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紫禁城的黄昏》有感

读《紫禁城的黄昏》有感

由于我对中国历史比较感兴趣,特别是近代中国辛酸屈辱的历史,所以选择阅读《紫禁城的黄昏》。这本书作者英国人庄士敦1,通过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感,撰写了这本书,他以一个外国人和亲历者的身份和角度给我们呈现了他眼中没落的中国皇族史。很显然这不仅仅是爱新觉罗的家族史,而是一部中华民族遭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屈辱史。

书中展现了清末民国初年自维新变法至溥仪搬出紫禁城期间的种种发生在紫禁城的事,期间穿插了各种曾今影响过中国命运的人物包括致力于维新变法的康有为,光绪帝,还有保守顽固的慈禧太后,荣禄,卖主求荣的袁世凯,加速清廷灭亡的醇亲王载沣等等。

作者作为溥仪的老师,对溥仪竭诚尽忠,因此不排除他是站在满清朝廷角度来看问题的,既有有客观存在部分,也有主观臆断。比如他是这样评价慈禧的“孤独和忧虑的寡妇”,“天赋聪慧,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但见识毕竟有限,对中国之外的世界茫然无知,对与之对抗的西方更是知之甚少”2,又是这样评价溥仪父亲醇亲王载沣的“太年轻了,根本不可能引导中华帝国这艘航船安然渡过惊涛骇浪”,“和蔼可亲的人,对人不怀恶意,不思报复,容易接近,热衷于看戏,而对国内外重大的政治事务没有兴趣”“他是一位好心人,办事平和,慢吞吞的,不讲效率,像他那么平和的人的确很难找。他不想负责,不愿管事,不具才干、

3威望和勇气,在身心方面都缺乏激情,又没有主意,摇摆不定,容易轻信人”“愚

昧低能和懦弱无用”4他是这样评价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杂乱无章、时而自相矛盾、充满了无聊劝导的三民主义5”

光绪在作者看来是一位改革派,年轻而孤独,愈挫愈奋

袁世凯“精明强干和交际广泛”“善于见风使舵的机会主义者”“唯一能够挽救形势的人物”

1 庄士敦,原名雷金纳德·弗莱明·约翰斯顿,是末代皇帝宣统的英文老师,字志道,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 “中国通”, 以学者兼官员的身份在华工作了34年。

2 见《紫禁城的黄昏》第4章《光绪皇帝最后的岁月》

3 见《紫禁城的黄昏》第4章《光绪皇帝最后的岁月》

4 见《紫禁城的黄昏》第6章《从溥仪登基到辛亥革命》

5 见《紫禁城的黄昏》第6章《从溥仪登基到辛亥革命》

 

第二篇:《紫禁城的黄昏》评论

去年溥仪的《我的前半生》出了完整本,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也让人们完整地看到了这位“末代皇帝”富有传奇性的经历,溥仪一生跨越了清朝、民国、新中国的不同时期,因身份而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与象征色彩,最终他由一个皇帝走向了一个“公民”,认识到了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的价值,这是很值得今天的人们重新思考的。《紫禁城的黄昏》,是溥仪的英文教师庄士敦所写的关于满清宫廷的回忆录,与《我的前半生》相互参看,可以让我们更立体地了解满清宫廷、溥仪以及当时中国整体的政治局势。这本书重点写的是庄士敦在宫廷的1919—19xx年,向前对1898年戊戌变法之后清廷的政治变化与重要人物做了追溯,向后则写到19xx年溥仪离开天津,到东北就任“满洲国执政”为止。与《我的前半生》一样,《紫禁城的黄昏》重要价值的一部分也来自作者的身份,在这里庄士敦至少有四重身份:首先他是皇帝的老师,即所谓“帝师”;其次他是个外国人(英国人);再次他虽然给溥仪带来了西方文化与知识,但在思想上却拥护君主制;最后,书中所写的主要事件,他都是重要的当事人。正因为有如此重要而错综复杂的身份,使此书既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也为我们描绘出一个不同于其他叙述的历史世界。此书对慈禧太后、光绪、康有为、袁世凯、张作霖、吴佩孚、冯玉祥等政治人物都做了重点描摹。其中介绍的西方对慈禧太后的评价很值得关注,一种看法认为,“如果不是她的执政,清朝早就灭亡了”,另一种则认为“慈禧将把清朝带到崩溃的边缘”,对这两种对立的看法,庄士敦做出了自己的分析,他认为“谴责慈禧的意见更接近事实”,但他补充道,“慈禧只是一个无知的妇女,不可能对一切坏事负责,也不应在她死后,把一切都算在他名下”,他认为慈禧只是一个工具,“慈禧受过的教育、生活的环境、性格上的弱点和有限的知识,也使她很容易被顽固派所愚弄,成为这批人的政治领袖和保护伞。”这是较为切近实际的看法。对光绪、康有为等人,他只是在认同君主制的基础上有所褒贬,与我们一般见到的历史叙述没有太大差异,令人惊异的是他对19xx年助清廷复辟的张勋的介绍,在以往的历史书籍中,张勋似乎只是一个小丑,而此书专门用了两章来写张勋,一章写张勋复辟,一章则引述了张勋的“松寿老人自述”,全面地介绍了他的一生,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张勋是凭借一次次军功逐渐升迁上来的,而他“忠君”的思想也是一贯的,在民国初期风云变换的政治环境中从未动摇过,这样我们虽不认同张

勋“忠君”的思想,但他对信仰的执著与身体力行,却很值得尊重,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历史和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书中还设想了另一种历史的可能性,如果清廷不接受“优待条件”,而选择退回满洲的话,历史将会怎样发展:“满族人退回满洲,标志着其在中国统治的彻底崩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满族人不可能重建一个类似十七世纪上半叶那个完全独立于中国的满洲王朝。将会有许多忠诚干练的汉族人在这个朝廷里供职,将会有许多中国各阶层不满于共和制的人们追随他们。这样一个王朝一旦建立,热河及内蒙古的其余部分很快就有可能加入其中。”我们可以将这看作是庄士敦为后来的“满洲国”所做的辩护,但在辛亥革命时期,是存在这样的可能性的,但历史没有朝这个方向发展,而将一个完整的版图带到了新中国,这是我们作为后人应该庆幸的。书中还写到军阀混战时期,不少人认为尽管清朝的统治不好,但民国更要比它坏十倍,“仍然存在着希望清朝得以重建的情绪”,这是只有当时人才会有的情绪,如果我们不深入历史的语境,是很难从这个角度里考虑的。整体来说,《紫禁城的黄昏》虽然笼罩着拥君的思想,但对大部分事件与历史人物却都能给以较为合情入理的分析,并提供了很多珍贵的史料,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历史的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