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最柔弱的地方,张爱玲《霸王别姬》赏析 在宁静的夜晚,在昏黄的书灯下,手捧一杯清茶,翻读张爱玲。她会让你看到繁华都市下的苍凉与颓废;她会让你品尝温柔富贵中的凄情哀婉;她会让你从她的沉着的文字里触摸到的你的灵魂。这样一个毕生追求着个性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人,却是在孤独寂寞中独自走完她传奇的一生。倔强的背后,她却是一个温婉的女子,一个哀怨的女子。她眷恋并孤独着,厌恶并无奈着。品读张爱玲的作品,字字句句都能在你的心里留下灰色的烙印。 《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在张爱玲的笔下,这些小人物的故事是吸引着我。——我以为张爱玲不常写传奇故事,或者说张爱玲不擅长写传奇故事。但是,当我看到《霸王别姬》时,我知道自己错了。
一、 蘸情的笔——落寞的霸王和多情的虞姬
《霸王别姬》里,西楚霸王依旧高傲。只是这份高傲,染上了衰颓的色彩。“他是那种永远年轻的人们中的一个;虽然他那纷披在额前的乱发已经有几茎灰白色的,并且光阴的利刃已经在他坚凝的前额上划了几条深深的皱痕,”“他那黝黑的眼睛,轻轻蒙上了一层忧郁的纱”;在“淋淋漓漓”的烛光中,张爱玲带着我们看到了项羽“那高傲的薄薄的嘴唇紧紧抿着,从嘴角的微涡起,两条疲倦的皱纹深深地切过两腮,一直延长到下颔。” 这是一个落寞的英雄在最艰难时刻的露出的表情——张爱玲是爱着项羽的。不然,她怎会看到“当他抬起脸来的时候,那乌黑的大眼睛里却跳出了只有孩子的天真的眼睛里才有的焰焰的火花”;“他的睡熟的脸依旧含着一个婴孩的坦白和固执”? 在描写女人时,张爱玲才最深情。
虞姬,一位涂抹上战乱色彩的红颜。作者为她哀叹为她心伤。在刻画虞姬时,用墨最多,用情最深,仿佛此时的自己已经化身而成哀怨的虞姬。
在“战马悲啸长矛闪闪”,“马粪的气味,血腥,干草香,静静地在清澄的夜的空气中飘荡”的背景里,张爱玲笔下的虞姬,就仿佛夏夜里山坡开放的红心白瓣的野豆花一般。 虞姬离不开项羽,她不能离开她深爱的男人。她能为他做些什么呢?虞姬不知道,张爱玲也是不知道的。所以,她让虞姬在夏夜里,“披上一件斗篷,一只手拿了烛台,另一只手护住了烛光,悄悄地出了帐篷”。她细步地走着,小心翼翼的走在她的夫君最后坚守的方寸土地上。她还能为他做什么呢?此刻还能做的,只剩下替自己心爱的男人最后再看看那些誓死效忠的战士们。
二、爱情——无悔的爱情
“虞姬托着腮凝想着。冷冷的风迎面吹来,把她肩上的飘带吹得瑟瑟乱颤。她突然觉得冷,又觉得空虚,正像每一次她离开了项王的感觉一样。如果他是那炽热的,充满了烨烨的光彩,喷出耀眼欲花的热情的火焰的太阳,她便是那承受着,反射着他的光和力的月亮。她像影子一般地跟随他,经过漆黑的暴风雨之夜,经过战场上非人的恐怖,也经饥饿,疲劳,颠沛,永远的。”
虞姬也曾用她颤抖的双唇自问过:“这样生存在世界上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她的脑海里浮现一个坚毅的名字。对,是他。没有什么更重要的了。——虞姬坚定着爱情。
当她听到了山下传来的楚歌声,她惶惑,惊惶??在回到她和项羽住宿的帐蓬的路上,她或许这样对自己说:“我不会跟在他的背后,让他分心,顾虑我,保护我,使得江东的子弟兵笑话他为了一个女人失去了战斗的能力。”
虞姬知道该如何去做——在爱人面前,不会有自我。“她很迅速地把小刀抽出了鞘,只一刺,就深深地刺进了她的胸膛。”“她张开她的眼,然后,仿佛受不住这样强烈的阳光似的,她又合上了它们。项羽把耳朵凑到她的颤动的唇边,他听见她在说一句他所不懂的话:‘我比较喜欢那样的收梢。’” 虞姬知道,他会懂得自己的??
张爱玲懂得虞姬。虞姬的表情,仿佛也在她清澈的双眸中出现。此刻十七岁的爱玲,是否也会预见若干年后的自己,也会像虞姬那样?胡兰成。赖雅。她也一定会如此纯粹而没有丝毫矫情与伪饰的爱。
张爱玲清清楚楚的知道,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女人们,在她们心里最柔弱最温暖的地方,一定藏有她们毕生向往的爱情。为了这份向往,付出一切都是值得的,即便是最宝贵的生命。所以,在她的笔下,这些女人们都会让我们看到柔情得有些脆弱的爱恋。
在通往爱情和幸福的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无论失去什么,都不要悲伤。
虞姬不是悲剧,因为她已经触摸到了自己的爱情,她实现了爱情的向往,在这份爱情面前她找到了自己的价值,项羽知道,张爱玲知道,我们都知道。
晚年孤独的张爱玲不是悲剧,因为即便寂寞的离去,她也曾经拥有过真挚的爱。或许独自坚守的孤独,就是为了保留心中不变的情愫。
所有为爱哭着、笑着、承受着的女人们,她们都不会成为悲剧。因为生命的意义,其中有很重要的一部份,就是为了一种无悔的爱,追求和坚守。
张爱玲这样形容虞姬:“如果他是那炽热的,充满了烨烨的光彩,喷出耀眼欲花的热情的火焰的太阳,她便是那承受着,反射着他的光和力的月亮。”我以为,张爱玲是很喜欢月亮的。她觉得,女人就应该是月亮。
女人和月亮有很多相同之处。她们温柔而多情,她们懵懂而甜美。她们敞开心胸,收纳光亮,折射成为美丽。
浅析张爱玲的小说《霸王别姬》
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的《霸王别姬》写于19xx年,此篇小说取材于众人皆知、闻名古今的传奇历史故事《霸王别姬》。张爱玲在小说中以虞姬为主线,通过虞姬与项羽的对话、虞姬外出营房巡视等所见所闻及所产生的心理活动,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文笔,柔婉、深刻地揭示了虞姬的心理发展历程,演绎了秦末汉初身处四面楚歌之围的西楚霸王项羽与虞姬生死诀别的悲壮场景。
在描写女人时,张爱玲才最深情。虞姬,一位涂抹上战乱色彩的红颜。作者为她哀叹为她心伤。在刻画虞姬时,用墨最多,用情最深,仿佛此时的自己已经化身而成哀怨的虞姬。
在“战马悲啸长矛闪闪”,“马粪的气味,血腥,干草香,静静地在清澄的夜的空气中飘荡”的背景里,张爱玲笔下的虞姬,就仿佛夏夜里山坡开放的红心白瓣的野豆花一般。
虞姬跟随楚霸王南征北战十几年,一直陪伴在其身旁,楚霸王成为她生命的一切,如同文中所说的“她像影子一般地跟随他,经过漆黑的暴风雨之夜,经过战场上非人的恐怖,也经过饥饿,疲劳,颠沛,永远的。当那叛军的领袖骑着天下闻名的乌骓马一阵暴风似地驰过的时候,江东的八千子弟总能够看到后面跟随着虞姬,那苍白,微笑的女人,紧紧控着马缰绳,淡绯色的织锦斗篷在风中鼓荡。十余年来,她以他的壮志为她的壮志,她以他的胜利为她的胜利,他的痛苦为她的痛苦。”
虞姬离不开项羽,她不能离开她深爱的男人。她能为他做些什么呢?虞姬不知道,张爱玲也是不知道的。所以,她让虞姬在夏夜里,“披上一件斗篷,一只手拿了烛台,另一只手护住了烛光,悄悄地出了帐篷”。她细步地走着,小心翼翼的走在她的夫君最后坚守的方寸土地上。她还能为他做什么呢?此刻还能做的,只剩下替自己心爱的男人最后再看看那些誓死效忠的战士们。
“——啊,假如他成功了的话,她得到些什么呢?她将得到一个“贵人”的封号,她将得到一个终身监禁的处分。她将穿上宫妆,整日关在昭华殿的阴沉古黯的房子里,领略窗子外面的月色,花香,和窗子里面的寂寞。她要老了,于是他厌倦了她,于是其他的数不清的灿烂的流星飞进他和她享有的天宇,隔绝了她十余年来沐浴着的阳光。她不再反射他照在她身上的光辉,她成了一个被蚀的明月,阴暗、忧愁、郁结,发狂。当她结束了她这为了他而活着的生命的时候,他们会送给她一个“端淑贵妃”或“贤穆贵妃”的谥号,一只锦绣装裹的沉香木棺椁,和三四个殉葬的奴隶。这就是她的生命的冠冕。她又厌恶又惧怕她自己的思想。”张爱玲似乎虞姬附身,又或许同时女人的缘故,使她能如此细腻得刻画出她当时心里的忧愁和烦恼。张爱玲问到的“假如他成功的话”是对女性命运的独特思考,项羽称王成皇,后宫佳丽三千,虞姬再也不是项羽的唯一,她的一生就会像无数宫廷女子那样,默默地来到这个人世间,又默默地离去,运气好的还有一个封号,运气不好的,只能淹没在历史的滚滚波涛之中。
虞姬只是个女人,国家大事、天下存亡对她来说比不上霸王脸上那一丝忧郁的表情对她来得重要。项羽在别人的眼中是霸王、是英雄,但在虞姬的眼中他只是他的丈夫、他的爱人,她只为爱他而活。在她的世界里,项羽才是中心,死亡和失败对她来说都无关紧要,失去丈夫的宠爱对她才是致命的。
张爱玲把虞姬给写活了,我似乎能活生生地看到虞姬幽远的站在霸王身后,柔弱的身影在烛光中飘忽,她坚定地看着她深爱的男子,脸上却微笑着。她不想拖
累他,也不想看到心中的英雄在她面前倒下,所以她很迅速地把小刀抽出了鞘,只一刺,就深深地刺进了她的胸膛。
她的死是完美的,因为她死在了他所爱的男人怀里。这可能也是张爱玲所喜欢的结局。
张爱玲的《霸王别姬》篇幅不长,人物不多,场景不复杂,也没有激烈的打斗场景,但通过张爱玲在文中的视角、嗅觉、听觉,我们仿佛又看到了秦末汉初五年,垓下决战那残酷、激烈、充满马粪气味和血腥的战斗场景。
从张爱玲写成这篇文章的19xx年算起到今天,张爱玲塑造的虞姬这个人物形象已有七十余年,但她却依然鲜活地存留在人们心中,带给人们很多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