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有感

读《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有感

读《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有感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即《帝国主义论》是列宁19xx年春天在苏黎世写成的。说实话关于这本书我没太读懂,只能凭现在的理解来解读一下。本书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围绕马克思原理阐述了帝国主义的意义、发展特点和在各个方面的表现。

本文主要是围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一观点,在前六章重点分析了帝国主义的五个基本特征:

第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

第二: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

第三: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四: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第五: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在本书的第一章“生产集中和垄断”中,列宁描述了帝国主义的第一个基本特征。资本主义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业蓬勃发展,生产集中于愈来愈大的企业的过程进行得非常迅速。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就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 文中还提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所作的理论和历史的分析,证明了自由竞争产生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导致垄断。”

- 1 -

在本书中第二章“银行和银行的新作用”讲到众多的普通中介转变为极少数垄断者,是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帝国主义的基本过程之一。即银行从原来的支付中的中介作用中发展为势力极大的垄断者,它们支配着所有资本家和小业主几乎全部的货币资本,以及本国和许多国家的大部分生产资料和原料产地。文章的第三章“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讲到银行支配而由工业家运用的资本即金融资本,银行就是金融寡头。所以这两章共同写到银行对资本的垄断,分析了帝国主义的第二个基本特征。

在本书中的第四章“资本的输出”讲到了帝国主义的第三个基本特征。在先进的国家里出现了大量的“过剩资本”,这些“过剩资本”作为金融资本造成了垄断组织的时代。而垄断组织则到处实行垄断的原则:利用 “联系”来订立有利的契约,以代替开放的市场上的竞争。

在本书中的第五章“资本家瓜分世界”讲到了帝国主义的第四个基本特征。资本家的垄断同盟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首先瓜分国内市场,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国内市场同国外市场相联系造成了世界市场。所以随着资本输出的增加,随着最大垄断同盟的国外联系、殖民地联系和“势力范围 ”的极力扩大,这些垄断同盟就“自然地”形成国际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

在本书中的第六章“大国瓜分世界”讲到了帝国主义的第五

个基本特征。我们处在一个同“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即金融资本密切联系的世界殖民政策的特殊时代。他们对市场的控制 - 2 -

往往与对领土的控制相连接,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及要求重新瓜分是帝国主义时期的特点之一。殖民地作为帝国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对于帝国主义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在帝国主义时代,对世界领土的瓜分与斗争是十分尖锐的。

以上就是我看书之后对文中关于分析帝国主义的五个基本特征的了解。总的来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 3 -

 

第二篇:读《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有感

读《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有感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以下简称《帝国主义论》)这本书是列宁论述帝国主义的专著,全书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资本论》,用较为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帝国主义的意义、发展特点和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全书的语言容易理解,作者引用了很多史料和前人的评论性文字,对书中观点的阐述立体生动,通过全方面多角度的看待问题,深入剖析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里观点。

书中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结了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清楚的认识到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就是帝国主义阶段。在书中列宁给“帝国主义”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帝国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在书中,列宁特别批判了“考茨基主义”这一国际思潮。列宁指出这种思潮是第二国际瓦解、腐烂的结果,同时也是由于整个生活环境而被次产阶级偏见和民主偏见所俘虏的小资产者的意识形态的必然产物。列宁批判了考茨基主义是在掩饰帝国主义矛盾的深刻性和帝国主义产生革命危机的必然性。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应当同考茨基主义作斗争,努力争取到那些被资产阶级愚弄和压榨的小业主。

通完全书对帝国主义有了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认识到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必然规律和固有缺陷,全书主要分了十个章节阐述,其中感悟最深的就是第六章了。

第六章主要阐述了进入帝国主义时期的一些大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政治手段,主要是瓜分世界的潮流。政治和经济应该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就应该有相应的政治制度,在进入帝国主义时期的一些国家都纷纷采取的殖民扩张的政治手段。在资本主义想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过度时期,正是瓜分世界的斗争日益尖锐化的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世界人口不断增加,生产力不断提高,如何安置过剩人口,如何为大量的商品找到销售地区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把土地变为殖民地就是一个在资本家眼里很好的方法。于此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在瓜分的过程中,因为地理环境,发展历史,国内环境等各种原因,不同资本主义帝国之间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殖民地扩张的速度也不同。有的国家在瓜分狂潮中得到了更多的土地,有的国家则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这样的格局成为了当时世界的重要特征,也为之后的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谈一谈我自己的一些理解的体会,我来自江苏南京,从小就知道家乡曾经被日本人血洗过,每到12月13日都会拉警报集体默哀,也参观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心中十分痛心。我一直到今天都不能理解为什么同样是人类,就可以对别的国家的无辜百姓如此残忍。当然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也有一些历史原因和地理原因,但读了《帝国论》的这部分后又让我思考了更多的原因。

日本是亚洲一个十分独特的国家,在明治维新后日本大步在资本主义道路上前进。日本最终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并在二战中成为法西斯国家之一,这些都与资本主义在日本的发展离不开的。在19xx年7月5日,当时的关东军主任石原莞尔提出了著名的“满蒙领有论”。他提出这一说法的目的之一就是克服当时国内的经济危机。当时,对满蒙的合理开发有助于克服波及日本的世界经济危机,使日本的经济得到恢复,解燃眉之急。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日本,国内资本主义也不可避免的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趋势,大资本家正在逐步掌握政治实权。而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贫乏,资本主义发展的命脉的动力就是开拓更多的市场,同时也可以从殖民地得到更多资源和廉价劳动力。而这些都可以在中国大地上找到,所以他们开始将眼光投向中国,擦亮刺刀开始蓄谋让这里为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的时期,殖民政策是各个国家的共同选择,经济推动力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我觉得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垄断。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有它的历史意义和自身局限性。对于资本主义发展来说,垄断组织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可以做成小企业做不到的事情。但垄断就没有了竞争,这不利于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在垄断组织里不可避免的滋生腐败,让垄断组织成了霸占市场,压榨广大劳动力的工具,社会贫富差距也进一步增加。就像一个大苹果占据了全部的养分,所有小苹果都无法生长,但这样一个大苹果也只会在树上慢慢腐烂。进一步激化的社会矛盾会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文中也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应该团结一切无产阶级力量,争取被压榨的小资本家的力量,努力打破这样的世界格局。

031412224 邵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