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

《春蚕》是描写三十年代初长江三角洲和太湖地区蚕农生活的故事。作品分为四个部分。交代了老通宝的身世、家庭和目前的处境。写了人们为养蚕所做的各种准备以及蚕事活动的过程。写了蚕茧的丰收以及丰收带来的灾难。在故事进展的过程中已经在探究丰收成灾的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一?二八战争的影响、日本生丝充斥中国市场、茧商的拼命压价、国民党政府太多的正税杂税以及高利贷者的盘剥等。小说突出了这种破产主题。

特色:

《春蚕》有它突出的艺术特色。首先是它的构思布局繁简得当。作品以老通宝一家的蚕事活动为核心事件,其中穿插一些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具有生活气息的小事件。重写蚕事活动的过程,而略写丰收成灾的结局。作品是小事件丰富了大事件,结局消解了过程。其他如心理刻画细致感人、乡土气息浓郁等都见出作者的功力。

19xx年4月茅盾回到上海,摆脱了以往的悲观颓废心情,完全投身于无产阶级文学的建设事业。他参加了”左联“,并参与左联的领导工作。期间与鲁迅交往甚密。19xx年春到19xx年,他又创作了《豹子头林冲》、《大泽乡》、《石碣》等历史题材的短篇和《路》、《三人行》两个中篇。

19xx年至19xx年,是茅盾小说创作的黄金时代。他对前期小说创作的经验和教训作为总结。并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的现状,着手实现他”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的夙愿,先后创作了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当铺前》,中篇小说《多角关系》等,这些作品成功地展现了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生活,成功地塑造了各阶级的阶层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子夜》的问世成为”五四“以来新文学革命现实主义创作的里程碑,从而也确立了茅盾小说巨匠的历史地位。

19xx年日本在上海发动了“一·二八”事变,成千上万人在战乱中流离失所,工厂停业,商店倒闭,中国经济加速崩溃。国民党当局加深对人民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致使经济萧条,民不聊生。此时茅盾一度回故乡小住,亲眼目睹了昔日富庶的江南小镇和乡村现在呈现出的一片萧条、凄凉,于是他把对现实生活的深入观察体验和对中国社会生活的清醒认识溶入了《林家铺子》、《春蚕》等作品中。

《春蚕》以19xx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后帝国主义势力侵入中国农村、民族危机日益加重为背景,通过描写江南农村的蚕农老通宝一家辛勤劳作夺得蚕茧丰收,结果却是卖地、负债的遭遇,追溯“世界到底变了,而且越变越坏”的渊源,深刻地剖析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从而使读者看到造成中国农村破产的真实历史过程,就作家对题材的开掘和反映“丰收成灾”这个三十年代作家们普遍表现的主题的深广程度而言,《春蚕》的思想成就是其它同类题材的作品所不及的,这一方面表现为作者不只是典型地反映出“丰收了农民反而破产”这一违反常规的事实,更重要的是,作者敢于面对这一严酷的现实,把农民的出路作为一个紧迫的问题提出来。作者在《春蚕》中,着重刻画了老一代农民老通宝的形象。通过老通宝的悲惨命运,深刻地反映了三十年代旧中国农村,由于帝国主

义的侵略和经济掠夺日益趋于破产的真实面貌。

老通宝是一个勤劳忠厚而又保守落后的老一代的农民。他出生在清朝,深受封建观念的毒害。他从来就是个规矩的人,安分守己,勤俭刻苦是他的处世哲学。他在长期贫困生活的煎熬中,总是逆来顺受,承认现存的制度是合理的。他不甘于贫困,想方设法摆脱,竭力挣扎,他相信勤劳可以发家;他也迷信命运,虔诚地恪守着养蚕时的一切禁忌,并要他儿子阿多也严格遵循,他幻想着通过辛勤紧张的劳动获得丰收,过上富裕的生活。然而,时代变了,社会环境也不同了,因此,蚕茧虽然获得了多年未有的丰收,但随之而来的无情打击却是资本家压低蚕茧的收购价格,使他陷入更加深重的苦难和贫困之中。他隐约约地觉察到,世界之所以“越变越坏”都是因为“洋鬼子”的缘故,“铜钱都被洋鬼子骗去了”,因而仇恨一切带“洋”字的东西。这反映了老一代农民对帝国主义的强烈憎恨,同时暗示了在残酷的现实的逼迫下,他的内在的反抗因素正在不断增长。

老通宝的儿子阿多,是正在觉醒的新一代农民形象。他活泼乐观爽朗热情。他不相信蚕茧好和田里熟能改变农民的穷苦命运,他怀疑旧制度,对现实不抱任何幻想。老一代迷信保守的旧观念他不屑一顾,不合理的社会现实铸成了他的逆反心理。阿多形象的塑造,表明了作者对社会发展的正确认识。只有像阿多那样,面对“变了”的现实,认真思考自己生活道路的“变”,寻找反抗这种“变”的方式,才可能改变这种境况,《春蚕》不仅思想内容深刻,在艺术表现上也颇具特色。

首先,作品在塑造人物上,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通过人物自身的肖像、言行、心理的细腻描写及对比等手法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作品的心理描写生动传神,老通宝为夺得春蚕丰收,内心处在“十分希望又十分恐惧”的矛盾之中,作者抓住这种精神状态细腻地刻画了老通宝希望、紧张、焦虑不安,且喜且忧的心理变化,使老通宝的形象真实可信;作者还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样对待养蚕禁忌,对荷花的态度及摆脱贫困的方法等,老通宝和阿多显示出不同的性格特征,从而使读者从老一代的悲剧中加深了对社会现实及社会的发展方向认识,加强了小说的时代感。作品还通过语言行动来塑造人物,使人物形象个性更突出。

其次,结构严谨完整,情节曲折、紧凑,是作品的又一特色。小说从始至终

以养蚕为中心线索,众多的人物、事件都围绕着这条线索展开。随着情节波澜起伏的曲折发展,三十年代初期中国农民的悲苦命运和他们的希望追求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小说完整地描绘了事件和全过程,在曲折而略显单纯、自然而又略显紧张的情节叙述中,反映了三十年代丰收成灾这一违反常规的复杂而深刻的生活内涵。

其次,逼真的风俗和浓厚的乡土气息使《春蚕》独具特色。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生机盎然的桑林的描写为刻画老通宝的性格和命运做了铺垫,在景物描写中注入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情景交融,不仅含蓄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也透露出江南农村的乡土气息。

 

第二篇:春蚕读后感

读茅盾的《春蚕》

《春蚕》写于19xx年11月,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中的第一部,主要讲述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中国江浙地区的蚕农“丰收成灾”的故事。小说通过老通宝一家为了获得蚕茧的丰收,辛勤工作,结果却因外货倾销,民族丝织业萧条,蚕丝业萧条,而“丰收成灾”的惨景,从中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破产的现实,以及农民苦不堪言的生活图景。

小说主人翁老通宝是一个勤劳踏实的农民,尽管家里的祖业一点点的丧失,由原来的“十年中间挣得了二十亩的稻田和十多亩的桑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屋”到“现在已经没有自己的田地,反欠出三百多块钱的债”,但他仍相信勤劳就有生路。那年春天,他带领全家,勒紧裤腰带,强忍饥饿,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养蚕事业中去,甚至为了买桑叶,抵押了最后的桑田。结果是蚕丝丰收了,带来的却不是幸福和富裕,而是更加的贫困和灾难,蚕丝降价,债务加重的双重打击,让老通宝气得生病。

老通宝是中国当时典型的农民形象,他落后保守:从他固执地反对变化,反对洋鬼子、洋货、洋水车乃至洋蚕种等一切带“洋”的东西可以看出,以及他那敬神媚神的清规戒律,和他那虔诚地观察大蒜头变化的行为,他那恭恭敬敬地向灶君祈求好收成的神态,以及唯恐儿子“多多头”与“白虎星”荷花讲话的担心,都显示了30年代中国老一辈农民的灵魂。

老通宝的儿子“多多头”,是一个与老通宝相对立的重要形象,他不像老通宝那样充满忧愁,而是对世事都保持永远乐观的态度;他不相信田地熟或者蚕花丰收,就可以改变他们穷苦的命运,他认为"单靠勤俭的工作,即使做到背脊骨折断也是不能翻身的";他开始对社会现象作更深一些的思索:“他觉得人和人中间有什么地方是永远弄不对的”,虽然他还“不能明白想出来是什么地方或是为

什么”。

在《春蚕》一文中,茅盾以典型的细节,细致的心理描写,成功地塑造了老通宝一家两代三种类型的人物形象,并通过两代三种人的思想冲突深化了主题。老通宝是老一辈落后农民的代表,儿媳四大娘虽然思想有些开化,但仍脱离不了旧思想的桎梏,儿子“多多头”不相信旧的生产经验,有朦胧的反抗精神,是新一代农民的代表。小说中老通宝与儿子“多多头”的思想冲突在于对勤俭生产的看法上:老通宝只相信勤劳能解决贫穷问题,而“多多头”永不相信在混论的局面下,养蚕和种地能解决根本问题;他与老通宝之间的父子矛盾,代表着农民内部新的变化趋势。

《春蚕》的创作意义在于它是中国当时社会的缩影,它通过对老通宝一家养蚕情况的描述,层层深入地剖析了“丰收成灾”的社会原因: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封建势力的压迫,外货倾销,导致中国经济的萧条;同时揭露了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资本家以及地主高利贷者重重压榨农民的罪恶,以及中国农村加剧破产以及农民反抗性日益增长的过程。

这是一部具有深刻意义的社会剖析小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们仔细地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