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和《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读《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和《沉默的大多数》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无论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还是《沉默的大多数》,这两篇文章均可浓缩为四个字“独立、自由”。在一个特殊的年代里,人们常常只有一种思想、一种体制、一种文化,这样的精神禁锢无非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空间不是自由的,思想也不是自由的,人的行为活动就更不是自由的,那么对于某件事的评价或是解决某件事的方法就会无可厚非地表现出一致性,而我们也就只能听到一种声音。

王小波所说的“沉默的大多数”,是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在当时,“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就意味着“对信的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类似此话语还有“我向来不怕得罪朋友,因为既是朋友,就不怕得罪,不能得罪的就不是朋友,这是我的一贯作风。”乍一看,这两句话说得有理,其实仔细琢磨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只对信得过的人讲,这就说明说话的对象是受限制的;不怕得罪朋友及得罪的只是朋友,这又说明你的得罪对象是受限制的。而这两个“受限制”正说明了权利没权利、自由伪自由。所以在自由受很大程度上限制的年代,大多数人选择安身立命之法就是保持沉默。

这些沉默的大多数之所以缄口如瓶有着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沉默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自有其特殊的价值观:开口是银,沉默是金,谨言慎行。这种价值取向源于当时的“和谐”社会需要静谧需要沉默。

王小波曾经也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书中他自己也有说过:家教和天性是我变得沉默的起因。他选择沉默是希望自己比较谦逊、比较朴实。话语有一个神圣的使命,就是想要证明说话者本身与众不同,是芸芸众生中的佼佼者。因此他不希望在人群中显贵,做那名佼佼者。同时他觉得可以在沉默中可以学到点东西,而这些东西是好的。“因为话语即权力,权力又是个好意思,所以的确有不少人挖空心思要打进话语的圈子,甚至在争夺‘语权’。我是自愿放弃的,有人会不信──好在还有不少人会相信 。进了那个圈子就要说那种话,甚至要以那种话来思索,我觉得不够有意思。据我所知,那个圈子里常常犯着贫乏症 。”我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选择沉默也还不是不可取的。在那个圈子里讲那个圈子里的话,既没了自己的思想也没了实质意义,还不如不讲。

然而,你什么都不讲,便始终不可能有这个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改变某种状态。俗话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有时候,你保持沉默是想保住那尚存的人性。但是如果你一直保持沉默,很可能连那尚存的人性都随风飘远。我们知道古往今来,最大的一个弱势群体就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中有些人没能力或者没机会说话;还有些人有隐情不便说话;再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对于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如果这些人始终以沉默的状态活着,那么永远也说不出想说的话。所以作者在文章的最后说道:“我也要挤入那个话语圈,虽然这个时而激昂、时而消沉,时而狂吠不止、时而一声不吭的圈子,在过去几十年里从来就没教给人一点好的东西,但我还要挤进去。”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的那只猪就好像是他自己的影子,也是成千上万个想要走出沉默圈子的人们的影子。一般的猪无异于两种生活主题:一是交配;二是长肉。其命运都是悲惨的,终究逃不过被宰杀的那一天。然而,就有这么一只猪,不甘于人对它生活的设置与安排。从名分上说,它是肉猪,但长得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这家伙像山羊一样敏捷,一米高的猪栏一跳就过;它还能跳上猪圈的房顶,这一点又像是猫——所以它总是到处游逛,根本就不在圈里呆着。它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跑出去谈谈属于它自己的爱情。它有自己的特长善于模仿,学汽笛声叫,极其聪明。所有喂过它的知青都喜欢它特立独行的派头,还说它活得潇洒。正是因为这样的特立独行,最终还是招来了领导们的围攻,不过它还是很聪明地逃脱了。

被人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因为那意味着自由被扼杀;而人们往往对这样的生活安之若素,很难因此也很少特立独行如此猪者。我们也知道很多情况下因为我们的生活被迫做了种种设置,所以我们失去了自由,选择沉默也就不足为奇了。但社会规范走向极端便导致失范,人为的设置往往造成悲剧和荒诞。返璞归真,顺其自然才是动物世界乃至人类社会的大势所趋。这只特立独行的猪一方面代表了“个性”和“野性”,具有一种反对规范、无视律令的意义;另一方面,这头猪的个性和野性是长着獠牙的,只有反抗的姿态,匮乏反抗的意义。虽然这样,但它始终在争取和追求它的自由,这还是很值得赞赏的。正如文中最后所说:“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原

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这段话在无形中也讽刺了那些听之任之、安之若素的人。

王小波说:“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

或许他是开始得晚了,可毕竟开始了,让大家深醒了。对于一个人,能做到这样,够了!剩下的路,该由其他沉默的大多数去走。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给远在美国的朋友发了一封电邮:在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

我觉得《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和《沉默的大多数》这两本书便是“自由主义”、“人权主义”最响亮的口号,不仅激起了知识分子对其的渴望和追求,更是让沉默的大多数去勇敢并努力地寻找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第二篇:读《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有感11

读《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有感

第一次看大学语文教材,我就被这篇文章的题目所深深吸引,并且以前也听说过王小波,因此就决定好好看看这篇文章。

作者想要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同于流俗,要敢于做不同于流俗,要做不守常规的“反潮流者”。我们要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要对人生价值取向和自由的选择作出深刻的思考。

猪,被人们当作愚蠢、丑陋化身的脏物,是要听从人类安排的、提供食物的机器,活着的目的无非是吃了就睡,多多长肉,那么卖相才好。 人,则被认为是自然界最高贵的存在,是万事万物的法则,是能制造工具、使用工具的高等动物

可是有这么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惊奇了。作者通过“它是肉猪,但长得又黑又瘦,两眼炯炯有光。这家伙像山羊一样敏捷,一米高的猪栏一跳就过;它还能跳上猪圈的房顶,这一点又像是猫——所以它总是到处游逛,根本就不在圈里呆着”,“后来,猪兄学会了汽笛叫,这个本领给它招来了麻烦。我们那里有座糖厂,中午要鸣一次汽笛,让工人换班。我们队下地干活时,听见这次汽笛响就收工回来。我的猪兄每天上午十点钟总要跳到房上学汽笛,地里的人听见它叫就回来——这可比糖厂鸣笛早了一个半小时”等等一系列描写,充分的展示了这只猪的特立独行。它超凡脱俗、玩世不恭,从不听从于人类的设置安排——它大胆的跳出猪圈,潇洒随意的游走;它喜欢自主婚姻,于是去其他村寨寻找好看的母猪;它善于模仿,于是乐意跳上屋顶,学汽笛声叫;它不屈服于人类安排的死亡,于是倾尽智慧去勇敢的斗争。最终,它取得了胜利,回归山林。试问有多少个人见过这样的猪呢?我就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猪。

通过猪与人的对比,我们不得不对人生价值取向和自由的选择作出思考。普通的猪的生活完全是由人类来安排的,叫它们配种就配种,生崽就生崽,长肉就长肉,这象征着我们普遍的生存处境。有没有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有一种力量,时时在企图左右我们的生活,为我们设计生活,安排命运,准备前途,决定去处?而大多数的我们却茫茫然然的跟着走,还自以为自己走的方向是对的,实际上确是对自己的未来一无所知。我们总是生活在别人设置的圈子和模式中,比如有些上班一族就每天按着工作制度完成自己的工作,按时上班下班,然后回到

家中安然度过自己的空闲时间,毫无自己的想法,然后一辈子过去了,自己的经历就是这样一些平平淡淡的痕迹;还有就是我们学生,很多都按照父母给我们安排的路一直走,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然后工作、成家立业,人生就这样一步一个格子的走过来了,也没有说想要去完成自己的梦想或去勇敢的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但是我们当中的许多人都愿意这样过,毫无怨言,我们不懂得去解放自己,给自己适当的自由,这就更是悲哀所在了。

认真想想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愿意舍弃自由而甘于被安排呢?因为要想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是比较困难的。对于人生而言我们总有着无数个追求,只要有一丝机会的存在,我们就会不断地为自己增添心中无数种渴望、希望与幻想。这是一种生存的本能所驱,生存的目的就是能更好地享受一切,然而,无论你站在生活的那个层次,当我们真正的面对现实的生活时,我们所做的事却是身不由己,我们所说的话却是言不由衷,这是因为我们无法摆脱来自内心与外界环境的双重压力,迫使我们做些自己不愿而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也许这一切都是冥冥注定的,我们无法自由而畅快的宣泄自我,无法做到特立独行。大家都向往自由,但是大家都知道自由只能自己一生的理想,它并不是在一条道路尽头等待着我们的花园。所以很多人只能一生都奔波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平淡的生活着。

再说也没有几个人有那头特立独行的猪般的勇气,因为在当今残酷的现实社会中要想特立独行是要付出代价的。“枪打出头鸟”,那只猪也不例外,“谁知这回是动了真格的,指导员带了二十几个人,手拿五四式手枪;副指导员带了十几人,手持看青的火枪,分两路在猪场外的空地上兜捕它”。像我们这样绝大多数的弱势群体又怎么能逃得过如此的折磨?只有少数的人才能作为幸运儿,像这只猪 “就这样连兜了几个圈子,它找到了一个空子,一头撞出去了;跑得潇洒之极。以后我在甘蔗地里还见过它一次,它长出了獠牙”。

虽说要做到特立独行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但是通过读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做人不能同于流俗,要敢于做不同于流俗,”。猪,不愧是蠢物,逆社会之主流而行之,不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吗?为人者,且嗤之一笑。而人,又不愧是智慧的化身,他们既爱设置他人,也包括自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他们的贪欲,支撑那酒醉灯糜的生活。于是便有众多的人,在同类设置的框架下,或畏缩,或顺从,或苟且偷生。为了种种身外的利益、关系、人情,龟缩在一个干瘪

的躯壳里,犹自津津有味地残喘。自由,弥足珍贵,猪尚且不顾一切的追逐,而有些人却偏不爱自由。如此看来,一些自诩为“法”的人们,为这些“蠢物”所耻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且不谈论别人怎样,就说自己吧。,不管以后生活和命运是否被冥冥中安排了,我都要努力的向我心中的这只猪迈进,努力的追求自己的心中所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