溥儀身上表現的更加深刻。

溥儀的家族,那些世襲的王爺們和出自他們家的兩個皇帝或許會讓很多人羡慕這個昌盛的家族,但在我看來,他們卻是可憐的。一群本來可以有自己理想抱負的貴族男人們,卻因為一個女人——慈禧的幾道聖旨而將自己的大好人生葬送在了晚清的戰火中。還記得溥儀在回憶他進宮時的情景時,在他幼小的腦海裏唯一留下印象的就是"一個陰森森的帷帳,裏面露出一張醜的要命的瘦臉——這就是慈禧"。慈禧雖然幹政多年,但我並不覺得她多有能力,多有膽識。她給我更多的印象是陰險、狠毒、迂腐且貪戀權勢,膽小怕事。為了自己可以繼續垂簾聽政,她甚至被給自己的兒子立嗣卻把外甥載湉要去做兒子.溥儀的祖父也正是因為看透了慈禧的真面目,才會在慈禧宣佈立載湉為嗣的話一出口,立即“碰頭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晚清在慈禧和一群頑固派的阻撓下,上演成了一場鬧劇,讓我在哭笑不得的同時又感到深深的痛心。

宣統皇帝一登基,就過起了富貴無憂的生活,他在書裏記下了他的弟弟溥傑來到宮中看望哥哥時,處處拘束,行為讓他感到很不自在,因為他是皇帝,所以連親人,長輩都要敬他三分。他從小就欺負宮中的太監和宮女,說的動他的只有奶媽王焦氏,她說:“皇上,您拿石子

扔別人,別人也會疼,別人也是肉長的。”從此,他改變了霸道的性格,王焦氏是他最敬重的人,因為他從不多說一句話,從不討好皇上,也從不懼怕皇上,是她,教會了皇上做人。

溥儀到了青年時期,王焦氏離開了他。他開始接觸新事物,開始喜歡外國東西。在外國師傅莊士敦的影響下開始穿西裝,戴眼鏡,甚至讓大清國的男人都開始剪辮子,留短髮。這使大清國開始西洋化。從此,街上開始賣西洋玩意了。真正讓我感觸的是他在深宮大院中剛剛接觸洋物時的那種好奇,這讓我深深的體會到了中國的落後。落後就要挨打,但當時的人們並不知道,因為他們被自己蒙住了雙眼。 溥儀開始選妃時,就在相片上畫圈,當時他才十五歲,對這些並不感興趣。所以隨便選了婉容和文繡分別做他的皇后和貴人。由於婉容思想開放,人性貌美,所以得寵,開始排擠文繡,當時的大清國正腐敗,淪陷。文繡提出和他離婚,婉容開始吸毒,後來和他的侍衛私奔,病死他鄉。後來共娶進福貴人和玲貴人,其中一死一失。溥儀把他們比作金籠中的鳥。

日本侵略了中國,他們要中日聯姻,讓日本的嵯峨浩和溥傑結婚。這對年輕人很快也有了好感。當然,溥儀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他自己沒有兒子,如果他弟弟和日本女人生了兒子,大清就有日本人一半。溥儀開始日夜恐懼,甚至連嵯峨浩做的飯都一口不碰,但最終她生下了靚女,溥儀這才放心,日方卻大大失望。最後由毛主席帶領大家,溥儀被關進了監獄,最後改造被釋放,還找了一個夫人,最後病終。 這是溥儀前半生的大體概括,但是這並不是他的《我的前半生》

的意義。他用自己的筆寫下了自己那段荒唐而又恥辱的過往,寫下了中國近代的一段辛酸史。說實話,我對於溥儀本身是敬佩的,那種大起大落的人生,那種提心吊膽的生活,那種由萬人敬仰到鋃鐺入獄的遭遇,是旁人所無法體會的。而他,坦然的面對了一切,而且在一切塵埃落定後還能平靜的回憶而寫成《我的前半生》。他由一個皇帝到一個公民,無半點抱怨,而是笑對人生。看著他那一張張微笑幹活改造的相片,我不得不為之震撼。真是命運戲弄人,溥儀無論之前有多少過錯,畢竟他能改過。儘管包括他以前把中國改為“滿國”,和日本人打交道,但是他能拋棄過去的一切,從新改過,這種精神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溥儀在新中國成立前的曲折經歷,他本人雖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主要還是時代以及他周圍的小環境造成的。正如溥儀所總結,他在剛會跑的時候,就被抱上了君臨天下的寶座,渾然無知地度過了三年革命的風暴,然後在封建軍閥保護下的皇宮中度過童年。從這時開始,他的命運便被註定了,已經無法自行選擇。此後,在民族敵人的豢養下送走青春,接著認賊作父,充當了14年的傀儡元首。如此40年的生活裏,他必然地“只有罪惡和羞恥,愚蠢和狡詐,兇暴和怯懦,猜疑和迷信……”。在這種情勢下,他除了不斷沉淪,是不可能跳出苦海的。而溥儀的作為是值得原諒的,記得曾經看過《東京審判》,在東京法庭上那個義正言辭的人才是大清的皇帝吧,不論電影裏的是否是真實的歷史,他的表現真的讓我深深的震撼。

書中關於復辟的記載,更讓我瞠目結舌。自從清朝的封建統治退出歷史舞臺後,那些頑固派分子一刻不停地在籌備著一次又一次復

辟。溥儀與胡適的相識曾經為他的命運打上一絲轉變的微光。但這絲微光,還沒有讓人瞥見,便倏然消逝了。胡適再差勁,也終比溥儀周遭的那批封建遺老曉得何為歷史潮流、何為世界大勢。而那批封建遺老,可謂個個都是滿腹經綸的學問家。但這些人在思想上,特別是在政治思想上,又可謂個個都是糊塗蟲。例如康有為(本書附錄中收了一封他寫給軍閥吳佩孚的信函,堪稱現代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獻),雖然也能說出一通保皇的“大道理”,但就是看不清封建王朝體制無論在中國,還是在世界,已然明日黃花,大勢不再。看不清這一點,任你說得天花亂墜,也只能落個螳臂擋車的反派下場而已。還有那位不惜投水自殺的國學大師王國維,溥儀清楚明白地告訴我們,他和他的父親攝政王載灃早就剪掉了辮子,許多愛新覺羅的子孫也早就穿上了西裝,惟獨王國維、辜鴻銘這些頂有學問的外姓人,卻始終留著那條豬尾巴。這種“皇上不急太監急”的強烈反差,對知識份子來說,是非常值得深思的。

溥儀通過手中的筆解構了封建帝室的窮極無聊,也解構了國學大師的不識時務,使人們看清了他們的真相。解構完成之時,也就是解脫和解放之時。在撫順監獄,一位偽滿洲國原大臣對溥儀說:我原來忠心耿耿地崇拜你,現在才發現,原來你不過是個廢物。當“廢物”一詞從口中沖出時,他所感受到的,不是失望,而是輕鬆。由“廢物”而成為“公民”,真正從內心得到解脫,獲得所謂“人”的自由,這是溥儀歷經周折後所收穫的榮幸。為此,他真心感謝共產黨。從共產黨對他的改造以及他最後對共產黨的態度來看,此書實際上還潛伏著一

根貫穿始終的暗線,那就是人道主義和人性複歸的線索。這是本書非常深刻的一點暗示。看不到這一點,就無從通過此書照見自我。 《我的前半生》以一部如近代史的自傳,寫出了人生的深度。好一個溥儀,好一個末代皇帝!歷史的前進軌跡是以他一人之力所無從改變的,但他以他自己的表現,為近代的荒唐史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最後不想說太多的感想,人生的哲理就應該在人生的道路上慢慢品味,慢慢踐行的。只想說,溥儀是確實一個值得敬重的皇帝!歷史終究是歷史,我們看歷史不只是要知歷史,更要從歷史中得到啟示,得到奮發向前的力量。

 

第二篇:特殊的阅读体验——读《我的前半生》有感

杨思柳:特殊的阅读体验

——读《我的前半生》有感

杨思柳

20世纪中期,一部名为《我的前半生》的自传问世,作者是中国封建清王朝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近半个世纪后,自传共印刷21次,累计印数186.3万余册,如今这部生命力旺盛的作品仍然有长盛不衰的趋势。

天朝崩溃签条退位,苟延残喘紫禁城内,潜逃天津东北,伪满皇帝十四年,解放后战犯改造,特赦后终获新自由。溥仪一生多重角色,命运多舛,令人唏嘘不已。

之所以选择《我的前半生》一书,是因为早期看过电影《末代皇帝》,于是溥仪传奇且颇具悲剧色彩的一生愈发吸引着我。可心想电影再怎么写实,也终究难逃艺术作品之嫌,或多或少是要经过艺术加工的,更何况影片的导演是意大利人,也难免脱摆不了以西方人的视角审视这段历史,想必终究是抵不过意识形态的。而溥仪——清末民初直到建国后这段沧桑历史的亲历者,故事的主人公,似乎更有资格去记录他的一生,其著的书想必也能更加原汁原味地反映那段历史。

翻阅前几章节,殊不知我读到的只是溥仪对家世、对童年、对日常琐事的平铺直叙,心生些许失望,若不是早知作者是一位特殊的帝王,恐怕也实在是难以耐着性子将整本读完。唯一吸引我的恐怕只是那些荒唐、可笑甚至读来略带自嘲和自我讽刺意味的帝王童年片段(此处列举两段印象最为深刻的),就连溥仪自己也坦言:“度过了人世间最荒谬的少年时代”。

“我被他们折腾了半天,加上那天天气奇冷,因此当他们把我抬到太和殿,放到又高又大的宝座上的时候,早超过了我的耐性限度。我父亲单膝侧身跪在宝座下面,双手扶我,不叫我乱动,我却挣扎着哭喊:‘我不挨这儿!我要回家!我不挨这儿!我要回家!’父亲急得满头是汗。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没完没了,我的哭叫也越来越响。我父亲只好哄我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第.......二章 我的童年·登极与退位)

“我从那些百听不厌的故事中,很小就得到这样一个信念:一切鬼神对于皇帝都是巴结的,甚至有的连巴结都巴结不上,因此皇帝是最尊贵的。”(第二.......章 我的童年·太监)

回望那段历史,当时的场面确实令人发笑,但这笑的背后却也不可否认地隐含着我对这一历史悲剧人物的怜悯。特别是随着阅读的深入,延伸到全书的后半部分,溥仪从卖国求荣到开始懂得什么是人的尊严,由怕死不认罪到悔恨过去,向往新生一条思想变化的脉络在书中清晰体现,书中的其他内容也愈发显得饱满丰富,整个阅读的心情也变得更为复杂和沉重。

《末代皇帝》的导演贝托鲁奇曾这样评说,“这些人物虽是可憎的,但他们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我并不谅解他,可他们也是命运之神的玩物。所以,任何人都不过是历史的牺牲品。”溥仪也自称自己“糊里糊涂做了三年皇帝,又糊里糊涂退了位。”

溥仪的前半生始终是不自由的,在社会信息被封闭的环境下度过,被复辟的思想羁绊。幼年极端、片面的帝王教育,缺乏母爱,缺少同伴,仅有的只是那些封建制度残留下的太监和大清王朝的遗老遗少为伴,用眼高手低、志大才疏、庸儒无能等词形容毫不夸张。在宫内作威作福,却对日本人惟命是从,溥仪的人生逃脱不了别人的支配,所处动荡的时代这一大环境摧毁了这个生灵,一生被无情地烙上“畸形”二字,被视为历史的“玩偶”更是不足为奇。

读罢此书,确实感到整部作品少了些历史学家笔下冷静、清晰、富有逻辑的历史叙述,更多的只是一段历史叙事和对历史细节的还原,却还是能让形象、动态的历史图景展现在我的面前,但在我看来全书还是不免留有诸多回忆录式认罪书的痕迹。当年此书出版,许多人也有过作者背后必有“捉刀人”所在的质疑。

溥仪在解放初期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受到了约十年的“革命教育”与“思想改造”。“‘人’,这是我在开蒙读本《三字经》上认识的第一个字,可是在我前半生中一直没有懂得它。”溥仪在全书最后这样写道。

不可否认,这是一部较为客观反应当时历史、社会的好作品,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可是仔细想来如若是在捉刀人的润色之下,它是否已在不经意间提升了所谓的思想高度?至少我还是希望能看到作者更为真实的历史和思想记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