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课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教材分析

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本课只节选了序文的前半部分。在这部分钟,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和长者身份,就板起面孔说教,而是现身说法,叙述了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作者对马生的殷切期望,寓于其中。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序,要让学生了解“赠序”和“书序”的异同点。由于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得多,要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在的优越条件,努力钻研,早日成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3、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明确作者通过现身说法,以自己年轻时代的求学经历启

发马生,以达到劝学的目的。

4、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复述课文,掌握作者求学的主要经历,理清行文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2、体会本文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并学以致用,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3、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学习作者克服困难、勤心求学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

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教学重点 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本文作者执著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

2、把握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学习形象说理的技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学态度。 教学方法 诵读法 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 U盘及资料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在困境中求学不辍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介绍作者。

(学生自己介绍,教师补充。)

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晋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2、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理解文意,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 1

(1)余幼时即嗜学:我从小就爱好读书。

(2)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指抄书。

(3)硕师:大师,对学者的尊称。

(4)先达:有地位有声望的前辈。据有关资料来看,可能是指黄晋。

(5)未尝稍降辞色:态度一直严肃。辞色:语言和脸色。

(6)援疑质理:援疑,提出疑难;质理,质询道理。

(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句首发语词。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四、复述课文,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

3、教师根据学生复述,理清行文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五、学生反复读课文,并熟读成诵。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品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审美鉴赏。

1、围绕“用审美的眼光看,你觉得这篇文章美吗?美在哪里?”的话题展开讨论。

2、赏析本文的说理美、手法美、语言美。

三、深层研讨,课堂小结。

讨论“作者求学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迪”或“文章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小组交流讨论。

(1)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3)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4)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

(学生分小组讨论。) ’

要点提示:

(1)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 、

(2)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②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③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④余则绵袍敝衣处其间。

(3)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4)要求学生描绘,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文句的理解掌握程度。要想准确描述出来,必须理解文句的准确意思,在此基础上,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二是要学生体会作者求学艰难,从而感受到自己求学的幸福。

四、领会文章写作上的基本特点

本文在写作上,注意了记叙、描写、议论三者的自然结合。

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比如,写到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写了“先达”的表现,写了自己求教时的谦虚恭谨。文字简洁,而人物神情跃然纸上。又如写奔走途中的艰难,寥寥数语,情态毕现。写同舍诸生的服饰华贵,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衬托 2

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

五、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读后感。

六、板书设计

教师板书(边讲述边板书)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勤 幼时——借书——室内抄书——嗜学 苦

且 中

艰 加冠——求教——百里叩问——益墓圣贤之道 作

此 当余之从师也——求学——负籍远游——中有足乐者 乐

七、资料链接一、关于“序”

古人送别时,往往以诗相赠,有时还给这些诗写上一篇序,以介绍有关情况。唐初以后,单独写的临别赠言的文章,也叫序,内容多是勉励、劝慰兼抒发自己胸臆,或对某事发表自己的见解,又叫“赠序”(和“书序”不同)。本文就是明代的名士宋濂写给同乡晚辈的一篇赠序。我们学过的《(指南录)后序》是一篇书序,书序是写在书的前面或后面,意在交待成书的过程、背景等。二、明初散文 ’

明代初期的散文作家大都经历了社会动乱,对治乱兴亡的体验较深,因此创作比较贴近现实。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家有宋濂、刘基、方孝孺等。

宋濂是“开国文臣之首”。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刘基则诗文兼长。散文长于议论,风格古朴豪放,锋利遒劲,且富于形象性,《郁离子》《卖柑者言》可为代表。方孝孺是宋濂的学生,继承了宋的文统与道统,且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散文雄健豪放,犀利泼辣,如《蚊对》《指喻》等。

教学反思

3

 

第二篇:第24课 谋攻.

第24课 谋攻

主备:衣敏学 课型:新授 审核: 时间:2015.2

预习案

预习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了解作者简介。

3.通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尝试疏通文章大意。

4. 了解《 谋攻》的相关知识。 预习过程:

1. 给下面划横线的字注音:

修橹轒轀( )辅隙( )距闉( )縻军 ( ) 虞( ) 百战不殆( ) 忿( )

2.请用楷书把上列的词语抄写一遍,要工整、规范、力求美观、大方。

—————————————————————————————— 走进原文作者: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1-2]

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3]

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其著 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上课案

学习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 理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著名的战略战术思想。

3. 认识孙武的过人智慧。

4. 积累一些名言警句。

学习重点:目标1

学习难点:目标2、3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出示目标(口述)

三、自主学习

(一)、.本文选自《 》,作者

(二)、你如何理解题目“谋攻”?

(三)、通读全文,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出每一层次的段意:

第一部分(1—3段): 第二部分(4):

第三部分(5、6段): 第四部分(7、8段):

四、合作交流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论证的?

2. 孙子认为,最好的用兵之法是什么?

3. 作者是如何提出这一用兵原则的?

4. 如何做,才能 “不战而屈人之兵”呢?

5、具体在战术上该如何运用谋攻的战略思想和原则?

6. 谋攻的具体实施者是谁?

7. 谋攻的作用固然重要,那个将帅也想有高深的谋略,可怎样去谋呢?

8. 孙子认为攻城的弊端是什么?国君在用兵打仗中应该注意什么?取得战争胜利的条件是什么?

9. 本篇主要论述了战争中的哪几个要点?说说你的理解。

五、精讲点拨

本文围绕“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中心论点,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及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充分阐述进攻敌人的战略战术。作者认为军事是为政治斗争服务的,要求把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和武装斗争统一起来。他的用兵之法就是集中兵力,攻敌弱点,打歼灭战。“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论断,集中反映了他的军事思想。

1.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作者通过正反对比论证来论证论点。

2.不战而屈人之兵

3. 正反对比 全——上 破——次

4. 伐谋,在谋略上攻破敌人。通过举例来对比论证谋攻的重要性。

5. 十则围之??则能避之。正面论述“谋”的重要性。

6. 将帅。将帅是带兵作战的具体实施者,所以将帅的作用也就非常重要了。从反面论证了将帅的作用,强调“谋”的重要。

7. 谋,必须“知彼知己”,这是谋的前提条件。

8.孙子认为攻城的弊端是:准备的时间长,士兵伤亡大; 国君在用兵打仗中应该注意:不要强行牵制军队的行动,不要干涉军政大事; 取得战争胜利的条件是“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识众寡之用;上下同欲;以虞待不虞,将能而君不御”。

9. (1)士兵伐谋的思想。

(2)国君与将帅的关系要摆正。

(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理解:

(1)孙子在本篇中提出的士兵伐谋的思想,可以说是军事战略学中的大智慧、大谋略。作为一般的军事将领,几乎共同地认定了一个道理:即将军的功勋应该在战场上建立,将军的丰碑只能在尸骨上树起。其实,这是一个十分偏颇的观点。一个统兵的将帅如果只会从军事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善于从政治的、谋略的角度三思考问题的话,他只能称得上是一个彪彪武夫,而不是一个能驾驭战争之舟的英明统帅。不战而屈人之兵,多的是王者之气,靠的是天道民心。而以战来屈人,多的是杀 人掠地的霸气。 王者之气能屈人,亦能服人,故能求得长久平安。 而霸气压人,虽也能迫人顺服,但毕竟埋仇恨的火种,时机——到,反叛之火又会 重燃。

(2)在规模浩大、持久的战争中,国君与将帅的关系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再英明的国君也是国君,他不是统兵打仗的将帅,因此,对一些诸如进攻撤退一类的军事行动,不应该进行过多的干预。

作为亲临前线指挥战争的将帅,也不应因为国君对一场战争有什么要求而拘泥 于国君的说词,而应该根据前线敌情我情的变化来临机处理一些重大的军务,不能让不了解前线军情的国君的一些决定干扰了自己的决心。

(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所以能成为军事征战中的格言,是因为他揭示了战争中一个最为普遍的规律。 孙武认为,只了解自己的情况而不了解敌人,这样的将帅只能打一半的胜仗;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不明了,两眼

一抹黑,这样的将帅肯定打一仗败一仗。只有对敌我双方兵力、火力、地形,天时、后勤保障、乃至将帅本身的性格秉性、爱好等都了然于心,才能打一仗,胜一仗,百战不殆。

本文内容丰富,而且所讲的道理又是深奥的兵法,但作者用笔却极其精练,比如“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一句话既说明了攻城之弊,又从反面证明了“伐谋”之利。又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概括精练,已成为流传下来的成语。

本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3段):论述谋攻的原则和方法。

第二部分(4):阐明谋攻原则在战术上的具体运用。

第三部分(5、6段):论述将帅在谋攻中的作用。

第四部分(7、8段):列举“知胜”之道,强调“知彼知已”,说明“知”。

六、拓展延伸

在孙子兵法中,共有三十六计,你能说出孙子兵法的几个“计策”?

七、布置作业

1.《谋攻》作者是(朝代)时期的兵法家。本文选自《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横线词语的意思。(5分)

(1)不战而屈人之兵(屈: )

(2)故上兵伐谋(伐谋: )

(3)故兵不顿而利可全(顿: )

(4)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谓: )

(5)故知胜有五(知胜: )

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2)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3)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4.孙子认为攻城的弊端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5.孙子认为战争胜利的条件有五,请加以归纳:

(1)

(2)

(3)

(4)

(5)

6.这篇课文围绕“

进攻敌人的战略和战术。他的“ , ”的著名论断,集中反映了他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军事思想。

7.将帅在谋攻中有什么作用?

8.课文最后一段起什么作用?

八、板书设计:

学后思:

1本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还有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

3你采取哪些方法和措施解决不会的问题?

教后思:

1、本节课的过关率是:

2、未达标的学生有:

3、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