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

南昌大学教育学院 《毕生发展心理学》

读书笔记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指导教师 教育学院 应用心理学 20xx年 04月 01日

读书笔记一

题目:死亡现象的人文叙述

作者:罗文俊

书刊名称: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内容摘要:

1、人类对死亡的恐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对未知事物的恐惧;离别的恐惧,与亲人生离死别,难舍亲情、友情; 对现有生活的留恋;害怕报应;与之相关的是对死亡痛苦的恐惧;对形体消失的恐惧。

2、死亡的积极意义包括生物学意义以及社会学意义。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死亡是人类生活资源有限性的必然体现, 也是生物进化的客观要求。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文化的发展, 观念的更新, 乃至于制度的更新, 都是通过新老更替来实现的, 有的要缓慢与温和, 有的则表现得十分惨烈与直接, 但都必然经历死亡才能实现。

3、 永生性的意义来自人在历史过程中产生的强制性的、提高生命价值的幻想。从个体的角度来说, 可以通过遗传生命后代 (没有性别的区分 )来延续自己的生命, 也可以通过它的传世之作来实现。另外象器官的移植, 生命的克隆也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延伸了个体的生命。 心得体会:

“出生就意味踏上了死亡的征程, 意味着开始了敲打着节拍走向坟墓”。

我们从无知无觉来到这个世界,到渐渐有了主体意识、生命意识,也有了死亡的概念,接着当我们享受这个世界的一切时,却又总无法驱散内心深处充斥着的死亡的阴霾,最后慢慢地在意识中被放弃一切

意识,徒留一具终将灰飞烟灭的尸骨。

如若这个世界有上帝,那我们真像是被它愚弄的傻瓜。

把上帝和人类的关系比作父母和子女的关系,那我上面的那些怨辞,在上帝眼中,不过是任性时的胡言乱语。总有一天,幡然醒悟的我会为我曾经的错误向上帝致歉,并真诚地告诉他:“感谢您,曾让我来到这个世界”。

不知将来我会不会有那样真诚、纯粹而豁达的心态对待“玩弄”我们的上帝,对待死亡,又或许根本不存在这样美好的关系,这杜撰的真诚,与其说是人类的尊重与善意,或者只是人类的自我救赎。

读书笔记二

题目:儿童对死亡认知的研究综述

作者:黄晓月

书刊名称:现代企业教育

内容摘要:

1、研究儿童对死亡的认知不仅可以更好的了解生命的终结,丰富儿童的认知发展,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对于学校和家庭而言,有利于结合儿童对死亡的认知特点进行死亡教育,让儿童通过对死亡的认知珍视生命的存在,为生命教育做铺垫,特别是当灾难来临的时候能够理性的面对死亡,也可以为那些家庭遭受不幸变故的儿童做心理咨询和帮助提供依据。

2、国外的从死亡的特征的角度定义死亡的概念,有将其细分为五个维度,分别是“不可逆性”、“终极性”、“不可避免性”、“无法控制性”和“情绪性”。

3、Nagy 通过一个经典实验,推断出儿童对死亡理解的三个阶段,而且提出这三个阶段是相关的。第一阶段(3-5 岁),此阶段儿童还

不能理解死亡的最终结果和无法逆转性。第二阶段(5-8 岁),此阶段的儿童还没有形成对死亡的真正理解,即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的和普遍的现象。第三阶段(9 岁以上),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对死亡有了成熟的理解。儿童把死亡看成是个人的,他们认为死亡不再是外界可以干扰的事情(事故除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4、张向葵等人研究的3.5-6.5 岁儿童死亡认知发展水平和特征,研究将儿童的死亡认知水平划分成三个水平。水平Ⅰ。对死亡特征的四个维度(不可逆性、必然性、功能丧失性和情绪性)不能清楚地认识,即使在研究者的启发下,儿童也不能理解人会死的问题,尤其不能理解动物和植物会死的问题。水平Ⅱ。能够根据某些具体的原因,比较清楚地解释死亡特征的四个维度,但是,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和情感色彩。水平Ⅲ。能够依据一定的自然原因、疾病原因和意外原因来解释死亡,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结束,人死了不能再活。

5、郑永爱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对死亡概念认知的年龄主效应显著、性别主效应不显著。(2)幼儿对死亡概念的内涵有一定认知,但是同时这种认知还不太成熟。其中,对死亡的适用性和死亡无功能性认知较高,对死亡的不可逆性认知居中,对死亡的普遍性和死亡原因性认知较低。(3)在三类生命体死亡概念的认知中,对动物死亡和人体死亡概念认知要高于对植物死亡概念的认知。

6、通过对有关儿童死亡认知的文献研究,总结出主要的研究方法有三种访谈法、个案法、问卷法。

7、目前儿童认知发展研究中很有影响的“理论”论也更重视儿童在各个知识领域的知识经验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很多人对Piaget 式的认知结构变化导致认知发展阶段论提出了挑战。

心得体会(剖析):

参照《关于幼儿认知死亡的个案研究》(王海澜),我认为,对儿童的死亡认知过程划分阶段是不靠谱的。由于幼儿不同的生活经验

(如是否目睹过死亡过程)与社会认知水平(如理解能力),以及其家长的态度,社会环境(如幼儿园及其其他成人对死亡的态度与反应)等,由此,即使是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对死亡的认知也可能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

因此相比国外关于儿童死亡认识发展划分年龄段的研究,国内三个水平的划分相对来说更加准确。

另外,对于死亡认知的影响因素纷繁多样,彼此间又错综复杂,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前景也相对的十分广阔。

研究儿童的死亡认知,有利于开展对于儿童的死亡教育。阅读《美国儿童死亡教育及其启示》(韩映虹,王银玲),我国儿童死亡教育应该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1)生命与死亡的意义;(2)自杀及其预防问题;(3)人类的生命历程:出生、成长、衰老及死亡;(4)亲属死亡后儿童心理的调试问题;(5)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来谈丧葬的风俗问题;(6)从经济和法律的角度来谈保险、遗嘱、葬礼安排等方面的事宜;(7)儿童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表现中的死亡主题作品赏析问题等等。

读书笔记三

题目:幼儿与成人的死亡认知和来生信念

作者:于静,朱莉琪,孟月海

书刊名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研究分析一(作者):

1、研究目的:探查 4-5岁幼儿及成人对死亡概念的认知及其所具有的来生信念。

2、研究对象:31 名 4-5 岁幼儿(14 名女生,17 名男生;年龄 4岁 10 个月±2.1 个月),来自北京某大学附属幼儿园两个中班;34

名成人(男女各半,年龄 25 岁±1.8 岁)是在校或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或研究生。

3、研究方法:封闭式和开放式问题相结合,同时设计医院和宗教两种任务情境。

4、研究结果:幼儿中认为人和动物最终会死的人数比例分别为 77.0%和 63.9%,低于成人组(均为 100%),且高于认为非生物会死的人数比例 (3.2%);虽然大多数幼儿认为死后所有生命活动都停止,但比例少于成人组;无论医院或宗教情境下,被试都认为精神活动与身体功能一样会随着死亡而停止;中国幼儿和成人中具有来生信念的比例远低于西方国家,但超过一半的成人被试提到想到有来生让他们感觉更好。

5、研究结论:幼儿对死亡必然性和无功能性的认知水平低于成人。医院/宗教情境的设置对中国被试的死亡认知没有明显影响。中西方被试的来生信念有较大差异。

研究分析二(自己):

1、研究目的:本研究仅比较了我国幼儿和成人的死亡认知和来生信念, 进一步的研究将关注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发展,并与国外研究数据进行比较,进一步揭示儿童死亡认知和来生信念发展的文化差异。

2、研究对象:幼儿31名,成人34名,样本量太少;且幼儿都来自北京一特定的幼儿园,成人是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或研究生,样本都不具有代表性。

3、研究方法:采用封闭式和开放式问题相结合的方法,并在后期处理时,对于封闭式问题, 统计回答 “是”或“否” 的频次和百分比。 开放式问题的编码是参考Poling 和 Evans的研究将被试的回答分成 5 大类,编码中遇到被试的回答涉及几个方面的,分别计入相

应类别。两个评分者分别独立对所有被试反应进行编码,编码一致性达到 96.9%。 对于不一致的编码, 两个评分者进行讨论并最终给出一致的编码。统计方法用了相关样本比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及卡方检验,采用 SPSS16.0 进行独立样本卡方检验。值得借鉴。

在比较关于幼儿和成人对死亡无功能性认知的时候,设置了医院情境和宗教情境,排除了情境因素对于死亡认知的影响,具有开创性。

4、研究结果:幼儿中认为人和动物最终会死的人数比例分别为 77.0%和63.9%。在医院情境下,分别有89.5%和86.3%的幼儿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思考或做梦)和身体功能死后会停止;宗教情境下的结果类似,认为死后精神活动和身体功能将停止的幼儿人数比例相同,均为86.3%,此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郑永爱的一些研究,即幼儿对死亡无功能性认知比普遍性较高。

成人倾向于回答大多数事物都会死,包括没有生命的物体,他们赋予死亡一个更宽泛的内涵,比如他们会说杯子碎了、椅子失去使用价值就是死。这一点始料未及。

5、研究结论:对于非生物的死亡概念认知结果,我认为不能得出“这一点上似乎比成人的认知更‘科学’”这一结论。成人内心深处可能是认同非生物没有生命这一观点,但是人是感性的动物,如若赋予它们生命,人类的悲悯心抑或自尊心可以得到宣泄,渐渐的,他们可能都误以为自己觉着它们带着灵性了。

大多数幼儿和成人都是从生物学概念而非宗教观念去理解死亡,不具有来生信念。而且认为心理活动会继续的成人不足 6%,甚至少于幼儿。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中国信奉宗教的人还是少数,取而代之的是科学思想与务实精神。当然与我们国家的历史、政治等社会发展是分不开的。相比较,幼儿还未接受科学的熏陶,他们的世界里充斥的还都是日本的动漫、古希腊的神话、丹麦的童话等,他们的世界也相对更加狭窄,能自慰的方式也更少,思维也更加简单。

“死亡本身是一个灾难性事件会给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来生信念是死亡认知的一部分,很可能通过影响人们面对死亡的态度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作用。《死亡现象的人文综述》中提到“笔者曾从三个方面对死亡恐惧的原因进行了调查, 其中死亡带来的虚无感占24%; 死亡带来的别离痛苦占54%;死亡造成的躯体痛苦占 22%”,而来生信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死亡所带来的虚无感,因此,来生信念在无形中影响了人们的心理状态。

 

第二篇:心理学科综合大纲读书笔记-(1)

第一部分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一、 心理的基本结构

1. 认知: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近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2. 情绪和动机:情绪——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或情感。动机——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推动力。

3. 能力和人格

二、 如何正确理解人的心理

1. 心理是脑的功能

心理现象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的器官,或思维器官,无脑的思维是不存在的。从另外一方面讲,心理的产生也依赖于神经系统和脑的出现。人的心理是神经系统和脑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个体心理的发展也和脑的发育有关。

2.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心理现象是客观现实作用于脑和神经系统产生的。人的大脑好比加工厂,客观现实好比是原材料,没有原材料,头脑这个加工厂就不会生产出任何产品来。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对人的心理的存在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人的心理,包括兴趣和爱好,理想和志向,都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3. 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行为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引起行为的内外因素叫刺激。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引起行为的刺激往往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人的行为的复杂性是由于心理生活的复杂性引起的。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想象,它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重量、大小、体积,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因此,我们可以通关观察和分析行为来客观的研究人们的心理。

4. 人的心理具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特点

人的心理不同于动物的心理,它具有意识的特点。人的活动是有明确的目的的,能够预先计划达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这是人类意识的特征。人的意识还表现在能够把“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体”区别开来。也就是说,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存在,而且具有自我意识。正是这种自我意识,使人们能够对自己所作所为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控制。人们心理除了意识之外,还有无意识现象。这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无意识在人的行为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应该成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 观察法

1. 观察法的定义: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系统地、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这种方法叫观察法或者自然观察法。

2. 观察法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采用:(1)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控制;(2)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出现;(3)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对象进行控制。

3. 观察法的成功取决于:观察的目的与人物、观察和记录的手段,以及观察者的毅力和态度。

4. 借助于录音录像系统观察儿童,对研究儿童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

二、 心理测验法

1. 定义: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2. 心理测验按内容可分: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按形式分类可以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规模可分为团体测验和个别测验等。

3. 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信度和效度

4. 信度: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

5. 如果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高,那么同一个人多次接受这个测验时,就应得到相同或大致相同的成绩。

6. 效度: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它可以通过行为的预测来表示。

7. 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地研究,对智力或性格的了解越深,那么相应的两表也就越完善;另外一方面在编制心理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只有按照严谨、科学的程序编制的量表,才有可能有效而可靠的测量人们的心理品质。

三、 实验法

1. 定义: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

2. 实验法分两种: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3. 实验室实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控制下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借助各种仪器进行,借助这些设备可以严格控制刺激的呈现,准确记录了被试反应时间和正确率,这对了解认知的内部过程,揭示“黑箱子”的秘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4. 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实验室实验的缺点。由于实验是在正常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的,自然实验的结果比较符合实际。

5. 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之间的区别:自然实验虽然也对实验条件进行了适当的控制,但是它是在人们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的情境中进行的。

四、 个案法

1. 个案法是一个较古老的方法,它是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发展而来的。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的原因。

2. 个案法常用于提出理论或假说,要进一步验证理论或假设,则有赖于其他方法。

第三节 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1. 大约从20世纪30年代以后,心理学个学派间出现了互相吸收、互相补充的新局面。

2. 当代各心理学派的研究取向

第二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一节 神经元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和机能的基本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1891年,瓦尔岱耶提出神经元这一名称,并创立神经元学说。

一、 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1. 神经元有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树突较短,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轴突较长,每个神经元只有一根轴突。

2. 哺乳动物脑神经元数量大概在100亿以上,按照突起的数目可分为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按功能分内导神经元或感觉神经元、外导神经元或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3. 中间神经元的作用:中间神经元的连接形成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微回路,这是脑进行信息加工的主要场所。

4. 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为数10倍于神经元的胶质细胞,总数在1000亿以上。

5. 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沟通有重要作用,首先它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了线路,就像葡萄架引导着葡萄的生长一样。在发育的后期,它们为成熟的神经元提供了支架,并在脑细胞受到损伤时,帮助其恢复。胶质细胞的另一个作用是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使神经冲动得以快速传递。这种绝缘层叫髓鞘,有某些特异化的胶质细胞组成。髓鞘的绝缘作用,能够防止神经冲动从一根轴突扩散到另一轴突。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是行为分化的重要条件。

二、 神经冲动的传递

1. 神经冲动:冲动性是神经和其他兴奋组织(如肌肉和腺体)的重要特性。当任何一种刺激(机械的、热的、化学的或电的)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这就是神经冲动。

2. 神经冲动的电传导的定义:是指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体内的传导。神经冲动沿着神经的运动,跟电流在导线内的运动不同。电流按光速运动,人体内神经冲动每小时运行速度只有3.2-320公里。

3. 局部电流的定义:当动作电位产生时,神经纤维某一局部就会发生电位变化,细胞膜表面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而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但是,临近未受刺激的部位,膜外仍为正电,膜内仍为负电。这样,在细胞表面,兴奋部位与静息部位之间就出现电位差,于是就产生了由未兴奋部位的正电荷向兴奋部位的负电荷的电流。同样,膜内兴奋部位与静息部位之间也出现电位差,产生相反方向的电流,构成一个电流的回路,称作局部电流。

4. 神经冲动的化学回路:

(1) 突触的组成部分: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 突触传递的机制:神经元突起的兴奋冲动-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兴奋,并释放化学递质-递质经过突出间扩散-作用于突出后膜-突出后膜对Na+和K+等离子的通透性升高-产生局部兴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在突触后神经元始端转为峰电位-产生扩布性兴奋-引起整个神经元及系统的兴奋。

(3) 只有充分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时,神经兴奋(冲动)才能产生。

(4) 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是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

三、 神经网络

神经元与神经元通过突触建立的联系,构成了极其复杂的信息传递与加工的神经网络(神经回路)。包括:辐射式(传入)、聚合式(传出)、混合式。单个神经元只有在其少数情况下才单独地执行某种功能,神经网络才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

第二节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一、 大脑的结构

1.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体积占中枢系统的一半以上,重量约为脑的总重量的60%左右。

2. 从进化的观点看,大脑比脑干出现的晚,是各种心理活动的中枢。

3. 大脑表面布满深浅不同的沟或裂,沟和裂之间隆起的部分成为脑回。

4. 三条大的沟裂: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这些沟裂将半球分成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几个区域。在每一叶内,一些细小的沟裂又将大脑表面分成许多回,如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等。

5. 灰质:大脑半球表面由大量的神经细胞和无髓鞘神经纤维覆盖,呈灰色,叫灰质,也就是大脑皮质,大脑后端的距状裂最薄,约为1.5mm.

6. 皮质从上而下(或从外到内)分为六层:分子层、外颗粒层、锥体细胞层、内颗粒层、内锥体细胞层、多层细胞层。颗粒细胞接受感觉信号,锥体细胞传递运动信息。

7. 白质:大脑半球内面是由大量的神经纤维的髓质组成的,称为白质。白质负责大脑回间、叶间、两半球间及皮质与皮下组织的联系。

8. 胼胝体:其中特别重要的横行联络纤维叫胼胝体,它在大脑半球底部,对两半球的协同活动有重要作用。

二、 大脑皮质的分区及机能

l 大脑分区开始与19世纪欧洲一批骨相学家,后心理学家和医生对此进行了广泛研究,布鲁德曼皮质分区为公认。

1.初级感觉区:包括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

(1)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属布鲁德曼的第17区,它接受在光刺激的作用下由眼睛输入神经的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

(2)听觉区:在颞叶的颞横回处,属布鲁德曼的第41、42区,它接受在声音的作用下由耳朵产传入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

(3)机体感觉区:位于中央沟后面的一条狭长的区域内,属布鲁德曼的第1、2、3区,它接受由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传入的感觉信号,产生触压觉、温度觉、痛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等。

2.初级运动区: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既布鲁德曼第4区,称为躯体运动区,简称运动区。他的主要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间的运动。

3.言语区:对大多数人来说,言语区主要定位在大脑左半球,它由较大的脑区组成。言语区包括:言语运动区,即布鲁德曼第44、45区,亦称布洛卡区;言语听觉中枢,在颞叶上方靠近枕叶处,与理解口头语言有关。

  近年来用脑成像技术进行的研究也证实,单词的被动视觉引起大脑左半球枕叶的激活,生成动词引起左半球额下回和颞中回的激活,听单词引起威尔尼克区的激活,而说单词引起了前额叶的激活。

4.联合区:人类的大脑皮质出了有上述明显不同的机能区域外,还有范围很广、具有整合或联合功能的一些脑区,称为联合区。联合区不接受任何感觉系统的直接输入,从这个脑区发出的纤维,也很少直接投射到脊髓支配身体各部分的运动。从系统发生上来看,联合区是大脑皮质上发展较晚的脑区。联合区和各种高级心理机制有密切的关系。动物进化水平越高,联合区在皮质上占的面积越大。

三、 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一侧优势

1.言语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

2.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则定位在大脑右半球。

3.大脑两半球存在一侧优势,但绝不是绝对分离的。

4.神经心理学和脑成像的研究发现,右半球同样参与语言的加工,在语言理解中有重要的作用。

5.人的许多认知功能是左、右半球协同作用的结果。

四、 鲁利亚的脑的三个机能系统学说

鲁利亚把脑分成三个互相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

1.第一机能系统:调节激活与维持清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

(1)组成: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等组成。

(2)基本功能: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它的兴奋性和感觉性,并实现行为的自我调节。

2.第二机能系统: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

(1)位置:位于大脑皮层的后部,包括皮质的枕叶、颞叶和顶叶以及相应的皮质下组织

(2)基本功能:接受来自内外部的各种刺激(视觉、听觉、一般机体感觉),对它们进行加工(分析与综合),并把它们保存下来。

3.第三机能系统:也叫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

(1)包括:额叶的广大区域。

(2)当这些区域受到破坏时,患者将产生不同形式的行为障碍。有研究证明,前额叶皮质受到损伤的病人,将丧失计划与组织行动的能力,不能将行为的结果与原有计划、目的进行对照,也不能矫正自己的行为。

鲁利亚认为,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个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个机能系统又起各自不同的作用。

第三章   感觉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往往是从认识事物的一些简单属性开始的,头脑接受和加工这些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这就是感觉。

第一节  感觉的心理物理学研究

1.  感觉是有刺激直接作用于某种感官引起的.

2.  人们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作出反应,只有这个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这个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我们称之为感觉阈限和感受性。

3.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就叫绝对感觉阈限。

4.  绝对感受性:人们感觉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就叫着绝对感受性。

5.  绝对感受性用绝对感觉阈限来衡量。绝对感觉阈限越大,既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大,感受性就越低。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成反比。

6.  差别阈限:两个同类的刺激物,他们的强度只有达到一定的差异,才能够引起差别感觉,即人们才能觉察它们的差别,或把它们区别开来。这个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就是差别阈限。

7.  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就叫差别感受性。

8.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也成反比。差别阈限越小,即刚刚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越小,差别感受性就越高。

9.  费希纳的对数定律:P=K lg I 感觉的大小是刺激强度的对数函数。缺点:对数定律假定所有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相等,以为事实所否定。适用范围:只有在中等强度的刺激时才适用。

10. 斯蒂文斯的乘方定律:P=KIn

第二节  视觉

1. 视觉是人类的重要感觉,它主要由光刺激作用于人眼产生的,在人类获得世界信息中,80%来自视觉。

2.       380-780毫微米的光波是视觉的适宜刺激。      

一、视觉的传导机制与中枢机制

1. 视觉的传导机制

电信号从感受器产生以后,沿着视神经传至大脑。传导机制由三级神经元实现:第一级为网膜双极细胞,第二级为视神经节细胞,由视神经节发出的神经纤维,在视交叉处实现交叉,鼻侧束交叉至对侧,和对侧的颞侧束合并,传至丘脑的外侧膝状体;第三级神经元的纤维从外侧膝状体发出,终止于大脑枕叶的纹状区(17区)。

2. 网膜上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的数量远远超过视神经节细胞的数量,即来自许多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的神经兴奋,汇聚到一个或少数几个是神经节细胞上。

3. 由于锥体细胞与棒体细胞数量不同,他们汇聚到双极细胞和视神经节细胞的汇聚比例也不同,这对视觉信息加工有重要的影响。

4. 侧抑制: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相互抑制的现象。侧抑制是动物感受神经系统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现象。由于侧抑制作用,一个感受器细胞的信息输出,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输入,而且取决于邻近细胞对它的影响

5. 视觉的中枢机制

视觉的直接投射区为大脑枕叶的纹状区(布鲁德曼第17区),这是实现对视觉信号初步分析的区域。当视觉的直接投射区域受到刺激时,人们能看到闪光,这个区域受到破坏,患者就会失去视觉成为瞎子。

6. 视觉感受野:网膜上的一定区域或范围,当他们受到刺激时,能激活视觉系统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各层神经细胞的活动。网膜上这个区域就是这些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7. 特征觉察器:根据感受野的研究,休伯等人认为,视觉系统的高级神经元能够对呈现给网膜上的、具有某种特性的刺激物做出反应。这种高级神经元叫特征觉察器。高等哺乳动物和人类的视觉皮质具有边界、直线、运动、方向、角度等特征觉察器,由此保证了机体对环境中提供的视觉信息做出选择性的反应。

二、色觉及理论

1. 颜色: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广义的颜色包括非彩色(白色、黑色和不同程度的灰色)和彩色。颜色的三种基本特性: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2. 色调取决于光波的波长。

3. 明度:颜色的明暗程度。

4. 饱和度:某种颜色的纯正程度或鲜明程度。纯的颜色都是高饱和度的,如鲜红;混杂上白色、灰色或其他色调的颜色,是不饱和的颜色,如粉红。完全不饱和的颜色根本没有色调,如黑白之间的各种灰色。

5. 颜色混合分两种: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

(1)色光混合:将具有不同波长的光线同时作用于眼睛、在视觉系统中实现的混合。色光混合是一种加法过程

(2)颜料混合:两种颜料混合之后,作用与视觉系统引起的。颜料混合是一种减法过程,即某些波长的光被吸收了。

6. 色觉理论

(1)三色说

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扬于1802年提出。观点:人的网膜中存在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但红色感受器对长波更敏感,绿色感受器对中波更敏感,蓝色感受器对短波更敏感。光刺激作用于眼睛时,将在三种感受器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兴奋。各种颜色的经验是由各种感受器按相应比例活动产生的。三色理论与在锥体细胞中已发现的三种视觉色素是一致的,且能很好说明颜色混合的事实。

(2)对立过程理论

1874年,黑林提出了四色说,这是对立过程理论的前身。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红-绿、黄-蓝。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黑林称之为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例如,在光刺激时,黑-白视素异化,产生白色经验;在没有光刺激时,黑-白视素同化,产生黑色经验。同样的道理,在红光刺激下,红-绿视素异化,产生红色经验;在绿光刺激下,红-绿视素同化,产生绿色经验。研究发现在人眼网膜中,存在不同类型的锥体,他们对光的最大吸收作用分别是450mm、525mm和555mm。这三种感受器被称为短波感受器、中波感受器和长波感受器。在动物是神经节细胞和外侧膝状细胞内,发现了编码颜色信息的拮抗机制。在网膜水平上,色觉按三色理论提供的理论产生。在视觉系统更高级的水平上,存在功能拮抗的细胞,颜色的信息加工过程表现为拮抗过程。

三、几种重要的视觉现象——视觉的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

1. 视觉对比:是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可分成明暗对比与颜色对比两种。明暗对比是由光强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造成的。颜色也有对比效应,一个物体的颜色会受到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的变化。

2. 边界突出的马赫带:指人们在明暗交界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从刺激物的能量分布来说,亮区的明亮部分暗区的黑暗部分,在刺激强度上和该区其他部分相同,但是人们看到的明暗分布却出现了起伏。可见,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实际分布,而是有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即侧抑制的结果。

3. 视觉适应:是由刺激物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1)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2)明适应: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过程。

4.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较后像。后像分正后像和负后像。

(1)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叫正后像。

(2)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叫负后像。颜色视觉的后像一般为负后像,如看红色,之后会绿色。

第三节  听觉

一、听觉的基本现象

1. 听觉是由光波作用与人的听觉器官产生的。

2. 音调:主要声波的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6-20000赫兹,对1000-4000赫兹最敏感。频率越为1000赫兹,响度超过40分贝时,人耳能辨别到的频率变化范围是0.3%

3. 音响:是由声音强度决定的一种声音特性。强度大,听起来响度高,强度小,听起来响度低。音响的下阈为0分贝,物理强度为0.0002达因/平方厘米,上阈为130分贝,是下阈强度的100万倍。

4. 声音的掩蔽:一种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的现象。

5. 研究发现,与掩蔽音频率接近的声音,受到掩蔽作用大,频率相差越远,受到掩蔽作用就越小。

二、听觉理论

1.         频率理论

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原有的频率相适应。如果我们听到一种频率低的声音,联结卵圆窗的镫骨每次振动次数较少,因而使基底膜的振动次数也较少,如果声音刺激频率提高,镫骨和基底膜都将发生较快的振动。该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2.         共鸣理论

赫尔霍姆茨认为,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声音刺激的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作出反应;反之,长纤维发生共鸣,作出反应。人的基底膜约有24000条横纤维,它们分别反映不同频率的声音。共鸣理论强调了基底膜振动对产生音调听觉的作用,因而也叫位置理论。

3.         行波理论

20世纪40年代,生理学家冯·贝克亚西提出,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步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振动运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而消失。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部位也不同。声音频率越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镫骨处)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音频的分析。

4.         神经齐射理论

当声音低于400赫兹以下时,听神经的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对它作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个别纤维具有较低的发放频率,它们联合“齐射”,就可以反应频率较高的声音。用齐射原则可以对5000赫兹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声音频率超过5000赫兹,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惟一基础。

第四章  知觉

知觉是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识。

第一节  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对象与背景

1. 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的把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是物与对象。从这个意义上,知觉过程就是从背景中分出对象的过程。

2.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不仅互相转化,而且互相依赖。准确地说,人的知觉是由对象及其背景相互关系决定的。

3. 知觉定势:对一个物体的知觉,往往受到前后相继出现物体的影响。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叫知觉定势。

4. 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整体性:人本不是孤立地认识刺激物的个别属性,而是认识事物的整体和关系。

(2)知觉的选择性:由于知觉的整体性,人们有时会忽略部分或细节的特征。

(3)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的过程中不是被动的把知觉现象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或意义性。

(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他的稳定性。

A. 形状恒常性: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我们知觉到的物体的形状并没有很大的变化,这就是形状恒常性。

B. 大小恒常性:但我们从不同距离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是变化的,而知觉到的物体的大小却不完全随着距离而变化,它趋向于原物的实际大小。实际大小的恒常性也处在完全恒常性与无恒常性之间。

C. 明度恒常性: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相对明度或视亮度却保持不变,这就是明度恒常性。

D. 颜色恒常性: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明下,它表面的颜色并不受色光照明的影响,而是保持相对不变,就是颜色恒常性。

第二节  空间知觉

一、轮廓与图形

1. 性状的特征分析:许多心理学家相信,对形的识别开始于对原始特征的分析与检测,这些原始特征包括点、线条、角度、朝向和运动等。

2. 一个物体的轮廓不仅受空间上邻近其它物体轮廓的影响,而且也受时间上前后出现的物体轮廓的影响。这种现象叫轮廓的掩蔽或图形掩蔽,它说明人们在知觉物体形状时,轮廓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

3. 主观轮廓或错觉轮廓:当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人们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这种轮廓叫主观轮廓或错觉轮廓。

4. 图形识别:人们利用已有的只是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到的图形是什么,叫图形识别。

二、大小-距离不变假设

网像大小应该与物体大小成正比,而与距离大小成反比(a=A/D)。由于网像的大小与知觉距离有关,因此人们不能仅仅根据网像大小来判断物体的大小。在距离相等时,网像越大,说明物体越大;网像越小说明物体越小。在网像恒定时,距离越大说明物体越大,距离越小说明物体越小。人们在知觉物体大小时不自觉地解决了大小与距离的关系,即物体大小=网像大小×距离。这就是大小-距离不变假设。

三、深度与距离的知觉

当我们观看一个物体,两眼视轴辐合在这个物体上时,物体的映像将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点上。这时如果将双眼网膜叠加起来,它们的视像应该重合在一起,既看到单一、清晰的物体。但由于它们之间大约相隔65毫米,就使视像通常落在视网膜非对应部位上,形成双眼视差,当双眼视差差别不大时,人们将看到深度与距离。双眼视差进一步加大,人们将看到双像。双眼深度线索随距离增加而变化。当距离超过1300米时,两眼视轴平行,双眼视差为零,对距离判断就不起作用了。

四、方位定向

1. 方位定向是指对物体空间关系、位置和对机体自身所在空间位置的知觉。

2. 对人类来说,视觉和听觉在定向中有重要的作用。

3. 根据音笼试验的结果,人的听觉定向有以下几个规律:

(1) 对来自人体左右两侧的声源容易分辨,从不互相混淆。

(2) 头部中切面上的声音容易混淆。当声源在头部中切面2-3度范围内,能够感到声音在中间,不能分别前后。

(3) 如果以两耳联线的中点为顶点,作一圆锥,那么圆锥面上个点发出的声音容易混淆,如误前为后。

第三节 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一、 时间知觉

1. 时间知觉的主要形式: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量;对时间的预测等。

2. 时间知觉的各种依据:(1)根据自然周期现象。(2)根据有机体各种规律性的活动。(3)借助计时工具。

3. 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

1) 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

2) 一定时间内发生事件的数量和性质。

3) 人的态度和兴趣。

二、 运动知觉

1. 网像运动系统:当物体从A处向B处运动时,物体在空间的连续位移,引起了视网膜上相应部位的连续变化。这种变化经视觉系统的编码,就产生运动知觉,这种运动系统叫网像运动系统。

2. 头-眼运动系统:为了知觉到运动,人们需要具有关于自身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信息,既由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动作指令。这种信息与网膜映像汇合在一起,共同决定着人们的运动知觉。这种运动系统叫头-眼运动系统。

3. 真正运动知觉:是指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位移,由此引起的知觉就是真正运动的知觉。

4. 似动: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以动景运动为例: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第四节 错觉

1. 错觉:我们的知觉有时不能正确地反映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种种歪曲,这就是错觉现象。

2. 研究错觉具有重要的意义,错觉虽然奇怪,但是并不神秘,产生错觉不仅有客观原因,而且有主观原因。研究错觉的成因有助于揭示人们知觉客观实践的规律。研究错觉还有实践意义。从消极方面讲,它有助于消除错觉对人类实践活动的不利影响。从积极方面讲,人么可以利用某些错觉为人类服务。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第一节  概述

1. 意识:是心理过程和属性,一般来说,意识可以看成是觉醒状态下的知觉,包括对客体的知觉和把自己与其他个体相区分的知觉。

2. 意识对人类的重要作用:(1)通过限制人们的注意,减少不断输入的刺激能量;(2)是人们依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空间模式)和事件(时间模式);(3)使我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对现时输入的信息做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

3. 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按照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的观点,无意识包括大量的观念、愿望、想法等,这些观念和愿望因为和社会道德存在冲突而被压抑,不能出现于意识中。

4. 常见的无意识包括无(下)意识行为、对刺激的无意识和视盲等。

第二节  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1. 睡眠:当大脑处于清醒状态时,脑电波中有很多β波,在安静和休息状态主要是α波,睡眠状态主要是⊿波

2. 梦:精神分析学家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示,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心理学家观点认为,梦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认知观点认为,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进入意识,便成为梦境。在有些情况下,个体在梦境中有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可以意识到自己是在做梦,这一现象被称为明梦

3. 催眠:是另一种意识状态。催眠过程一般采取这样的步骤:首先,让被催眠者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把外界的干扰减少到最小;然后催眠师要求被试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特定的事情;这样被试就慢慢进入完全放松状态,这时候被试就会顺从和接受催眠者的指示作一些动作或事情,并对催眠者的描述信以为真。人群中有10%到20%很容易被催眠,约10%的人根本不能被催眠。

4. 白日梦与幻觉——意识的自发漂移

白日梦或幻想内容一般包括:成功或失败,攻击或敌意,幻想或浪漫奇遇。白日梦是以个体记忆或想象的内容为基础自发产生的。

第三节  注意

1.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

2.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某一瞬间,它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

3. 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这就是注意的集中性。

4. 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人要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就必须选择重要的信息,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2)整合功能。人对外界输入信息的精细加工及整合作用发生在注意状态下。

(3)维持功能。注意指向并集中在一定对象之后,会保持一定时间的延续,维持心理活动的持续进行。

(4)调解和监督功能。在注意状态下人们才能有效地监控自己的动作和行为,从而达到预定目的,避免失误,顺利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5. 注意的分类

(1)不随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不随意注意是一种被动的注意。

l 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①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等;②人本身的状态。不随意注意和人自身的状态、需要、情感、兴趣、过去经验等有密切的关系。

l 不随意注意既可以帮助人们对新异事物进行定向,使人们获得对事物的清晰认识,也能使人们从当前进行的活动上被动地离开,干扰正在进行的活动,因而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

(2)随意注意:指由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

l 引起随意注意的原因:①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②对兴趣的依从性,对有兴趣的事物,容易引起随意注意;③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工作时间内容以全神贯注的工作;④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⑤对人格的依从性,体现人的意志的特点。

(3)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后注意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l 随后注意即服从于当前活动目的与任务,又能节省意志的努力,因而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特别有利。培养随意注意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当我们完成各种较复杂的智力活动或动作技能的时候,我们要设法增进对这种活动的了解,让自己逐渐喜欢它,并且自然而然地沉浸在这种活动中,这样才能在随意后注意状态下,使活动取得更大的成效。

第四节  注意的生理机制和认知理论

一、注意的生理机制

1. 注意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是由神经系统不同层次、不同脑区的协同活动完成的。

2. 脑干的网状结构:脑干的网状结构是指从脊髓上端到丘脑之间的一种弥散性的神经网络。

l 网状结构的神经细胞形状很复杂,大小也不等,它们的轴突较长,侧枝也较多。因此,一个神经元可以和周围的许多神经元形成突触,一处受到刺激可以引起周围细胞的广泛兴奋。

l 科学家们发现,来自身体各部分的感觉信号,一部分沿感觉传导通路(特异通路),直接到达相应的皮层感觉区,另一部分通过感觉通路上的侧枝先进入网状结构,然后由网状结构释放一种冲击性脉冲,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大区域,从而使大脑产生一般性的兴奋水平和觉醒水平,使皮层功能普遍得到增强。

l 脑干网状结构是有机体从睡眠到觉醒,并保持注意选择性的重要器官。

3. 边缘系统:是由边缘叶、附近的皮层和有关的皮层下组织构成的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

l 边缘系统既是调节皮层紧张性的机构,又是对新旧刺激物进行选择的重要结构。在边缘系统中存在大量的神经元,它们不对特殊通道的刺激作反应,而是对刺激的每一变化作反应。因此,当环境中出现新异刺激时,这些细胞就会活动起来,而对已经习惯的刺激不再进行反应。这些神经元也叫“注意神经元”。他们是对信息进行选择的重要器官,是保证有机体实现精确选择的行为方式的重要器官。这些组织的失调,将引起整个行为选择的破坏。

4. 大脑皮层的功能

l 产生注意的最高部位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不仅对皮层下组织起调节、控制的作用,而且是主动地调节行动、对信息进行选择的重要器官。

l 在选择性注意的产生中,大脑额叶有重要作用。额叶对动物和人的行为具有控制和计划作用。

l 人脑额叶直接参与由言语指示所引起的激活状态。它通过与边缘系统和网状结构的下行联系,不仅能够维持网状结构的紧张度,而且能够对外周感觉器产生抑制性的影响。额叶损伤的病人表现出对新异刺激和环境干扰的过分敏感,可能与额叶丧失了对皮下组织的抑制作用有关。

l 注意需要三个脑区的协同活动:(1)认知对象的大脑功能区(功能柱);(2)丘脑神经元,其功能是提高大脑的激活水平;(3)大脑前额叶的控制区,选择被注意的对象,从而提高相应脑区的激活水平和持续时间。

二、注意的认知理论

(一)选择性注意的理论

主要关心的问题是:注意选择的作用的实质,人脑对信息的选择究竟发生在信息加工的哪个阶段。

1. 过滤器理论: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注意的选择作用是由彻里开始的,布罗德班特提出了过滤器理论。

神经系统存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由于设置在神经系统某个部位的过滤机制,使部分信息获得通过,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他的信息就被阻断在这种机制的外面,,而完全丧失了。神经系统过滤作用表现为“全或无”的性质,通过的信息完全通过,没有通过的信息就完全丧失了。这种理论也叫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

2. 衰减理论:格雷等人做了实验,特瑞斯曼提出了衰减理论。

l 输入刺激大概需要三类加工:第一类是刺激的物理特征的加工或分析,对于言语材料来说,就是声学特征,如声高等;第二类加工是决定这些刺激是不是语言材料,如果是的话,将其整合为音节和单词;第三类加工是识别这些单词并理解其意义。并不是所有的刺激都能完成这三类加工,当进入感觉器官的各种信息可以彼此区分、不至于互相混淆时,对无关信息(未被注意的信息)的加工才停止,而对被追随信息的加工则继续下去。

l 衰减器理论主张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

l 衰减器理论和过滤器理论对过滤装置的看法的关系:(1)有相同的出发点,即主张人的信息系统的容量有限,对外来信息必须经过过滤装置加以调节;(2)两种理论都假定信息的选择发生在知觉分析之前,只有经过选择以后的信息,才能受到进一步加工、处理。

3. 多阶段选择理论:约翰斯顿和海因兹提出了一个较为灵活的模型

该理论有两个主要假设:(1)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2)选择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多阶段选择理论看起来更有弹性,并提出任务要求对选择阶段的影响,避免了过于绝对化的假设带来的难题。

(二)资源分配理论

1. 认知资源理论

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识资源,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占用的认知资源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未被注意)。同时,该理论还认为,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这一机制是灵活的,是可以受我们的控制的,这样我们可以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资源量部分地决定于个体的唤起水平。在一定范围内,个体唤起水平越高,相应的认知资源就越多;超过了这个范围,唤起水平的增加可能会导致认知资源的减少。分配到刺激的资源的量由认知系统的分配方略来控制,这一方略通常决定于刺激的特异性及个体当前的意向。

2. 双加工理论: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加工

人类信息加工存在两类加工,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加工。其中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进行的。这些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发,发生的比较快,也不影响其它的加工过程。在习得或形成之后,其加工过程比较难改变。而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如我们可以一边骑自行车,一边观赏风景;或者一边织毛衣,一边看电视等。

第六章  记忆

第一节  记忆及其分类

1. 记忆是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讲,也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 记忆在生活中的意义可以概括为:(1)它是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条件。(2)它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的心理发展和行为的复杂化,离不开个体经验的积累。(3)记忆是形成人的主观世界的主要条件,没有记忆的人,就没有过去与未来。

3. 记忆的分类

(1)按记忆的内容分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² 情景记忆: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件事情的记忆。

² 语义记忆: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地点、时间无关。

² 陈述性记忆: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

² 程序性记忆: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逐渐获得,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2)按记忆保留的时间长短和信息的多少分类: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² 瞬时记忆: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的信息,以物理特性的编码和形象编码为主,储存时间大概0.25-0.5秒,储存量较大。

²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段,是当前一科能够意识到的记忆,包括工作记忆和直接记忆,以声音编码为主,同时有视觉或语义编码,保持时间约为5秒-2分钟,记忆容量为7±2个组快。

² 长时记忆: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存储的记忆。它的保存时间长,容量没有限制,以语义编码为主。

(3)按意识参与过程分类: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² 内隐记忆:一般没有意识过程的参与。它具有自动的和无意识的特点,其形成和提取不依赖于有意识的认知过程一般不能用语言表达。

² 外显记忆:是有意识的记忆过程,它的形成一般由评估、比较和演绎等认知过程的参与,能随意地提取记忆的信息,能对记忆的信息进行较准确的语言描述。

第二节  记忆的生物学基础

一、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1. 非定位说

美国心理学家拉希里最早提出了记忆的大脑皮层非定位说,它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功能,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不是皮层上某一特定部位的机能。

2. 定位说

记忆的定位说认为,记忆是由脑的特定部位产生的。对动物进行的切除手术的结果表明,大脑前、后联合区与记忆有密切的关系;当动物的海马受损伤后,将难以形成新的短时记忆,不能学习新的技能。总之,海马、乳头体、丘脑背内侧核可能是短视记忆的特定部位,而两侧颞叶可能是存储长时记忆的重要部位。

3. SPI理论

图尔文提出的SPI理论,就是试图将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的概念统一到一个更综合的框架中。SPI理论假定,存在5种主要的记忆或记忆系统:程序记忆系统、知觉记忆系统、语义记忆系统、初级记忆系统和情景记忆系统。这5种记忆系统在种系发生和个体发展上都存在一定的顺序。他们在加工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联系。该理论还假定:(1)这些系统的编码是串行的,也就是说,信息以串行的方式在系统中得到编码,或者说,一个系统的输出提供了另一个系统的输入,信息在前一个系统中得到成功的加工,才能在下一个系统中进行编码。(2)存储是并行的,也就是说,一次编码的事件会在多个记忆系统中产生效应,并保存在不同的脑区内;(3)提取是独立的,也就说,从一个记忆系统中提取信息可以不受到其它记忆系统的影响。

二、记忆储存的生理单元

1. 突触结构:澳大利亚心理学家艾尔克斯发现,刺激的连续作用可以使神经元的突触发生变化。例如,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增大,树突增多、变长,突出间隙变窄,而且这些树突可以吸收更的其它细胞的轴突与之形成突触关系,新突触的形成改变了受体的面积和神经递质的数量。突触内的这些结构和生化变化使信息更容易在神经元件得到传递,而神经元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增强了。

2. 突触的传递效率——长时程增强现象:突出的传递效率会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出现长时程增强(LTP)现象。如果某种刺激能使神经元之间突出传递效率长时程增强,这种刺激的痕迹也能以神经活动增强的形式保留下来,这就是记忆。人们已经逐渐形成了共识,LTP是我们学习记忆的基础。

3. 反响回路:它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

4. 核糖核酸。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环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便产生神经冲动。刺激停止后,这种神经冲动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在回路中往返传递并持续一段时间。认为这一脑活动的反响效应可能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

5. 脑内代谢记忆:当外界刺激作用时,产生兴奋的神经细胞的轴突末梢会分泌出大量的乙酰胆碱,它可以与游离于突出间隙的Ca+起作用,减少Ca+,保证神经冲动传递畅通。

第三节 遗忘与记忆的保持

1. 记忆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

2.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利用无意义音节为材料,用重学法为方法,得到了著名的艾宾浩斯曲线,即在时间进程上,遗忘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

3. 引起遗忘的原因

(1)由抑制或干扰引起遗忘:这是指时间上邻近的两种材料在保存上彼此发生的干扰作用。这是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前面学过的材料可以干扰新材料的学习与保持,这种作用叫前摄抑制;后学的材料可以干扰前面学过的材料,叫倒摄抑制。

(2)由压抑造成的遗忘:这是由动机或情绪因素引起的遗忘。例如,人们对某些令他悲痛、伤感、羞愧、内疚的往事抱回避的态度,它们希望从忘却这些往事中得到宽慰。这种以往也叫动机性或情绪性遗忘。

(3)由脑损伤引起的遗忘。

4. 进行有效的复习,提高记忆效率

(1)及时复习。根据艾宾浩斯曲线,记忆的遗忘总是先快后慢,为了避免在大量以往后难于补救,做到及时复习是很重要的。

(2)正确分配复习时间。根据复习在时间上分配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复习方式:集中复习和分布复习。大量的实验都证明了分布复习的效果比集中复习好的多。但是分布复习的间隔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

(3)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把阅读和试图回忆结合起来,其识记效果都远高于反复阅读。把60%的时间用于试图会议,复习的效果最好。

(4)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相互影响。注意材料的顺序位置效应,对材料的中间部分要加强复习。

(5)利用外部记忆手段,如上课时记笔记、读书时作卡片等。

第四节  内隐记忆

一、 内隐记忆的一般概念

20世纪70年代,有人对遗忘症病人进行研究中发现,有些病人虽然不能回忆刚学过的单词,但利用一些特殊的测验任务发现,这些词仍对病人的测验成绩产生影响,说明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种记忆,也没有有意识的去提取它,但它却在特定作业中表现出来。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内隐记忆,即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由于这种记忆对行为的影响是自动发生的,个体无法意识到,又可以称为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

二、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有许多不同之处)

1. 加工深度因素的影响不同。被试的内隐记忆并未受到作业任务类型的影响,而外显记忆则明显受到影响。

2. 保持时间不同。在外显记忆的研究中人们都发现回忆量会随着学习和测验之间时间间隔的延长逐渐减少,内隐记忆在这方面则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内隐记忆能够保持较长的时间。

3. 记忆负荷量的变化产生的影响不同。记忆的项目越多,越不容易记住,这是记忆的一种普遍现象。但这一规律只适应于外显记忆,而内隐记忆则不然。用再认作业测量的外显记忆成绩随着所学词汇数目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而用知觉辨认测量的内隐记忆成绩并没有受到词汇数目增加的影响。

4. 呈现方式的影响不同。以听觉形式呈现的刺激而以视觉形式进行测验时,这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测验的成绩,而对外显记忆没有影响。

5. 干扰因素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它无关信息的干扰,前抑制和倒摄抑制现象的存在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内隐记忆的情况则不同,很少受到外界的干扰。

第七章  思维

第一节 思维的一般概念

1.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2. 思维的特征

(1) 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2) 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3) 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核心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3. 思维的过程

(1)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人们对事物的分析往往是从分析事物的特征和属性开始的。综合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他们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2) 比较。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

(3) 抽象与概括。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特征和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在抽象的基础上,人们就可以得到对事物的概括的认识。概括有初级概括和高级概括之分。初级概括是在感知觉、表象水平上的概括。高级概括是根据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进行的概括。

4. 思维的种类

(1) 根据思维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分为:

² 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它所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际的动作。

² 形象思维: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进行思维。

² 逻辑思维:人们面对着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这种思维成为逻辑思维。

(2) 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² 经验思维:人们凭借日常的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

² 理论思维: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一事物,解决某个问题。

(3)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² 直觉思维:人们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活动。

² 分析思维:就是逻辑思维,它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做出合理的结论。

(4) 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² 辐合思维: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² 发散思维:是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5) 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² 常规思维: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² 创造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和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级形式。

第二节 表象和想象

一、表象

1. 表象: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1) 按表象产生的主要感觉通道来分,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等。

(2) 按表象创造的程度不同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记忆表象是在记忆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想象表象是在头脑中对记忆形象进行加工改组后形成的新形象,这些形象可能从未经历过,或者世界上还不存在,具有新颖性。

2. 表象的特征

(1) 直观性: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

知觉的形象鲜明生动,表象的形象却比较暗淡模糊;知觉的形象持久稳定,表象的形象不稳定、易变动;知觉的形象完整,表象的形象不完整,时而出现这一部分,时而出现另一部分,甚至有些部分脱落。

(2) 概括性:表象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因此表现具有抽象性。表象是关于某个事物或某类食物的概括形象。

(3) 可操作性:由于表象是知觉的类似物,因此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就像人们通过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一样。

3. 表象的脑机制

拉·比汉等人在异乡脑成像的研究中,证明了表象和视知觉可能具有相同的脑机制。

4. 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1) 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认识,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认识。

(2) 表现促进问题的解决。

二、想象

1. 什么是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的基本特点。

2. 想象的功能

(1) 想象具有预见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2) 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是人们不可以直接感知的。

(3) 想象还有替代作用。当人们的某些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

(4) 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

3. 想象的综合过程

(1) 粘合:是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合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形象。

(2) 夸张:又称强调,这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而略去另一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

(3) 典型化: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的形象的过程。

(4) 联想: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事物,,也可以创造新的形象。

第三节 概念与推理

1.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它主要通过语词表现出来。每一个概念包括外延和内涵两个部分,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概念的范围。

2. 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概念形成的过程是发现有关属性、排除无关属性的过程,也是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的过程。

3. 策略在概念形成中的作用

在概念形成中,采用的策略有重要意义,主要的两种策略是聚焦和扫描。聚焦是集中一点的策略,即抓住一个肯定实例,然后每次假设选择的只有一个或几个属性与肯定实例不同,从而试探出有关属性,排除无关属性。扫描又包括同时扫描和依次扫描,同时扫描时提出全部可能的假设,然后逐个验证,它要求有较大的记忆容量,难度比较大;依次扫描时每次提出一种假设,依次进行检查,保留正确的假设,放弃错误的,最后找到正确的结论。

4. 推理:是指从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过程。前者叫归纳推理,后者叫演绎推理。关于演绎推理的一些研究:

(1) 三段论推理

² 三阶段推理是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

² 武德沃斯等认为,在三段论中,前提所使用的逻辑量词(所以,一些)产生了一种“气氛”,使人们容易接受包含有统一逻辑量词的结论。具体来讲,两个全称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全称的结论;两个特称得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特称得结论。同样,两个肯定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肯定的结论;两个否定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否定的结论。而一个全称的前提和一个特称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特称的结论。这种效应称为气氛效应。他说明,人们在推理时不一定遵循严格的逻辑规则。

² 查普曼等人认为,人们的推理是合乎逻辑的。三段论中发生的错误不是由于前提的气氛造成的,而是由于人们错误地解释了前提。

² 约翰逊-莱尔德等人认为,人们推理的过程就是创建并检验心理模型的过程,即首先根据前提条件,创建一个心理模型,并得出一个有待证明的结论,然后搜寻其他可能创建的心理模型。如果建立的各模型间没有冲突,就接受开始得出的结论,否则就要建立另一个结论。这里的心理模型是指人们在理解前提时,会产生一种与前提情景有关的,类似于人们所感知或想象的某种事件。他们认为,推理中的错误,是由于人们对前提的信息加工不充分,或者说受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人们只根据前提创建了一个心理模型,而没有考虑建立更多的心理模型造成的。这种观点成为心理模型理论

(2) 线性推理

² 线性推理又称关系推理,在这种推理中,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关系。由于这三个逻辑项之间有线性的特点,所以线性推理又称为线性三段论。

² 休腾洛切尔等认为,线性推理的前提是以表象的方式复现在人脑中,并按一定的空间系列进行操作,即人们把前提结合成统一的视觉形象,把一些项目按大小想象为自上而下的垂直排列或自左至右的水平排列。这样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从这个空间系列中的相对位置来判断。

² 克拉克等人认为,线性推理的前提不是由表象表征的,而是由命题来表征的。在现行推理时,人们首先把前提转换成命题形式。

(3) 条件推理

² 条件推理是指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

² 在条件推理中,人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人们倾向于证实某种假设或者规则,而很少去证伪它们,这种想象称为证实倾向

第四节 问题的解决

1. 什么是问题的解决

(1)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2) 最早用实验法研究问题解决的心理学家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桑代克的理论又称作“尝试错误说”。另一位心理学家是德国心理学家苛勒,提出了顿悟说:动物解决问题是将问题情景改组成一种新结构的过程,动物能够表现出对整个情景的顿悟。

2. 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在现有手段和目的之间进行分析,寻找策略从而达到目的的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 发现问题是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机;

(2) 分析问题是找出问题的要求和条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关系,把握问题的实质,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

(3) 提出假设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或途径;

(4) 验证假设是通过实际活动或思维操作验证所提出的假设是否可以真正解决问题,达到目的。

3. 问题解决中策策略

(1) 算法: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2) 启发法: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进行比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常用的启发法:

² 手段-目的分析: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个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它的基本步骤是:①比较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提出第一个子目标;②找出完成第一个子目标的方法或操作;③实现子目标;④提出新的子目标,如此循环往复直至问题解决。

² 逆向搜索: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² 爬山法:是类似于手段-目的分析法的一种解题策略,它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4.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问题解决受到诸如社会、自然、物质和心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因素有:

(1) 问题情景:是指个人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越大,问题解决就越困难。

(2) 动机与情绪:在一定范围内动机的强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动机太强或过弱都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积极的情绪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3) 定势:是指对活动的一种内部准备状态。

(4) 功能固着与变通:功能固着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克服功能固着需要人们灵活地使用工具或材料,使之服从于问题的解决,叫功能变通

5. 创造性思维

(1)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和理论不能直接地解决一个问题时,在已存储的信息的基础上,经过独立地分析和综合,形成新联系,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维过程。

(2) 创造性思维包括两种成分,即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首先,没有聚合思维参加,发散思维就会失去方向;其次,当发散思维指向于解决某个问题时。人们必须把发散思维的结果与原有思维任务相对照,并从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一过程同样离不开聚合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在不同水平上的结合,构成了创造性思维。

(3)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在问题情景中,新的思维从萌发到形成的整个过程,创造性思维的几个主要发展阶段为:

² 准备期:积累有关知识经验,搜集相关材料。

² 酝酿期:对问题和资料进行深入地探索和思考。

² 豁朗期:新思想、新观念、新形象产生的时期,又叫作灵感期。

² 验证期:对新思想或新观念进行验证补充和修正,使其趋于完善。

第八章  语言

第一节  语言的特征和结构

1. 语言的基本特征

(1)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一种行为。

(2) 从普遍性的角度看,语言有以下特征

² 创造性:一个掌握了母语的人,可以通过有限的语言规则生成或理解无限数量的语句,这些语句是他以前从未说过或听到的。

² 结构性:任何语言符号都不是离散、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存在的。

² 意义性:语言中的一个词一句话,都传达一定的意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性。

² 社会性与个体性:语言是个体运用语言符号进行交际活动,具有社会性。语言行为同时又是一种个体行为,它和个体身村和发展的具体条件分不开,因而具有个体性。

2. 语言的机构:语言是按层次结构组织起来的。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是句子。在句子的下面可以分为短语、单词、词素和音位等不同层次。

3. 语言的表征

语言在人们的记忆系统中存储形式叫语言的表征。它分成形式表征和语义表征两个层面。形式表征是指语言符号在记忆中存储与提取的方式。它又可以区分为正字法表征、语音表征和语义/句法表征等三种方式。有人认为,但此在记忆系统中是按频率、具体性和意向性的高低来排列的。

和形式表征一样,语义表征也有一定的结构。一种观点认为语义是按层次-网络的方式进行表征的,另一种观点认为语义是按激活扩散网络的方式表征的。

第二节  语言活动的脑机制

一、脑的语言功能

(1) 布洛卡区

布洛卡从失语症病人的尸体解剖中发现,病人的左额叶部位的组织有严重的病变。据此他推测,语言运动应该定位在第三额回后部、靠近外侧出的一个小区。这个脑区称为布洛卡区。布洛卡区病变引起的失语症通常称为动作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患有这种语症的病人与理解和书写不受影响,但发音困难,说话缓慢而费力。

(2) 威尔尼克区

德国学者威尔尼克发现的,威尔尼克区在大脑左半球颞叶颞上回处,它的主要作用是分辨语音,形成语义,因而和语言的接收(或印入性语言)有密切的关系。威尔尼克区损伤引起接收性失语症,这是一种语言失认症。病人说话时,语音与语法均正常,但是不能分辨语音和理解语义。他们谈吐自由、语流很快,但是话语没有意义。

(3) 角回

第三个重要的语言中枢是角回,它在威尔尼克区上方、顶枕叶交界处。角回与单词的视觉记忆有密切的关系,在这里实现视觉与听觉的跨通道的联合。角回不仅将书面语言转换为口语,也将口语转换成书面语。当看到一个单词时,词的视觉信号先从初级区到达角回,然后转译成听觉的形式;同样听到一个单词时,由威尔尼克区所接受的听觉模式,也将送到角回,再作处理。因此,切除角回将使单词的视觉意象于听觉意象失去联系,并引起阅读障碍。

二、到脑半球的一侧优势与语言活动

事实说明,语言活动主要是大脑左半球的功能,但是,另一研究也发现,右半球在语言方面并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在左半球切除或损伤后,右半球在语言功能方面可能起到补偿作用。

第三节  语言的感知与理解

1.语言的感知

(1)口语的感知:口语感知的效果可以用语言清晰度与可懂度进行衡量。清晰度与可懂度是指听者了解讲话者说话的百分率,或指听者听对的百分率。

(2)书面语言的感知——词的再认:人们从印刷的文字材料中提取单词的词形、语音和语义特征,就叫单词的再认。

2.语言的理解

(1)语言的理解是指揭示语言的意义,即语义。

(2)理解语言一般分为互相联系的三个阶段:知觉阶段、解析阶段和应用阶段。知觉阶段是人们通过视觉或听觉接受语言刺激,并对这些材料进行初步的加工。解析阶段是将语言材料中的单词转化为它们所代表的意义,这是语言理解的一个重要阶段。语言理解还表现在对言语刺激做出某种特定的反应,这就是语言理解的应用阶段。

(3)语言理解的水平:理解语言必须以正确的理解词的意义为基础。理解短语和句子是语言理解的一个更高的水平。语言理解的第三级水平是了解语言使用者的动机与意图。

(4)影响语言理解的因素

² 语言知识的作用。在语言理解中,语言知识起重要作用,它包括句法知识、语义知识等。

² 语境。语境指语言交际的环境。从广义上说,它指语言活动出现的具体情景,包括说话的场合、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等;从狭义上说,语境指说面语言的上下文和口语的前言后语等。

² 句子与课文的结构。对否定句的理解一般难于对肯句的理解。句子的层次结构也影响到语言的理解,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它对理解课文有重要的意义。

² 特定生活经验的作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的各种特定的生活经验,这种经验对语言理解也有重要作用。

第九章  动机

第一节  动机的一般概念

1.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

2. 动机的功能

(1) 激活的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动机激活力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 指向功能。动机不仅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

(3) 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

3.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被有机体感受到的一定的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

4. 需要的结构

(1) 莫瑞的需要理论

莫瑞把需要分成五类:原始的需要与从属的需要,集中的需要与弥散的需要,反应性需要和前反应需要,显露需要与潜伏需要,效应、过程和活动方式的需要。

(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最低层次是生理需要,往上依次是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这些需要之间的关系是:需要的层次越低他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在高级需要得到满足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人类的进化以及个体的发展中,低级需要出现较早,高级需要出现较晚;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当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将出现直接的生命危机;高级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须的,但是高级需要与人的健康成长紧密联系,高级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人得到生理、心理的健康。

5. 动机和工作效率

(1)动机的强度

动机的强度和力量取决于需要的性质,也取决于诱因的力量。首先,动机的强度与目标的价值有关,目标对于个体的意义越大,动机的力量就越强。其次,个体对实现目标的概率的估计或期待也有重要的意义。当个人将目标看得十分重要,而且对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估计得更大时,由目标激发的力量就越强。

(2)耶斯基-多得森法则

动机引发和维持活动,但是动机的强度与活动效率并不是完全正比关系。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即在动机强度为中等水平时,活动的效率最高,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导致活动效率的下降。根据耶斯基和多得森的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动机水平。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的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简单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强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第二节  动机的认知理论

1.期待价值理论

动机的期待价值理论是早期的一种动机认知理论,这种理论将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行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强化,而是由于个体对一个目标的期待。

2.归因理论

海德指出,当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一般来说,人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个体本身的因素,如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是指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外部的奖励与惩罚。

维纳系统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证明了成功和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过程的中心因素,维纳也把成就行为的原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同时把“稳定性”作为一个新的纬度。同时,维纳还发现,归因会使人们出现情绪反应。如果把成就行为归结为内部原因,在成功时会感到满意和自豪,在失败时会感到内疚和惭愧。但是如果把成就行为归结为外部原因,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会产生太突然的情绪反应。

3.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提出的,这一理论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认为自我决定是一种涉及经验选择的人类机能品质,它组成内在的动机。他们把自我决定看做是人的选择能力,而不是把强化序列、驱力或其他任何力量看成人们行为的决定因素。德西等人认为,人们形成了解释信息的不同因果取向:个人取向和非个人取向。个人取向是指个体把自己知觉为行为的原因,又叫做自主取向;非个人取向是指个体行为是受外部因素影响的,又叫作控制取向。

4.自我功效理论

班杜拉提出了自我功效理论,他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强化效果存在于期待奖赏或惩罚之中,是一种期待强化。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某种活动时的动机水平。

5.成就目标理论

尼科尔斯和德韦克等人将成就目标概念引入成就动机领域。一般认为,成就目标是个体对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或意义的知觉,目标表征了个体从事成就活动的目标和理由。评价成功的标准和原则有三个:①任务的标准:看看个体能否达到活动任务的要求;②自我标准:看个体能否比自己以前做得好;③他人标准:个体与群体中的其他人相比是否做得更好。

第三节  动机的种类

1.生理性动机:饥饿、渴、性、睡眠

2.社会性动机

(1)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性,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

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认识事物本身的需要所引起的,如对看电影感兴趣;间接兴趣是由认识事物的目的和结果所引起的,它和当前认识的客体之间只有间接的关系,如研究者对实验结果的兴趣。间接兴趣在自觉组织的劳动中占重要地位,因而应该注意它的形成和培养。

兴趣还可以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个体兴趣是指个体长期指向一定的客体、活动和知识领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兴趣,它与个体的情感和价值观相联系。情境兴趣是指由于环境中的某一事物突然激发的兴趣,它持续的时间较短,对客体的知识、偏好系统产生影响,是一种唤醒状态的兴趣。

(2)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

成就动机高的人比成就动机低的人在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一般都要高一些。人的成就动机是生活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其中家庭的特点与生活方式对个体成就动机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发展独立性是培养成就动机的一个重要途径。

(3)权力动机:是指人们具有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驱力。

从个体行为的目标上,权力动机可以分为个人权利动机社会化权力动机。前者寻求权力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或利益,在行为上表现为之关心个人的利害得失;后者寻求权力的目的是为了他人,在行为上表现为关心社会,关心他人,以个人的知识、观念等方式影响他人。

(4)交往动机: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动机。交往需要表现为每个人都愿意归属于某个团体,喜欢与人来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优异、支持、合作与赞赏。

第四节  意志行动中的冲突与挫折

1.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冲突:由于意志行动中人们常常具有两个以上的目标,而这些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因而促使了意志行动中的目标冲突或动机斗争。

3.冲突的类型

(1)接近-接近冲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同时吸引人们,但是只能选择其一时出现的冲突。

(2)回避-回避冲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回避的目标,但是只能回避其一是出现的冲突。

(3)接近-回避冲突:同一物体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情况下产生的冲突。

(4)多重接近-回避冲突:人们面对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一个目标又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作用。

4.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障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挫折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挫折情境,即干扰或阻碍意志行为的情景,如考场引发学生紧张。二是挫折认知,即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态度和评价,这是产生挫折和如何对待挫折的关键。第三是挫折行为,即伴随着挫折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如愤怒、焦虑和攻击等。当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同时存在时,便构成了心理挫折。

5.挫折情境的形成

挫折情境也是产生挫折的原因。挫折情境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可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也可称之为内部因素,是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是指个体生理上存在某些缺陷事之无法完成一定的任务。客观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包括无法预料的自然灾害,社会包括道德规范等。

6.挫折反应

(1)情绪反应:是指个体遭受到挫折时伴随的紧张、烦恼、焦虑等情绪反应,它表现为强烈的内心体验和特定的行为反应。

²  攻击是情绪反应中最常见的,是个体遭受挫折后发泄愤怒情绪的过激行为。

²  冷漠是与攻击行为相反的另一种行为反应,指个体遭受到挫折而无动于衷,漠不关心。

²  退化是指个体受挫折后表现出与自己年龄和身份不相称的优质行为。

(2)理智性反应

实质上是一种意志行动的表现,即当个体遭受到挫折后,能审时度势,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勇敢克服各种困难,排除阻碍,毫不动摇的超预定目标迈进。

(3)个性的变化

持续的挫折或重大的挫折不仅会使个体产生持续的紧张状态和挫折反应,而且某些行为反应还会固定下来,甚至会影响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7.增强挫折承受力

(1)正确对待挫折

首先认识到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挫折又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人们怎样认识和对待它。挫折具有两重性,它促使人们为改变境况尔奋斗,磨练性格和意志,增强创造力和智慧,使人们对生活、对人生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成熟。同时,遭受到挫则后总结经验教训也是十分必要的,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挫折。

(2)改善挫折情境

首先预防挫折的发生,即对一件事情的成功或失败做出正确的估价。挫折发生后认真分析引起挫折的原因,设法改变、消除或降低其作用程度。另一种办法是暂时离开挫折环境,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去,或者改变环境,给受挫者以同情、支持和温暖。

(3)总结经验教训

善于总结挫折和失败中的教训,是增强挫折承受力的重要方面。一方面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冷静地分析遭受挫则的主客观原因,及时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发现自己的弱点,力争改进。另一方面,要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振奋精神,激起战胜挫折的勇气,树立信心,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4)调节抱负水平

抱负水平是指个体从事活动前,对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或成就的标准。要使个体在活动产生成就感又不至于受到挫折,就要提出适合个体能力水平的、具有挑战性的标准。

(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提高人的挫则承受能力是有积极意义的。当一个人遭受到挫折时,能够在朋友面前倾诉一下自己的心里话,便能从挫折中解脱出来。也可以从朋友那得到支持和帮助

第十章  情绪和情感

第一节  情绪、情感激起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1. 情绪和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情感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而是有一定的刺激情境引起的。刺激情境本身不能直接引发人类的情绪和情感,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情境事件进行解释和评估,当环境符合人们的需要时,人们会产生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否则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2. 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1)  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相关的体验。情感是指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是比较复杂的体验。

(2)  情绪带有情境性,变化快,某种情境的消失就会使的某种情绪消失;而情感是对事物的稳定态度,受情境的影响很小。

(3)  情绪往往由事物的表面现象引起,因此带有冲动性;情感的产生则与对事物的深刻认识相联系,因而少有冲动性。

3. 情绪、情感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1)  动机作用:情绪、情感是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的动力因素之一。

(2)  适应作用:社会生活中,当心的观念、情境出现时,人们不能有效地做出情绪反应,会出现情绪困扰,长期如此则会出现适应性的一些病症。因此,通过情绪进行自我控制、引导、调节和适当的宣泄,不仅有利于人们适应当今复杂的社会,也有利于身心健康。

(3)  信号作用:情绪、情感是人们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一功能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面部表情来实现。

第二节  情绪的生理机制

一、 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1. 情绪是有大脑中的神经回路所控制的,它们整合加工情绪信息,产生情绪行为。这些神经回路包括前额皮层、杏仁核、海马、前部扣带回、覆侧纹状体等。有两个基本的情绪系统,它们分别是趋近系统和退缩系统。趋近系统促进欲求行为和产生与趋近有关的积极感情类型。退缩系统有利于有机体从厌恶刺激源撤退,或者组织对威胁线索进行适当反应,产生与撤退有关的消极情绪。趋近与退缩系统是由部分独立的神经回路执行的。

2. 前额皮层(PFC):研究表明左PFC与趋近系统和积极情感有关,右PFC与消极情感和退缩有关。

3. 杏仁核:研究报告,杏仁核损伤病人不能识别恐惧的面部表情,而识别其他情绪的面部表情是完整无损的。研究表明杏仁核对表达已习得的消极情感可能是必要的。

4. 海马和前部扣带回(ACC):海马是大脑中有很高葡萄糖皮质激素类受体密度的部位,在情绪调节中很重要。

5. 网状结构:功能在于唤醒,它是情绪产生的必要条件。

二、 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

1. 情绪与自主神经系统

情绪过程不同其他心理过程,主要表现为:在情绪活动过程中,总伴随着一系列生理变化,也就是说,当某种情绪产生时,见引起自主神经系统(ANS)反应。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一般而言,交感神经系统引起兴奋活动,副交感神经系统引起抑制活动。

2. 情绪与分泌系统

不同情绪状态会引起内外腺体变化,从而引起激素分泌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作判断某种情绪状态的客观指标。

3. 情绪与躯体神经系统

情绪过程与其他心理过程不一样,表现在情绪活动过程伴随着一定的外部行为表现,既表达情绪状态的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声调表情。

三、 情绪与唤醒模式

所有情绪及其同样的生理唤醒,如爱、愤怒和恐惧,都会使心率加快。利文森得出,许多情绪使心率加快,但被试的主观报告却有很大差异。

第三节  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1. 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部的主观体验,但在情绪和情感发生时,又总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这种外部表现也就是可以观察到的某些行为特征。这些与情绪、情感有关的行为表现,叫表情。

2. 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变化来表现的各种情绪状态。

3. 姿态表情:手势常常是表达情绪的一种重要形式。

4. 语调表情:语音、语调表情也是表达情绪的重要形式。

第四节  几种重要的情绪理论

1. 詹姆士-兰格理论

詹姆士认为情绪是内脏器官和骨骼肌活动在脑内引起的感觉,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在他看来,悲伤由哭泣引起,兰格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在这一理论中,情绪产生的方式是:刺激情境-机体反应-情绪。詹姆士-兰格理论提出了情绪与机体生理变化与情绪发生的直接联系,强调了植物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

2. 康男的丘脑学说

康南认为情绪产生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他认为由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到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

3.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强调情绪的来源是大脑皮层对刺激情境的评估。刺激情境并不能直接决定情绪的产生,刺激出现到情绪产生的模式是:刺激情境-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境,人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她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产生的重要条件,情绪产生的具体模式是: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上传至丘脑,进而传到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刺激情境得到评估,形成一种特殊的态度,这种态度通过外导神经将皮层的冲动传至丘脑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并进而将冲动下行传至血管和内脏组织,引起血管和内脏的反应。血管和内脏的反应进一步反馈到大脑皮层,大脑皮层进行再次评估,是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成为被感受到的情绪。

4.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汤姆金斯和伊扎德建立了这一理论。伊扎德认为,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而人格由体内平衡系统、内驱力系统、情绪系统、知觉系统、认知系统和动作系统等六个子系统组成。他认为,情绪包含神经生理、神经肌肉的表情行为、情感体验等三个子系统,他们互相作用、联结,并与情绪系统以外的认知、行为等人格子系统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总之,伊扎德认为,情绪的特征主要来源于个体的生理结构,遗传是某种情绪的阈限特征和强度水平的决定因素。

第五节  情绪的调解

1. 什么是情绪的调解

(1)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

(2)具体情绪调节:情绪调节包括所有的正性和负性的具体情绪。

(3)唤醒水平的调节:情绪调节是个体对自己情绪唤醒水平的调节,包括抑制、削弱和掩盖等过程,也包括维持和增强的过程。

(4)情绪成分的调节:情绪系统的调节主要是指调节情绪的生理反应、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

2. 情绪调节的类型

(1)  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

²  内部调节:来源于个体内部,如个体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调节。

²  外部调节:来源于个体以外的环境,如人际的、社会的、文化的以及道德的等方面的调节。

(2)  修正调节、维持调节和增强调节

²  修正调节:复兴情绪的调整和修正。

²  维持调节:主动维持对自己有益的正情绪。

²  增强调节:对情绪进行积极的干预。

(3)  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

²  原因调节:是针对引起情绪的原因进行调整,包括对情境的选择、修改,调整注意以及改变任职策略等。

²  反应调节:发生在情绪激活或诱发之后,是指通过增强、减少,延长或缩短反应等策略对情绪进行调整。

(4)  良好调节和不良调节

²  良好调节:当情绪调节使情绪、认知和行为达到协调时,这种调节叫良好调节。

²  不良调节:当调节使个体失去对情绪的主动控制,使心理功能受到损害,阻碍认知活动,并导致作业成绩下降时,这种调节叫不良调节。

3. 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

(1)  生理调节:情绪的生理调节是以一定的生理过程为基础的,调节过程中存在着相应的生理反应变化模式。

(2)  情绪体验调节:当情绪过于强烈时,个体会有意识的进行调整。不同情绪体验有着不同的情绪调节过程,可采用不同的策略。

(3)  行为调节:是个体通过控制和改变自己的表情和行为来实现的。通常采取两种调节方式:一是抑制和掩盖不适当的情绪表达;二是呈现适当的交流信号。

(4)  认知调节:良好的认知调节包含以下步骤:知觉或再认唤醒需要调节的情绪;解释情绪唤醒的原因和认识改变情绪的方式和途径;做出改变情绪的决定和设定目标;产生适当的个体所能及的调节反应;随反应进行一定的评价,尤其是评价这些反应是否达到目标;将调节付诸实践。

(5)  人际调节:人际调节属于社会调节或外部调节。

4. 情绪调节个体差异

情绪调节可以发展为一种能力,这就是“情绪智力”。不同个体的情绪智力是有差异的,迈尔认为,情绪智利包括四个方面:(1)对情绪的知觉、评价和表达能力;(2)用情绪促进思维的能力;(3)理解和分析情绪的能力;(4)调节情绪以促进情绪与智力发展的能力。情绪调节的个体差异还表现在情绪的激活阈限、情绪的易感性、情绪的生理唤醒水平等。

5. 情绪台阶与身心健康

良好的调节能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调节或情绪失调会破坏身心健康。

第十一章   技能

第一节  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征

1. 运动技能指由外部动作构成的技能,它主要记住骨骼、肌肉和相应的神经来实现。

2. 运动技能的发展是一个由陌生到熟悉到自动化的过程,主要经历三个阶段:

(1)  认知-定向阶段:人在开始掌握一种技能之前,要形成掌握这种技能的动机,学习与它有关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关于这一技能的最一般的、最粗略的表象,这就是技能的定向阶段。在认知-定向阶段,人对技能的学习有时从个别动作入手,有时从动作的整体入手。在这一阶段,人的动作显得呆板、迟缓、不稳定、不协调,多余动作较多,对动作要有意识的进行控制。

(2)  动作系统初步形成阶段:在掌握局部动作的基础上,人们开始把个别动作结合起来,以形成比较连贯的动作。或在了解一种技能的大致特征之后,对其中的个别动作作更多的练习。这时,他们的注意力从认知转向运动,从个别动作转向动作的协调与组织,这是把个别定做连成动作系统的关键。

(3)  动作协调和技能完善阶段:这是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学习的各种动作在时间和空间上彼此协调起来构成一个连贯的稳定的动作系统。

第二节  练习及其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

1. 练习是指在反馈作用的参与下,反复多次地进行一种动作。练习包括重复和反馈。

2. 练习曲线:用图解的形式来表现练习期间动作效率的变化。

练习曲线常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表示练习次数与完成动作所需要的时间的关系,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完成动作的时间逐渐减少,这样得到的曲线是逐渐下降的。第二种形式表示练习次数与错误量的关系,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动作错误量逐渐减少,因此曲线也是下降的。第三种形式表示练习次数与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量的关系,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完成的工作量逐渐上升,曲线是上升的。

3. 练习进程的特点

(1)练习成绩随练习的进程逐步提高

在多数情况下,联系开始时,成绩的提高较快、较明显,以后技术的进步逐渐缓慢下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①练习开始时,人们受新鲜感和好奇心等强烈动机的驱使,兴趣高,干劲大,因而进步大,后来对学习的技能失去新鲜感,热情下降,进步也就缓慢下来;②练习开始时,人们利用生活中已经学会的技能来解决问题,新旧技能之间有较多的共同成分或因素,因而新技能易于取得明显的成绩,以后,新旧技能的差别越来越大,人们仅仅靠旧技能难以满足新技能的需求,继续提高成绩就比较困难了;③在学习初期,人们的努力集中在掌握个别的动作,因而提高较快,后期,人们的注意转向动作的协调、转换,因而进步就不明显了。

(2)练习进程中的高原现象

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直线式上升,有时会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叫“高原现象”。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是:①在长时间而集中的技能训练中,学习热情下降,身体过分疲劳,就的技能结构限制等,其中就技能结构的限制,可能是引起高原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②由于技能的内部结构已经稳定下来,改组内部结构比较困难,因而它会限制人们按照新的方式去组织动作成分,建立新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旧的技能机构规定了工作效率所能达到的一定水平,因而导致了高原现象。在这个意义上,改组旧的技能结构,并根据新的技能结构因素进行认真的训练,就能排除高原现象,使技能取得新的进步。

(3)练习技能的不均匀性

从练习曲线我们还看到,练习效果是呈波浪式的,有时出现较大的上升,有时反而下降。成绩下降的原因很多,如环境的干扰,人们对某项任务的态度发生变化,都会使成绩骤然下降。此外,高原现象之后,人们需要改组旧的技能结构。这种旧的动作方式还会出现在新的技能结构中,并产生干扰作用,因而是工作效率出现短暂的下降。在技能发展到最后阶段,练习成绩相对稳定下来,不再继续提高,人们称之为技能的极限。但是练习极限不是不可以突破的,只要坚持训练,是可以突破的。

(4)练习中的个别差异

练习者不同的个别特点,他们对学习的准备程度和对联系的不同态度,都会影响练习的成绩,造成差异。

4. 如何通过练习提高技能

(1)确定练习的目标

有没有明确的目标,是影响练习效率的最重要的因素。练习与机械重复一种动作不一样,它是在一定的目的支配下,指向于改进动作的方式与方法。练习的目标有三方面的意义:①使练习者具有强烈的动机和巨大的热情;②使人对练习的结果产生积极期待;③为检查和校正练习的结果提供依据。目标越明确、越具体,练习的效果就越好。确定目标的难度在成功率为50%以下时,对练习的作用比较大;过于容易或很难实现目标,不易激励人们进行联系。

(2)灵活地应用整体练习和分解练习

整体练习法是把某种技能当作一个完整体来掌握,人们从一开始就着眼于动作间的联系和关系,并从始至终对动作进行练习。分解联系又称局部练习,是指在练习时,人们把某种技能分解为若干部分或某些个别的、局部的动作,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局部动作,逐步达到学习整个技能的目的。某些可以分解的动作技能,可以先从局部入手,然后连贯起来,某些不能分解的技能,应用整体练习法效果较好。技能较简单时用整体,复杂时用分解。

(3)恰当地安排练习时间

练习时间的安排有两种: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集中练习就是长时间不间断地进行练习,每次练习中间不安排休息时间;分散练习指相隔一定时间间隔进行的联系,各次练习之间安排适当的休息时间。一般来说,分散练习必集中练习效果要好。

(4)知道练习的结果

知道练习的结果,就是要在技能形成中利用反馈的调解作用。从结果中获得反馈越多,练习进步的就越快。

5.影响练习成绩的其他心理因素

²  首先是人对活动的态度。积极的态度,练习成绩容易获得进步,消极的态度,联系成绩很难提高

²  自信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²  人在练习时的情绪状态也有重要的作用。

²  最后,人的意志品质在练习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  技能的相互作用——技能的迁移

1. 已经掌握的技能可能对掌握新的技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可能妨碍学习新的技能,这种现象叫技能的迁移

2. 正迁移:已经掌握的技能对学习新技能的积极影响叫正迁移。会开摩托的对开汽车有好处

运动技能的迁移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² 运动向运动迁移:已经学会的一种运动帮助和促进对另一种运动的学习和掌握。

² 语言-运动迁移:练习前的语言训练对掌握技能有积极作用。

² 两侧性迁移:由身体一侧学会的技能迁移到身体的另一侧。这种迁移在身体的对称部位表现最强(左手和右手);在同侧部位次之(右手和右脚);对角线上的部位迁移作用最弱(右手和左脚)。

技能之间出现正迁移的条件有两条:首先,不同技能间存在着共同的因素或成分;其次,不同技能间包含着共同的原理。当两种技能由同一原理支配时,学会一种技能可以促进另一种技能的学习。

3. 负迁移:已经掌握的技能对学习新技能的消极影响叫负迁移,或技能干扰。

当两种技能在结构上很相似,但其中某些成分要求相反的动作方式时,负迁移容易发生。共同的刺激情境和不同的反应要求,便产生了明显的负迁移。

第十二章   能力

1. 能力是一种心理特性,是顺利完成活动的一种必备的心理条件。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多,但只是那种对于成功地完成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性才叫能力。感觉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操作力属于能力。

2.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不断地掌握着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是在活动中由于练习而巩固了的,并在活动中应用的基本动作方式。能力和知识、技能虽有所不同,但它们又是密切联系的。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前提,不具备感知能力的人就很难获得感性知识,缺乏抽象概括能力的人就很难获得理性知识;同时,能力的大小也会影响掌握知识的深浅和技能高低。从另一方面说,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会促进能力的发展。

3. 能力的机构

(1)  双因素说

英国心理系学家斯皮尔曼根据人们完成不同人物时的业绩相关,提出能力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构成。一般因素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都需要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等。而特殊因素指对某一专业领域的活动中有特殊意义,并自阿齐中显现出来的能力。如画家分辨演的的能力。完成任何一种作业都要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共同决定,而特殊因素只参与不同的智力作业。

(2)  多因素说

美国心理学家塞斯顿应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构成能力的七种因素:词的理解力、言语流畅性、数字计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记忆能力、知觉的速度以及推理能力。

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组成智力的不同因素,它们是:语言能力、逻辑能力、空间能力、音乐能力、身体动觉能力、人际能力以及自知能力。

(3)  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以区分为三个纬度:内容、操作和产物。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和行为五类;智力操作指智力活动的过程,有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等五种;智力活动的产物是运用智力操作得到的结果,这些结果可以按单位计算,可以分类处理,也可以表现为关系、转换、系统以及应用。由于智力三个纬度的多种结合,人的智力可以区分为5×5×6=150种。

(4)  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着重研究了人的推理过程,特别是类比推理过程。他认为,推理发生在两个水平:成分水平和原成分水平。其中,成分水平是指推理是由一系列成分或连续的阶段构成的,在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时,人们依次通过这些阶段来解决问题。在推理过程中的六个阶段是:编码、推论、标定、应用、论证和反应。原成分是指一些高级的决策过程,这些过程帮助人们在解决问题时选择需要的成分或过程,并确定运用哪些策略将有关的成分或过程联合起来。原成分的加工比成分水平的加工更重要。

第二节  智力测验

1. 什么是可信、有效的心理测验

信度即可靠性,指测验的稳定性或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效度即测量的有效性或准确性,指实际所测到的东西与预计要测的东西相符合程度。效度是测验好坏的重要标志。

智力测验标准化指的是在测验编制、施测过程和记分评分三方面都要有统一的标准。

2. 智力测验的发展

(1)  斯坦福-比奈量表与“比率智商”

1905年,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奈-西蒙量表产生了。1916年斯坦福大学推孟将比奈-西蒙量表修订成斯坦福-比奈量表。他提出了,“比率智商”的概念:以儿童所测得的心理年龄与实际生理年龄相比的值来标定儿童智力的高低,即:IQ=(心理年龄÷实际年龄)100

(2)  韦氏智力量表与“离差智商”

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提出了“离差智商”的概念,即人的智商是按常态分布的,以同年龄组的总平均智商为100,用个人的实得分与总平均数比较,就可以看出个人在同年龄组内所占的相对位置。公式为:IQ=100+15×(个人成绩-所在年龄组的平均成绩)÷该年龄组分数的标准差

第三节  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 先天素质

能力的形成依赖于一定的自然基础——素质,素质是能力形成的自然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就谈不上能力的形成。素质只是为能力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还需要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个人勤奋努力才能实现。

2. 环境和教育

环境对人的能力的影响是指每个人一生所处的具体环境对人所施加的影响。环境对儿童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教育发挥作用的。实验证明受过教育比没受过教育的能力形成的快且早。许多研究也指出,在四五岁时就开始教外国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可终生不忘。

3. 时间因素

环境与教育的作用不是机械的被动的为人所接受,外部条件对人发生作用必须通过人本身的实践。

第十三章   人格

第一节  人格的概念

1. 人格是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

(1)  人格具有整体性,它标志着一个人表现在行为模式中的心理特征的整合性,是个体对社会、他人、自我、工作等一切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异于他人的特征。

(2)  人格是独特而稳定的,他在个体行为中恒常地、一贯地得到体现,使个体在不同环境中体现出人格的一致性。

(3)  人格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结合,它是在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下,由逐渐发展的心理特征而构成。

(4)  人格的发展是先天的神经特性为生理基础,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受到社会文化、家庭与学校教育等影响而成的。

2. 气质:是人格的一部分,它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的速度、强度、灵活性等动力方面。气质不是指一时性的,而是指人们在许多场合一贯表现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点。

3. 性格:是指由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他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性,它是人格的主体。一般地说,人的性格特征包括四个方面: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及理智特征。

第二节  人格理论

一、特质理论

特质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特尔,他们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有效组成因素,也是测评人格畅通的基本单位。

1.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首先提出了人格的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一类是共同特质,只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另一类是个人特质,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人特质依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又分为三种:首要特质,是指一个人最典、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到一个人的个方面的行为;中心特质,是指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次要特质,是指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

2.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轮

卡特尔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为四层,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个体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1)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其基础的行为特质。卡特尔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这16种特质,只是在不同人身上有表现程度上的差异。

(2)  个体特质和环境特质

根源特质中又可以分为个体特质和环境特质。个体特质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所决定的,如兴奋性、情绪稳定性等;环境特质则是由后天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如焦虑、恒性等。

(3)  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它使人趋向某一目标,包括生理驱力、态度和情操。能力特质是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3. 现代特质理论

(1)  三因素模型

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①外倾性,它表现内外倾的差异;②神经质,表现情绪稳定性的差异;③精神质,它表现孤独、冷漠等偏于负面性的特质。

(2)  五因素模型

塔佩斯等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在分析,发现了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开放性,这五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构成“ocean”一词,代表了人格的海洋。

(3)  七因素模型

特里根等通用不同的选词原则,获得了7个因素:正情绪性、负价、正价、负情绪性、可靠性、宜人性、因袭性。与五因素相比,七因素模型增加了正价(如优秀的)和负价(如邪恶的)两个因素。

二、类型理论

1. 单一类型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依据一群人是否具有某一特殊人格来确定的。美国心理学家佛兰克·法利提出T型人格就是单一类型理论的代表。法利认为T型人格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征。T型人格有份为T+型和T-型人格,前者是冒险倾向于积极、健康的,如赛车等,后者倾向于破坏性的,如暴力犯罪。T+型人格有可以分为智力T+型和体力T+型。

2. 对立类型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包含了某一人格维度的两个相反的方向。

(1)A-B型人格

福利曼和罗斯曼描述了A-B人格类型:A型人格的特点是:性情急躁,缺乏耐性,但他们成就欲高,上进心强。得冠心病的男人中,A型人格是B型人格的两倍多。B型人格的特点是: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

(2)内-外倾向人格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了内-外倾向人格,他认为,当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外部客体时,就是外向人格,当一个人兴趣和关注点指向主题时,就是内向人格。

3. 多元类型理论

(1)  气质类型说

罗马医生盖伦提出了四种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神经质。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解释气质的生理基础,他依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即兴奋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划分四种类型:①强而不平衡的类型或称兴奋型;②强、平衡且灵活的神经类型或称活泼型;③强、平衡而不灵活的神经类型或陈安静型;④弱神经类型或称抑制型。

(2)  性格类型说

德国心理学家普兰格依据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六种状态,将人划分为六种类型: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权力型、社会型和宗教型。奥尔波特依据这种划分编制了《价值观研究量表》。

三、整合理论

艾森克是整合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人格结构的四个层次理论,这种理论将类型理论和特质理论有机结合起来。艾森克还用两个维度描述人格,一个是内向和外向,另一个是神经质倾向。后者表现为情绪稳定不稳定。

第三节  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骗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1. 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人对外部环境(场)的不同依赖程度上。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也表现在人格差异上。场独立性的人认知改组的能力强,在认知中具有优势;场依存性的人社会技能高,在人际交往中具有优势。

2. 冲动与沉思:卡根等人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认知风格,即冲动与沉思。冲动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性差;沉思的特点是,反应慢,但精确度高。

3. 同时性与继时性:达斯等人根据脑功能的研究,区分了同时性与继时性两种认知风格,他们认为,左脑优势的个体表现出继时性的加工风格,右脑优势的个体表现出同时性的加工风格。

² 继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能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一个步骤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前后顺序,第一个假设成立后再检验第二个假设,解决问题的过程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直到找到问题的答案。女性擅长继时性加工。

² 同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在解决问题时,采取宽视野的方式,同时考虑多种架设,并兼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其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发散的。许多数学操作、空间问题的各操作都要依赖于同时性的加工方式,这是男孩在数学能力与空间能力有优势的原因之一。

第四节  人格测验

1. 自陈量表式测验

自陈量表法是让被试按自己的意见,对自己的人格特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自陈量表通常也称为人格量表,由于自陈量表所测量的是人格特质,因此在人格理论上,是遵从特质论的。自陈量表通常都有一系列问题组成,一个问题陈述一种行为,要求被试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来回答。著名的自陈量表有明尼苏达人格测验(MMPI)、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EPPS)。

2. 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一般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被试可任加解释,使自己的动机、态度、情感以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映出来,然后由主试将其反应加以分析,就可以推断出若干人格特性。著名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克墨迹测验和主体统觉测验(TAT)。好处不受限制,弹性大,不足是缺乏客观的标准。

3. 情境测验

情境测验就是主试在某种情境下观察被试的行为反应,进而了解其人格特点。情境测验可用于教育评价、人事甄选上,前者是“性格教育测验”,后者是“情境压力测验”。

4. 自我概念测验

在人格理论中,“自我概念”是“自我论”的中心。在测量自我概念时,不仅要了解个人对自己的看法,还要了解个人的“自我接受”和“自尊”的程度,比较“现实我”、“社会我”以及“理想我”三者之间的关系。目前,心理学家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形容词列表法和Q分类法。

第五节  人格成因

1. 生物遗传因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人格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2. 社会文化因素

3. 家庭环境因素:人格的家庭原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的影响。

4. 早期童年经验: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但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5. 学校教育经验: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同伴群体对学生人格具有巨大的影响。

6. 自然物利因素: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7. 自我调控因素: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就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因素。人格自我调控系统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