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读后感

《红楼梦》之读后感

好棒的诗!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就是莫名的喜欢上了,听了一遍就记住了。

一直以来,对红楼梦颇有好感觉得乃四大名著之一,再怎么说也是很棒的,可是不论是看书还是看电视都没能从头看完过,近来有时间就用了几天时间,从头给看了一遍,今天下午看的结局,完了之后心里空空的,不知道该干嘛,坐那儿楞了一会儿,什么都不想干。是为剧情而悲哀吗?还是为明天就要离开家去学校而不舍?或许由于二者兼有之才导致这种心情吧!

不知道是我思想叛逆还是理解能力差或者等等原因,我总是不能理解书本上的一些评价,在学到关于红楼梦的知识时,课本上总是把王熙凤描绘成一种心狠,毒辣,无恶不做的大坏人。就在准备看这个电视前就想看看他如何坏,在我看来,她的确好使坏心眼儿,可是她圆滑,遇事沉着冷静,有主见,在管理方面有魄力,这是他的优点,她的缺点是他不得人心,只知道搞好上级关系可是却忽视了下级,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殊不知,谁能确保自己就一定顺利平安永远得到上级的赏识,一旦翻船下面的这些人就会把你搞垮。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教训,所以看完红楼梦之后,我并没对王熙凤这个人有多大看法,尤其是在他们被抓后,她求刘姥姥救巧姐然后跪那儿忏悔,我觉得她是值得原谅的。反而让我讨厌的想劈了他的是贾雨村,或许你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再或许你说贾雨村人家也有自己的报负!可是我就不能说服自己去喜欢这个人物,他的恩将仇报行为令我恶心!我确定在下次看的时候有提到他的片段我会马上跳过!我知道在对这个评价上由于我的个性有一些局限性,但是我断然接受不了恩将仇报,忘恩负义的人,在我生活当中亦是如此。

 

第二篇:读红楼梦有感

红楼有感

初中时曾经读过《红楼梦》的翻译本,当时还不太理解黛玉和宝玉之间的感情,总感觉封建大家庭里的浮华随处可见。宝玉摔玉,黛玉毁帕或多或少给这个封建家庭添上了些异样的色彩。高中时重拾红楼,才渐渐理解他们之间的感情,相投、相知到相爱,却无法在一起的凄美和决然。再仔细品读之后,随着见解的丰富,这本书在我心中,不仅只意味着一个纯粹的故事,它被赋予了更深远的寓意,那故事背后所揭示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悲伤与凄惨,也让我领略到了曹雪芹这个怀才不遇的文学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观念.红楼的结局是以宝玉出家的悲剧为结局的,照应了文章的开始,并加重了悲凉的气氛。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是谁在眺望,是谁在祈祷?来年又有谁为侬流泪,欲哭无泣。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以花喻己。在封建的社会里却无法拥有自己的爱情,就算是拥有了爱情也不能把握爱情,可悲、可叹—— 黛玉也就只能寄情于花,用花来比喻自己的命运而已,同时也在此暗示了黛玉将来的命运也离不开一个“死”字,但是可能对于黛玉,死去也许是种解脱吧。而对于那些在封建大社会里苟活的人来说,生命对于他们毫无意义可言,生命的开始也许就是漫长结束的到来。他们也许并不是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也有烦恼和无赖,也许生活上比别人优越,但却不一定是幸福的。对于他们而言可能做一个平凡的人比作一个大家小姐要好的多吧。也需百姓家的人都在为生活忙活,无法再顾及感情,想法也简单的多,可能也会更幸福些。黛玉也宁愿做一朵飘零的落花、自由自在的活着,好好的被爱着,好好的被关怀着,却无法低下自己高贵的灵魂,甚至舍弃自己的命来于这个不公的社会作斗争,表达自己的不满,只为争得那一方的宁静一方自由的呼吸!

可叹,也许太过清高人却无法被世俗容忍。所以黛玉的爱情是必定世俗隔离在外的、被遗弃的。也许悲惨的不止黛玉一人,宝玉的爱也是同样艰辛的、可悲的。爱的太幸苦,有时甚至还无法被理解,无法像黛玉那样流泪,只能痴痴的放在心里,痴痴的想着、恋着,无法宣泄自己的苦和累。在结婚的当天不顾中众人,满心以为是林妹妹,盖头下却是宝钗的无赖,没处诉说心中的苦闷,还不知道他的林妹妹早已离去、离开了苦海。应此,宝玉变得痴痴呆呆的,用情至深、思念至深,却无法离去和摆脱宿命的纠缠。这无尽的苦海什么时候才是尽头、才是终结啊!宝玉想追随林妹妹而去,却因家庭的原因不得不放弃。从痴呆再到正常,从以前的翩翩佳公子到痴情种,从以

前到现在,从来的地方来到去的地方去,何地才是你——宝玉的栖息之地,亦或是安生之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