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文集

文 集 赵思涵 六(3)班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读后感

我读了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令我深有感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主要讲述了又盲又聋的海伦·凯勒坎坷的一生,以及她的心路历程。她一生只有十九个月光明与声音,在安妮·莎利及其他老师的帮助关爱下,在亲朋好友的成全中,海伦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完成了哈佛大学学业,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学士学位。她始终致力于残疾人事业,四处募捐用以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环境,并为他们创造受教育的机会。她曾周游世界各地,为残疾人加油鼓劲。最终成为一名杰出的慈善家、演讲家、教育家。

她的世界只有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但她却顽强地认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第一天:我要透过“灵魂之窗“看到那些鼓励我生活下去的善良、温厚与心怀感动的人们。

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成白昼的动人奇迹。

第三天:我将在当前的日常生活中度过,到为生活而奔忙的人们经常去的地方去体验他们的快乐、忧伤、感动与善良。

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勇敢寓于灵魂之中,而不是一副强壮的躯体。”这正是对海伦的真实写照。

《单翼天使不孤单》

-----读后感

“单翼天使甚至会比那些双翼天使飞得更高!”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读到这里,你一定会奇怪什么是单翼天使?就是那些失去了父母其中一个的孩子,其实他们也失去了一只翅膀。

《单翼天使不孤单》是我至今为止读过的最感人的书,讲了一位单翼天使张小伟在小学时期的经历,张小伟是一位成绩优异的学生,但由于父母的关系,他不得不隐藏自己,因此而没有朋友。令张小伟意想不到的是,自己身边也有许多像自己一样的单翼天使,张小伟鼓起勇气去跟旁边的同学进行沟通交流,结果认识了许许多多的好朋友,而他的那只翅膀也回来了。

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像书中的张小伟那样的单翼天使,只是我们察觉不到而已。我的家人很多,亲人也很多,除了我的堂姐之外,其他全部都是双翼天使。我的堂姐的妈妈跟她爸爸吵架了,而且越吵越大声,最后离婚了。我还记得,离婚那天,我的堂姐热泪盈眶,她还勉强笑着说:“泳然,我不是因为我没了爸爸才哭,而是因为我的妈妈,她太委屈了。”说完又哭起来。为什么孩子的父母不为自己的孩子想想?既然知道两个最后合不成,为什么又在一起?为什么父母犯的错就要给孩子承担?我的脑海里一直转着这些问题。我要用友谊来补这些孩子,我暗暗下了决定。这个世界每个孩子将有两只洁白宽大的翅膀,那另一只翅膀就是朋友,“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单翼天使不孤单

单翼天使们,相信我,你们只要有了朋友,有了友谊,将会比那些双翼天使飞得更高!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读后感

说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想必大家对它并不陌生吧!书里讲了一位坚强,勇敢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后,我领悟到:一个人的毅力对他的一生是有很大影响的.就说这本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吧,他的一生非常坎坷,然而他凭什么使自己继续活下去呢 是毅力.毅力给了他无穷的力量,老天也使他有了三次生命.自从认识水兵朱赫来以来,他的心被共 产 党吸引住了.经过几番波折,他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共 产 党员.他出生入死,英勇杀敌.在战争中他也受了不少伤.最严重的一次就是被弹片击中头部,死里逃生.痊愈后,保尔没有忘记党,拿起新的武器,重返战斗队伍,开始了新的生活!

他十几岁就立足杀场,英勇杀敌,热爱祖国,在战场上,他被砍了好几刀都大难不死,为什么 仍然是毅力.年轻的他后来疾病缠身,但他仍不停地忘我工作,有休假疗伤的机会他也不愿意放弃工作,毅力真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啊!

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我的心好象在水里扔下了一块大石头,久久不能平静.我佩服保尔·柯察金那种勇敢,百折不挠的精神.讨厌故事里维可外多那种小贵族.保尔·柯察金的影子时时在我的脑子里浮现,鼓励我要像像他一样做一个坚强,勇敢的人.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生活中一点小小的困难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勇敢地去面对,等事情一过,你会发觉,原来自己是有毅力的.保尔·柯察金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

 

第二篇:《马克思恩格斯文集》读后感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品一杯好茶,其味无穷,久而弥笃。从小就开始被灌输马克思的一些思想,却从未读过他的原著。因为不想为他人所左右自己的思维,但前段时间大致读了一下,却是颇有体会。当然还有许多地方并没有读懂,所以只能大致把握一些重要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广阔视野、渊博知识令人钦佩。《文集》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了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考古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等的知识,充分反映马克思、恩格斯的博学多才。也正是在渊博知识之基础上,他们方能创立天才的新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此,列宁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这启示我们,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决不应仅仅局限于本专业的知识。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其研究对象是存在复杂心理变化的人。每个人都处于日趋多元复杂的社会环境当中,深受方方面面关系的影响;每个人都有寻求自由全面发展的自觉或不自觉。因此,不论是开展科学研究,还是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都需要我们具备宏观的视野,懂得运用综合系统的知识和方法,而决不能形而上学、作茧自缚,仅就思想政治教育谈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传播者和实践者,马克思、恩格斯无疑是共产主义革命事业的“权威”人物。他们的“权威”,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源自他们天才般的才华横溢和先哲式的先知先觉——这当然是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加上勤奋刻苦的主观因素的结果。如,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正式

诞生的《共产主党宣言》问世于19xx年2月,科学预言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这一年,马克思、恩格斯都不超过30岁!(马克思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恩格斯生于1820年11月28日)在此一年龄段,我们绝大多数青年人都在做什么,又取得了什么成就呢?与马克思、恩格斯相比较,芸芸众生显得多么渺小!马克思、恩格斯就像两座高耸入云的世界高峰,巍然屹立于人类发展史中,其地位无可撼动。二是源自马克思主义理论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这是马恩积极在革命实践中将科学理论用于武装群众的结果。“马克思由于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成就已经赢得了这样的地位,各国工人运动的最优秀的人都充分信任他。他们在紧要关头都向他请教,而且总是发现他的建议是最好的??并不是马克思把自己的意见,更谈不上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是这些人自己来向他求教的。马克思所起的特殊的、对运动极端重要的影响,正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换句话说,马恩的权威,一靠自身远大理想和勤奋努力,二靠积极投身革命实践,做好群众的宣传鼓动工作。由此联想,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工作者、实践工作者,要提升影响力、吸引力,树立起自身的权威,就应从两个途径去努力:一是树立远大共产主义理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念,并以此为动力,勤奋学习科学理论知识,深入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前沿问题、热点难点问题研究;二是克服“书斋学问”或“轻视思想理论宣传”的倾向,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在实践中树立起科学理论工作者自身的权威。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最大价值,

在于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思想和行动的“科学指南”。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过程中,发现处处充满着精彩绝妙的阐述,鞭辟入里的论断,天衣无缝的推理,磅礴宏大的气势,这些都给人以深刻的震撼、淋漓的快感,让人体验到 “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的魅力。情不自禁地,我将精彩之处用笔勾画出来,打算日后反复朗诵,以备写作之需。然而,仅满足于此,就会陷于肤浅的、片面的,教条主义的漩涡。在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越来越体会到,读经典著作,最重要的是,还要将之视为指导实践的科学指南,用于指导我们的实践。

其中《共 产 党宣言》 对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曾经唤起了无数仁人志士为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同时也为各国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理论指导。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国际工人运动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谈到我们的祖国,回顾中华民族奋发崛起的革命历程,必然会发现一个顽强智慧的民族政党——中国共 产 党;也必然发现一贯伟大的思想灯塔——马克思主义。在黑暗的旧中国,在 《共 产 党宣言》到来之前,中国的土地上凝聚了无数仁人志士的智慧、勇敢,更有无数仁人志士为社会的发展流下鲜血,牺牲自己。但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这些斗争的最终失败解释一点:农民、资产阶级是不可能承当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路在何方?《共 产 党宣言》 代表马克思主义的到来,中国的发展道路明晰了,清楚了。

《共 产 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于1847年11月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联合起草的一部党纲。1848年2月发表的《共 产 党宣言》,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写于1847年11月—1848年1月,1848年2月用德文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形式公布于世。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部著作中, 《共 产 党宣言》是篇幅较小但影响最大的著作。它可以看作是马克思全部成熟著作的纲领和红线,是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是每个真正的共 产 党人都必须深刻理解和领会的纲领性文献。

事实上,马恩两位伟人,也早预料到有人会以歪曲或僵化的态度对待他们创立的理论。为此,他们多次对此问题作了强调。比如,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他还批评了德国的许多青年作家,把“唯物主义”当作一个套语,“他们把这个套语当作标签贴到各种事物上去,再不作进一步的研究,就是说,他们一把这个标签贴上去,就意味问题已经解决了”。恩格斯还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的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也对一些人歪曲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表示反对,比如,对于当时德国出现的一些所谓“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就曾说过:“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马克思也对俄国的一位教条主义者表示反对:他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

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

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 最重要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丢掉了, 一切坚持都是空话、假话。而要真正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必须在两种历史情况下都坚持, 否则, 就不能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者, 就不能自诩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一种历史情况是: 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时必须自觉行动起来, 变革旧的生产关系, 解放生产力。再一种历史情况是: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时, 就不能随意改变生产关系。对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不去积极变革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 同样, 随意改变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建立的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水平, 也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

封建的社会主义政治上为了复辟封建社会的没落统治,一方面惧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它们积极地参与对工人采取的一切暴力措施;另一方面,为了拉拢人民,激起同情, “贵族们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作旗帜来挥舞”。经济上,封建贵族在他们经营的一部分土地上,开办了一些工厂,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因此,封建的社会主义实质上代表的是占人口少数的没落的封建贵族的利益。

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虽然非常透彻地分析了现代生产关系中的矛盾,“但是,这种社会主义就其实际内容来说,或者是企图恢复旧

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从而恢复旧的所有制关系和旧的社会,或者是企图重新把现代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硬塞到已被它们突破而且必然被突破的旧的所有制关系框子里去。它在这两种场合都是反动的,同时又是空想的。”其所代表的利益也仅仅是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其实质是一种反对无产阶级、反对共产主义的反动思潮。它们完全阉割了在居于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压迫下产生的,并且同这种统治作斗争的法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文献。它们恰恰忘记了“法国的批判(德国的社会主义是这种批判的可怜的回声) 是以现代的资产阶级及相应的物质条件和相当的政治制度为前提的,而这一切前提当时在德国正是尚待争取的”。这样,这种社会主义就成了德意志各邦专制政府求之不得的、吓唬来势汹汹的资产阶级的稻草人。“这种社会主义是这些政府用来镇压德国工人起义的毒辣的皮鞭和枪弹的甜蜜的补充。”“它发展到最后,就直接反对共产主义的‘野蛮破坏’倾向。并且宣布自己是不偏不倚地超乎任何阶级斗争之上。”可见,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直接地代表了一种反动的利益,即德国小市民的利益。

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尖锐泼辣的笔调,分析了封建的、小资产阶级的、德国的或真正的、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分别揭露了它们的实质,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它们的界限。非科学的种种社会主义,尽管它们在主表现形式上有一些差别,但其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维护剥削阶级的利益和统治。它们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干着反社会主义的勾当,与真正的社会主义背道而驰,它们害怕和阻碍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发展,一方面用武力镇压无产阶级革命,另一方面妄图通过社会改良来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让无产阶级放弃推翻旧制度的暴力行动。

马克思说“关于教育和环境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把社会分成俩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这句话我不是十分理解,但很感动。我觉得许多人在批判别人的时候,总是自立清高,好像自己高人一等。把别人称为俗人,好像自己不是俗人,是天才,是外来之人,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当然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个世界存在许多精神病人,总是为那些无聊的问题争论不休,放着许多他们该干的事不去干。而当你去说他们时,他们总是振振有词,显示出自己是多么清高,多么伟大,别人是那么可鄙。而且在他们看来他们的问题是多么的重要,不知发现了什么新大陆。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许正因此次人际关系才那么重要吧。正因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我们要扮演很多角色,学着去适应。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理论武器,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行动指南,是人类指明的路灯。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进一步自主学习,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特别是要多读一点原著,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自觉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发展融合起来,增强为祖国和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通过实践学习,增强对理论的学习兴趣,提高对重大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水平,培养、锻炼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理论思维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通过学习,使我深刻体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作用,并坚定了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这一信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