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_仲阳

《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

在老师的课上有幸观看了《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影片以前听过但没看过,因为觉得它没有好莱坞大片的特效和动作,但这次看完感触良多,它的精彩并非是动人的情节和炫丽的画面,而是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社会问题,看完后我和我的搭档们又做了查阅和分析

《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时代背景是北洋军阀混战的那几年。19岁的女主角颂莲,在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被迫被妈妈嫁给某富有人家陈姓家族作四太太,就像家族中的第四个女主人。刚嫁进这个富有的大宅院时,她受着有如王室的待遇,接受舒适的锤脚,当老爷夜晚留宿她的房间时,门前便会挂著红灯笼。慢慢的,颂莲很快的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太太都能接受到同样的奢华待遇。事实上,是老爷每天决定要在哪一个太太的房间过夜,在哪个房间前点灯笼,享受脚底按摩,让这位太太决定餐点,让她得到仆人们的尊敬与服侍。陈老爷每晚都找不同的太太过夜,以大红灯笼为标。“点灯的选择”代表那位太太受宠幸,她也因此得势,会受到其他人的尊重,在家里呼风唤雨,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就反映出旧社会女性地位的不平等。

影片中的四位太太我分别做了分析:

大太太,一个封建思想的拥护者,“老爷不在家,那就让大太太来决定吧。”从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出老爷不在家,她就是这个封建大院的决策者,她用自己的威严去维护着陈家所谓的“规矩”,极力的去遵守哪些所谓的“规矩”。我们甚至都不知道她的没有名字。从影片中她的眼神,在听到哪院点灯的时候,脸上的表情丝毫没有变化的太太,因为她知道不可能是她这个老太婆。她能毫发无伤的在陈府活到那么大年纪,就可以看出她不是一般人。另外我们可以通过她的年纪判断出老爷的岁数。在我看来,在陈家,大太太更像是一个母亲一样的角色,整个陈家就像个封建的国家,老爷是国王,大太太母仪天下。当她已经不能得到自己的丈夫时,唯一的希望就是自己有出息的儿子,只有做到无欲无求,才能让她免于这宅子里的勾心斗角,当其他太太嘲笑她像个古董时,其实他这种生活方式才是真正能长久生存下去的方式。

二太太卓云,是一个笑里藏刀的女人,她每天笑脸迎人,一开始深得未经人事的颂莲的信任,但是虚假的言语和事实是掩盖不了真相。为了争宠她用尽手段去

陷害她的姐妹们,可以说她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颂莲的疯和梅姗的死都与她有关,在我看来她更像一个小三,在表面上和和气气,很无辜,在老爷面前温柔体贴,喜欢背后捣鬼,其背后目的就是致其他太太于死地,暗地里使坏,最终在默不作声中解决了自己面前的所有障碍后,做到了“小三”的逆袭,可惜最终还是被毒死了,其原因影片中没有明确说明,但我个人看法是她趁老爷不在家把家里搅得一团糟,最终老爷知道所有的事是她在背后操作,一气之下处死了她。 三太太梅姗,是一个戏子,一个敢与反抗的女人。她本是一个名角,戏唱得好,却因为老爷喜欢而嫁入了陈家,变成了一个笼中鸟,可能是因为在外混了多年,有很多见识,所以她有一定的胆量,敢不顾礼数,敢在家与男人打麻将,敢在半夜把老爷从别的太太房中叫走,敢在大清早大声唱戏听戏,敢在自己的房内挂满犹如灯笼一样大而多的脸谱面具,这就对传统、礼教、权势的反抗的表现,是一个女子对自由的呐喊。正因为如此,她算是一个正面形象,但是在封建思想极其厚重的陈家,渺小的她并没有什么力量能与这种制度抗衡,能做的是像一个傀儡一样,她原来想一直能骗别人,至少也能骗自己,但最后真的连鬼也骗不了,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反抗最终的下场也只能是成为这封建社会体制下的牺牲品,最终她也只能早早的谢幕。

四太太主人公颂莲,故事的主人公。颂莲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单纯,有追求,有思想,稚嫩的女学生形象。她走进大宅的时候,眼里全是自尊和不屑。她在偌大的宅院里看上去却又是那么的太渺小了。她避开了去接她的花轿,也不让管家帮她提东西。因为接受了新思想的她反感这一切,痛恨着一切。起初的她是反叛和厌恶的,但慢慢的在这个旧社会的制度和思想中渐渐也被这里的一切所同化了。起初让她讨厌的那些条条框框里的老“规矩”,慢慢的为了生存她也接受和同化了。主人公颂莲自认为聪明,却不知在这样一个大院里,你在算计别人,别人也一样在算计你,没有社会经验的她,再聪明也斗不过这些经验丰富的“老狐狸”。她本是个有思想敢于抗争的年轻洋学生,却被这个年代的封建思想所禁锢在了深宅大院里面。她无法走出这个框框一步。最终她丢失了一切,成了这个阴森老宅院里的行尸走肉,每天所希望就是能在自己屋檐上高高挂起那大红灯笼,绝望的她完全成为了封建思想下内心扭曲病态的病人。在她自认为聪明却不高明的手段下,终于在不知

不觉中葬送了雁儿和梅姗的生命,葬送了自己。最终在重重压抑之下,她只能用疯掉解脱自己来收场。

总结:这就是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下的封建婚姻家庭生活,在那个宗法至上的年代里。在陈家,老爷的话就是法律,老爷可以一句话决定人的生死,卓云就是在这一句话中逝去的,因为老爷是法律,所以这个杀人的举动却没有引起陈家大院中除了颂莲之外的任何人的反应,人命在这礼法制度下就如同草率,不值得一点珍惜。影片结尾又是一年的春夏秋冬后,五太太嫁入陈家,象征的则又是新的轮回的开始,在这个年代里婚姻不是感情的产物,女人更像是男人的一种生活必需品,女人不能有思想,更不能有追求真爱的权利,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那么不值一提,这是封建礼法制度下的生活的悲哀,与其说这里的婚姻是禁锢的牢笼,不如说这更像是人间的地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展现的封建的腐朽思想,深刻的给我们展现出那个年代的概况:宗法代替法律,没有人人平等,有的只是男尊女卑,以及那一代女人们的无知以及属于那代人婚姻的不幸。影片展现的是社会的一角,但通过这社会的一角却反应了社会的常态,通过这个故事能告诉我们法律的重要,让我们认识法律,了解法律。

资料收集:余 元10111120213 邵雯洁10111120208 丁 倩 10111120212 材料整理: 姜怡龄 10111120204 材料编写: 仲 阳 10111120217

 

第二篇:《大红灯笼高高挂》读后感

四个女人和一个男人

——《大红灯笼高高挂》观后感

由苏童《妻妾成群》改编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讲述的是一个清末民国初深家大院里的一个可悲的故事。点灯锤脚,成了故事的一个线索。点灯,灭灯,封灯,深家大院里的女人就这样盼着等着地过一生。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封建家庭。在大封建大院里,一个下人病了,被送进医院里,“别让别人觉得我们不管下人的死活”,而三太太因为通奸而被活活害死。而大院里,对你微笑的人却是一直想害你的人,而一开始跟你闹的人,其实只是比较没有城府的人。

影片运用很多中国古典元素:大红灯笼、戏剧、旗袍……大片的红灯笼,还有响彻安静大院的戏剧。画面简洁大方,很有美术感。

无疑剧中的人物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导演在每个角色的刻画上可以说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了一个鲜明的人物。围绕着“斗”,四个女人体现了各自迥异的性格。

大太太摆着明哲保身的态度,她信佛,这当然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无奈之举,她对这个大院的一切都看得很透,所以不再挣扎,她虽然年老色衰,不再受到老爷的宠爱,但是她知道她拥有两张王牌,一张就是她大太太的身份,虽然这个身份没有多大实质性作用;另外一个就是她有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可能今后就是这个家族的继承人。所以跟几位姨太太的明争暗斗,她一直以坐山观斗的心态。她的儿子是她最大的王牌,所以当一开始四太太跟她儿子在楼上见面的时候她马上就把她的儿子叫了下来,这是她在电影中唯一一次大声地说话,她知道在这个儿子身上不能一点闪失。

二太太卓云相貌慈祥,对人温柔热情,就像年轻的颂莲涉世未深被她的假象所迷惑那样,我一开始也被她的外表所蒙蔽了。原来她才是是争宠斗争中最厉害的刽子手,同时也是封建社会杀人的工具。为了得到老爷的宠爱,稳固自己的地位,她不仅害了颂莲,而且害了梅珊,还害了没有权势的侍女雁儿。但是她的表面上的胜利,并没有让她得到最后的安全感,五太太的到来,也许又会引发新一轮的争宠斗争。五太太稚嫩的脸,预示着她以后的命运,她注定不是卓云的对手。由此,我们不禁感到颤栗与难过。女人们争来争去,最终都下场凄惨,受害的都是女性,“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三太太梅珊本性并不坏,甚至在我看来她才是大院中唯一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她敢爱敢恨,因为不想要老爷在四太太那儿,所以假装生病把老爷骗过来,当这种方法已经不奏效的时候又会大清早地起来,到屋顶唱歌吵醒四太太和老爷,这种手段虽然不仁道,但是从另一个方面也体现了她的可爱,也是我喜欢她的一点。她敢于冲破封建礼教,追求自己所爱,但

是在那个时代,个人是无法打破这种制度的,所以她的结局便是和上一代一样。众仆人抬着梅珊走向死人屋的镜头,动作紧急,但是过程长而慢,有难达目的地之感。而梅珊一路挣扎着,说明了反抗的无力与失败后的无奈。

四太太颂莲是女大学生,在她身上有着叛逆与反抗的性格。颂莲的疯其实也是对封建制度的一次反叛,在梅珊死后,整个大院里只有颂莲一个人敢喊出“杀人啦”这三个字,而其他的太太与奴仆们则都是麻木与冷酷的,只可惜颂莲的反叛和好胜性格,终使她败在二太太卓云手里,并且在无形中也成了“杀人”的工具。所以说,在旧中国封建环境里,人们不由自主的具有了两种身份:杀人者与被杀者。由于颂莲大学生的特殊身份,导致了她的言行,与整个大院不协调,影片表现了野蛮对文明的蚕食,封闭环境对人性的恶化,厄运对健康灵魂的蚀化。

只闻声不见人的老爷也是人物设置上的一个亮点:一方面让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要着重表现的个人的命运上,同时又暗示,操纵他们命运的是个看不见的(无形的)力量。他的一言一行都决定着大院里每个人的生死。他操纵了大院里女人们的“争宠”斗争,在背后,用一只无形的手扼杀了大院里每个有个性又年轻的女性。每天傍晚各院的太太们就要站在门口等候老爷的挑选,一个老汉像戏子,双手提着灯笼,迈着碎步走来。灯笼放在哪院的门口,哪院就能得到老爷的宠幸。这一切是那么的可笑与荒唐,但是在这背后却隐藏着一场不带血腥的屠杀。因为这些点灯,灭灯的所谓“规矩”,使得陈家大院里的女人们展开了一场为“争灯”而战的斗争,结局可想而知,不过都成了封建父权制下的屈死鬼。陈老爷是个很虚伪的人,这其实是由于他内心的恐慌与不自信。他想通过年轻的女人再次激发自己的生命力,但是毕竟他已经老了。他害怕别人背叛他,比如他烧了颂莲的笛子,想通过这种方式断了颂莲的其他念想。又吊死了原本很宠幸的女人梅珊,因为他觉得梅珊让自己脸上无光,这是他人生最大的失败。陈老爷成为封建宗族家长的代表和缩影,这一力量又是无形的,导演不需要把镜头对向他,却已经显示出一个封建大家长的威严。

《大红灯笼高高挂》不仅表现出父权制度社会中妇女的悲剧命运,而且表现了封建父权制度必然崩溃的宿命。我们从死人屋里得知上一辈女眷的故事,由此也可以知道反叛的意识在封建社会中一直存在,而梅珊又直接的继承了这一信念,封建父权制度残害了具有反叛意识的年轻女性,但是毕竟反叛的种子已经生长起来。高墙大瓦的庭院虽然还屹立不倒,但是院里女人们自由意识的觉醒已经在暗示着封建父权制度的必然崩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