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幼儿园

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幼儿园

19xx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

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他们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习惯。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每一个父母都需要高度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

当Google的创始人赛吉布林和拉里佩奇在电视上接受访问时,记者问他们的成功应归功于哪一所学校,他们并没有回答斯坦福大学或密西根大学,而回答的是“蒙台梭利小学”自由自在的学习,没有任何消极输入方式,在蒙台梭利教育的环境下,他们学会了: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解决。是这样的积极教育方式赋予了他们鼓励尝试,积极自主,自我驱动的习惯,因而带来了他们的成功。

这大概就是俗语:“三岁看大,六岁看老”的含义吧!

 

第二篇:中国为什么缺少诺贝尔奖获得者1

中国为什么缺少诺贝尔奖获得者?

风雨行舟

中国工业的发展曾被称为“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现在诺奖一事上也可用这两句话来表述,近现代科学起源,发展,兴盛于西方,在科学领域的开拓性,革命性,综合性成就上我们从来就没有发言权,今后也不会有太大变化。比方说第一个造飞行器(不管是飞机还是火箭)的人,可以获得诺奖,今天即便有人造出航天飞机也不会得诺奖,因为诺奖要求的是开拓性革命性的成就和发现,完善和改进对诺奖的意义不大。而我国是后起之秀,在前人已经开垦的土地上耕耘,自然没有多大的收获。

革命性是我们相对容易取得的,比如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由硅改为有生物分子制造,从而产生新一代的功能更强耗电更少的芯片,这无疑是可以得诺奖的,但是世界上有众多的科研机构从事该项研究,而我国的科研设备和投入远不能和西方相比,再加上我们的研究人员只懂本学科的知识,对其他方面知之甚少,又缺乏合作精神,科研单位也没能积极的为其创造条件,所以这方面,我国也很难比肩 西方强国。

再说综合性,中国人自古就有总结的爱好和天赋,可是不是每一次综合都如所想的那么简单,除了要有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外,博览百家,融会贯通,广泛而深入地学习各领域的知识,了解世界科研的最新成果和动向也是极为重要的。大器晚成,这是要耐住性子,不受外来诱惑默默无闻十几年甚至数十年才能有所收获的,但是眼下,

以文凭为衡量标准的体制和醉心于投资炒作的社会风气怕事难出此号人物,没有哪项伟大的科学成就是在众人的一片加油声中取得的,宁静方能致远。

体制问题

一方面国外出于本能的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和歧视,对中国科学家的成就视而不见或有意贬低,非欧美国家也不同程度的遭到打压(当然这也与其发展水平低下有关),另一方面我国采用的是与西方截然不同的科研体制和标准,由于标准的选用不同,大大增加了同国际接轨的难度,我国杰出的药物学家屠呦呦所发明的抗疟新药——青蒿素,迟迟得不到国际认可只被冠以化合物的名称,使不少国内外人士感到可惜,但却难以改变现状。

教育

优秀的学校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中国有35所“985”,百余所“211”高校,每年的毕业生达600万之多,人不可谓不多,但是人才又有多少呢?这里的“人才”,既不是成绩优异,也不是素质优良,更不是用人单位的那套标准。我对人才的定义是“痴迷创新,踏实肯干,理想远大,品行良好,兼容并包,博采众长”,以这个标准来看,我们培养出了太多的此等品,合格品,但是优等品寥寥可数,在以论文,英语成绩,个人背景为评判标准的选择体制下,我们到底掩埋了多少人才,并且将来还要埋葬多少人才呢?不以成绩论英雄,不议论文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为民族创新的心脏注入

一针强心剂。

西方的考核制度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基础只是,以便为将来的创新准备条件,特点就是出现了很多乔布斯,比尔盖茨这种只痴迷于一门科学的“偏才”,但是各行各业的偏才一起铸就了美国无可动摇的领先地位,中国的教育制度也是为了让学生打好基础,但是后面还有一句话,“通过考试”,在后“找份工作”,在后“安家立业”,在后“入土为安”,这样的循环,这种以培养工作性人员为目标的模式,怎么能唤起人们创新的兴趣呢,他们总是为下一个任务做准备,抱着十分功利的心态投入研究,难免会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所以造假剽窃也就在所难免。

如果我们自己不珍惜本国的人才反而费尽心力地从国外引进,无异于对本国的教育打了一记耳光。

农村学生的比例

在过去的40年里,农村生源一直占据比较大的比例,单纯就生源素质来看,农村学生能吃苦,基础扎实,特别听话,工作认真,是各单位非常喜欢的雇员,但是眼界狭隘,思想保守,跨学科能力差,对新事物适应慢,过于畏惧上级,不敢提出异议,也是这类人的通病,农村学生从质量和数量上看,已经远不如城市学生了,中国农大,北大在90后新生的生源调查中发现农村学生的比例已经少于30%,既是明证,但真实的情况何止农大和北大两家呀,这背后是让人不安的一连串的问题,比如在营养摄入,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等方面,农村孩子都有着巨大的差距。也许更具个性的90后新生

能给社会输入新鲜另类的血液,但是这真的能让我们放心吗?大家不妨阅读以一下相关方面的研究报告,这会让你们对全国农村和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状况有更深入,更广泛的理解。

科研的社会化运作

我国目前的科研力量包括中科院及其分院,社科院及其分院,各高等院校及其附属研究院,各企事业单位及其下属研究机构,国防特殊研究机构,与世界各国合作的研究机构,民间的科研协会及个人,基层政府所属的科技机构等。

从上面不难看出要想攻克重大的科研项目,单靠某个机构一己之力是极难做到的,所以往往由国家临时召集各地区各方面的专家组成科研小组,协力公攻破,这种方法可谓百试不爽,解决了不少世界性,国家级难题,但是如何使之常态化,是这种方法不至于成为“御用工具”呢?国家要建立一个科研交流平台,将各个机构的情况加以分类汇总,为研究人员在全国乃至国际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提供条件,同时提供优惠政策和待遇,放宽非安全领域的限制营造开发,诚信,合作,共享的科研环境。

仅靠政府一己之力是不过的,充分调动民间资源,将多余的流动资金投入研发,并及时转化成经济效益,无疑将提升整个国家的科研水平,至于具体的做法,要是都让我一个人想完,还不累死我呀。 在当代世界,那种个人英雄式的科研已经越发少了,更多的是团队合作,我们只要看一下诺奖获得者的简历就知道了。要命的是,合作也恰是中国科学家所欠缺的。

中国为什么难有诺奖获得者?这不仅是对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拷问,更是对中华民族的考验,但是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整合的问题,甚至关系大国力量的此消彼长和国际社会秩序的重新构建。

希望我们有人能对此作出进一步的研究,毕竟这是一个大视野,大领域的研究课题,同时也可以调用群内人员,团队合作。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