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__体会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读书心得

1859年,当东方古老中国的清朝政府在签订〈天津条约〉后忙着开口通商、筹措赔款讨好西方列强的时候,万里之谣的欧洲大陆,年过不惑的马克思正在为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写序言。正如〈神曲〉所说,在摒弃了一切犹豫和怯懦之后,这篇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宣言振聋发聩,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当中,马克思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实质做了精辟的说明,并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本身下了个经典性的定义。时隔一个半世纪,当我们经历时空变换,穿透历史的迷雾去重读这则序言,仍然可以触及它文字的余温,体味文字背后深邃的思想和精辟的论述。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介绍了他在研究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经过。在序言的第二自然段,马克思明确了自己写作的目的:“不过在这里倒不妨谈一下我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在序言的结束部分,马克思又一次强调:“我以上简短地叙述了自己在研究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经过,这只是要证明,我的见解,不管人们对它怎样评论,不管它多么不合乎统治阶级的自私的偏见,却是多年诚实探讨的结果。”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马克思研究的硕果,更可以深切感受到他治学的严谨真诚。正是被这样的态度所震撼和感动,我反复地通读这篇序言,把握其中的精髓。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序言》中提到,“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在对被黑格尔称之为“市民社会”的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进行解剖的动力下,马克思在巴黎和布鲁塞尔持续进行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包含的重要观点之一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句在高中哲学课本中并不陌生的话在这里得到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构成人类社会的一切存在,包括人、社会组织、社会活动、各种财产、知识等。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广义指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狭义则专指关于社会关系的意识,即意识形态。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写道:“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那么,我们怎么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这种关系呢?既然社会存在广义上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层面,那么根据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原理,社会存在构成了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只有先进行物质生产,然后才能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精神生产。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14世纪初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意大利成了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也正是在资本主义物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得以创作了大量经典的文学和艺术作品,生产了高质量的精神产品。建国以后,由于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文坛上出现了大批反映工农新面貌的十七年文学作品,如柳青的〈创业史〉、梁斌的〈红旗谱〉和杨沫的《青春之歌》等。

反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性质的作用,根据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这种不同性质的作用有着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久暂的差别。我的专业方向是影视传播,以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为例,中国电影出现了主旋律影

片、商业大片和艺术影片三分天下的格局。主旋律电影,近几年上映的如《太行山上》、《生死抉择》、《马背上的法庭》等,注重思想性和宣传性,为了宣扬民族优秀人物、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而艺术片比较小众,多采用平民叙事手法,关注被社会忽视的边缘人和弱势群体的命运,再现当代社会变革中普通百姓的生存现状,具有强烈的自立自主意识和文化反思意味,这类影片集中体现在第六代导演的创作上,代表作有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站台》、《小武》、《任逍遥》)、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等。不同类型的影片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不同的方面,而且由于电影制作、发行渠道、宣传、票房等因素的影响,作用的范围和程度也有所区别。

2、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是这样定义经济基础的:“人们在自己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而上层建筑则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包括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等。从本质上讲,它是人与人之间思想关系和政治关系的统一。

这样说来,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同时上层建筑要与当时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决定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关系和戒律森严的等级制度,而资本主义时代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基础则决定了标榜民主自由平等、尊重人权的资本主义政体。马克思认为,“当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候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当社会的物质生产力超越了相应的生产关系发展的时候,这种生产关系便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样一来引起了精神层面的变化。也就是说,经济基础的变更会导致相应的上层建筑的变革。这一点不难理解,前面所解释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已经做了铺垫。当然在这里,马克思也提醒我们注意这样一个区别:“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地确定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解决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把这句话理解为革命与改良、变革的量变与质变之间的关系。意识形态的变革并不像自然科学领域的变革那样精确和容易区分,它是一个渐进的、逐步的过程,没有明显的界限,我们在考察这两种变革的时候,要把这两种区别开来。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也存在着矛盾的运动关系。当新的上层建筑刚建立的时候,它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但也存在着不完善的环节。这就需要调整上层建筑来使两者更加适应。以中国历史为例,西汉初年,天下初定,汉文帝和汉景帝就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让百姓尽快恢复生产,医治战争创伤。经济基础是不断变化的,但是大部分时间处在相对稳定的量变阶段。这时候,上层建筑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中国的封建社会历时两千多年而稳定悠久,期间江山易主但社会经济形态保持不变,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和统治者及时调整统治政策以适应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某种社会形态已经走向没落,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就会形成尖锐的对抗。这一矛盾的解决,需要对上层建筑进行根本的变革,建立适应新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19xx年的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结束。无论是南方革命军的共和体制,还是袁世凯假共和真集权的阳奉阴违,都说明中国的社会形势已经发展到了封建的上层建筑和当时的经济基础水火不容的地步,必须废除帝制,才能顺应社会民心,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二、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的过程。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经历了和正在经历着原始社会、努力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么几个阶段。但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马克思的预言,有生之年马克思并没有看到社会主义的到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指出,“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如果他地下有知,获悉社会主义在东方成为现实,应该会补充和发展他的理论吧?这里我们又一次感受到马克思治学的严谨和眼光的深远。他的研究也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引和参考,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

关于社会形态的更替和演进,马克思是这样阐述的:“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新的社会形态总是脱胎于旧的社会形态,旧的社会形态为新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新的社会生产关系从旧的社会中孕育发展,汲取营养,蓄势待发,然后破土而出。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史前史就是以对抗的社会形态告终的,这种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这种对抗,不是基于个人恩怨和私利的对立和反抗,而是从社会生活条件中产生的对于旧的社会形态的反抗,是新的社会形态萌芽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不同的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着种对抗的物质条件。”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大对立的阶级,“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就是指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的强大力量。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共 产 党宣言》中都阐述了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变革的社会力量,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的这种使命。所以说,无产阶级既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又担负了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历史使命。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虽然篇幅不长,但却微言大义,发人深省。他对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阐述简洁深刻,上面的分析只是触及了其精髓的冰山一角。在序言的最后部分,马克思谈了自己在研究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具体情况。字里行间,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马克思的伟大思想,更可以感受到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严肃认真踏实和真诚。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除了政治经济学上的启发和感悟,给我震撼更大的是马克思可贵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这也是我埋首故纸堆,反复研读原著的最大动力和最大收获。

 

第二篇:《<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讲解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一、历史背景

(一)工人运动的斗争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在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居统治地位。德国也有了一定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也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各种空想社会主义思潮还严重危害工人运动。革命斗争的实践迫切需要有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来正确认识与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为无产阶级指明斗争方向。马克思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考察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研究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文献,开始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原理。

(二)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从理论上阐明社会发展的规律

1857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这一新形势客观上要求从理论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作出科学的分析,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要求从理论上结合新形势阐明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决心在革命到来之前完成自己的著作。他写道:“我现在发狂似地通宵总结我的经济学研究,为的是在洪水之前至少把一些基本问题搞清楚。”1858年8月至1859年1月,马克思对他在1857年至1858年间写好的手稿重新进行了修改整理,同时还写了这篇《序言》 。

二、主要内容

(一)关于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次序和方法

1、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次序

马克思在当时曾计划按照“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的次序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并准备根据此6项内容来完成由6个分册组成的一部经济学巨著,即《政治经济学批判》。其中前3项是研究生产关系,即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三个主要阶级:资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的。

马克思指出:“在前三项下,我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后3项主要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生产的国际关系以及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总体的世界市场。由此可以看出,不仅前3项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后3项的相互关系也是“一目了然的”。

2、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马克思还曾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写了一篇总的《导言》,但后来觉得预先说出要证明的结论是不妥的,因此,在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时,又把《导言》压下了。马克思认为,读者如果想要了解他的经济学研究成果,就不能从概念出发,而应当从个别上升到一般,具体分析事物的矛盾,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读者如果真想跟着我走,就要下定决心,从个别上升到一般”,这就是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关于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经过

1、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动因

(1)最初动因

马克思在1842-1843年间,作为《莱茵报》的主编,开始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促使他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指出:“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析分的讨论,当时的莱茵省总督冯﹒沙培尔先生就摩塞尔农民状况同《莱茵报》展开的官方论战,最后,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 第一件事是“关于林木盗窃法案的辩论”。在德国,森林和草地过去都是归村庄所有,农民 1

可以共同使用,他们有权采伐树木。19世纪初,德国资本主义开始成长,地主占有了森林和草地,但农民仍按照习惯去采伐树木,普鲁士政府为了维护地主的利益,制定了禁止农民采伐的法令。仅1836年,法庭就审理了所谓的林木“盗窃案”15万件。马克思站在农民一边,在《莱茵报》上为农民作辩护。

第二件事是“关于地产析分的辩论”。当时,德国的土地被分割为小块,普鲁士政府审查了限制土地分割的法案,遭到了莱茵省议会的否决。

第三件事是关于“摩塞尔记者的辩护”。1842年,《莱茵报》发表了三篇反映摩塞尔农民悲惨境况的通讯,莱茵省总督指责这些文章诽谤政府。马克思进行了调查,用大量事实进行了反驳,形成了一场论战。

第四件事是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最快,为了发展大工业并掠夺世界市场,英国的资产阶级竭力鼓吹自由贸易。于是在欧洲各国展开了一场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论争。马克思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论战的实质,也对论战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2)第二个动因

19世纪3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在法国工人运动中流行着一种小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潮。这股思潮在欧洲工人运动和思想界有着广泛的反映。1842年9月至10月,《莱茵报》也曾发表过这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章所表达的是18世纪和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它们虽然有着“善良”的前进“愿望”,但那只是一种空泛无力、肤浅的言论。尽管如此,这些思想还是遭到反动报刊《奥格斯堡总汇报》的攻击。为此,马克思写文章进行了反击。由于马克思当时尚未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理论,所以,必须对经济学进行深入研究。

马克思指出:“在《莱茵报》上可以听到法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带着微弱哲学色彩的回声。我曾表示反对这种肤浅言论,但是同时在和《奥格斯堡总汇报》的一次争论中坦率承认,我以往的研究还不容许我对法兰西思潮的内容本身妄加评判。”

(3)直接原因

马克思为反对《莱茵报》股东就普鲁士政府关于查封《莱茵报》问题,向德国反动政府妥协所表示的态度。马克思指出:“我倒非常乐意利用《莱茵报》发行人以为把报纸的态度放温和些就可以使那已经落在该报头上的死刑判决撤销的幻想,以便从社会舞台退回书房。”集中精力研究理论,转向更有意义的斗争。

2、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过

从1844年起,马克思在巴黎开始把自己的主要精力转向经济学的研究。后来又移居布鲁塞尔继续研究经济学问题。马克思对1846年恩格斯的第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给予高度评价。他说,自从恩格斯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发表后,便同他不断通讯交换意见,于1845-1846年间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在这里共同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实现了人类哲学史的伟大革命性变革。

接着在《共 产 党宣言》、《雇佣劳动与资本》、《哲学的贫困》等革命中,批判了法国小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的观点,进一步阐述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制定了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848-1849年马克思由于创办了《新莱茵报》而遭到普鲁士反动政府的迫害,被迫侨居伦敦,因而中断了经济研究的工作,到1850年在伦敦才重新进行这一工作。从此,他把自己毕业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对经济学的研究中去了。马克思利用大英博物馆有关政治经济学史的丰富资料,运用自己得到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英国为范例,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大量社会经济文献,考察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2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历史是一个客观发展过程,决定这一发展过程的是生产方式,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就会产生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了客观地研究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彻底地同历史唯心主义划清了界线,宣告了历史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

2、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人们要生活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人要进行生产就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这就是生产关系。而一定的生产关系是适合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的需要所建立起来的,也就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人们不能任意选择生产关系。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马克思指出:“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就阐明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它对政治、法律及意识形态来说是经济基础,而作为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则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在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的矛盾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

3、关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发展动力的原理

A、认识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的物质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变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在生产方式的发展中,生产力是处在经常地、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之中的,它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它对生产力起积极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达到尖锐化的程度就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这时社会革命的条件就成熟了,社会革命的时代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也必然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这样社会便由一种形态进入高一级形态,使整个社会前进。

马克思在这里突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指出:“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2)人类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最普遍的规律。马克思指 3

出:“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时候,才会产生。”

要实现社会变革的任务,必须在社会物质条件已经成熟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没有生产力的一定发展程度,旧的生产关系不会灭亡,新的生产关系不会出现。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人们必须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给自己提出能够解决的任务,而不应当凭着自己的主观愿望,任意地改变或选择某种社会形态。

马克思指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中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

4、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的原理

(1)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

这个自然历史过程是具有客观规律性的,它既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又是一个分为若干不同发展阶段的演进过程。人类社会依次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2)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阶级对抗的社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对抗社会,而“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的对抗。这种对抗根源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

(3)指出两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资产阶级一方面创造社会化的生产力,为资本主义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创造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在斗争中发展壮大又为资本主义的灭亡造就了掘墓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四)关于全文的总结

马克思为了无产阶级解放,进行了十五年诚实而刻苦的努力,并在恩格斯的帮助下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指出:“我以上简短地叙述了自己在政治经济学领域进行研究的经过,这只是要证明,我的见解,不管人们对它怎样评论,不管它多么不合乎统治阶级的自私的偏见,却是多年诚实研究的结果。”

最后,马克思以意大利诗人但丁《神曲》中的两句话结尾,指出:“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表明了自己为创立和捍卫科学理论具有大无畏精神和坚定立场。

三、意义

(一)《序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篇极其重要的经典文献

在《序言》,马克思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构成了《序言》的核心和基本内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思想史上划时代的革命。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由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有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使得马克思进而创立剩余价值理论,从而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和科学前提。可以说,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

(二)《序言》为后人进行科学理论研究提供了典范

《序言》是马克思自1844年起经过15年的长时期,把主要精力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哲学 4

总结,又是进一步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实现了由经济学到哲学、历史到逻辑、特殊到普遍、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上的飞跃和升华,它为后人提供了以辩证逻辑的思维方式,进行科学研究的典范。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