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读书报告

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徽商,政治家,获得慈禧亲授的红顶戴和黄马褂,成为历史上的第一人!人称“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

虽然写胡雪岩的传记作品很多,但尤以高阳的《胡雪岩全传》为最佳。高阳(19xx年-19xx年),一说生于19xx年。为当代作家,以历史小说著称,精通清代历史掌故。本名许晏骈,谱名儒鸿,字雁冰。笔名高阳、郡望、吏鱼、孺洪等。高阳原为许姓郡望,许晏骈以此发表其所有的小说作品。浙江杭州人。其父许宝璞为清秀才,壮年早逝,由母亲教养成人。19xx年,高阳开始了他的历史小说创作历程。一生创作颇丰,著作约90余部,105册,读者遍及全球华人世界。其中代表性作品有《胡雪岩全传》三部曲、《慈禧全传》等。高阳的作品中对于清代历史有着独特的研究深度,也是他最为拿手的部分。高阳先生从对清人笔记的整理和诗集中能发现前人所不能发现的观点,而这需要一定的考据功底和诗歌鉴赏能力。而清朝大多的史料正需要如此去发现才能得到真相。这一点也是高阳先生在论述清史时所做到的最为后辈学者值得学习的地方。

从高阳的人生信息中,我们就不难发现他创作的《胡雪岩全传》为什么会这么受人推崇。其一,高阳先生是杭州人,对杭州的风土人情,历史人文的熟悉程度不是别的人所能比拟的,所谓“生于斯,长于斯”。其二,高阳出生于书香门第,受过良好的教育,“旧学”功力深厚,对于历史资料的研究发掘较之一般的作家有很大优势。

话休烦絮,高阳的《胡雪岩全传》主要讲述了胡雪岩从一个钱庄伙计,慧眼识珠,资助了王五百两银子让王进京完成了捐官补缺,后王有龄放任浙江,官运亨通,王为了报答胡雪岩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也是竭尽全力帮助胡雪岩,两人一官一商互相提携,随着王有龄成为浙江巡抚,胡雪岩的生意也是越做越大,阜康的金字招牌在浙江的地面上也树立了起来。然而太平天国运动中,王有龄在杭州殉国,胡雪岩失去了自己最最大的靠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临危不乱,仔细分析形势,先是处理了王有龄的后事,然后主动成功的帮助左宗棠筹集粮饷,赢得了左宗棠的信任。故左宗棠主政浙江后,委任胡为总管,主持全省钱粮、军饷。胡雪岩对战后民生凋敝的杭州城设立粥厂、善堂、义垫,修复名寺古刹,收碱了数十万具暴骸;恢复了因战乱而一度终止的牛车,方便了百姓;向官绅大户劝捐,以解决战后财政危机等事务。胡雪岩因此名声大振,信誉度也大大提高。随后他又帮助左宗棠开办福州船政局,为左宗棠平定新疆筹集粮饷。在此期间,胡雪岩又通过一系列运作使得阜康成为一块金字招牌。使人有云“。岩财源滚滚,利润丰厚,数年即白银千万计。至同治十一年(1872),其阜康支店达二十处,布及大江南北。白银二千余万两,田万亩,并授江西候补道,赐黄马褂,实乃业大家隆官商皆通之辈也。”他所开创的胡庆余堂历经百年,在取得“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的业界地位的同时,也见证了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

然而,谁也不曾料想一时风光无二的胡雪岩最后会穷困潦倒。18世纪六十年代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的时间。在胡处的年代,欧洲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造成了东西方之间的严重矛盾。胡倾力收购生丝,主要是为了保护小农经济,囤货与欧洲的丝商进行角力。无奈因信息的不对称,以及李鸿章势力对左宗棠的打压下以失败而告终。读至此处,我不禁长叹,中国历史上但凡有所作为的志士仁人,有多少最后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衰弱积弊,难道不正是因为这样的一次又一次地小人得志而形成的吗?斗天斗地,与人相斗,奇乐无穷的思想,又是多么地悲哀,可叹!书中,很多他身边的人劝他早点出手生丝,还有利可图,然而胡雪岩执意不肯,他念的是丝农的利益,顾的是民族的气节。

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事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了人类而献身;那时的我们将感受到的将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对于胡雪岩,我想他部分地做到了马克思所说的那样的人。也许这样的评价有些高,但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说,他真的是一个让我觉得很钦佩的人。

而能让一个普通的读者对书中的主人公产生如此强烈的情感,除了人物本身的可塑性外,与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也是分不开的。高阳说过“小说凭想象,历史讲真实,真实与虚构之间形成两极端。须想办法给予调和、贯通,而在这调和过程中,历史本质不能给予改变”。他提出:“以虚构的人物,纳入历史的背景中,可能是历史研究与小说之间的两全之道。”譬如书中的一部分人物,如古应春等,是作家自己通过文学创作创造出来的人物,是子虚乌有者,但这些人物的出现,却使胡雪岩有了一个充分施展的历史活动空间。并且他在塑造人物时,总是不惜笔墨地修复或还原生成人物的历史综合情境,使之成为“历史的人”。为营造这种文本的真实,高阳巧妙地把一些确有记载的、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事件嵌入叙事之中,造成一种想象的真实,李鸿章、左宗棠自不必说,因为胡雪岩的命运沉浮与他们的明争暗斗紧密相关。此外,慈禧太后、李连英、沈葆贞、恭亲王、文煜等,也出现在文中。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左宗棠平洪杨、征伊犁,李鸿章创建北洋水师,洋务运动中左宗棠创福州船政局等。这些事件无不给我们真实的历史感。这种真实感让胡雪岩的形象更加地真实和贴近。作者又借助虚构的人物,如古应春给读者一个第三方的视角,从一个更加客观的角度来观察胡雪岩的为人处世。“假作真时真亦假”,作者并没有因为这些虚构的人物出现,而改变了历史事实,从而保证了这部历史小说的客观真实性。

另外,作者曾经身处民国年间的中国,对于晚清时期的历史人文风貌如数家珍,加之作者非常注重对素材的积累,让今天的人们读来都有一种上了一课古代文化史的感觉,让读者受益良多,例如他对城隍庙的那段文字——“城隍庙这位尊神起于北齐,原是由秦汉的社神转化来的。起初只有江南一带才有,不知是东南人文荟萃之区,那个聪明人,想出来的好法子,赋予城隍以一种明确的身份:它是阴间的地方官,都城隍等于巡抚,县城隍便是县令,一般也有三班六房。在冥冥中可以抓人办案。因此,老百姓受了冤屈的,就有一个最后申诉的地方。县官也承认本地有这么一位地位完全相等的同僚。而这位阴世的县官也似乎管着阳世的县官,是以不能不心存忌惮。”

然而,这本书也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书中作者极力把胡雪岩描述成一个完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一点不足。且胡雪岩私人生活奢靡,穷奢极欲,吃穿用度无不讲究,这一点提到的不多。并且书中的一些观点也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如三妻四妾等。

总之,高阳运用自己细腻丰润的笔触,将读者置身于晚晴波谲云诡的商海、官场,让读者与主人公胡雪岩一起经他历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一生。

 

第二篇:《胡雪岩》读书笔记

“古有先秦陶朱公,近有晚清胡雪岩。”一代红顶商人胡雪岩在中国近代商业史上的地位,堪与中国古代商圣范蠡相媲美,后人喻之为“亚商圣”。胡雪岩是晚清第一大豪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外国银行展开金融业务的人;第一个获清廷特赐二品领带的殊荣。在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是极其少见的。

“经商要学胡雪岩,当官要学曾国藩。”胡雪岩由钱庄起家,经营生丝,军火,军饷,层层借力,不费自己吹灰之力;同时在他的关系上,与官场,江湖漕帮,洋商买办都结下深厚关系,用书中的话来说就是“出门靠朋友”!胡雪岩的大富大贵,大红大紫与他的各方朋友有着重要关系。胡雪岩也为自己立下原则,绝不做损害自己朋友利益的事,宁可少赚钱或者不赚钱!使得他的各路朋友都愿意帮助他,信任他。像槽帮老大尤五,湖州的郁四,都被胡雪岩的这种人品所折服,互相帮扶,建立了深深的友谊,而且胡雪岩也擅长自检,“晓得自己的本事。”

“牡丹虽好,绿叶扶持。”

胡雪岩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不但是朋友,就算是一时间的敌人,胡雪岩也不会把事情做绝。回个对方留下一定的利益,甚至顺便帮上一把。这在当时的商场,官场之中更是难能可贵。也使得胡雪岩可以不断的化敌为友,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实力。

像胡雪岩的为人,以“圆世”为要义,坚持和气生财,得饶人处且饶人,处处与人为善,坏事让别人做,谨小慎微防人忌。说一句算一句,宁可亏银子,也要赚感情!

而且胡雪岩的生意上,即使一时亏损,他也让对方签了自己的人情,以后就会有更多的生意了。这点十分值得我们学习!不能斤斤计较,过于记忆使得的是!应该把目光放长远! 在胡雪岩的生意上。

“凡事要动脑筋,说到理财,到处都是财源。一句话,不管是做官的对老百姓,做生意的对主顾,如果你想要人家腰包里的钱,就要把人此后的舒服,人家才心甘情愿的掏腰包。“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很好地抓住人心,能够从对方哪一方面思考问题,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还有一点,胡雪岩之所以能够成功与其大胆资助王有龄密不可分,这其实是胡雪岩最为成功的一次赌博!体现了胡雪岩过人的胆识。这不仅仅是幸运,胡雪岩国人的阅历和眼光也帮助了他,这就是: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千万要沉住气,今日之果,昨日之因,莫想过去,只看将来。今日之下如何,不要去管他,你只想这今天做了什么,该做些什么就行了。“

这就表现了胡雪岩豁达的人生观念,这点很重要,告诉我们:你无法掌控别人,但却能掌控自己。你无法预知将来,但却能把握现在。你无法事事成功,但是可以时时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