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你莫属》职场真人秀节目分析

《非你莫属》职场真人秀节目分析

摘要:《非你莫属》是一档职场真人秀节目,将严肃性和娱乐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对传统的面试方式的颠覆,以一种新的方式来选拔和挑选人才。以贴近社会热点、真实、娱乐、竞技、实用的特征得到受众的追捧,本文从其节目的内容、形式、主持人等方面分析《非你莫属》此档节目的发展特点。

关键词:《非你莫属》 求职 真人秀 发展特点

正文:《非你莫属》是天津卫视20xx年10月31日倾力推出的,一档大型电视职场招聘真人秀栏目,每周日晚21:10播出,在其一小时的栏目中,通过展现5位应聘者与12为BOSS的精彩博弈,逐渐培养了一大部分观众群体,也是的该栏目一经推出就占领了收视和传媒关注的制高点。主持人张绍刚一再提醒在场的老板:“我们是一个靠谱的节目,一个靠谱的平台。”《非你莫属》之所以能够在开播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俘获全国人民的眼球,取得较高的收视率,总结起来,就两个字——靠谱。

一、节目的策划

“真人秀”文化生动地反映着社会现实,它满足着人类猎奇、窥私、求知的欲望,吸引着大众的注意力。因此电视栏目的定位与时俱进,兼具话题针对性和现实贴近性的特点。在《非诚勿扰》大火的时候,和朋友聊天时谈起,人生无非两大事,成家与立业。《非诚勿扰》自然是解决了“成家”的需求,那怎样才能立业呢?没多久,天津卫视给出了答案——《非你莫属》。找工作,几乎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这有关生存。爱情可以没有,但面包则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没有工作,自然没有面包。

(1)节目定位这是一档职场招聘节目,通俗点就是个找工作的节目。每期有三位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真实应聘者;每期12名一流企业高管组成波士团现场招聘,利用自身不凡身世背景及奋斗经历,对应聘者进行评判和挑选;同时,节目中的2名国内资深职场人士及心理专家,用专业知识给应聘者真实的就业指导意见。从这一方面来讲,这是一档普及面试及就业知识的严肃类节目。

同时,细细分析,这档节目又深深地带有“真人秀”的烙印。从中国当下电视流行的趋势俩看,真人秀已经撑起了电视界的半边天。《非诚勿扰》、《非常了得》、《我们约会吧》、《中国达人秀》等等一些热门的电视节目,都是在这个范畴之下的。而真人秀类的节目如此地受电视观众的欢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其参与性和娱乐性,观众可以和选手一起喜忧、沉浮,同时获取一些娱乐性质的心理需求。

如此一来,《非你莫属》讲严肃性和娱乐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开创了一档史无前例的职场招聘类节目。

(2)受众分析。如果要找到最邻近的受众人群,那自然是刚开始找工作的人和失了业重新找工作的人。据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给出的数据,20xx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xx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毕业即失业”在一开始是大学生们自嘲的一句话,可是现在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共识。日常生活中,工作问题也是人们谈论的几大话题之一。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们,他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太多的面试经验,还不能明确企业和个人的内在关系。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找不到工作。归结原因,没有学习这方面知识的渠道;对于失业之后重新找工作的人群,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想寻求更高更好的发展平台。可是,并不会有猎头公司会注意到那么多平凡的工薪族。想谋求更好的发展,只能靠自己。另一方面,这些急需找工作的人群,又衍生出一些本不会关注此类节目的人群,即家人。

刚毕业的学生并不是电视的直接受众,他们往往是通过网络电视或者视频来收看电视节目。如此一来,这档节目就超越了传统的电视节目仅仅是通过传统媒介传播的局限,受众的范围也从传统的“土豆”,拓展到庞大的网友群体。

(3)栏目环节设置。《非你莫属》共置4个环节——“自我介绍”、“天生我才”、“别对我说谎”、“谈钱不伤感情”。首先,做自我介绍,通过VCR等基本资料,再由主持人做一些简单的提问,12位老板做出第一次的判断;其次,在有老板留灯的前提下,紧接着是“天生我有才”,可以表现一下自己的才艺,或者与应聘职务相关的专业技能,再由12位老板做出第二次判断,留下的老板给出职位。再次,如果剩下的灯在两盏以上,就由选手灭掉多余的,进入“谈钱不伤感情”。通常进入最后以环节的选手已经是获得了大半的成功,通过选手和老板就薪金待遇方面的交涉,选手做出决定。

当今的择业都是双向的。张绍刚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上杆子的不是买卖”,只能是劳资双方都有意向,买卖才能谈成。就节目环节设置来说,还是相当靠谱的。自我介绍,如同真正的面试一样,应聘者将自己推销给老板们。然后,老板凭着自己的阅历给出第一次判断。这是对招的第一回合,双方的地位悬殊不大,但老板略占主动。再往后,应聘者主动出击,诱惑老板上钩。再后,进入薪酬的讨论。可以说,这样的流程与真实的应聘现场基本一致。这也是这一档节目最最靠谱,最最吸引人的地方。

(4)主持人风格。节目对外宣传时是这样说的——“节目主持人张绍刚以机智幽默的主持方式掌控节目,为受众树立健康积极的求职观,引导正确价值观,并在节目中制造最大

限度的良性精彩冲突!”用一个网友的说法,张绍刚是“典型的小人得志”。其实,一个主持人的风格,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一档节目的品质。

张绍刚在很多场合都说过自己的“斗志”,也就是说他跟人聊天或者“掐”的时候,是最有可能造成“良性冲突”的。但是,要注意这是良性的。也就是,他给出的价值观求职观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如此一来,所有的冲突都建立在一个“良性”的基础之上。就好像过去所讲的人民内部冲突,我们也正是从这样的良性冲突里获得乐趣,在乐趣背后感悟到一定的道理。张绍刚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嘴有点贱贱的,可是,人不坏。同样,他的主持风格也是如此。

二、节目本身的属性

(1)价值导向的严肃性和教育性。节目组对外号称的是“为受众树立健康积极的求职观,引导正确价值观”。这一点在多期节目中都有体现。比如在很多期里刘惠璞都反复在说一个合法的问题。劳动法,合同法,等等一些法律常识在节目中都与一定的体现。节目是一个平台,没有对任何一方有任何的偏袒。主持人也一再地对老板们提出严格的要求,一定要靠谱。对于当下的情形,求职者是弱势的群体。只能是企业真正的为职工考虑,这样的局面才会有所改善,这对劳资双方都是有利的。这也是节目一直主张并切实营造的。

举例说明,在一期节目中,求职者王欣悦是本科学药学,硕士学药理学。但是,她来到节目里却选择了培训的工作。场外主持徐睿说:“可能缺乏职业规划的教育,对于教育资源的浪费,在这个舞台上,在这些求职者身上,得到了非常大的体现。”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节目从本质上是严肃的,是靠谱的。

(2)娱乐性。同样是这一期,求职者吉乐在讲述自己如何知道并得以出现在这个舞台上时,这样说:“她(吉乐妻子)先看然后去年差不多十一二月份儿那会儿吧,还是头几期的时候,她就看,看完以后说,老公赶紧快来看,有一特好的节目,俩老板跟上边掐,好玩极了,是吧。”吉乐所说的这两个老板,即慕岩和刘惠璞。一个是百合网副总裁,一个是喜鹊网的副总裁。一个行当,在一个平台上,能不掐吗?这就是节目的娱乐所在,也是上面所提到的良性冲突。

从真人秀这个角度上说,娱乐性也是决定节目成败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有火花,有冲突,才有看点。节目中出现的话题人物,最近一期的张翔,早先的伪娘,甚至于张绍刚本人,都带有很大的话题性。有了话题,自然就有了关注。恶性的与良性的这个先不给出定论。

 

第二篇:“求同存异”的真人秀求职节目 ——以《职来职往》和《非你莫属》为例

“求同存异”的真人秀求职节目

——以《职来职往》和《非你莫属》为例 摘要:

20xx年婚恋节目在我国掀起荧屏交友热潮,今年真人秀求职节目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求职热,20xx年下半年推出的《职来职往》《非你莫属》自开播以来就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并开创了真人秀求职节目这一新的节目类型。这些节目继承了真人秀节目的优点,在具有相同诉求和一些共同特点外,又在节目形式和内容存在一定差异,同时真人秀求职节目更要注意创新、防止低俗化、引导正确的就业观。

关键词:

真人秀 求职节目 《职来职往》 《非你莫属》

“就业”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话题,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电视求职节目作为一种崭新的节目类型就此诞生了。我国首档电视求职节目——《相约星期五》于20xx年7月由上海东方卫视推出,该节目主要是为下岗员工提供再就业的机会。随后,在20xx年10月,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推出了《绝对挑战》,节目播出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很多企业、求职者、电视观众的关注,并掀起了一阵求职热浪。然而在这之后的几年,由于这些比较严肃、单调、陈旧的节目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求职节目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近几年随着《星光大道》《超级女声》《非诚勿扰》等真人秀节目在我国引起广泛关注,一种服务性很强的的真人秀求职节目也随之兴起:20xx年10月天津卫视创办《非你莫属》,两个月后,江苏卫视联合中教一套打造了《职来职往》。这些节目聚焦“求职”这一社会热点问题,融娱乐、服务、教育为一体,以其新颖的节目形式和精彩的观点碰撞从一开始就引起了广泛关注。下面以《职来职往》和《非你莫属》两档节目为例分析我国当前真人秀求职节目的异同及一些不足之处。

《职来职往》以下简称《职》;《非你莫属》以下简称《非》。

一、 真人秀求职节目的共同之处

1、满足人们求职需求

求职节目为观众提供工作面试的平台,满足于人们工作需求。当今社会人才竞争日益激烈,找工作俨然成了一个重要的社会话题,本着为观众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关注到此问题,并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反映并改善这一社会问题。求职节目正好顺应了人们的工作需求,《职》和《非》都将眼光放在“求职”这个社会热点问题上,二者均采用求职者、面试官相互问答的面试形式来考察求职者,面试官通过亮灯和灭灯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每期节目为3—5名求职者提供面试机会,成功面试者可以得到相应知名企业的试用机会,帮助一些求职者解决了工作的问题。《职来职往》一改以往相对严肃、紧张的求职节目风格,以其独特、新颖的节目形式让人眼前一亮,这种娱乐、开放的求职方式是一

种前所未有的尝试。

2、将社会问题娱乐化、趣味化

《职》和《非》一改传统求职节目的古板、单调的形式,节目规则的设计更为轻松,使面试过程更加生活化、趣味化,节目也更贴近观众的生活,观众在观看节目的时候会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职来职往》节目制片人马浚益表示,节目在有意思的同时,也强调严谨,“这是一档求职节目,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嘉宾的人生,所以每个嘉宾经历的都将是一个严谨的面试过程,18名面试官会在节目中对选手提出很多尖锐的问题和苛刻的要求。”节目中场景的布置、镜头的运用、音效的选择使得节目本身具有很强的现代感,现在青年也很喜欢这些特征,尤其是《职》中大屏幕的使用,带来一种视觉新鲜感,增强节目的观赏性。

3、双向选择,问答中良性冲突不断

节目环节采用一对多、双向选择的形式,面试官们各抒己见、精彩的良性冲突不断。这类节目继承了真人秀婚恋节目的优点,营造一个平等、开放的面试环境。面试过程打破了以往求职节目以招聘方主导局面,将更多的时间留给面试者来展示自我的才华。节目中最大的看点就是矛盾冲突的设置,编排者做的很巧妙。节目囊括各行各业、人生百态,通过行业达人和求职者之间的对话,反映当下最热点的行业话题并产生观点的碰撞。面试官会不断地对面试者发问,通过不同行业职位的人群、不同思维与视角展示社会的本来面目,通过理性、客观、全面、真实的分析,展示真正的职场。对于同一位选手的表现,面试官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来分析求职者,这是对求职者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

二、 节目的差异性

1、求职现场模拟有所不同

场景布置上,《非》嘉宾坐在黄色背景的四龙木雕大椅上,有些面试官在节目中翘着二郎腿,让人感觉高高在上,给观众和求职者很大的距离感。而《职》的18位面试官是跟应聘者一样站在舞台上,与面试者进行平等对话,这样的设计体现了节目的人性化。两档节目对面试官在舞台上的“待遇”截然不同。《非》的场景布置多以鲜艳的黄、红为主,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这是权利和贵族的象征;《职》则以蓝白背景为主,这种环境利于营造安静、舒适的求职氛围,利于求职者在场上自由发挥。

2、节目内容各有侧重

在引导正确求职观的同时,《非》在内容的生动性上会更胜一筹,面试官们的提问很尖锐、常会对场上嘉宾大发议论,这种良性的冲突本是节目的一大看点,但节目中常出现面试官与主持人争论的画面,他们观点碰撞的火花常常会压过求职者本身的表现。

中教一台播出的《职》在开播之初就被赋予了教育的特性,并作为该频道“快乐学习,幸福教育”的品牌节目。《职》无论是对于现场求职者、在校大学生还是普通观众都是一个学习的机会,现场求职者都能够得到现场面试官和职业分析师的指点,面试官会一针见血地提出求职者的缺点,同时也会对他们未来的职业进行一定的规划,成功的求职者还能得到自己理想岗位的实习机会。20xx年2月24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发布了《关于推荐学生收看<职来职往>节目的通知》,并希望学生通过收看节目能“对照自身找出差距,积极端正求职心态”。大学生能够通过节目了解职业精英的用人需求和选人标准,同时反思自身与自己理想职

业的差距,并确立今后努力的方向。

3、节目观众群的差异

节目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节目的观众,主持人张绍刚轻松、幽默的主持风格,也满足了许多观众的娱乐需求,以娱乐为主的《非》在展现求职者面试过程的同时,也集中展现面试官们及主持人之间观点、想法上的冲突。真人秀节目的冲突性在本节目中得到充分体现,《非》会受到各个年龄层观众的喜爱,除了一些求职者和大学生,还包括了许多已经有稳定工作的观众,他们会把注意力会集中在面试官与主持人观点的碰撞上。

以教育为主的《职》的观众主要是青年求职者和准备求职者。很多北漂族和刚毕业的大学生怀揣着梦想参加《职》,很多观众会抱着自我共鸣的需求和学习的心态观看节目,因为和自己经历比较相似嘉宾更能引起内心的共鸣。这些青年求职者和观众都会在节目中学到求职面试技巧以及职业达人的成功经验,节目能够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心理诉求。“2011《职来职往》校园行”活动已经启动,栏目组将走进大学校园以最直接的方式与大学生交流,在20xx年5月17日《职来职往》栏目组导演率领团队成员来到华中师范大学举行宣讲会。可见广大青年求职者正是这个节目服务的主要对象。

三、 目前真人秀求职节目的不足之处

1、创新性不足,需防止此类克隆成风

自真人秀节目成功扎根之后,短时间内国内真人秀节目百花齐放,出现了诸如婚恋交友、求职、益智等不同类型,但是这些节目的形式有着非常明显的克隆的痕迹,《职》和《非》在内容上有所创新,但在节目形式上更多的借鉴了婚恋节目《非诚勿扰》的一些特点,形式上缺乏创新。再好的节目形式经过多次的复制,观众也会审美疲劳产生厌烦心理,而这样的复制会使得节目很快进入衰退期。

2、要引导求职者不要过分依赖求职节目

求职是需要平时学习扎实的基础,是一个长期的准备的过程。求职的舞台是面向那些有准备人,能上节目的求职者毕竟只是求职大军中少数,广大求职者应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上,而不是将未来工作希望寄托于求职节目。所以求职节目的核心是授人以“渔”,让观众通过观察别人面试的细节,从中学到求职、工作技巧,取长补短、并应用于自己的应聘过程中,为广大求职者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 杨明.如何办好电视求职节目[J].记者摇篮,2008,(11):47—49

[2] 杨洪涛.论电视婚恋交友节目的得失[J].当代电视,2010,(11):68—70

[3] 刘力军.电视职场节目的哲学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04):31—33

[4] 苗棣.制作为王:《非诚勿扰》的成功之道[J].现代传播,2010,(05):83—84

[5] 宁迪 都成.从《职来职往》看电视求职节目的创新和发展[J].今传媒,2011,(09):

89—90

[6] 汪豪 许志江.电视真人秀兴起的文化背景分析[J].新闻界,2010,(01):149—150

[7] 刘照娟.浅谈电视婚恋交友节目的兴起及其存在的问题[J].新闻世界,2010,(08):

135—136

[8] 尹鸿.解读电视真人秀[J].今传媒,2005,(07):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