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法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一、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法

讨论法,是指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围绕某一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对话、辩论等,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讨论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可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复习巩固旧知识;既可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也可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成为讨论课。

(一)课堂讨论的形式

课堂讨论,按人数的多少,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有时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先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1.小组讨论。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或让前后桌的4名同学组成小组进行讨论。这种讨论规模小,发言充分,使同学能更多地参与讨论。

2.全班讨论。全班讨论或大组讨论,人数多,能集思广益;教师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直接了解学生情况;讨论也容易深入,师生间相互启发,教学相长。

(二)课堂讨论的类型

课堂讨论,按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辩论式、演讲式、对话式、咨询式、设置情境式和调查研究式讨论。

1.辩论式讨论

对一些有争论,需要有一段时间酝酿,而且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可采用辩论式的讨论形式。例如,“初中生上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事先,可让同学作一些准备,按不同观点推选出善辩者4—6名,组成对立面的正反双方。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辅导或提供必要的资料。这种形式的讨论,由于双方都作了认真准备,对自己的观点考虑成熟,论点清楚,论据充分。又因辩论具有对抗赛的性质,刺激性较强,所以辩论过程中可使大家思想集中,课堂气氛既紧张又热烈。

2.演讲式讨论

它适合于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并激励他们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例如,学完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发现自己的潜能”这一节之后,开展“我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发掘自己的潜能”的短小演讲。但这种讨论形式对学生各方面要求比较高。

3.对话式讨论

针对讨论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互相提问,阐明观点,以达到沟通思想、提高认识的目的。这种讨论的特点是突出对话,大家有问有答,平等交流。例如,“情趣与兴趣之间的关系如何,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吗?”“通过学习,你准备今后如何拓展你的兴趣?”这种形式的讨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种思想交流,是对知识单向传递观念的突破。

4.咨询式讨论

课上指定一个小组或某些人为咨询小组,由他们扮演教师的角色,承担回答班上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或由他们发布讨论命题,组织全班讨论。例如,“人类和其他生命体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呢”,“人类践踏其他生命有什么危害”等。由咨询小组收集命题,课上发布命题并组织讨论。这种形式的讨论,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以及组织、应变能力。

5.设置情境式讨论

对一些有着丰富内涵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可采用设置情境的方法,即运用生动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和有趣的小品等形式,引出所讨论的问题,然后进行讨论。例如,“消费者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让学生先采用小品等文艺形式表演,然后进行讨论。学生可以通过对感性材料的观察分析,然后概括抽象,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引导学生通过特定情境自己去探索和发现,借以解决自己的疑问。

6.调查研究式讨论让学生针对讨论的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并以调查的结果作为论据进行交

流,解决疑问。例如,一位老师在上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一框“身边的侵害与保护”时,她课前让学生到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开展调查,了解青少年成长的环境,获得第一手资料,然后写成调查报告,最后在全班发言并展开讨论。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让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

课堂讨论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由于各年级教材、学生素质的不同,教师特长各异,所以不能采用同一种固定的模式,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确定。

二、读书笔记二:在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主动认知,合理服从”习惯

教材阅读指导七法

阅读教材是思想政治课学习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法。首先,书本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依据,学生要学的知识,基本都写在

上面,如果丢弃书本而不顾,只一味抄写教师笔记,是舍本求末;教师离开书本另搞一套,是舍近求远。

其次,从中学政治教材的实际看,教材的知识点多,难度大,因此必须要求学生熟悉教材,掌握教材。如果学生读懂了课本,就能发现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为教师讲课扫清一些知识上的障碍。起到了以逸待劳的作用。

再次,学生在教师讲述前读书,可以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兴趣,渴望从老师那里了解自己没有读懂的地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新教材可读性强,认真指导学生阅读好,是教师必须重视的。教材引用的材料丰富、生动、具体、形象,文字较为活泼,所讲的内容

通俗易懂,有利于学生阅读,但如何使学生读懂、理解教学内容,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教师指导得法,是师生通过读书有所收获的关键,否则将读书变成例行公事,既耽误了时间,又使学生厌烦,教师应把指导学生读书作为备课的主要环节,切忌随心所欲,马虎从事,一定要从教材的内容,课型的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缜密地提出读书要求。

1.自然归纳法

教材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从具体的、典型的、基本的事实出发,逐步引出需要说明的道理。因此,在“导读”中最易行的办法是顺着教材的脉络自然而然地运用准确的语言,言简意赅地指出各段内容的中心,让学生明白后再阅读,之后再归纳出所要明白的观点道理。

2.纵深引导法

在学生阅读教材中,教师提出若干问题,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引导深挖深掘,三言两语把问题表达得简明而深透,使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能豁然开朗,从而掌握所学的内容。 如在阅读《封建制生产关系的萌芽》一小节时,就要思考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新生产关系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种新的生产关系能适应生产力发展?什么叫“隶农制”和“初税亩”?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可问什么是“公田”、“私田”,再问是什么标志着中国封建制生产关系的产生(土地所有制改变,剥削方式变了,生产关系也就变了)等,学生就向纵深方面思考了。

3.逆思跳跃法

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教材的小结部分;从新的角度或逆向思路来阅读教材,从而把握教材所阐述的内容。

如学习《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时,先要阅读后面的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三个主要特点,然后再阅读《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与《残酷的封建剥削》两框的内容,由于观点一下子提了出来,教材中又有“农民头上三把刀,租重税重利率高”和喜儿变成白毛女的具体、生动的事例叙述,学生的阅读兴致特别浓厚。

4.设问启迪法

即把教材的内容设列为若干个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尤其是重点、难点部分更是这样。由于提出了问题,因而就有助于学生在阅读教材时思考,增加了学生的阅读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如《奴隶制的建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一框学习中,就可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其主要表现有哪些方面?为什么奴隶社会生产力比原始社会发展更快?判断一个社会进步与否的主要标准是什么?学生边学边思考,教材上的内容一般也就能够掌握。

5.段段串接法

顺着教材内容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往下读,读一段就指出该段的重点内容,然后再把各个自然段的要点—一连接,所要掌握的内容就串起来了。如分析《推翻封建政权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框,就可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受到封建政权的种种束缚——行会制度设置障碍——封建割据的禁锢——等级制度的压制——贵族特权的限制,一串起来就清楚“只有推翻封建政治制度,资本主义经济才能够得到自由发展”。

6.结构纲要法

先简要指出教材相互间的联系,然后把学习内容用结构图表列出来,再对照结构图表自已阅读,弄清教材。

7.重点反复法

对教材中的重点,可在学生初次阅读后,通过提问,要求学生再次阅读后回答。学生在反复阅读中,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就可达到预期的要求。如私有制产生问题,可在学生初读教材后,提问私有制产生的时间(原始社会末期)、根本原因(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结果,生产力提高在私有制产生中起决定性作用,而交换只是起促进、加速作用)、过程(强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标志(土地)、结果(氏族成员经济政治地位的不平等,出现贫富分化)等。通过反复阅读,学生就能认识到私有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且将来必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消灭。

以上七种阅读指导法也是学生常用的课文阅读法,使用这些方法,还有一个必须遵循的共同的操作要求,即:“三到”、“四遍”、“三出”。

所谓“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其中“心到”最为重要,“眼到”、“心到”,就是边读边思考,“手到”,就是运用各种自学符号,划、摘、记,以加深理解、加强记忆,促进思维。

所谓“四遍”,即第一遍,了解全貌,胸有全局;第二遍,了解结构,分清层次;第三遍,把握要点,记录问题;第四遍,前后贯通,探索内在联系。阅读第一遍时,使学生感到如登高远望、纵观全景,要求学生重在一个“全”字;阅读第二遍时,使学生感到犹如缓步其中,逐层观景;阅读第三遍时,要求学生感到留连忘返,观赏奇景,要求学生重在一个“要”字;阅读第四遍时,使学生感到如归途回味琢磨,方知理在其中,要求学生重在一个“联”字。 所谓“三出”,就是把自然段标出来;概念、原理、重要的观点画出来;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三出”的关键是提出问题,具体要求学生联系实际想一想,提出问题;反过来想一想,提出问题;前后反正想一想,提出问题;深入一步想一想,提出问题;与各科横向联系想一想,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教师指导学生读书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再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及自己的理解逐条地进行讲解,这样既解决了难点,又突出了重点,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进了学生对真理的热爱和追求,使课堂教学在一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所以,教师指导学生读书,是完成中学政治课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

理解教材七法

1.扩大显微法

所谓扩大显微法,就是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的含义分解为若干个层次,然后逐层展开分析的方法。

比如,对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解,教材指出:“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分析时,应指出:这个解释点明了四点。其一,点明了领导力量,即工人阶级。而工人阶级的领导又是通过中国共 产 党的领导来实现的。其二,点明了阶级基础,即工农联盟。并应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基础的区别及联系。其三,点明了基本职能,即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在我国现阶段,人民又包括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其四,点明了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家政权,这种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运用扩大显微法分析教材,使学生理解透彻,印象深刻。

2.概括浓缩法

所谓概括浓缩,就是精炼教材,揭示主干,把握要领。比如,在理解和掌握“中国共 产 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形

成的”这一论点时,可以将教材中关于中国共 产 党历史作用的论述文字概括浓缩为“五个一”:只有中国共 产 党,才“指出一条出路”(即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找到一条道路”(即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改变一个局面”(即政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一个转变”(即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完成一个任务”(即完成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运用概括浓缩法,一是有利于抓住中心和要领;二是有利于理清内容脉络;三是有利于记忆。

3.变式设疑法

所谓变式设疑,就是对于同一内容从多角度、多方位设疑。比如,对于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生义公有制的关系问题,可以变式设疑:

(1)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间是什么关系?(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3)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政治上的本质表现”?

教学实践证明,运用变式设疑,既可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又有利于培养审题能力、应变能力。

4.异同比较法

比较是人们分析和认识事物的一种科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加强对一些易混概念和问题的辨析。在思想品德课诸多教学方法中,比较法是比较实用和常用的一种教学法,因为它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使学生掌握道德观念更清晰,获得道德概念的印象更深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评判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上好思想品德课的自觉性,并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正确认识当代社会的主要政治现象,逐步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1)列图表比较。一般是将课前通过调查、访问搜集,整理的数据和资料汇集于一表作比较,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可观性和可感性。

如,为了说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设计一张家用电器对比统计表,填写后在课堂上请学生交流比较,使学生看到改革前后情况的变化。

(2)设疑比较。设置疑问若能恰到好处,可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道德观念,改变课堂中的沉闷气氛。

如《热心为人民做好事》一课,可设置这样的疑问:在周一校会上,校长表扬了学校出现的好人好事,王开防同学用自己的钱给五保户老人买火柴、买盐,赵红拾到一块手表交给

学校??想:做这些事有什么了不起,我还不愿意做哩!我做大的好事。你说同学的想法对吗?错在哪里?为什么?王开防、赵红的品德为什么受人称赞?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同学热烈争辩,最后统一认识;凡是对人民有益的事都要热心去做,好事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3)联想推理比较。联想能激起道德情感上的波澜,推理能促进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巧妙地运用联想、推理进行比较,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学会礼貌用语》,设计这样一道让学生联想推理的题目:“小锋踩着了小刚的脚,道歉后,小刚仍不原谅,要是你是小锋怎么办?”在大家热烈的联想推理中,教师及时“导行”,围绕普及礼貌用语这个中心,坚持正面教育,表扬小锋同学自觉运用礼貌用语的良好品德,使学生进一步“明理”。

5.系统梳理法

教材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政治教材的纲目之间、知识点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它们是课本知识的整体的各个不同要素,它们决定了思想政治课知识教学过程的系统性、条理性和连贯性。所谓系统梳理,也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列出知识点,按照不同的纲目关系,建立不同层次的知识系统,然后把不同层次的知识系统纳入统一的系统整体中,形成不可分割的知识网络。(例略)系统梳理法不仅适用于复习课,而且也适用于新课教学。它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也有利于学生认识知识结构,驾驭教材整体,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综合能力。

6.主线贯通法

即按照教材编写的主要线索和指导思想去阅读理解教材。比如,由于政治是一种阶级关系,阶级现象是阶级社会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政治现象,在现阶段,国内阶级斗争和国际范围内的阶级斗争仍然存在,并具有长期性,所以,高中《政治常识》应当贯穿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这一主线。不仅如此,还应当坚持全面运用教材前言中提出的“三个关系”、“三个基本观点”和“两个正确方法”去学习和领会教材,去认识当代主要的政治现象。

比如,对于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在联系,要注意运用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说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在联系;又要注意运用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说明社会主义民主的新型特点;还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比较方法说明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

7.考评思改法

考试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考后指导是完善教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实践表明,加强考后指导,对于巩固和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必要的。考后指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导“评”。即指导学生按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自评或互评单元测验的部分答卷。通过组织学生直接评卷,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解题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并强化对所考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二是指导“思”。即指导学生考后反思,让学生开展“质量分析”,以便找出存在问题,明确努力方向,制订改进措施。三是指导“改”。即针对卷面上反映出来的问题,教师再设计一些“模拟错题”,交学生辨析并改正,这样能有效地防止“旧病复发”,从而把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讨论指导学习法

讨论式学习法就是在教师启发、指导下,经过学生的自学思考和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探讨,从而掌握知识、活跃思想、深化认识和提高觉悟的一种课堂学习方法。

1.讨论课的课前准备指导

讨论课是思想政治课常常采用的一种课型。这种课的主要目的和意义,是使学生对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加深理解,或对某个实际问题进行争论,提高认识,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去分析说明现实问题。锻炼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其思维能力、辨别能力和表达能

力等。遗憾的是许多讨论课常常达不到这些目的。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在讨论前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好。因此,教师应重视和加强讨论前的准备指导。 第一,应帮助学生明确讨论的目的和意义,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要求每个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作好讨论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第二,要求学生根据讨论题目,写好发言提纲和发言稿。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根据讨论题目提出论点、拟出论据,然后进行论证。一般说来,学生提出论点没有什么困难。但论据常常找不到、找不准。有的同学找到了论据又不能很好的运用和论证。因此,教师应在这方面多加指导,以保证讨论课的效果和质量。同时,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将已学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常识与社会实际、自己的思想实际相联系,不要只谈理论,不与实际沾边。

第三,学生写好发言稿后,应要求学生熟悉,作好发言准备。特别是应对那些胆子小,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做好思想开导工作,鼓励他们在讨论时大胆发言。如果是分小组讨论,就应要求每个学生都发言,如果是全班讨论,只有少数学生能发言的话,则应由小组推荐或由教师挑选那些认识深刻的、有代表性的学生发言。对这些发言稿教师应进一步审阅修改,以保证讨论课的效果和质量。

2.课堂讨论步骤

(1)认真阅读教材。每节新课开始,用一定时间阅读课文,要求做阅读笔记,把课文中的主要概念、主要观点(或原理),名人名言,用铅笔在书本上划下来,将疑难问题写在笔记本上。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阅读得多,重点抓得准,问题提得多。这个步骤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的开端,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环节。学生在完成这一教学环节后,脑海中已有了初步观点。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或疑点,也就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对疑点的思考,进入了主动的思维状态。

(2)提问?质疑。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尽量把问题提出,把疑点摊开,对于有可能忽略的一些重点问题,则启发引导,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再经过适当的综合和归类,作为下一个环节讨论的内容。表扬在此环节中表现积极的学生,尤其是那些能提出引起师生重视的、见解深刻的问题的学生。有时候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显得更重要,通过深入分析而发现问题,是一个人的认识能力和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

(3)讨论。讨论前必须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综合归类,确定讨论的中心议题,对于中学生提出的大量问题,在课堂上不可能也不必要逐一讨论,而只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普遍性和关键性的问题深入讨论。学生在讨论中掌握了观点和方法,其它问题自行得到解决,也就是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因此,正确选定中心议题是开展有成效的讨论的先决条件。 讨论中必须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鼓励不同观点和争论。对于错误的观点不可采用简单的否定态度。注意启发学生如何去分析和论证问题,使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论证的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在讨论中不要回避现实问题,要联系社会实际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启发引导学生运用马列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社会现象,使他们在思想和能力上都得到提高,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根本任务。在一些原则问题上,教师必须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而同时必须采取耐心说理的方法。对于学生中的一些特殊的、个别的问题,不论属学习上的问题或是属思想问题,应采取个别谈心和个别辅导的方式及时解决,使学生群体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思想状态之中。

在讨论中尤其要遵循教学大纲规定的“由基本事实导出基本理论的原则”,对于理论性的问题,一定把握好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握好论述的广度和深度,不单纯追求理论体系上的系统和完整。

(4)综合、归纳、评议。待问题议论到某种程度后,教师必须将各种不同的见解综合、

归纳、对所论问题提出鲜明的观点,作出明确的解答,同时对讨论过程给予评价,对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予肯定,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予以表扬,对讨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典型的思路(正确的或不正确的)给予评议,启发他们正确地去思考问题,致力于提高他们分析、判断和论证能力。

讨论和综合归纳在一节课里有时还可以交替进行,使问题的论述渐次深化。

3.克服四种心理障碍要提高讨论的质量,必须克服学生的种种心理障碍。一是从众心理。政治课的讨论会上,经常会有这种情况,最初发言的几位同学对某一问题发表了一致的看法,往往会影响其它人的态度。

这种人云亦云的从众意识,干扰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压制了不同意见的发表,造成了认识完全一致的假象,直接影响讨论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减少从众心理,可以试用以下办法: ①启发诱导。向大家讲明:每个人的思维方法、认识能力和看问题的角度各有差异,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意见是正常的;个人有不同见解,本身是件好事,说明动了脑子;多数人的意见不一定都是正确的。

②分组辩论。对某些问题有分歧时,按学术观点分甲乙两方进行辩论。这样做,阵线分明,论点集中,发言机会均等,易于畅所欲言。

③安排顺序。一般应该让没有“头衔”的同学打头炮,把平时不爱说话、缺少主见的同学往前安排,最后再安排学习骨干和班干部。

④广开言路。通过橱窗、板报、学习园地、校刊、校园之声等多种途径展开讨论,形成群言堂的讨论气氛。

二是随意心理。不少学生讨论前对布置的题目不动脑、不思考、不打稿子、不做准备,使讨论出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无事不谈的自流现象。

克服这种心理,要在提高学生对讨论重要意义的认识的同时,做好这样几项工作: ①设题适宜。讨论题目不能设得太大、太笼统,题目要有实际意义,有探讨价值。 ②形式多样。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努力创造像交流体会、演讲、答辩、竞赛、点将、对话这样多种的讨论形式,活跃讨论气氛。

③增加压力。对讨论的准备情况,要像布置“数理化”作业那样,及时督促、检查、批改、讲评,促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准备,在心理上有一种压力感。

④注意引导。教师在组织讨论时自始至终都要把大家想的说的引导到讨论题目上来,围绕主题循循善诱,使大家既敞开思想,又话题集中。

三是逆反心理。片面认为政治课是一种空洞的说教,讨论不解决问题,从而产生了厌烦政治课的心理。讨论中也随之出现了阴阳怪气、不负责任、怨声载道、挑剔指责的偏激情绪,使讨论会变成了“牢骚会”。

抑制这种心理,不妨试用这样一些办法:

①分解组合。讨论分组时注意把那些有偏激情绪的人均匀的分到各小组参加讨论。 ②邀请社会上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专家与学者参加,以弥补教学水平的不足,解开学生思想上的各种“扣子”。

③做好准备。讨论前,教师要对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搞清楚、琢磨透,并有充分回答各种问题的思想准备,以便进行疏通引导。

④善于等待。对那些一时难以回答、无法把握、而又容易诱发大家抵触心理的问题,可以布置题目,暂不讨论,启发学生去理智地思考,自悟正确答案。

四是回避心理。

①缺乏准备的沉默。讨论前对题目没有认真准备,讨论中谈不出什么东西,不好发言。克服的办法是:安排人率先发言,抛砖引玉,启发大家开阔思路;也可以边学边议边提问,在讨论之中进入角色。

②临阵怯场的沉默。心里想得条条是道,因平时缺乏燃烧,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克服的办法是:多给机会,鼓励发言,并表示对他的发言很感兴趣;也可以让他把心里想的写成简要提纲,再逐渐甩掉“拐杖”。

③防范性的沉默。怕在政治上被人抓住把柄,抱着言多必失、少说为佳的戒备心理。克服的办法是:不抓辫子、不戴帽子,创造敢于直抒己见的心理环境和宽松和谐的民主气氛,使学生感到发言无顾虑,不发言有压力。

④论资排辈的沉默。学生等待组长的发言,组长等待班长的发言,你等我看,最后谁都不张口。打破这种局面,一是指定发言人或发言顺序;二是讨论题目的设置要有层次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