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

其实在写《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杂文的前后,鲁迅还针对执政府门前情愿的事发表了好几篇杂文,我觉得都可以找来看看,有助于理解鲁迅想要表达的真正意思。包括《无花的蔷薇二》、《“死地”》、《可惨与可笑》、《空谈》和《如此讨赤》。这些文章篇幅都不长,很快就可以看完。

读一篇文章,应该去找其中蹊跷的地方,而本文就有一些蹊跷的地方。

我看完以后的第一个疑问是,文章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到底是不是在写刘和珍。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我们可以看到柔石的形象,包括具体的外貌特点以及一些生活习惯,鲁迅写柔石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但他写的刘和珍是不是这样呢?

甚至不需要细读文本,匆匆读过一遍之后我就发现,鲁迅笔下的刘和珍只有一面:“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

这样的形象是很单薄的。我不知道鲁迅与刘和珍本人是否熟悉,但作者显然是刻意这样处理刘和珍的形象的,既然如此,为什么又定名为《记念刘和珍君》呢?

此外,鲁迅在文中说,他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但与死者毫不相干,那么这种必要是什么?

我想搞清楚这两个问题就能大致把握这篇文章的主旨了。第一个问题我们先放放,看第二个问题——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在文中直接找到。

首先是因为刘和珍爱读鲁迅的文章,所以应当动笔写一点东西来告慰死者。(但文中紧接着又说,这与死者毫不相干,作者并不相信在天之灵,所以告慰死者并不是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引起了作者动笔的想法)

第二是因为流言,几个文人学者的阴险论调。

第三是因为忘却的救主就快要降临了。

文人学者的阴险论调可以查到,大致是说,当时的共 产 党地下组织欺骗这三百个青年学生去执政府情愿,而且请愿者本身准备暴动。——由此说明,执政府的开枪虐杀是在情理之中。(我没有去查这件事的历史背景,相信你肯定是查好了的,这本来是我的专业,可以给你全面介绍一下的,但我手边没书,只好说个大概)

这样的流言,似乎是说这四十七个青年的死是因为他们自己愚蠢地受人利用,而这政府对这三百个实际上手无寸铁的请愿学生开枪的残暴行为(“下劣凶残”)也就被一笔带过,甚至可以说是情理之中的,既然如此,这件事就尽快地揭过去,所以说“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鲁迅对此感到异常的悲哀和愤怒。驳斥这种阴险论调,为死去的人正名,让他们因他们行为的意义而活在人们的心里,成了鲁迅写作这篇文章的动机。(“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空谈》)

但实际上,鲁迅并不赞成请愿这种事,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中是不包括情愿的。鲁迅既然认为请愿是无意义的,那他赋予以刘和珍为代表这些请愿青年的死亡什么样的意义,使他们得以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呢?

鲁迅在《空谈》中给出了一个明白的答案,“这回死者遗留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

当我们读到这句话之后,《记念刘和珍君》中的许多话,我们也就明白了,比如刘和珍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形象,鲁迅初听到噩耗时心中的怀疑,以及“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这样的罗网”。

而文中那句,“真的猛士??”也由此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真的猛士,指的是鲁迅,或者说以鲁迅为代表的那一类人,他们在眼见了这样的惨剧之后,对于当政者不再怀抱任何希望,他们将以更加坚决的姿态前行。

这样一来,整篇文章大致也就有了一个可以抓得住的中心,能够拎得起来。

但是整篇文章在拎起来之后还剩下一些东西。这就是文章的第二个主旨,也就是我们开始时提出的第一个疑问。

文章临近结尾处有一句话,“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这里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是出于作者意外的第三点,“中国女性临难竟能如此之从容。”

刘和珍外柔内刚的形象,执政府门前三个女性互相扶持的场景,即得出此结论的理由。于是我们可以为文章定名为《记念刘和珍君》找到理由。

车尔尼在《怎么办》中曾经讨论过描写人物的意义,他在小说中描写了一个革命者形象,这个人(名字我忘了,太长)并不是主人公,他的出现只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但作者却花了许多笔墨,为这位革命者画了一张素描。为什么要这样呢?车尔尼说,这是为了告诉我们世界上有这一类革命者的存在,描写这个形象只是画出了宫殿的一角。

我想《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的目的即在此。他描写了刘和珍的形象,也以此画出了宫殿的一角——即当时整个中国为国奔走的青年女性革命者形象的缩影。

上面这些就是我的大概看法了,不怎么好,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没浪费你时间就好。

下面的是杨老师讲的《祝福》,我也把写下来了。我觉得大概你以后也会用得上。杨老师上课的时候会有很多铺垫,提问,举例什么的,大概讲了有三节课,我这个只是把他的大致意思写下来了,就没有那么精彩。但这个比我上面那些乱七八糟的好多了,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我们都读过《祝福》,因为这是高中时候重点学习的课文,对情节是大致熟悉的。那么我们是否记得,在《祝福》里有一个叫贺老六的人物?

记性好的人可能记得,贺老六是祥林嫂第二任丈夫。贺老六肯定死了,因为这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但我们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故事真正的关键是,贺老六是怎么死的?

如果不重读文本,可能我们都不会记得贺老六具体是怎么死的。我们读《祝福》时,很多老师在讲《祝福》时,贺老六都只是被当做一个过渡性的人物,他的出现以及他的死亡都只是使得祥林嫂的悲剧产生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我们从来没有注意过贺老六是怎么死的。

但是贺老六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如果贺老六的死只是意外,不具有必然性,那么整个故事的深刻内涵就会被削弱。因为造成一个悲剧故事的必须是某种不可逆转的原因,而不是简单的偶然性的叠加,才会让我们产生对生命的更深刻的体悟,这也是悲剧故事的意义所在。

所以我们有必要追问贺老六的死因。

原文上说的很简单,贺老六吃了两口冷饭,旧病发作,就死了。这样的死因是合逻辑的,看起来也像是一个过渡性情节,所以我们都没有注意到。但是我们如果顺着这个情节往下追索,就会发现一些奇怪的地方。

第一, 祥林嫂是一个贤惠勤劳的妇女,贺老六为什么会吃冷饭?

第二, 旧病发作就一定导致死亡吗?

第三, 是不是贺老六死了,祥林嫂就走投无路,一定要回到鲁四老爷家做帮佣呢?

从第一个问题入手,我们就会发现麻烦。因为有人习惯于以这样的理由去解释,“谁还没个吃冷饭的时候?”如果这样想,那就只是把《祝福》看成一个一般的催泪式的惨剧,刻意地忽略了它真正的内涵。也或者满足于以“反封建”这样的套话来解读整个故事。

现在我们就回头再去读文本,尝试着找出隐藏于文本之后的贺老六的故事。

这个故事很简单,贺老六是一个山里的男人,他买了祥林嫂做自己的老婆。这里我们又要问一个问题:买祥林嫂花了多少钱?文本中并没有提到具体的数字,但是我们仍然有迹可

循:祥林嫂的婆婆用卖掉祥林嫂的钱给自己的儿子娶了一房媳妇,然后还结余了许多。

这说明,由于地处山区,贺老六很难娶到老婆,所以娶祥林嫂花了他很多钱。所以我们禁不住又要问:钱,是哪里来的呢?

现在我们来合理地推测,贺老六可能因为自身的勤劳有一定的积蓄,但还不够,所以他向别人借了钱。又有人要说了,凭什么就借了钱啊,贺老六可能继承了一笔遗产啊?

有两个理由可以说明贺老六借了钱。第一,贺老六是个老光棍,年纪不小,以农村的习惯,如果家里面有钱,父母应该在适婚年龄就给他娶媳妇了,不会等到自己死了留钱给他。第二,基于文本,我们发现,在贺老六的儿子阿毛死了之后,“本家来收房子”。贺老六死了,阿毛死了,但祥林嫂还在啊,本家有什么理由收房子?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贺老六以房子为抵押向本家借了钱。

但是这和贺老六吃冷饭有什么关系呢?

问这话的人肯定是没借过钱的。欠着钱的贺老六,虽然有自己的幸福生活(有房子,有老婆,老婆还很贤惠勤劳),但仍然寝食难安。所以他起早贪黑地辛勤劳动,希望能早日还债,祥林嫂也不可能闲着,我们能够想象祥林嫂的勤劳肯干,她操持家务,洗衣做饭,只要做好了家里的事就立刻忙田里的事。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时回来晚了的贺老六看看忙碌的妻子,也不做声,只将就着吃点冷饭就好。

由于长年辛勤劳动而患下的旧疾偶尔发作,但省吃俭用的贺老六也不注意,终于病来如山倒。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贺老六去世时祥林嫂的悲痛,但好在还有个孩子,本家的人看在孩子的面上,也并没有急着催债。但随着孩子的去世,祥林嫂也可以自谋生路的,本家的人就来收了房子,祥林嫂又回到了鲁四老爷家里做帮佣。

隐藏在主线之后的贺老六的故事讲完了,我们也就解释了上面提出的三个问题。

但祥林嫂的故事还没有结束,现在她再次做了寡妇,以后的情节往往是老师讲课的重点,我们也是最为熟悉的,但这些描写的背后,作者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感呢?

最熟悉的答案是反封建。我们一般得出的结论是:是封建教条把祥林嫂害死的! 真是这样吗?

我们不如再问一个问题。现在有一个女人,嫁了一个老公,死了;她又嫁了一个老公,又死了。你对这个女人怎么看?有的人说,我肯定不会说是她把老公克死的。那么我们仔细地读文本,在《祝福》里有任何一个人说过她克死自己丈夫吗?答案是没有。

一个年纪并不大的女人,死了两个丈夫,一个儿子,即使是生活在今天的现代化城市中的我们,真的就能保证不对她侧目吗?在祥林嫂生活的环境中,我们并没有看到别人对她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她的唯一的区别待遇是不能参加祝福的仪式,而这,即使今天有人这样做,也是合情理的,这并不是所谓的封建礼教。

那是谁害死祥林嫂的?她的悲剧到底怎么发生的?

我们反过去推。文本中说祥林嫂是穷死的,意思是冻饿而死。她之所以沦为乞丐,是因为从鲁四老爷家被撵出来了;鲁四老爷家撵走祥林嫂当然不是剥削她压迫她,而是因为祥林嫂已经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了;而她终于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是因为她的精神崩溃了。

祥林嫂精神的崩溃源于柳妈——柳妈是封建恶势力的代表吗?不,柳妈也是一个穷苦老百姓,她和祥林嫂周围的所有人一样,不能对祥林嫂的痛苦感同身受。于是她对祥林嫂说出了那些话,她说出那些话,是怀有恶意,还是只是因为无聊,大家可以自己去考虑,总之她的话引起了祥林嫂极大的恐惧。而其后祥林嫂捐门槛,替自己赎罪,却发现这不被人接受,于是她崩溃了。

关心死后的世界,这是封建吗?我可以负责任地讲,不是。是因为愚昧迷信吗?也不是,我们会看到,这世界上更多的愚昧迷信的人,根本不关心死后的世界。祥林嫂关心死后的世界,不是因为有宗教上的信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现实世界的绝望。一个在现实世界

里受尽了苦的女人相信自己在死后的世界里会继续受苦——感受一下这种心理,想一想她为什么会这样想,我们只会得出一个结论,祥林嫂是一个善良的女人,她觉得自己有罪。

捐了门槛以后,祥林嫂完全可以告诉自己,罪已经被赎清了。但不是这样,她依然不能解下自己身上的沉重负担。祥林嫂是这样,贺老六也是这样。“祝福”仪式不用插手,乐得清闲嘛,欠了债也不用那么着急着去还啊——但这,并不是善良的劳动人民的逻辑。

这里面有没有封建呢?有,因为祥林嫂觉得自己的罪在于嫁了两个男人。但这是不是就是鲁迅先生想要表达的呢?我觉得不是:意外(贺老六的死是一个意外)无法抗拒,成为压死劳动人民的最后一根稻草,善良的人们必死,这就是这个社会的症结所在,我相信这也是鲁迅先生真正想要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