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与《安娜卡列尼娜》

第六节 托尔斯泰与《安娜·卡列尼娜》

一、了解作者

1、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从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活跃于文坛近60年。在世界文坛中,与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 克比肩而立。

2、人生阶段:

贵族伯爵之家,童年双亲去世,(1828)

→姑母监护成长,贵族式启蒙教育;

→承袭爵位,进入大学,接受卢梭思想;(1844)

→不满学校教育,退学回家自学,经营庄园亲理农事;(1847)

→改革失败,灰心失望,懒惰荒唐的上流社会生活;

→随兄高加索入伍,担任炮兵连长,参与保卫塞瓦斯托波尔战争;(1851) →开始文学创作,发表小说作品《童年》、《少年》、《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 →退役重回庄园,进行农事改革,以失败告终,创作《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 →法国、德国、瑞士旅行考察,回乡办学,创作《琉森》、《青年》;(1857) →与索菲亚结婚,幸福的婚姻生活减轻精神痛苦,激发创作热情;(1862) →停止办学,潜心从事文学创作,创作《哥萨克》、《战争与和平》;(1863) →晚年致力于生活“平民化”,不得家人理解离家出走;(1910) →离家途中患肺炎,病逝于阿斯塔波火车站。(1910,11,20.)

二、世界观转变过程及其作品创作

一)精神探索时期:(1844~1863)

1、背景:俄国的历史发展正面临转折,社会围绕农奴制问题激烈斗争。1861年 俄国沙皇亚力山大二世推行改革,废除农奴制。

2、思想状态:接受了启蒙思想,思想矛盾、苦闷,找不到出路。一方面同情农民,一方面为贵族找不到出路苦恼;一方面否定农奴制,一方面为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担忧;一方面赞赏法国的“自由”制度,一方面反感革命的血腥,厌恶资本主义。

3、创作情况

1)《童年·少年·青年》:(1852;1854;1857)自传体小说,展现贵族青年尼古林卡的成长过程和心理世界。

2)《塞瓦斯托波尔故事》:反映克里米亚战争的短篇小说集。史诗式的叙事风格。

3)《一个地主的早晨》现地主与农民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4)《琉森》:(1857)短篇小说,综合法、德、瑞的旅行感受,写瑞士小城琉森的真实见闻,探讨资本主义文明与个人命运的关系。

5)《哥萨克》:(1863)自传性中篇小说,描写贵族青年奥列宁诉诸大自然的哥萨克之恋。

4、创作特点

1)以自传性作品为主,塑造精神探索者的形象,体现作者早期矛盾的思想状态和艰苦的心灵探索;

2)表现出卓越的心理分析才能。 擅写心理矛盾,擅写心理发展轨迹,主要表现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矛盾与斗争,展示辩证发展过程,即“心灵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

3)从《塞瓦斯托波尔故事》和《哥萨克》开始展现出史诗般的宏大的叙事风格。

二)思想过渡时期:(1863~1880)

1、背景:俄国社会正处于急剧变化中。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仍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土地仍然归属地主

所有,农民可以购买土地,但要交大量赎金,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的生产关系。 贵族地主阶级发生了分化,中、小地主陷于破产,分化出一批采用资本主义方式改造和经营庄园的资产阶级化贵族地主。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农业危机的加深,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

2、思想状态:批判贵族阶级的分裂,由贵族地主立场慢慢向农民立场转变,仍旧找不到出路。

3、创作情况

1)《战争与和平》:(1863~1869)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以1812年拿破仑率军入侵,俄国卫国战争为背景,反映这段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保尔康斯基、别竺豪夫、罗斯托夫、库拉金四大贵族家族的纪事为主要情节线索,描写了上至皇帝、大臣、将帅、贵族,下至商人、士兵、农民各个阶级、阶层的559个人物。

作者将贵族分为两大阵营:其一,以库拉金公爵家族为典型的奢靡腐朽的宫廷贵族;其二,以罗斯托夫家族为代表的温情脉脉的庄园贵族,以包尔康斯基家族为代表的忠贞为国的古老贵族。 小说以安德烈·包尔康斯基、彼尔·别竺豪夫、娜塔莎·罗斯托娃为中心人物,探索贵族命运与前途的问题,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是先进贵族青年的典型;同时又有着作者的影子。

安德烈才华出众,不屑于上流社会生活,怀着强烈的荣誉感和英雄梦走向战场;在奥斯特里兹战场中弹倒地后,仰望空旷的天空,领悟到:刻意追求个人荣誉,也是一种虚荣心,是个人私欲的表现,不是真正的灵魂的追求;人是渺小的,荣誉是渺小的,爱一切人才是幸福的源泉。

伤愈后,安德烈回到家乡,妻子却分娩去世。彼尔的来访、娜塔莎的活力使他重新燃起希望。进行农事改革,参加政治活动,与娜塔莎热恋。

然而,婚事遭到父亲反对,安德烈出国疗养,娜塔莎拜访遭到冷遇,阿纳托尔乘虚而入,娜塔莎险中圈套,羞愧难当,服毒自杀,抢救脱险。

卫国战争全面爆发,安德烈重上前线,再次负伤。莫斯科大撤退中,娜塔莎劝说家人让出马车运送伤员,安德烈重逢娜塔莎,尽释前嫌,但安德烈终因伤势过重死去。

彼尔是留学法国归来的贵族青年,向往有理想有道德的生活,却混迹于上流社会花花公子行列,与库拉金家族的阿纳托尔酗酒闹事,被逐出彼得堡;常常懊

悔自己的放荡,却又不自觉的放纵自己;被单纯活泼的娜塔莎所吸引,却陷入库拉金的陷阱,无法抵抗欲望的诱惑,与放荡的爱伦结合,将大部分父亲的遗产留给爱伦与她分居。

彼尔在痛苦与失望中难以自拔。迷恋过“共济会”的博爱教义;搞过农事改革;参加过卫国战争;直至法军入侵莫斯科时,打算刺杀拿破仑被捕入狱,在狱中与农民士兵相处获得新生。

终于,法军失败被逐,爱伦去世,彼尔重逢娜塔莎,两人结婚。

8年后,彼尔加入十二月党组织,开始反对专制制度的斗争。

2)《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一部以现实的婚姻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情节线索:小说由两条平行又互相联系的线索构成。其一,写贵族妇女安娜与贵族青年沃伦斯基产生爱情而离开家庭,为此遭到上流社会的鄙弃,后来又遭到沃伦斯基的冷遇,在矛盾痛苦绝望中最后选择卧轨自杀。其二,写外省青年地主列文和贵族小姐吉娣之间柳暗花明的曲折恋爱。

背景:党营私);其二、莉姬娅·伊凡诺夫纳伯爵夫人的集团(假仁假义);其三、培脱西·特维尔斯卡娅公爵夫人的集团(腐化、放荡、谎言)。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伪善”。

人物形象:

沃伦斯基:“唤醒”安娜,冷落安娜,抛弃安娜,毁灭安娜——典型的“彼得堡花花公子”。

卡列宁:冷漠无情;虚荣功利;胆小怯懦;阴险虚伪——旧制度旧官僚化身。

列文:作者笔下自传性的人物——“平民化”

一方面,焦虑俄国现状,焦虑农村的分化、贵族地主的衰落,赞同自给自足的经济方式,反对都市文明,企图避开资本主义道路。一方面,同情农民,认为自己的富足与农民的贫困不公平,主张地主与农民应该合作寻找共赢。 幻想破灭,怀疑人生,企图自杀求取解脱,最后皈依上帝,接受“爱人如己”的思想,过着幸福平静的婚姻生活。

? 讨论:安娜是一个堕落放荡的女人吗? 她的悲剧是什么原因造成?

问题一:安娜——端庄美丽的外表;勇敢丰富的内心;聪明高贵的气质;天真善良的品德;热情强烈的个性。她服从自己的内心,追求炽热的爱情,徘徊在传统道德与真诚爱情的取舍之间痛苦挣扎,幻想得到道德的宽恕。

问题二:悲剧的原因——社会的压力;两个男人的压力;自我的压力。她的悲剧命运是托尔斯泰宿命论的体现。(开端的“卧轨死者”与结局的“卧轨自杀”) 小说主题:作者同情安娜,但又认为安娜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而破坏了家庭的和谐,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应当受到道德和内心的谴责;他也认为伪善肮脏的上流社会没有权利和资格来谴责安娜,只有上帝才能惩罚安娜。体现了托尔斯泰非常矛盾的世界观。

4、创作特点:

1)全景式史诗般的叙事艺术。结构宏大,场面浩大,布局严整,展现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2)人物繁多,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3)细致的心理分析

4)宿命论、宗教的“不抗恶”、“博爱”思想日益占据上峰。

5)哲理式的语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三)完全转变时期:(1880~1910)

1、思想:宗法制农民的立场。思想存在显著矛盾:一方面揭露抨击贵族和资产阶级社会;一方面宣传“道德的自我修养”,“不以暴力抗恶”,“宽恕与博爱”观念——“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与安娜卡列尼娜

2、创作情况:

1)《黑暗的势力》:剧本。写农民尼基塔为了获取物质利益不惜任何手段的故事。

2)《克莱采奏鸣曲》:禁欲主义的观点。爱与善是人类的终极目的,与生俱来的情欲则将妨碍人类目的的实现。(对《安娜·卡列尼娜》的延续和探讨)

3)《复活》:托尔斯泰世界观与创作的总结。聂赫留朵夫是“忏悔贵族”的典型。

小说以一件真人真事为基础进行创作。写贵族聂赫留朵夫出席法庭审判时,发现被诬告杀人并错判罪名的妓女,正是他十年前诱骗过的农奴少女玛丝洛娃,于是他良心觉醒,开始悔罪,极力为她申冤。上诉失败后,他陪她去西伯利亚流放地,决定与她结婚,玛丝洛娃拒绝了,但终于为之感动。最后俩人都在精神上和道德上“复活”。聂赫留朵夫通过认识恶的危害性得以复活;玛丝洛娃则通过认识善的存在的可能性,树立对善的信念得以复活;两者都通过“博爱”、“宽恕”、“自我牺牲”得以复活。

3、思想内容:

1)对俄国的黑暗现实进行彻底全面的批判:

? 法制的罪恶性、混乱性、颠倒性;

? 上层官僚的腐朽、昏淫;官办教会的伪善;

? 社会道德的整体堕落。

2)描写农民的痛苦生活,认识生产所有制的问题

3)宣扬托尔斯泰主义,反对暴力革命。

4、创作特点:

1)以单线的情节线索,从剧院的包厢到三等客车的车厢,从城市到乡村,从首都到外省,从莫斯科、彼得堡到西伯利亚,广泛而深入地描绘了俄国社会,俄国制度与习俗风尚。

2) 重视细节描写。

3) 倒叙的手法。

4)充满批判的激情,用鲜明的哲理和道德说教提出重大社会问题,表明作者观点。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皇室后裔,16岁由姑姑做主嫁给大官僚卡列宁。她的哥哥奥布朗斯基公爵已经有五个孩子,仍和家庭女教师恋爱,和妻子多丽闹翻。安娜从彼得堡乘车到莫斯科去为哥嫂调解,在车站认识了青年军官渥伦斯基。渥伦斯基毕业于贵族军官学校,涉足于莫斯科社交界,令许多贵族小姐倾心。在他看到安娜的一刹那,“她那迷人的脸上的表情带着几分特别的柔情蜜意”,“那双在浓密的睫毛下面显得阴暗了的、闪耀着的灰色眼睛亲切而注意地盯着他的脸”, “有一股压抑着的生气流露在她的脸上,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弯曲了的隐隐约约的微笑之间掠过。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整个的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她故意地竭力隐藏住她眼睛里的光辉,但它却违反她的意志在隐约可辨的微笑里闪烁着”,被安娜的美貌所俘虏。

他的翩翩风度得到多丽的妹妹吉提的垂青,而深爱着吉提的列文也从乡下来到莫斯科向吉提求婚,吉提拒绝了他的求婚。

舞会上,安娜·卡列尼娜非常出众:“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带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在舞会上……”渥伦斯基向安娜大献殷勤。吉提精心打扮想象渥伦斯基要正式向她求婚,当吉提发现渥伦斯基和安娜异常地亲热,她感到很苦闷。

安娜不愿看到吉提痛苦,决定回彼得堡。不料,渥伦斯基追随来到彼得堡,热烈追求安娜,引起上流社会的流言蜚语。起初安娜一直压抑着情感,不久渥伦斯基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

卡列宁其貌不扬,是个地位显赫、醉心功名的人物。他觉察到妻子的背叛,责备妻子,要她注意社会性的舆论,明白结婚的宗教意义,和对儿女的责任。因为“别人注意到”“使他不安”。

有一天,安娜与卡列宁一起看赛马会,渥伦斯基从马上摔了下来,安娜情不自禁地大声惊叫,卡列宁迫使她提前退场。安娜无法忍受,干脆坦白“我爱他……我憎恶你……”,“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随你高兴怎么样把我处置吧。”卡列宁考虑决斗但怕死;考虑离婚但担心有损名誉,考虑再三最后决定“不能因为一个下贱的女人犯了罪的缘故使自己不幸”,于是他允许安娜偷情,但要维持表面的夫妻关系。

不久,安娜怀了渥伦斯基的孩子,分娩时,由于产褥热感染重病,拍电报给到边远省份出差的卡列宁,卡列宁匆匆赶回,心里希望妻子早点死掉。安娜在昏迷中呼唤卡列宁的名字,请求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深受感动,原谅她背叛。卡列宁的“宽厚”使渥伦斯基感到

自己很卑劣,而安娜的爱情和自己的前途又那么渺茫,于是绝望、羞耻、负罪感使他举枪自杀,但没有死。

死而复生的安娜和渥伦斯基爱情更加炽热,渥伦斯基带着安娜离开彼得堡到国外旅行。 卡列宁自妻子离家出走后,感到人人都轻蔑他、嘲笑他。只有老朋友莉蒂亚伯爵夫人来给他料理家务。恰好不久,沙皇政府颁给他一枚亚历山大勋章,于是他感到一切晦气都消失了。

与此同时,列文与吉提彼此消除隔阂,互相爱慕,决定结婚。婚后他们回到列文的农庄,吉提亲自掌管家务,列文撰写农业改革的论文。

旅行三个月归国后,她住在旅馆里,由于思念儿子,在儿子谢廖沙生日那天偷偷去看他,谢辽沙不放妈妈走,安娜从谢辽沙书房出来撞见卡列宁,但他低着头,让她过去。

安娜与渥伦斯基返回彼得堡后,旧日的亲戚朋友都拒绝与安娜往来,使她感到屈辱和痛苦。渥伦斯基也被重新踏入社交界的欲望和舆论的压力所压倒,与安娜分居,避免单独见面,这使安娜感到很难过。终于在一次晚会上,安娜受到公开羞辱,渥伦斯基却抱怨她不听劝告去参加晚会。

于是,他们只好远离彼得堡的社交,搬到渥伦斯基的田庄居住。为了摆脱困境,渥伦斯基要安娜正式离婚。安娜委托哥哥被卡列宁拒绝。他告诉奥勃朗斯基,谢辽沙已长大,在他亲自教育下,已学会了对母亲的憎恨。由于担心儿子将来会看不起她,安娜陷入了痛苦中。

渥伦斯基对安娜越来越冷淡了,他常常上俱乐部去,把安娜扔在家里。安娜要求渥伦斯基说明,假如不再爱她,也老实说出来,渥伦斯基大为恼火。

一次,渥伦斯基到母亲那儿处理事务,安娜问他的母亲是否要为他说亲,他要安娜不要诽谤他尊敬的母亲,安娜嘲笑渥伦斯基的虚伪,因为他并不爱他的母亲。结果大吵之后,渥伦斯基愤然离去。

安娜觉得一切都完了,准备坐火车去找他,她想象着渥伦斯基正和他母亲及他喜欢的小姐谈心,回想起这段生活,感觉自己是被侮辱、被抛弃的人。当她在候车室接到渥伦斯基的来信,说他10点钟才能回来,一种绝望而决心报复的心态突然萌生。最后,安娜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

在安娜的葬礼上,卡列宁把安娜生的女儿带走了。渥伦斯基后悔万分,决定参军求得一死。

列文的生活虽然平静幸福,但他农业改革计划得不到农民的支持,陷入苦闷和彷徨之中,甚至想到自杀,最后走上皈依上帝的路,找到心灵的平静。

 

第二篇:试论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悲剧根源

试论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悲剧根源

摘要:本文结合托尔斯泰的艺术创作观点、思想、信仰等方面的因素,分析安娜的婚姻爱情悲剧的原因,以及借助弗洛伊德的学说,着重解读安娜的神经质的心理过程。

关键词:托尔斯泰 安娜的悲剧根源 安娜的心理变化

一、托尔斯泰

列夫 托尔斯泰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伟大作家。

他是我最早主动接触的外国小说家。第一次阅读他的长篇,《复活》,就被它的准确、清晰的心理描写所折服。因而,在外国文学的世界里,他最让我感到亲切。在分析安娜这个形象之前,首先了解在托尔斯泰创作中,哪些因素起着重要作用。例如,道德、信仰、人性,以及个人的经历等问题。

(一)、托尔斯泰的艺术原则

托尔斯泰是艺术必须是真实的。它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艺术家对外在现实的表现真实。它要求艺术家叙述“好好了解的东西”;其二,是艺术家内在的真实。正如他的《论创作》所说“艺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表达和揭示人的灵魂的真实”。更详细的说,不仅是“自己真正体验过的真实情感”,而且“所表达的情感应该恰切(指正确的态度和表现上的分寸)。”

因而,托尔斯泰在创作上履行这一原则,坚持正确的或者公认的道德观念。当有人的行为违反这一法则,他便执掌道德的标尺审判行为的过错。在对待安娜的行为的立场上 ,他显然是不赞同的。这一点,在人物的罪恶感中可看出,并且正是由于这个道德观,才有书中的结局,要不,安娜可以不被毁灭,或者与伏伦斯基终成眷属了。

托尔斯泰的文艺功能说与上述的原则也是相统一的。他认为艺术可以交流和改进思想情感,“艺术是人类进步的两种工具之一,通过语言,人与人交流思想,通过艺术形象,一个人和其他人??交流感情。”还说到,“是求进步的手段,换言之,是人类前进和完善的手段。”

正因为托尔斯泰确立了文艺的使命——交流思想感情,促使人类前进和完善,所以,作品的思想遵循正统的道德原则。

(二)、托尔斯泰的信仰和婚姻爱情观

在信仰这方面,他曾经说过,“信仰就是了解生命的意义,并接受与之相关的责任和义务”①,“管宗教有很多种,但真正的宗教只有一种,就是对道德法则的遵从”②。可见,托在某种意义上,认为活着的意义不在于财产的巨大,生活的富足,而是活着,活在这个社会里,就应该对社会负责,遵从社会上所有人的共同的道德。活得心安理得。

出身贵族的托,拥有巨大的产业,后来,他并没有因此而得意快活,却是感到痛苦、罪恶。他了解农奴的处境,他们过着非人的生活。他试图改革土地制度,最终失败。他拟定的土地计划是这样的,“他们所耕土地的主权,应从托转移到村庄的公社所有。每一家得十二英亩(合四又二分之一俄亩),其中半俄亩不收费,其余则每一俄亩每年应付五个卢布,大约得三十年还清??”③。

上述反映的是地主与农奴的矛盾。对于他自身也是一个矛盾体。他常常为自己年轻时好色和肆赌,而忏悔。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自由、权益,

产生强烈的罪恶感。这种心理现象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这种观念自然与传统关。‘原罪说’把远古以来就存在着的罪恶感绝对化,普遍化了”④。特别是西方启蒙思想中 “人生而平等”的相结合,促使俄罗斯的知识分子从理性的层面反思社会现实,加深了他们的罪恶和 忏悔意识。

仅仅忏悔是不够的,有它的局限性,但是基于艺术家们、知识分子们的忏悔,他们的思想伸进灵魂的深处,敲问人性的本原。正如他说过,“要活得心安理得,让自己可以放心地灵魂袒露。”⑤ 因而,可以塑造出不朽的人物形象,揭露现实的真相。

关于爱情婚姻,托是怎样看待的呢。

“婚姻是维系人类生命的必须品??越轨的婚姻和性欲则同时为个人与社会带来罪恶。”⑥ 首先,他认为,婚前的生活行为应该追求纯洁和积极的,沉沦于欲望的满足则是不道德的。其次,婚后就要忠于夫妻对方,越轨的思想行为都是于人于己无益。

这种爱情婚姻观是理想的、美好的。但是,看看当时的俄国上流社会怎么样呢,从托对现实的描写可以看出,这种观念的市场是狭窄的。婚前阶段,青年男女不少曾经是放纵堕落的。同样情况,在托身上也发生。“我赌博、挥霍??过着淫荡的生活,吹牛撒谎、欺骗偷盗、形形色色的通奸、酗酒、暴力、杀人??”⑦ 这大概反映了托的青年时期的生活作风,反映了他的爱情婚姻观念。

二、安娜的悲剧根源

安娜是值得同情的。

托是同情安娜的,否则,当他写到安娜的结局时,他不会痛苦地说,我的安娜死了。

(一)、命运的悲剧,又是社会的悲剧

安娜的婚姻不是自己选择的。在她17岁那年,由养育她的姑妈安排,嫁给了比她大20年的卡列宁。不知爱情是何滋味的她,懵懂地嫁人了。婚后当然安分地在家中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儿子都8岁了。她的生活依然平静,有节制。与丈夫没有爱情,没有火花。

她的丈夫卡列宁,就像一具官场的机器。至少,从小说中看到,他对安娜没有爱情,只有一种责任。安娜与伏伦斯基在培特西家做客,两人不顾体面地单独聊天。卡发现了妻子行为的出格,警告她,并且替安娜分析事情的轻重厉害,“深入捉摸你感情,我没有权利??你的感情关系到你的良心,而指出你的责任,那可是我对你,对我自己,对上帝应负的责任??”⑧ 可见,卡并不懂得爱情,感情是什么,否则他不会认为他没有权利和安娜进行感情的交流。再看,当安娜说出与伏的关系后,卡只是想怎样避免有损名誉的事情,而不是怎样挽救婚姻。还有,安产后病危,他只顾自己,想好应对情况的方案,并且希望安就此死去,以保全自己的体面。他所谓的“宽宏大量”,也不过是为了博得宣传,以证明他是一位好好先生。

面对一个没有爱,自己也不爱的丈夫,安感到压抑,委屈。当年轻、俊朗、多情的伏伦斯基出现,安的精神出轨了。她曾经说服自己,但感情还是冲破了道德的界限。如果说,以前,她默认与伏的非一般朋友关系,还保持一段距离,还存在顾忌,不想抛弃家庭,那么,与伏发生关系,则是对道德的挑衅、背叛。生下伏的骨肉,就是对道德的置之不顾,将自己的叛逆公开。

安娜将自己的爱情所托非人。

伏伦斯基本来就是一个花花公子。长得一表人才,讨得女人的喜爱。当一个渴望新生,渴望爱情的有夫之妇遇上风流青年,结果是痛苦的。

除了得到安娜的肉体那一次,伏对安基本上是被动的。他的感情、行动是被安感染的。听到安怀孕,“他十分强烈地感觉到,他心理又充满了对某一个人的异常厌恶的情绪??此外,她的激动在肉体上感染了他。他用温柔驯服的目光瞧了她一眼??”⑨

“伏伦斯基从小就向往??这种欲望现在同他的爱情发生冲突??我要是退役,就会葬送自己的前途??既然我有了她的爱情,就不该羡慕谢谱霍夫斯科依?”⑩

安与伏同居后,逐渐对伏发生怀疑,并时时感到寂寞、孤独、焦虑、敏感。这不能表面地归因于伏耽于社交而冷落安,而根本是社会的舆论压力,上流社会对于安的鄙视和避嫌,以致安感到“门前冷落车马稀”。

同居之前,安作为卡列宁的合法妻子,这是社交的通行证,从而使她生活较充实。这时候与伏相隔,会增加她的相思。当情人身份公开,并于之同居,情况大相径庭了。即使短暂的分离,也会是安感到不安全。前后的思念是有区别的。因而,安自认为伏不爱她了,爱情没有了。她的生存的意义没有了。这都是社会的反对、敌视、谴责造成的。伏只是压力凶手的替罪羊。

(二)安娜的内心世界

还有,安娜自身的罪恶感在她的命运中推波助澜。或许,安并未意识到凶手是罪恶感,但事实上被他支配了。根据弗洛伊德的学说,“罪恶感,它在病情中寻求它的满足并拒绝放弃痛苦的惩罚。”⑾ 这句话用于安身上,意思是说,罪恶感,它在安折磨自己,假想伏厌恶自己,故意冷落自己,爱上别的女人的过程中,寻求它的满足,并拒绝放弃这种想法的惩罚。“从本能控制的观点来看,从道德的观点来说,可以说本我是完全非道德的,自我是求道德的,超我能成为超道德。”⑿ 超我然后变得很残酷,带有攻击性、强迫性。正是因为这样,强迫假想使安变得忧郁、神经质。

为什么这样理解呢,安基本上认识到与伏的关系不道德,他们的行为受爱欲的驱使,是可耻的。而为了这欲望,他们牺牲了名誉、地位。他更是放弃了功名利禄。安觉得伏现在的处境是自己造成的,是自己的过错。她十分自责。尽管伏承认这个事实,但安把它放大并且恶化、敌对化。

因为伏去俱乐部,安不满地对他说,“对你来说,这(伏说过,我想留下就留下)只是能不能在我面前保持胜利者的姿态的问题??你真不知道这对我是个什么问题,我觉得你对我抱有敌意??就是抱有敌意??”

安娜这一形象的塑造,融合了托尔斯泰的文艺追求、道德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俄国上流社会的贵妇的爱情婚姻生活、社会地位、人生命运。叙述了一个少妇在人性的驱使下,追求自己的爱情、幸福,却与社会的道德礼教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被迫结束的生命。

从安娜的悲剧性的短暂的一生中,我发现,爱情是那么让人向往、刻骨铭心,可是,在现实面前,又有它残酷的一面,不得不为之付出代价。爱情是一件奢侈品。它不是轻易拥有的。

注释:①②《智慧历书》列夫.托尔斯泰著 吉林出版社第10、第219页

③《托尔斯泰传》[英] 艾尔德`莫德著,徐迟等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xx年版, 第150页

④《西方文学十五讲》徐保耕著,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67页

⑤⑥《智慧历书》第147、48页

⑦《西方文学十五讲》第268页

⑧⑨⑩《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著,草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第132页、169页、272页

⑾⑿《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西蒙格德`弗洛伊德著,林尘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第202、616页

参考书目:《西方文学十五讲》徐保耕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童话人格》柯云路著,作家出版社

《托尔斯泰传》[英] 艾尔德`莫德著,徐迟等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