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麦子公开课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一起学习的童话故事吗?它叫——《三袋麦子》。

2.这三袋麦子是哪来的?课件出示填空: 三袋麦子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一份节日礼物。

答后齐读,再板贴:“土地爷爷”和“小猪”“小牛”“小猴”。

3.我们一起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三袋同样的麦子在三只小动物眼里却是不同的。

5.还记得它是怎样的麦子,怎样的麦粒,怎样的麦种吗?出示:

( )的麦子 ( )的麦粒 ( )的麦种

6.因为眼里的麦子不同,所以他们处理麦子的方式也不同。还记得他们分别是怎么处理的吗?

7.出示填空:

收到麦子后,小猪把麦子__________________,小牛把麦子__________________,小猴把麦子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角色演读第1~4自然段。

9.导入:一年以后,当土地爷爷又来拜访小猪、小牛和小猴时,三袋麦子的命运如何呢?

二、精读第5~9自然段,收获不同的麦子

1听课文朗读,找一找:这三袋麦子的命运如何?想一想,从中你看到了怎样的小猪、小牛和小猴?

2.交流:三袋麦子在小猪、小牛和小猴的手下的命运如何?

过渡:小猪最性急,看,他已经不请自来(出示插图)。

3.品读小猪,收获“憨厚可爱”的麦子。

(1)看图猜一猜:瞧,他见到土地爷爷就忍不住流口水,你猜他在想什么?

(2)指名读第6自然段前两句。

(3)听了小猪的话,你知道他为什么流口水,为什么舔嘴唇吗?

出示句式:他舔了舔嘴唇,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导读小猪的话。

①如果你是小猪,你会怎么说这句话?自由练读。

②指名读,师生点评。

1 /

(5)小结:想起美食,他丝毫也不掩饰自己的馋嘴和贪吃,真是——憨厚可爱。怪不得土地爷爷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6)引读最后一句。

(7)读完第6自然段,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猪?为什么?

(8)你喜欢小猪吗?如果你是土地爷爷,你会对他说什么?

(9)小结:从这袋麦子中,土地爷爷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猪?所以,我们也可以给这袋麦子冠以小猪的特点,取名为:??

那小牛和小猴又是什么表现?他们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选择描写小牛或小猴的句段,用刚才的方法读一读,想一想,甚至可以加上动作读一读。思考: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牛或小猴?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4.自学第7~9自然段,想想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牛,怎样的小猴?小组内交流。

5.全班汇报交流。

6.品读小牛,收获“勤劳节俭”的麦子。

(1)出示插图和文字,问:你读到了怎样的小牛?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2)导读:看图想象,如果你是小牛,会怎么对土地爷爷说,谁愿意学着小牛读一读?(指名读,读出开心、自得等)

(3)老人看到这一切,又有什么表现?引读:老人——点点头。

(4)如果你是土地爷爷,你想告诉小牛什么?

(5)小牛让土地爷爷看到了一袋怎样的麦子?试着给这袋麦子取个好听的名字。

7.品读小猴,收获“聪明能干”的麦子。

(1)指名分角色朗读,师生抓住重点词句点评导读,促进理解感悟。

①抓住“拉着、神秘”体会小猴当时的自豪、开心。

②“啊,麦囤里堆得满满的。”这一句要读出土地爷爷看到后的惊奇神情和激动心情,随机认识“麦囤”。

③抓住“抚摸、兴奋”以及土地爷爷的话,读出老人对小猴的夸奖以及他自己的开心、激动。

④小猴的话要读出自豪之感。

(2)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3)交流:你读到了一只怎样的小猴?(聪明能干、懂得感恩、有礼)小猴让土地爷爷看到了一袋怎样的麦子?

(4)怪不得“土地爷爷抚摸着小猴的头——”(引读)

2 /

8.分角色演读第5~9自然段。

师:读到这里,三个小动物的形象已经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看到了——(结合板书说)

三、演读故事,积累深化

1.集体合作演读故事。

2.总结过渡:

故事学完了,相信小猪、小牛、小猴的形象也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中了,这三袋麦子一定带给你很多启示。你的心目中,究竟拥有了一袋什么样的麦子呢?我们先来讨论一个问题。

四、拓展延伸,给孩子一袋“永远的麦子”

1.出示问题,组织讨论:读了这个故事,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为什么?有没有更好的做法?如果有,你准备怎么做?

2.总结

3.迁移运用:生活中,我们也会常常碰到类似的情况,比如说,如何利用过年时收到的压岁钱就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好办法也让这些钱使用得更有价值,请与你的同桌讨论一下,再把想法写下来。

“压岁钱的使用”把课堂引向生活,“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同时,说写思辨的语文实践,让学生学会思考,并巧妙地运用语言,从读到写,从说到写,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板书设计

9、三袋麦子

小猪 吃光 憨厚可爱

土地爷爷 小牛 保存 勤劳节俭

小猴 全种下地 聪明能干

3 /

 

第二篇:三袋麦子的教案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

上马中心小学王玉芹

一、教材说明: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他们三个并做出了不一样的评价。课文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很适合儿童分角色朗读,创造性表演。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4.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让学生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爱听童话故事?老师今天给大家讲一个童话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

(板书:土地爷爷 小猪 小牛 猴)。

快过年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小猴送了一份礼物——一口袋麦子。一年后,当土地爷爷再去拜访小猪、小牛、小猴时,却看到了三种大不相同的情景。那倒底是怎样的三种情景呢?我

们一起来(板书:三袋麦子)

齐读课题,注意“子”读轻声。(让学生知道“子”在不同地方的读音不同。同时强调“麦”的写法,与“表”区分。)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生字、词,

2.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麦子 保存 防止 食品

仍然 拜访 一份 迫不及待

(2) 指名读课文,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新授

(一)第1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这一节主要讲三个小动物都意外的得到了一袋麦子,这是故事的起因。

3.齐读

(二)过渡:

小猪、小牛、小猴分别是怎样处理自己的那袋麦子的呢?我们接着看第2-4小节。第2—4自然段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小猪、小牛、小猴是怎样处理的自己的麦子的?

1.说说小猪是怎样处理自己的麦子的?

理解关键词语:“开心”表明小猪看到麦子非常高兴;“最爱吃”说明小猪喜欢吃烙饼;“迫不及待”说明它来不及多想,就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刚……就……”说明了小猪非常贪吃。

2.说说小牛是怎样处理自己的麦子的?

理解关键词语:“捧起”、“看了看”、“心想”说明它肯动脑筋;“先……等……再……”这是它处理的方法;“经常”、“搬到”“透透风”、“晒晒太阳”——细心保护。

3.说说小猴是怎样处理自己的麦子的?

理解关键词语:“觉得”、“上等的麦种”、“全种下了地”它比小猪和小牛聪明。他它指望那袋麦子明年变成更多的粮食。

4.齐读。小结:这几节讲了小动物是怎样处理各自的麦子的。 过渡:一年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小猪、小牛和小猴。土地爷爷对它们的做法是怎样看待的呢?

(三)第6—9自然段

1.指名朗读(随机板书:( 憨厚可爱、节俭、聪明能干)

2.讨论:

“憨厚可爱”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猪憨厚可爱? 指导朗读小猪说的话 。

3.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小牛很节俭? 指导朗读小牛说的话 。猪、小牛和小猴是怎样

4.从什么地方看出小猴聪明能干?(“拉着”、“神秘”、“堆得满满的”、“您带一些”——喜悦、自豪)

5. 指导朗读小猴和土地爷爷的对话。

四、总结:略

板书设计:

三袋麦子

小猪 吃 憨厚可爱

小牛 存 勤劳节俭

小猴 种 聪明能干

《三袋麦子》教学反思

教完《三袋麦子》,我体会颇深。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文章通过描述小猪、小牛、小猴三只小动物对待麦子的不同态度,告诉孩子们做事要有勤奋的精神和长远的考虑。

文章情节十分简单,但其中蕴涵的道理是学生感悟的难点,面对文中小动物迥然不同的个性,学生往往只看到小猴的优点。因此我在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从三个小动物各自的做法中体会它们性格特点。在教学中我有意引导: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访了,结果如何呢?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土地爷爷对谁的做法最满意?为什么?让孩子们先独立学习,然后带着巨大的成就感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探索成功的喜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还树立了学好语文的信心。

在进行最后一部分的教学时,我在学生熟悉文章的基础上让他们思考:三个动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如果土地爷爷给你一袋麦子,你会怎么处理?由此让学生展开讨论对麦子的处理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让学生放开想象翅膀,拓展延伸。这时一个学生突然说:“我不喜欢小猴子的做法!”全班哗然!我既惊又喜!让她说明理由:“我想因为小猴把麦子全种了,万一遇上水灾或者干旱全没了,那咋办?”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议论纷纷:“对呀!那还不如小猪那样吃了划算!”“那就什么也没有了。”……借此锲机,我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一会儿,各种意见精彩纷呈:“我想麦子可以吃一半,种一半,这样既可以先吃到,还可以收获许多麦子!”

“我想可以邀请小猪和小牛一起种,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人一起来不可能都失败吧!而且收获肯定更多!”

“我想收获很多麦子以后,我会把麦子作为礼物送给其他的人,让别人也有机会去享受播种和收获的喜悦!”……多么善良的孩子!多么精彩的发言!

相关推荐