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 读后感

《南京人》读后感

发布日期: 2011-9-15 9:46:30

阅读叶兆言先生的《南京人》,书中各式各样的人和事、物和景,让我觉得自己仿佛在一路跟随着作者,历览了一个我不曾知晓的南京。

叶兆言先生笔下,这是一座以陵墓为胜迹的城市:明孝陵、灵谷寺、雨花台、中山陵,还有吴王坟、南唐二陵、六朝王陵??自从2400年前,越王勾践在秦淮河边修筑越城后,这里就战火连年,烽烟不绝:楚胜越、晋灭吴、隋亡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国、辛亥革命??似乎繁盛于南京的朝代都依靠“金陵王气”之势,不知何时,在虎踞龙盘的石头城,诸侯争斗,帝业兴衰,六朝金粉,灰飞烟灭,只落得秦淮水寒,钟山荒丘。无怪乎有人称南京为“亡国之都”,信其然哉!这不禁让我忆起:“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提到这本书,让我印象颇深的,不是南京的建筑,也不是南京的风景,更不是南京的历史,而是南京的人“南京大萝卜”。

谈起“南京大萝卜”的特点,自然是淳朴厚道,友善热情,多一些天真,少一点心眼,大大咧咧地做事,不拘小节地生活,就如同“大萝卜一样”“实心眼”。叶兆言先生也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南京大萝卜"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六朝人物精神在民间的残留,也就是"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自由散漫,做事不紧不慢,这点悠闲,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如同书中所写的那样,“南京是个非常宽容的城市,南京人好客,不排外,习惯于接受命运的安排。”“历史的原因,造成了南京人听天由命的懒惰性格。”叶兆言先生说的可能有点偏颇,但他确实揭示了一种文化现象,我们不难从他的书中读出“怒其不争”的良苦用心。“南京大萝卜”是对每一个南京人一种善意的讥笑,无所谓其褒贬之意,或许就是一种纪实。往前想想,过去的南京人比较保守,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夜生活,每天都围着自己的小家庭转,所以普遍比较安逸,竞争意识都不是那么强。“南京大萝卜”的惰性,已经成为一种“民风民俗”,一种习惯了。

叶兆言先生的《南京人》,调研了很多历史,也挖掘了很多他儿时的记忆。静下心来,再深读一遍,对南京,对自身,又会有更多的了解和感悟。相信读过这本书的每一个人,都会感觉篇篇文章如此鲜活,这也许就是《南京人》的独特之处吧!(市政总公司倪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