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孩子一生的36种关键能力14:金钱管理能力——学会理财是孩子幸福的基础 5招教你培养孩子的财商

让孩子从小学会金钱管理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让孩子从小对钱有正确的认识,并且学会管理“自己的”钱,会为以后的财富管理打下基础。

【亲子现场】

案例1:

陈敏今年上三年级,爸爸妈妈很少给她零花钱,因为他们希望孩子养成节约、不乱花钱的好习惯,但是妈妈会让孩子通过做家务的方式来挣取零花钱。她经常对陈敏说:“钱都是靠劳动得到的,如果你给妈妈帮忙,妈妈就会付给你一定的劳动报酬。”

每个星期二和星期六,孩子都会自觉地做家务,扫地、擦拭家具,整理厨房等。最初陈敏不知道该怎么打扫,工作效率低,妈妈只付给孩子3元零花钱。后来她越来越熟练了,效率提高了,报酬也随之增加。

虽然孩子的钱越来越多,可是妈妈不担心孩子有自己的收入了,就不再干家务,因为孩子经常对妈妈说:“妈妈,你上班很辛苦,回来还要做家务,一定很累,我能帮你分担,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妈妈很欣慰,因为通过劳动,孩子不仅学会了用劳动换取金钱,还学会了体贴父母。

案例2:

爸爸虽然下岗了,可每个月都会给陆骏一些零花钱,虽然数目有限,但是足够孩子基本的吃喝和买学习用具了。这天,爸爸发现自己钱包里少了50元钱,他知道肯定是陆俊拿的。 中午,爸爸正好路过陆俊的学校,看见他和几个孩子在学校旁边的一个餐馆吃饭,还喝了酒。为了给孩子留些面子,爸爸没有立即过去制止,而是等他回家后,对陆俊又打又骂。可是陆俊一点也没有认错的意思,还说爸爸太小气,每个月就给那么点零花钱,别的同学都请过自己好几次了,他们都说自己占小便宜,所以就拿了爸爸包里的钱。 爸爸听了孩子的话,觉得很痛心。

【专家剖析】

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了商品经济时代,孩子一出生就以“消费者”的身份踏入世界,因此,孩子的理财教育就成了每个父母都无法回避的一项课题。可是很多父母并没有对理财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除了传统观念的影响外,有的父母本身就很缺乏理财知识和意识,自然不会对孩子进行较好的教育了。

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前绝口不提金钱,害怕孩子过早地接触金钱,掉在“钱眼儿”里,或者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心理影响,这就使得孩子从小不能对金钱形成正确的认识。孩子不会花

钱,就谈不上规划和管理钱了。与我国父母不同的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不论是在社会中还是在家庭中,都十分重视对孩子的理财教育。

理财教育是一项必须从孩子小时候就抓起的工作,因为成年人的理财观念,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于孩子时期的体验。在充满竞争与挑战、机遇与发展的时代,忽视对孩子理财教育是不明智的。

从心理特点和可接受程度来分析,孩子理财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一般会经过4个阶段:0岁~6岁的萌芽期、6岁~12岁的确立期、12岁~18岁的发展期和18岁之后的升华期。 对于处在知识积累和观念培养关键阶段的孩子来说,理财教育的意义不仅是教孩子如何用钱,还包含了多方面的教育和多种能力的培养。它能提高孩子辨别和分析事情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金钱意识、理财能力是孩子将来在生活和事业上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和能力之一,这种素质和能力应该从孩子的少儿阶段就开始进行。

因此,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理财技巧和理财能力,让孩子学会简单的理财方法和技能。

5招教你培养孩子的财商

方法一: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孩子掌握理财能力,就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让他们认识到金钱在人生中是必不可少和难以代替的,但是也要让孩子认识到金钱不是万能的,这样就可以避免孩子形成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等不正确的金钱观。父母要把握生活中的一切机会,帮助孩子认识如何理财,以及理财的好处。

妈妈带辰辰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家有个和辰辰差不多大的孩子叫友友,两个孩子在一起玩了起来。友友拿出一个漂亮的眼镜给辰辰看,辰辰接过来看了一通,说道:“也没有什么嘛,还不如我的好看呢。”说完就把眼镜扔给了友友,可是友友没有接住,眼镜掉在地上摔碎了。

友友哭了起来,妈妈让辰辰赶紧道歉,可是没想到,辰辰竟然说:“不就是一个破眼镜吗,我再给他买一个不就得了?又花不了几个钱。”妈妈教育辰辰说:“那是友友的爷爷送给他的礼物,包含着爷爷的感情,是用钱买不到的。”

辰辰在妈妈的教育下,懂得了有些东西是用钱买不到的,他向友友道了歉,并用自己的零花钱为他买了一副新的。

父母在让孩子意识到金钱的重要时,还要让孩子知道,金钱只是一个为我们提供实现愿望和理想的工具,但并不是有了钱就拥有了一切美好的东西,所以,一定要正确看待金钱。

父母要向孩子传达“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让孩子知道每分钱都是父母辛辛苦苦挣的。如果有机会,父母可以带孩子参观一下自己的工作场所,这不仅可以让孩子明白钱财是如何得来的,还可以增进亲子感情。此外,父母还要纠正孩子的不良心理和行为,如不劳而获、铺张浪费、拾到东西不还,甚至偷窃等,以培养孩子对待财富的正确素养。

或许成功和金钱是有实质性的联系,但是有了金钱并不代表什么都成功了。父母要让孩子知道,金钱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防止孩子产生唯利是图的错误倾向,父母应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金钱是赚不完的,但亲情、友情、爱情都是金钱所无法代替的,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为了金钱放弃感情,同时,要让孩子树立与和他人分享的观念。

方法二:教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钱

父母给孩子适度的零花钱,对孩子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既可以满足孩子合理的消费需求,也为孩子学会管理金钱提供了前提和可能。孩子会在管理零花钱的过程中,增强理财观念,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不少父母抱怨孩子乱花钱,不知道节省,其实造成孩子这样的状况,和父母是否乱给孩子零花钱有很大关系。父母应该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给孩子适度的零花钱,控制好数量,同时给孩子零花钱之后,就要信任孩子,让孩子有权自由分配。

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10亿美元财产的富翁,但是他对孩子们零花钱的使用管理的很严格,他使用“零花钱收支记录”的办法,来规范孩子零花钱的使用状况。

他有一个账本,扉页上记着对孩子们零花钱的规定:7岁~8岁,每周30美分;11岁~12岁,每周1美元;12岁以上,每周3美元。他要求每个孩子在本子上记清自己每笔支出的用途,一个月后,他检查孩子的账目,如果账目清楚,用途正当,就会为孩子增加钱数作为奖励,反之就会从孩子的零花钱中扣掉一部分。

他还鼓励孩子用打工的形式来挣钱,满足自己的更多需求。

定期给孩子零花钱,对教育孩子学会使用金钱是极有帮助的。孩子拥有一定数量的钱,就会懂得一旦花掉了,就不会再有,因此,在购物的时候会认真考虑,这无形中锻炼了孩子的独立意识。

父母要给孩子传授一些理财的理念,无论手里的零花钱有多少,节省是第一原则,教导孩子不该花的钱就不要花,防止孩子出现攀比心理,和不良的消费行为。父母要给孩子灌输勤俭节约的意识,及时发现和纠正孩子可能出现的铺张浪费的行为。

在孩子使用零花钱的初期,父母最好为孩子准备一个本子,记录孩子每天的花费情况,以便使孩子更有效地利用金钱,养成审慎理财的好习惯。

方法三:让孩子学会储蓄

储蓄是理财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活中的每个人都离不开储蓄。孩子最初并不懂得储蓄的含义,教给孩子储蓄,能有效地防止孩子乱花钱,从而培养孩子节约的品质和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储蓄的重要意义。储蓄最重要的作用是为了应急和抵抗未来潜在的各种经济危险。当遇到大量支出或是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故时,就可以用平时的积蓄来应付。 让孩子学会储蓄,是让孩子在快乐和贴近生活的方法中认识金钱并尝试学习理财的理念。同时,储蓄也是一种美德,孩子会在储蓄的过程中学会积累,懂得勤俭节约。

父母要先给孩子确立一个储蓄目标,制定简单的储蓄计划,然后给孩子买一个储蓄罐,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手里拿着漂亮的储蓄罐,储蓄的欲望会大大增加。

父母还可以为孩子办一张银行卡,建立孩子的“小银行”。为孩子办了银行卡后,可以耐心地引导孩子将自己的零花钱、压岁钱等存进去,在不紧急的时候不随便动卡里的钱。 父母要将基本的储蓄知识传授给孩子,比如储蓄原则、挂失手续、利息计算等,还要给孩子说明储蓄的种类,包括活期储蓄、定活两便、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然后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孩子的储蓄方式。

如果孩子养成了储蓄的习惯,当有一天孩子发现自己已经积攒了不少钱的时候,他会感到惊喜,还会将储蓄的习惯保持下去。

方法四:让孩子学会合理消费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给孩子提供消费的机会,让他们逐渐学会一些简单的消费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孩子的消费欲望,还可以让孩子从中掌握适当的购物技巧,避免孩子养成胡乱花钱的不良习惯。

父母在带孩子去购物之前,最好列一张购物清单,让孩子自己去买东西。孩子稍微大点的时候,应该试着让孩子单独购物。父母在指导孩子进行消费的时候,要告诉孩子一些购物常识,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物美价廉,了解什么是打折,学会“货比三家”、讨价还价,学会如何辨别商品的真伪,告诫孩子不要“跟着广告走”,要关注商品本身的质量问题,让孩子把钱花得更合理。

孩子经常会出现不合理的购物要求,父母不要随意满足孩子。可以根据情况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给孩子讲道理、带孩子去前面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商品等。当孩子用哭闹的方式来要挟父母时,父母可以实行冷处理。在教给孩子合理消费的时候,父母要有意识地疏导孩子过强的购物情结,促进孩子理财能力的提高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方法五:让孩子早点进入投资世界

当今社会,投资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存方式,是从孩子时期就应该掌握的技能。早期的投资教育,可以成为孩子的做事风格被保留下来,表现为超强的观察力和判断能力。

投资是一项智力活动,在真正教会孩子投资之前,父母应该让孩子了解投资的基本特点及简单的投资原则和方法。投资是指放弃现在可利用的价值,去获取未来更大价值的一种活动,常见的投资方式主要有:储蓄、债券、股票、基金、保险等。但是投资具有风险性,父母要引导孩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和兴趣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

在孩子进行投资的过程中,父母要纠正孩子的不良投资心理,如盲目跟风、只顾眼前利益等。此外,投资世界是风云变幻的,父母要让孩子持续性地学习投资知识,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驾驭自己的经济人生。

 

第二篇:如何让孩子一生幸福

父母培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说是要“让孩子一生幸福”,相信大家都会同意。但是什么是幸福,怎么能让孩子获得幸福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们先看看中国父母培养孩子的几种模式:

1. 很多父母培养孩子的思路是这样的:好幼儿园→好小学→好中学→好大学→好工作→好

生活→一生幸福。那些“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交好多择校费的家长基本都属于这类。在这类父母心中,这条路上的前一项都是后一项的必要条件。上不了好幼儿园就上不了好小学,上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中学,上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不会有好生活,自然就不会有幸福。所以想要幸福,上面这些条件都要满足。那么怎么满足呢?首先要有钱,要先“择校”,其次要学习好,这样才能不被淘汰,这样就能一路走下去。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父母都很关注孩子择校,都很关注孩子学习的原因。因为上不了好学校、学习成绩不好就走不通这条路了。那么这条路走得通吗?它的问题又在哪里呢?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有些孩子是能走通这条路的,有的孩子能按照这条路找到自己的幸福。但这条路的问题也很明显:

第一. 能按这条路走到幸福的孩子并不多。孩子上了好幼儿园不一定能上好小学,上

好小学不一定能上好中学,上好中学不一定能上好大学,上好大学并不一定能

找到好工作,找到好工作并不一定能带来好生活,这条路上的每一步都可能出

岔子,能走到最后的孩子并不多。

第二. 一旦孩子偏离了这条路,除了重新走上“正途”以外没有其他选择。而这时,

不仅孩子能走到最后的可能性变得更小了,而且因为没有其他出路,孩子会面

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多孩子的厌学就是这种压力的结果。

第三. 这条路上的每个环节都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这条路只告诉

了我们怎么做得不到幸福,而没告诉我们怎么做能得到幸福。

2. 有些父母看到了这点,他们也认为这条路太窄,他们想走另一条路。这些父母希望简化

环节,希望能让孩子直接从好工作→好生活→一生幸福,所谓的“X二代”父母基本都是这个思路。这些父母不是太关注孩子的分数,因为他们不需要孩子的分数来走到好大学。他们主要关注孩子是否快乐,是否能尽情享受生活。因为到最后,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金钱、权力直接为孩子找到好工作。在他们看来,因为减少了环节,孩子就更容易得到幸福。那么这条路的问题又在哪里呢?

在我们看来,父母确实可以给孩子找到一份好工作,但父母无法给孩子建立一个好生活。好生活里除了好工作以外,还有很多其他东西。比如和谐的人际关系、比如和谐的家庭氛围、比如良好的工作能力,比如健康的身体、比如成就感,这些都不是金钱或者权力能够换来的。如果父母过分关注孩子物质层面的享受,就容易忽视对孩子精神层面的培养,很多失败的“X二代”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3. 有些父母看到了这一点,他们在培养孩子上更加全面。不仅希望孩子能有好工作,还希

望他们能有好生活。他们不仅关注孩子的智商,还关注孩子的情商。不仅关注物质,还关注精神。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会给孩子一些物质上的支持,同时培养孩子各种才

能,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教育他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培养他们工作能力,帮助他们锻炼身体。如果可能,他们还会送孩子出国,让他们呼吸更新鲜的空气,吃更放心的食品。应该说这样的父母是尽职尽责的好家长。但我们要问:

第一. 有多少父母能成为这种全能家长?教育孩子真的需要这么复杂吗?

第二. 用这种好生活定义的幸福是不是太脆弱了?这种幸福需要的条件是不是太多了?

如果孩子没有健康的体魄,没有满意的工作,没有和谐的家庭是不是就没有幸

福了?

4. 与此相反,另一些父母认为,孩子得不到幸福就是因为我们对幸福的定义太复杂了。他

们希望通过减少对幸福的要求,来使孩子得到幸福。比如,他们会说“幸福就是一种美好的感觉”或者“幸福就是身体健康”,或者说“人生就是一种体验”等等。简化了幸福的定义,让孩子获得幸福就相对容易了一些。那么幸福是不是就这样简单呢?一个处理不了人际关系,没有工作能力的人,天天体验失败怎么能有美好的感觉呢?幸福即使是简单的,也是有些基本要求的,那么这些要求到底是什么呢?

5. 还有一些父母,在子女教育上经历了一些失败之后,放弃了对“高不可攀”的幸福追求,

对孩子的要求只剩下了底线,“别犯罪”、“能正常”就好了。这些父母已经不认为幸福是一种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状态了,对自己和孩子都放弃了希望。那么获得幸福真的就这么困难吗?

究竟什么是幸福?幸福很复杂或者很简单吗?有没有一种道路可以让大多数孩子都能获得幸福的生活?我们下面就来回答这些问题。

在西方积极心理学中,有一个幸福坐标理论。在这个坐标中横轴是现在,纵轴是未来。沿着横轴越往右就越快乐,沿着纵轴越往上就越有生活目标。这个坐标把人生态度划分为四种类型,分别处于四个象限之中。这个理论认为,处于第二象限的人生活中有追求,但当前过的并不快乐。这种人最愿意说的话就是,“我一旦如何如何,就好了”。他们是把成功当幸福的人。而处于第三象限的人生活中没有目标,当前也过的不快乐,他们是虚无主义的个人,在现实中没有价值感。这种人的生活是灰色的,网瘾、宅男都是他们逃避生活的结果。处于第四象限的人生活中没有追求,但当前过得很快乐。这种人以享乐为幸福,他们的人生态度就是“只要快乐就好”。

这个幸福坐标理论认为,真正幸福的人是处于第一象限的。在第一象限中,人不仅当下过的快乐而且通过当下的快乐生活可以达到未来追求的目标。在这种状态下,人的快乐和人生的意义结合起来,是幸福的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任何人可以永远处于第一象限,人都是在这四种状态中来回往复的,没有人可以时时刻刻都幸福。所以,问一个人是不是幸福是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问题是问一个人怎么能让自己更幸福,也就是说怎么能让自己更长久的呆在第一象限。

那么第一象限有什么特点呢?这里包含了幸福的哪些要素呢?西方积极心理学认为,处于第一象限的人所做的事必然是他喜欢的、有能力做的,以及有意义的事情,这三点缺一不可。换一句话说就是,人在从事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又有意义的事情时,他就是幸福的。喜爱、

能力和意义就是幸福的三大要素。

所以幸福并不复杂。没有强健的身体如霍金,也能幸福;没有美满的婚姻如苏格拉底,也能幸福。因为他们都找到并从事着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又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幸福很简单吗?幸福也不简单。有的人一辈子也发现不了自己真正喜欢干的是什么,有的人一辈子也找不到自己又喜欢、又擅长、又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如何找到这样的事情呢?找到这样的事情很难吗?

只要方法对头,找到这样的事情并不困难。而且对于父母来讲,帮助孩子找到他们喜欢做的、能做好的,并且能够以此自食其力、立足社会的事情是责无旁贷的,是家长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家长帮助孩子找到这样的事情越多,孩子的幸福生活就越有保障。那么方法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是帮助孩子找到这些事情的捷径。

在字典上,“责任”的定义是“份内的事情尽力做,出了问题敢担当”。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明确和身份相符的“份内的事情”有哪些;其次是坚持原则毫不妥协的尽力做到这些事;最后是开动脑筋想出办法做好这些事。我们可以看到,这三件事正好对应了幸福的三个要素。

孩子在家是孩子,在学校是学生,长大以后是成人。孩子有孩子份内的事,学生有学生份内的事,成人有成人份内的事。如果在家长的启发和帮助下,孩子从小就知道做为孩子应该做孩子份内的事,做为学生应该做学生份内的事,那么长大以后,他自然就会知道做为成人也要做成人份内的事。而这些“份内的事”,正是他得以立足社会、自食其力的有意义的事情。我们接触过一些不肯上学、不肯工作的孩子,大多从小就不知道他们还有什么“份内的事情”要做。等这些孩子长大了,自然也很难理解为什么成人要做成人份内的事。啃老、好吃懒做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他们的选择。所以,让孩子知道自己份内的事情是什么,是教育他了解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最好方法。

但还有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份内的事情是什么,但就是不去做。有些孩子就是不去上学,就是不写作业,就是不做家务。这里有的是因为孩子不喜欢做这些事,有的是源自他们对不恰当管教方式的反抗,但也有明明就是喜欢但坚持不下去的例子。如何能让孩子发自内心而不是由于惧怕惩罚而做这些事情,并能长久坚持下去,是家长需要思考的,也是培养孩子责任感里最重要的工作。我们认为,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对背后原因深刻的理解以及适当的管教方法,是做好这一工作的要领。能够坚持原则毫不妥协的做到自己份内事情的孩子,长大以后不仅能坚持做自己喜爱的事情,还会有能力喜爱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这种能力是他一生幸福的保证。

喜欢做这些有意义的事情,但做不好怎么办?这也是家长需要教给孩子如何去面对的问题。我们认为,宽容的态度和富有建设性的建议是孩子最需要的帮助,也是我们家长最需要提高的地方。我们见过很多家长对孩子写作业慢、学习成绩不好等事情一筹莫展、大发雷霆,他们并不是在想办法帮助孩子,而是利用这个机会发泄不满、滥用权力,这样做对孩子成长毫无益处。如果家长不能教给孩子如何发挥潜能、运用智慧,那他以后如何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呢?

需要说明的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并不是帮助孩子找到他喜爱的、擅长的、有意义的事情的

唯一方法。有些天才、有些幸运儿天生就具备这种能力,并不需要培养。但我们认为,大多数的孩子还是需要家长帮助他们去寻找和培养这种能力的,而从责任感入手,是最好的培养方式。

有些家长会不理解,为什么幸福就只包含了喜爱、能力和意义这三个要素,难道没有房子结不了婚也能幸福吗?难道失去健康也能幸福吗?难道鳏寡孤独也能幸福吗?在我们看来,没有房子结不了婚当然不幸福,没有健康的身体当然不幸福,鳏寡孤独当然不幸福,但这里的不幸福并不代表他不能幸福。幸福不是非此即彼的东西,幸福和不幸福是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生活中的。要明白这一点,就需要知道什么是幸福的必要条件以及什么是幸福的充分条件了。

生活中的不如意随时存在,有这些不如意,就有这些不幸福。而这些不如意,就是幸福的必要条件。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牙疼会使你觉得不幸福,治好了会使你高兴,但没听说过牙不疼的人都幸福;同样,没有房子蜗居一隅确实不幸福,但没听说过有房子就都幸福;鳏寡孤独确实不幸,但子孙满堂就一定幸福吗?所以,没有这些条件我们会不幸福,但有了这些条件并不能使我们幸福。这就是必要但不充分的意思。

做为家长,我们当然要关注这些影响孩子幸福的必要条件。但这些必要条件太多了,没有任何人可以全部满足。所以,我们在关注必要条件的同时,更要关注让他们获得幸福的充分条件。从西方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来看,就是要关注如何帮助孩子找到他们自己喜爱的、擅长的、有意义的事情。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孩子就有了获得幸福的能力,这就是幸福的充分条件。

回到我们前面讲的中国父母培养孩子的几种模式。其中前3种模式都是在帮助孩子解决他们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这些父母都是负责任的父母。但我们要问,你能把孩子生活中的不如意都解决掉吗?即使你都解决掉了,孩子只是牙不疼了,但也不是幸福了,你们想过这个问题吗?而第4种模式,是教育孩子忽略牙疼,“你不去想它,它就不疼了”,这种父母不正视生活中的不如意,他们对幸福的看法太主观了。而第5种模式,是干脆认为牙疼治不了,这种父母连负责都谈不上。

这5种模式中,都缺乏对幸福的充分条件的关注,都缺乏对人生不幸福的全面客观的认识,都没有认识到幸福和不幸福是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生活中的。在我们看来,这5种模式都走不通。而我们认为培养孩子的思路应该是这样的,就是努力帮助孩子找到他们喜爱的、擅长的又有意义的事情,让孩子具备幸福的能力,同时尽家长所能帮助孩子远离那些使他们不幸福的事情,让他们能更长久的呆在第一象限之中。我们认为,这才是家长最应该做的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