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观后感

信仰的力量——《潜伏》观后感

姓名:朱思名 班级:测绘131 学号:08120113109 看过《潜伏》后,发现信仰,绝对是这部谍战片的第一主题,作为主角,余则成的信仰是一个逐渐培养并补完的过程,其过程甚至有些残酷和扭曲。

余则成作为青训班的成员,无疑是受过三民主义的教育的,但是他并没有什么坚定的政治信仰,简单的说,他只是那个时代青年所有的理想主义,所以他信仰良心,信仰生活,所以他对左蓝说,抗战胜利之后,我们会发现的生活中并没有政治,我们就是两个普通老百姓,这时他对政治信仰是排斥的,但是恋人为了信仰和他分开,再加上面对自己发现高层中饱私囊所带来的无力感和愤怒,让其投奔了延安,与其说是投奔,不如说是随波逐流,他只是为了能和恋人在一起。延安明白这一点,于是在他去履新的过程中带他去根据地进行一系列的政治思想灌输,这里,他的信仰开始发轫,但是,我觉得他并不是坚定的相信这点,只是开始向往这种理念所描绘的世界。在天津站的工作也是按部就班,组织派来了翠平作为他的假妻子,于是他的生活开始改变,与左蓝的意外重逢让其分外欣喜,也让他与恋人的相同信仰而骄傲开心,这催生了他信仰的成长,联络站长咬舌自残带来的震撼而进一步补完这种信仰,翠平在生活上的支持和其懵懂的理念也感染了他,而左蓝的牺牲所带来悲愤算是给这种信仰的一个补完,但是我觉得与其说他是信仰坚定,不如说是其立场坚定,如他对晚秋所说”你知道我们战死的时候,坟头上是鲜花还是狗屎“他对于信仰并没有明确的价值判断,他的本人是略带点洁癖和布尔乔亚的知识分子,因为对国府的反叛导致的立场的坚定,这种立场和对新世界的向往构成了他的信仰,我不觉得他完全接受了那种系统的意识形态,他只是因为种种因由自然的走到这一地步,加上翠平几年来的陪伴让其结成了患难与共的伙伴,种种羁绊巩固了他的“信仰”甚至可以说是扭曲了他原本朴素的价值观。面对自己的使命,他只有像殉道者一样,“梦想光明,心中覆盖悲伤”,面对组织交代的使命,不断牺牲和抛弃多余的东西,一步步走下去。所以,我觉得他的结局有其必然性,他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复杂,敏锐,谨慎,心思深沉,只有面对自己的恋人时才卸下包袱,但是命运的偶然和必然让其休息片刻之后必须继续上路,直到死去。

其次是左蓝和李涯了,他们的信仰都是一以贯之的。左蓝出场的戏份并不多,但是她身上闪耀的理想主义色彩宛如太阳般炫目,她为了信仰,和恋人分开,重逢之后的忐忑犹豫,发现对方身份之后的激动都是非常纯净的情感,也印证了剧中那句话,革命的爱情,分外浪漫,作为女人,她虽然对翠平和余则成有疑惑,但是她保持她的分寸,为了保护恋人同时也是同志冒险行事结果牺牲。用为人民服务中的话就是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左蓝同志就是我们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而李涯,作为主角的强大对手,有很多人喜欢,他的形象有点像是悲惨世界中的沙威,同样,他是一个信仰坚定的人,他相信三民主义,卖力工作,就是希望为党国消灭所有敌人,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同样用为人民服务这篇中的话就是,李涯同志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可惜生不逢时,有才干之人报国无门,也政治正确的指出国民党失败的必然。作为他的前任,马奎同样工作勤恳,却是对国府的愚忠,但从另一个角度,他是一个很有职业道德的家伙,不问是非,做事勤恳,也算是个人材。

说说谢若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是一个坚持信仰的人有一套自己的生存哲学,他说”我信仰生存主义“纯粹而赤裸裸的为利而生。他的信仰有点像尼采所论述的权力意志,就是追求自身的强大,非常纯粹没有任何价值判断的追求,因此他不在乎余是共党还是国党,他只在乎能否得到有价值的情报,

而站长,拥有高超的领导艺术和洞察力办公室政治玩的炉火纯青,可谓老奸巨猾,却是典型的信仰缺失。站长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一个人,他就像你我身边的人,贪财,精

明,幽默,有人情味,也有手段,是对我们这个信仰缺失年代的众生的一个写照,所以很多人很喜欢这个人,我也很喜欢,因为真实。演员演绎的也非常到位。

这部片让我们重新记起"信仰",这个似乎已离我们远去的词。也给了我太多的启示,它的意义也不仅限于此,然而关于革命者平民化塑造这一点,我认为是其最大的价值。因为他的平凡,我们才记住了他;因为他的平凡,我们才感觉到了真实;因为他的平凡,我们才发现崇高的信仰可以离我们如此之近。于是,我们有了勇气去追求信仰,使它不再遥不可及。

20xx年1月18日

 

第二篇:潜伏有感

《潜伏》是一部很有味道的电视剧。看过仿佛吃过一顿“满汉全席”。里面没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刺激的惊险镜头。却包含了许多中国式的智慧。耐人寻味。

故事本身并不复杂。情节的跌宕起伏,尤其是主配角的精彩演绎。造就了一部经典之作。将剧中主要人物详细分析,中国式的智慧不难浮现。正如咀嚼一份美味。嚼,并惬意着。

余则成,心思细腻,冷静沉稳,果断勇敢,有责任感,重情义。似乎中国男人的优点都能够在他身上找到。而在微妙且混乱的人际关系中,余是驾轻就熟的。其在军统发展的几次绝处逢源,深刻的体现了这一点。

“心重”在吴站长眼中颇为严格。不仅言词上要天衣无缝,神态、语气也必须贴和的恰到好处。言词是硬件,如若“潜心向学”假以时日,不难掌握。“神态、语气”是软件,需要很大“火候”。这种“火候”需要敏捷的思维。而这正是中国式的语言智慧:褒奖他人之中夹带意见;怒骂之中附送微笑甚至奉承;在表达保密原则同时揭露他人秘密;自嘲之中表达内心志向;黄段子之中表达合同意向。更为关键的是选择合适的发言时机。时机不对,还不如不说。而我们的思维往往会受到自己情绪和价值观的左右。所以陆桥山掩饰不好一个“私”字,只能是吴站长的得力干将,难成其心腹。正如余所说“遇到特殊的事情,既要好奇,更要表现出不好奇的样子”。其他,同理!

然做好这些并不足以得到吴站长在人事调动上的鼎立支持。这就谈到了“圈子”。必须有一个圈子,无论如何做都是画地为牢;不加入一个圈子,就成为所有人的敌人;加入一个圈子,就成为另一个圈子的敌人;加入两个圈子,就等于没有加入圈子,而余在天津站内只有一个圈子,圈子里只站着吴站长一个人。

余巧妙的“论资排辈”,也使得身为“前辈”的中校李涯为其提升副站长起了关键作用。“论资排辈”的全部作用,是为了有一天你排在前面做准备。余一段恰到好处的自嘲“我心里有小九九。有,不是没有。可是你们都是中校啊!有面子,上面有人撑腰。我呢,小芝麻少校!原来还指望着戴老板能多看一眼,往上爬一爬。现在老头子西去了,我不把这小九九藏在心里,我怎么办啊?”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陆桥山对他的戒心、敌对心。就等于拆掉了他将来提升的一堵墙。

“难得糊涂”。糊涂时机的把握取决于不糊涂的程度。余则成“糊涂”的恰到好处。最终“后辈”的余则成坐上了副站长的位置。这难道说吴站长不信任李涯和陆桥山吗?不是的。余是这样描述信任的“信任是一种滑稽的好感”,也刚好体现了他对吴站长对他的信任的限度是清楚的。仔细品味,然也。

余也有“硬伤”。吴站长评价的恰到好处“心重,但手不够狠”。因“手不够狠”没有灭掉王占金和许宝凤,给了敌人可乘之机;对待马奎和李涯下手的力度同样是“欠”了点。李涯对待陆桥山就是个鲜明的对比。可假若,余则成“心重,手也够狠”了,我们可能就不会如现在这般喜欢他了。余则成在我的眼里是一位“心重,手不够狠,但够可爱”的男人。

余的三个女人。左蓝,翠平,晚秋。在三位女人身上体现出的是三种独特的女人味。左蓝,心思细腻,智慧独立。等同于现代社会的“白骨精”。没有对余的百般约束,在那个革命年代,他们之间的爱情分外浪漫!这份浪漫像杯上等白酒,入口烈,回口甜。左是余心目中最完美的伴侣。命运似乎总喜欢捉弄完美。因为完美,注定悲剧。“上帝给谁的都一样多”;翠平,淳朴塌实,她的明事理、上

进心在同类女子中是鲜见的。正是这份细雨般的爱,于无声中“润湿”了余尘封的心。翠平是剧中与余相处最久的女性,从最初的格格不入,余将其赶回农村老家;到机场上的最后一别,余在车前不忘最后的任务学着母鸡叫声急切的暗示着翠平,在那份暗示中却又隐藏了强烈的惊喜与不舍。“此时无声胜有声”,谁能说这不是浪漫?这份浪漫像杯白水,无味,却饱含了浓浓地“家的味道”;晚秋,思想前卫,敢爱敢恨,娇柔婉约。她那份娇滴滴的女人味更像锋刃,男人的那份“防线”在它面前变得脆弱。这份浪漫像杯红酒,色美味甜。只可远观而不可谢玩焉。而余最爱的当属白水般的翠平。“男人的哭有很多种,有一种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难过。”余在剧终时的眼泪,平静,深刻。

吴敬仲,军统天津站站长,狡猾老练。吴的领导才能堪称艺术。将水搅浑,是作为领导的必修课。而吴俨然是这方面的大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句话即使放在现代也有很多的局限性。正所谓“用人不疑,监管人更好。”在对几位手下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圆滑的利用他们之间的优缺点,使他们相互配合却又互相牵制。作为领导必须知道“当大多数人站在一边的时候,就是危险来临的时刻,比如说船上。”而天津站不正是一艘在革命大浪中艰难行驶的大船吗?作为掌舵手的吴敬仲—余则成的老师。可谓集各路智慧于一身的老狐狸。

李涯,作为配角中戏份最重的角色,也是当今社会上许多中青年的浓缩。精力充沛,工作拼命,爱钻牛角尖,自大易冲动,嫩。李的那股冲劲儿,是吴站长需要的。因为有些时间紧、难度大的工作,需要这样的冲劲儿。完成了,吴既牢牢的抓住了李涯,自己在上级面前也可深得赏识;失败了,用心安抚,年轻人嘛,总有考虑不周的地方,自己用人失职罢了。至于责任问题,自然不用解释。李因为嫩,所以急于掩饰。扬长避短,人之常情。但毕竟“火候”不到。吴仅仅用了一个字——“欠”。一言以蔽之!领导的信任是有限度的,这种信任是把双刃剑,既能成就一个人,亦能毁掉一个人。李无意中踏进了两个“圈子”,忠诚于吴,却又因自己的“私”讨好了余。殊不知吴、余二人完全两个阵营。众矢之的,也就不难理解了。四处逢源绝不都是巧合,所谓“份内”工作,往往是“份外”的事。刀尖上耍智慧,智慧不足,还是“安分”的好。

陆桥山,“高调的小人”。“小人得志,必高调”。我在陆的眼神中读到了两点:小人和得意。职场中只有两种人高调:“牛犊”与“小人”。李涯与陆桥山正是这两方面的典型。自然水火不容。爱钻牛角尖的牛犊与惯走阴棋的小人之间的较量,最终牛犊以一步阴棋获胜。陆阴沟里翻了船,阴极也必反啊。

谢若林,“如果你一枪打不死我,我又活过来了,咱俩还能做生意,只要价格公道。”一名“钱本位”的投机商,前不久“三聚氢胺门”的掌门人宛如谢若林的现代版。只求钱和“创造蛋白质”的成就感,其他的都无所谓。这种人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不会消失。

许宝凤,经历数次蜕变,火鸡只能是鸡,无论如何蜕变,也变不成凤凰。抗战八路—日伪特务—红灯区赌徒—军统特务,即便最后为军统献身,在军统眼里还是“可能半路跑了”。为何红颜总薄命,只因浊心易迁变。

乱世扬真义,热血染拂晓。

泰然倚千虑,笑谈九九难。

正所谓年轻人初涉职场必须遵受规则。要成为遵守规则的人,请按显规则办事;要被人认为是一个遵守规则的人,请按潜规则办事。显规则和潜规则往往相反,故当二者发生冲突,按显规则说,按潜规则做,是为最高规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